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芳运用穴位注射疗法临床经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左 侧 额 纹 稍 浅,左 侧 鼻 唇 沟 较 右 侧 浅,口 角 歪 向 右
者为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虚瘀.西医多
侧,面红,性急气粗,夜 寐 不 安,舌 红、苔 黄 腻,脉 弦 滑.
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与血管痉挛、脑动 脉 及 椎G基 底 动
西医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诊断:面瘫.以经
延胡 索、郁 金 和 胃 止 痛,配 伍 苦 参 祛 风 止 痒,配 伍 姜 黄
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熟大黄清热除湿化浊,标本兼治.
通络 止 痛,配 伍 僵 蚕、蝉 蜕 搜 风,在 辨 病 辨 证 基 础 上 配
郑老认为血尿多有湿热毒蕴,蛋白尿多为肾气不固,反
伍徐长卿药对治疗胃痛、风湿病、皮肤病、肾炎,临床效
穴 :风 池 . ③ 方 法 :皮 肤 消 毒 后 ,取 2 mL 注 射 器 抽
取异丙嗪注射液0
5~1
0 mL,向 鼻 尖 方 向 进 针 约
1
5cm,回 抽 无 血 ,将 药 物 缓 慢 推 入,棉 球 按 压 针 孔.
隔日治疗1 次,每次选取一侧穴位,两侧交替使用,
2次
中国民间疗法 2021 年 2 月第 29 卷第 3 期 21
名医传承 中国民间疗法
酐升高,苔腻,为 湿 热 浊 毒 内 聚.当 补 肾 除 湿 通 络,选
CH
I
NA
SNATUROPATHY,Feb
2021,Vo
l
29No
3
理作用,徐长卿 就 是 其 中 一 味 常 用 药 物.徐 长 卿 配 伍
用六 味 地 黄 汤 合 五 子 衍 宗 丸 阴 阳 双 补,徐 长 卿、苦 参、
l
29No
3
胺具有营养和保护中枢及周围性有髓神经纤维功能的
作用 [8],加兰他敏则能抑制胆碱酯酶,直接兴奋骨骼肌
运动,加强面部肌纤维的收缩力,促进受损的面神经功
能迅速恢复
.
[
9]
1 周,呃逆未再发作.
按语:呃逆,古 称 “哕”,中 医 认 为 该 病 由 气 机 出 入
不利、胃失和降所致.西医认为,呃逆相当于单纯性膈
8 mm×4
2 mm.
陪同,治疗后宜卧床休息 4~6h.
(
1mm Hg≈0
133kPa),水 平 眼 震 (+ ),龙 贝 格 征
用,可 减 轻 患 者 发 病 时 的 紧 张、焦 虑 和 恐 惧 感;也 因 其
头颅 CT 均未 见 明 显 异 常. 颈 部 血 管 彩 超 检 查 示:多
状,均属药物的 治 疗 作 用.故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应 有 家 属
周围性面瘫、呃逆、哮喘、脑血管疾病验案 5 则.
【关键词】 穴位注射;
眩晕;周围性面瘫;呃逆;哮喘;脑血管疾病;李佩芳
中图分类号:
R244
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9621/
cnk
i
11
G
3555/r
2021
0309
j
李佩芳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二科
江 [3]使用维生素 D12 果 糖 酸 钙 等 注 射 液 注 射 下 肢 解 痉
复发作与久病入络、多虚多瘀有关,当补肾活血与清热
如桴鼓.
除湿并用.郑老常用 30g 以上徐长卿除湿通 络,现 代
研究认为徐长卿含有丹皮酚,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配
[
2]
参考文献
伍僵蚕、蝉蜕治 疗 肾 炎.郑 老 治 疗 肾 炎 常 选 用 肾 功 方
[
1]林慧彬,曲永胜,陈 兵,等 徐 长 卿 的 本 草 考 证 [
障,通过中枢性抗胆碱性能作用于前庭、呕吐中枢及中
1
2 病案举隅 患者,女,
55 岁,
2019 年 4 月 17 日初
兴奋性,抑制中枢性抗胆碱性能作用于损伤部位神经,
呕吐,无耳鸣及 听 力 下 降. 在 家 卧 床 休 息 2d 后 症 状
效快,许多患者 常 在 注 射 1 次 后 即 可 治 愈.临 床 使 用
研究表明,针刺风 池 可 调 节 肾 上 腺 素 水 平 与 胆 碱 能 神
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口
经纤维兴奋性,对脑血管有扩张和收缩的双重作用,可
眼斜.面瘫后 遗 症 指 因 失 治、误 治 而 致 面 瘫 未 完 全
改善 脑 部 血 液 循 环,使 椎G基 底 动 脉 血 流 速 度 发 生
Gma
i
l:
114091213@qq
c
om
究表明,穴位注射 的 作 用 机 制 主 要 为 穴 位 注 射 发 挥 了
省第 2 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 3 年,亲聆教
诲,现将李佩芳教 授 应 用 穴 位 注 射 疗 法 的 临 床 经 验 总
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 急性眩晕发作
1
1 治疗方法 ① 注 射 药 物 :异 丙 嗪 注 射 液 . ② 选
10 次
为 1 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 1 周.
2
2 病案举 隅 患 者,女,
53 岁,
2019 年 5 月 6 日 初
诊.周围性面瘫 3 个月,现遗留左侧眼睑闭合不全,畏
光多泪,皱额蹙 眉、漏 齿、鼓 腮 等 动 作 略 有 障 碍. 刻 诊
观点.究其基本病理变化,眩晕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
程后,患者面部肌肉运动基本恢复正常形态.
养经筋肌肉为 主 要 治 则.结 合 中 医 经 络 和 西 医 解 剖,
名医传承 中国民间疗法
轮匝肌处的颊 车、地 仓、牵 正、太 阳 为 注 射 点. 腺 苷 钴
CH
I
NA
SNATUROPATHY,Feb
2021,Vo
名医传承 中国民间疗法
CH
I
NA
SNATUROPATHY,Feb
2021,Vo
l
29No
3
为 1 个 疗 程.治 疗 1 次 后 观 察 患 者 第 2、
3 日 的 情 况,
症状,减少眩晕次数,缓解其痛苦.异丙嗪是吩噻嗪类
可以隔日(第 3 日)换 对 侧 风 池 注 射 (临 床 很 少 需 要 多
暗 紫、苔 薄 腻,脉 细. 查 体:血 压 135/82 mm Hg
强治疗效 果. 由 于 异 丙 嗪 对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有 镇 静 作
(+ ),霍夫曼征(- ),掌颌反射(- ).颈椎张口位片及
有镇静作用,部分患者在注射后会出现困倦、嗜睡等症
发性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斑 块,最 大 约 3
J]
天津中
(六味地黄汤加黄芪、黄精、白术、白茅根)加减,隐血为
[
2]曾 粤 徐 长 卿 的 研 究 进 展[
J]
内 蒙 古 中 医 药,
2
0
1
2,
3
1(
1
1):
主加石韦、小蓟、益母草、女贞子、墨旱莲等解毒凉血止
血,蛋白 为 主 加 水 陆 二 仙 丹、僵 蚕、蝉 蜕、徐 长 卿、水 蛭
等固精搜风通络,肾功能异常加丹参、红花、黄柏、土茯
肌痉挛,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反射性地使膈肌
产生间歇 性 收 缩 运 动 所 致. 内 关 为 手 厥 阴 心 包 经 络
李佩芳教授经 过 多 年 临 床 实 践 总 结 得 出:① 将 传
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相通,可以疏通三焦之气,具
病因素之一;«素问 玄 机 原 病 式 五 运 主 病»主 张 眩 晕
应从风火立论;«景岳 全 书»则 提 出 了 “无 虚 不 作 眩”的
2mL+ 注射用 腺 苷 钴 胺 0
5 mg,混 合 为 腺 苷 钴 胺 注
风、
风池、地仓、牵正. ③ 方法:每次选 2 个穴位注射,每
个部位注射约 1 mL 药液,交替 注 射.隔 日 1 次,
尿潴留,显效率为 72
1% ,总有效率为 100% .临床研
逐渐为传统中医 学 吸 收,形 成 了 以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为 指
穴位和药物的双重特异性作用 [5].笔者有幸成为安徽
关文献记载,穴位注射疗法发端于西医的注射疗法,后
导,运用经络学说取穴,所用药物扩大至所有可用于注
射的各类中西药,应 用 范 围 也 扩 大 到 临 床 各 科 疾 病 的
西医诊断:后循环缺血.中医诊断:眩晕.初诊选择一
2 面瘫后遗症
侧风池注射异丙嗪注射 液 1 mL 穴 位 注 射.次 日 随 访
2
1 治 疗 方 法 ① 注 射 药 物:
0
9%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按语:眩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主观症状,急性发作
射液或单用 加 兰 他 敏 注 射 液. ② 选 穴:患 侧 太 阳、翳
无缓解,遂由家 人 搀 扶 至 门 诊.刻 诊 见:面 色 萎 黄,头
时多 配 合 舒 张 血 管、改 善 循 环 的 药 物,如 舒 血 宁、天 麻
晕不知 所 向,全 身 乏 力,自 汗,平 素 失 眠,多 梦 心 烦,舌
素注 射 液、倍 他 司 汀 等,可 在 短 期 内 发 挥 协 同 作 用,增
康复,且病程超过 3 个月以上者.治疗以益气养血、濡
急性眩晕治疗的首要原则是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
选取患侧面神经出颅的茎乳孔处的翳风,眼轮匝肌、口
突后 方 凹 陷 中,为 风 邪 流 注 之 处,是 搜 风 之 要 穴,属 足
改变 [6].
22 中国民间疗法 2021 年 2 月第 29 卷第 3 期
n 以 预 防 出 血 及 血 肿. 治 疗 2 个 疗
少阳胆经;又因风池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之会,故针
按语:中医认为,面 瘫 多 因 劳 作 过 度、机 体 正 气 不
刺风池能疏调少阳、阳维之经气,调理头部气血.现代
足、脉 络 空 虚、卫 外 不 固,风 寒 或 风 热 乘 虚 进 入 面 部 经
若病情基本缓解,注射 1 次即可.若病情仅部分缓解,
抗组胺药,除 抗 组 胺 作 用 外,该 药 物 可 以 透 过 血 脑 屏
次治疗).
脑髓质感受器,阻 断 前 庭 核 区 胆 碱 能 突 触 迷 路 冲 动 的
诊.有颈椎病病史,平 素 喜 玩 手 机,突 发 眩 晕,伴 恶 心
从而减轻患者 眩 晕、呕 吐 症 状 [7]. 异 丙 嗪 穴 位 注 射 起
22(
7):
21
G
22
3 小结
郑老善于应用 药 对 治 疗 疾 病,注 重 药 物 独 特 的 药
(收稿日期:
2020
G
05
G
22)
李佩芳运用穴位注射疗法临床经验 ※
董 巍 ,李佩芳,曹 林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安庆 246003)
【摘要】 该文介绍李佩芳教授运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眩晕、
医药,
2008,
25(
6):
518
G
520
1
2
5
G
1
2
6
[
3]葛勤,李雪峰,吴祝平 顾中欣运用徐长卿 治 疗 痛 证[
J]
中
国民间疗法,
2018,
26(
9):
12
[
4]胡君,万雪梅,罗 丽 华,等 荨 麻 疹 的 中 医 外 治 法 [
J]
中国
苓、大黄等活血降浊.
民间疗法,
2014,
省名中医学术经 验 继 承 工 作 指 导 老 师,从 事 临 床 工 作
英 [4]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联合针刺治疗产后
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 2 批安徽
穴治疗顽固性腓肠 肌 痉 挛,总 有 效 率 达 97
7% . 赵 凤
30 余年,善于运用穴位注 射 疗 法 治 疗 各 种 疾 病. 据 相
脉供 血 不 足、自 主 神 经 功 能 失 调、组 织 缺 氧 缺 血、代 谢
筋刺配合穴位注射疗法 为 中 枢 性 眩 晕、周 围 性 眩 晕、其 他
取 2mL 注射 器 抽 取 注 射 用 腺 苷 钴 胺,左 手 撑 紧 施 术
因素眩晕 3 种类型.
中医特色疗法 [1].孔祥飞 [2]利用人胎盘组织液结合针
刺疗 法 治 疗 顽 固 性 失 眠,总 有 效 率 达 100% . 王 宗
※ 基金项目:第 2批安徽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皖中医药
发〔
2018〕
3 号);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项目(中医药发展秘〔
2
0
1
8〕
23 号)
第一作者:董巍,
E
眩晕未复发.
时患 者 有 外 物 或 自 身 旋 转 感,会 出 现 恶 心、眼 球 震 颤、
倾倒、站立不 稳、指 物 偏 向、呕 吐 等 症 状.«黄 帝 内 经»
称之为“眩冒”,认 为 眩 晕 属 肝 所 主,与 髓 海 不 足、血 虚
等多种因素有 关.张 仲 景 认 为,痰 饮 是 眩 晕 的 重 要 致
风池是 临 床 常 用 的 治 疗 眩 晕 的 穴 位 之 一,«通 玄
部位皮肤,右手握注射器向下与皮肤约成 35
°角迅速进
针,回 抽 未 见 回 血 后,推 入 药 液,出 针 即 刻 采 取 消 毒 干
赋»云“头晕目 眩 觅 风 池”. 该 穴 位 于 人 体 头 部 后 侧 乳
棉球按压 2~5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