痔 病情说明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痔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痔概述
痔(haemorrhoids)也叫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

痔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关于其发生的机制有肛垫下移学说和静脉曲张学说两种学说;另外,遗传、饮食、排便习惯等因素跟痔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患者可表现为便血、痔块脱垂、肛门瘙痒、肛门潮湿等症状。

痔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当其不伴出血、疼痛或脱垂等症状时,不能称为是病;只有当肛垫肥大合并上述症状时,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

痔如果及时干预、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英文名称:haemorrhoids
其它名称:痔疮
相关中医疾病:痔病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臀部
常见症状:肛周脱垂、瘙痒、出血、疼痛
主要病因: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检查项目:直肠指诊、钡餐检查、肛门镜检查、吸引器检查、肠镜检查
重要提醒: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容易导致痔的发生。

临床分类: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类。

1、内痔临床上最为多见,位于齿状线上方,表面为直肠黏膜所覆盖。

常见于直肠下端的左侧、右前和右后。

根据痔脱出的程度,将内痔分为Ⅰ、Ⅱ、Ⅲ、Ⅳ四度。

Ⅰ度:只在排便时出血,痔不脱出于肛门外。

Ⅱ度:排便时痔脱出肛门外,排便后自行还纳。

Ⅲ度:痔脱出于肛门外,需用手辅助才可还纳。

Ⅳ度:痔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立即脱出。

2、外痔位于齿状线下方,表面为肛管皮肤所覆盖。

分为静脉曲张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和结缔组织性外痔(皮赘)。

3、混合痔是内痔通过静脉丛和相应部位的外痔静脉丛相互融合而形成,位于齿状线上下,表面为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覆盖。

内痔发展到Ⅲ度以上时多形成混合痔。

混合痔逐步发展,当脱出痔块在肛周呈梅花状时,称为“环形痔”。

脱出痔若被痉挛的括约肌嵌顿,以至发生水肿、淤血甚至坏死,临床上称为嵌顿性痔或绞窄性痔。

二、痔的发病特点
三、痔的病因
病因总述:痔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常见的学说有两种,一种是肛垫下移学说,一种为静脉曲张学说。

另外,年龄、不良饮食生活方式及肛周疾病等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诱发痔的发生。

基本病因:
1、肛垫下移学说在肛管的黏膜下有一层环状的由静脉(或称静脉窦)、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的肛管血管垫,简称肛垫。

起闭合肛管、节制排便作用。

正常情况下,肛垫借 Treitz 肌及一些纤维组织疏松地附着在肛管肌壁上,排便时主要受到向下的压力被推向下,排便后借其自身的收缩作用,缩回到肛管内。

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后,肛垫则充血、下移并增生肥大形成痔。

2、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的形成与静脉扩张淤血相关。

从解剖学上讲,门静脉系统及其分支直肠静脉都无静脉瓣;直肠上下静脉丛管壁薄、位置浅,位于腹盆腔的最低位;末端直肠黏膜下组织松弛,以上因素都容易出现血液淤积和静脉扩张。

静脉丛是形成肛垫的主要结构,痔的形成与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血流淤
滞有必然的联系。

直肠肛管位于腹腔最下部,可引起直肠静脉回流受阻的因素很多,如长期的坐立、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盆腔巨大肿瘤等。

3、其他痔患者常有家族史,但遗传是否与痔的发生有关,目前尚无明确证据。

危险因素:
1、排便习惯不佳排便时在马桶上久坐,持续性腹泻或便秘可能造成痔的风险升高。

2、年龄年龄超过50岁是本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3、肛交史有肛交史者容易发生痔疮。

4、其他肥胖、超重、久坐、妊娠等都可能增加痔的发生风险。

诱发因素: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肛周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诱发痔的发生。

四、痔的症状
症状总述:痔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常见的学说有两种,一种是肛垫下移学说,一种为静脉曲张学说。

另外,年龄、不良饮食生活方式及肛周疾病等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诱发痔的发生。

典型症状:
1、内痔内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

间歇性便后出鲜血是内痔的常见症状。

未发生血栓、嵌顿、感染时内痔无疼痛,部分病人可伴发排便困难。

2、外痔外痔主要临床表现是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瘙痒。

结缔组织外痔(皮赘)及炎性外痔常见。

如发生急性血栓形成时,可伴有肛门剧痛,称之为血栓性外痔,疼痛的程度与血栓大小及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相关。

3、混合痔混合痔患者可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

混合痔逐渐加重,可呈环状脱出肛门外,称为环状痔。

脱出痔赘如果不能及时还原到肛门内,则可致绞窄性痔或嵌顿性痔,可能出现水肿、淤血,甚至坏死,此时经常伴有剧痛。

伴随症状:暂无资料。

病情发展:暂无资料。

并发症:
1、贫血内痔出血可引起失血性贫血。

病人头昏、倦怠无力,精力不佳,食
欲差,大便干燥等是贫血的常见症状。

血红蛋白常有明显降低。

2、血栓性静脉炎痔静脉丛扩张和回流受阻时可形成血栓,病人感觉局部疼痛较甚,排便、行走、坐下等动作时疼痛加重。

五、痔的检查
预计检查:痔的诊断主要依靠肛门直肠检查,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行肛门视诊检查及指诊检查,对内痔患者多还需行肛门镜检查、肠镜检查等。

难以判断时还需钡餐检查明确病因。

体格检查: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较大内痔可在齿状线上方摸到纵形皱折和隆起的痔结节。

血栓外痔在痔体中心可触及卵圆的血栓,质硬、可活动、有压痛。

此外通过直肠指诊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

实验室检查:暂无资料。

影像学检查:钡餐检查,医生通常会令患者吞服钡餐,在透视下观察食管黏膜以及胃黏膜有没有充盈缺损,对于鉴别消化道疾病损伤造成的便血有一定意义。

病理检查:暂无资料。

其他检查:
1、肛门镜检查医生将肛门镜探入患者肛门,不仅可见到痔核黏膜的情况,还可观察到直肠黏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

继发内痔的位置常有变异。

对于明确患者内痔位置、大小、形态,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有重要意义。

2、吸引器检查对中、晚期有痔脱出史者,可用吸引器将痔体吸引于肛门外观察,也可嘱病人排便后不要复位进行观察。

3、肠镜检查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通过肠镜检查,除外肠道疾病及损伤。

六、痔的诊断
诊断原则:痔的诊断一般不难,多可通过常规检查明确诊断,医生在确诊痔疮后,一般还需对痔进行分类与分度,明确痔的类型及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诊断中应注意与直肠癌、直肠息肉、肥大肛乳头、直肠脱垂等疾病进行鉴别。

对于50岁以上以及有结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如发生排便出血、肛门疼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尤其要注意鉴别是否发生直肠癌。

诊断依据:暂无资料。

鉴别诊断:
1、直肠癌临床上常有将直肠癌误诊为痔而延误治疗的病例,直肠癌在直肠指检时可扪及高低不平的肿块,而痔为暗红色圆形柔软的血管团。

2、直肠息肉低位带蒂息肉脱出肛门外易误诊为痔脱出。

但息肉为圆形、实质性、有蒂、可活动,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

3、肥大肛乳头来源于齿状线区城有蒂的固定肿块多为肥大肛乳头。

4、直肠脱垂内痔的脱出与不完全性直肠脱垂有时难以鉴别,直肠脱垂黏膜皱襞多呈同心圆排列,多伴括约肌松弛;而内痔多为分隔脱出,常见放射状沟。

七、痔的治疗
治疗原则:对于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或消除症状,而非根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射疗法、胶圈套扎疗法、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前述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行手术切除。

对因治疗:暂无资料。

对症治疗:暂无资料。

急性期治疗:暂无资料。

放化疗:暂无资料。

物理治疗:暂无资料。

心理治疗:暂无资料。

中医治疗:暂无资料。

其他治疗:
1、注射疗法治疗Ⅰ、Ⅱ出血性内痔的效果较好。

注射硬化剂的作用是使痔和痔块周围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黏膜下组织纤维化,致使痔块萎缩。

用于注射的硬化剂很多,常用的硬化剂有5%苯酚植物油、5%鱼肝油酸钠、5%盐酸奎宁尿索水溶液、4%明矾水溶液及一些有合格认证的中药制剂等,忌用腐蚀性药物。

2、胶圈套扎疗法可用于治疗Ⅰ、Ⅱ、Ⅲ度内痔。

原理是将特制的胶圈套扎到内痔的根部,利用胶圈的弹性阻断痔的血运,使痔慢性缺血、坏死、脱落而愈合。

胶圈套扎器种类很多,可分为牵拉套扎器和吸引套扎器两大类。

如无胶圈套
扎器,可用两把血管钳替代。

先将胶圈套在第一把血管钳上,然后用这把血管钳夹在痔的基底部,再用第二把血管钳牵拉套圈绕过痔核上端,套落在痔的根部。

术后应注意痔块脱落时有出血的可能,因此应注意术后的排便管理,防止大便硬结。

套扎不能套在齿状线及皮肤,否则引起剧烈疼痛。

3、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适用于Ⅰ~Ⅳ度的内痔。

采用一种特制的带有多普勒超声探头的直肠镜,于齿状线上方2~3cm 探测到痔上方的动脉,然后进行准确的缝合结扎,通过阻断痔的血液供应以达到治疗缓解症状的目的。

一般治疗:在痔的初期和无症状的痔,只需增加纤维性食物,改变不良的大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和腹泻。

热水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血栓性外痔有时经局部热敷,外敷消肿止痛药物后,疼痛可缓解而不需手术。

嵌顿痔初期也可采用一般治疗,用手轻轻将脱出的痔块推回肛门内复位,可用纱布垫局部固定阻止再脱出。

药物治疗:
1、止痛药对于疼痛严重者,可口服止痛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2、抗感染药物痔疮继发感染者,可通过抗生素等治疗药物对抗感染。

3、循环调节剂能改善动、静脉张力,保护微循环和减轻肛门局部水肿,主要有痔血胶囊、爱脉朗、消脱止和槐角丸等。

4、纤维素增补剂能改善粪便性状,增加肠道蠕动,减轻排便阻力。

适用于痔病症状轻微者,有麻仁丸和通泰胶囊等。

5、消炎止痛剂具有抗炎、消肿和止痛作用。

适用于痔的急性发作期,如出现内痔嵌顿、水肿或肛周炎症。

有脏连丸、化痔丸和玄胡止痛片等。

6、其他(1)痔疮宁栓、马应龙痔疮膏和复方角菜酸酯栓等药物外用,对症状的控制也有一定作用。

(2)近年来使用的太宁栓剂,其主要活性成分角菜酸酯(海藻提取物)可长时间(8 ~12小时)在直肠黏膜面形成一层黏液性膜状保护结构,有效地隔离污染物,保护受损黏膜并使其修复;其所含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有止痒、抗炎、减轻黏膜充血及收敛作用;且有一定润滑作用,利于粪便排出。

相关药品: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痔血胶囊、爱脉朗、消脱止、槐角丸、
麻仁丸、通泰胶囊、脏连丸、化痔丸、玄胡止痛片、痔疮宁栓、马应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太宁栓剂
手术治疗:
1、痔单纯切除术主要用于Ⅱ~Ⅳ度内痔和混合痔的治疗,通过手术切除患处,达到治疗痔的目的。

2、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也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适用于Ⅲ、Ⅳ度内痔、非手术疗法治疗失败的Ⅱ度内痔和环状痔,直肠黏膜脱垂也可采用。

3、血栓外痔剥离术用于治疗血栓性外痔。

在局麻下将痔表面的皮肤梭形切开,摘除血栓,伤口内填入油纱布,不縫合创面。

治疗周期: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八、痔的预后
一般预后:本病患者经早期干预治疗,一般可有较好的预后,但部分患者可复发。

危害性:本病所产生的肛门瘙痒、肛门潮湿、疼痛等症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出血还可导致贫血发生。

自愈性:暂无资料。

治愈性:可以治愈。

治愈率:多数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症状严重者也可通过手术治愈。

根治性:暂无资料。

转移性:暂无资料。

生存周期:暂无资料。

后遗症:暂无资料。

复发性:本病存在复发可能。

九、痔的日常管理
日常总述:痔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常见的学说
有两种,一种是肛垫下移学说,一种为静脉曲张学说。

另外,年龄、不良饮食生活方式及肛周疾病等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诱发痔的发生。

术后护理:
1、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可减轻伤口疼痛及出血。

2、术后1~2天应控制排便,一般情况下无需绝对禁止饮食,但以流食为主。

3、术后加强肛门部护理及清洁,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中药便后坐浴,如肛门部水肿,可加用芒硝坐浴。

复诊须知:暂无资料。

特殊护理:暂无资料。

心理护理:暂无资料。

用药护理:暂无资料。

生活管理:
1、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避免排便时久坐。

2、规律运动,促进肠胃蠕动。

3、注意肛周清洁,避免感染。

4、必要时可行温水坐浴。

5、妊娠期患者宜侧睡减轻骨盆血管压力。

病情监测:日常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变多、痔块变的难以回复等表现,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诊。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食燥热、肥腻、煎炒等助热助湿的食物。

3、避免能强烈刺激胃液分泌的食物,包括各种香料及味重的调味品。

4、减少咖啡、浓茶等的饮用。

5、尽量不饮酒,禁止酗酒。

其他注意:暂无资料。

饮食调理:痔疮患者需要注意日常饮食的调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宜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宜摄取具有润肠作用的食物,如梨、香蕉、蜂蜜等。

3、宜选用质地偏凉的食物,如黄瓜、苦瓜、冬瓜、西瓜、芹菜、菠菜、莴苣、菱白、茄子、丝瓜、蘑菇、鸭蛋、鸭肉等,以免加重瘀热而导致便血。

4、痔疮久治不愈,长期出血、体虚者,宜适当食用滋补性食品,如桂圆、红枣、莲子、百合、牛奶、芝麻、核桃等。

饮食以少量多餐为宜,不要过饱或过饥。

十、痔的预防
预防措施:通过一定的措施可减少本病发生的几率。

1、调节日常生活,养成每天早晨大便1次的习慣,若有便意应及时上厕所。

2、不要长时期持续站立或坐着工作,宜间断地更换不同姿势。

杜绝排便时长时间阅读。

3、注意排便卫生,便后可适当冲洗肛门。

4、除散步、跑步、体操等锻炼外,还可进行提肛运动(指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

)。

相关疫苗:无相关疫苗。

十一、痔的就医指南
就医指南:暂无资料。

家庭处理:暂无资料。

急诊120指征:
1、肛门出现剧烈疼痛;
2、便后大量出血;
3、出现其他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肛周疼痛或瘙痒。

2、发现便后有滴鲜红色血液。

3、肛门区域有肿块。

4、肛门有脱出物。

出现以上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治疗。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3、症状近期有无加重?
4、肛门有无肿物脱出?
5、有无便血或黑便?
6、您平时生活习惯如何?
7、您平时有经常运动么?
8、您的亲属有痔疮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2、我的病严重么?
3、这个病能治好么?
4、我需要长期吃药么?
5、需要手术切除么?
6、手术治愈之后会复发么?
7、我需要改善什么习惯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