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党政司法PPT_商务科技_PPT模板_实用文档
依法治国(共43张PPT)
![依法治国(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e892c22ce2f0066f4332280.png)
胡锦涛
审理过程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了吗?
第20页,共43页。
第21页,共43页。
谢谢观看
第22页,共43页。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严
2、崇尚依法治国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公义、服务大局、 的领 导,其中:
依法治国——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本质要求 公平公义——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重要使命
的领导——根本保证
第23页,共43页。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严
2、崇尚依法治国法治理念
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增强公民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
第一,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第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王子犯法与庶 民同罪)
第24页,共43页。
1日起施行。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 对听证会参加人及听证机构的要求:
现平等对待,那也就没有所谓的自由与民 客 体(治理什么)
如果在法律上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因性别、种族、宗教信仰等原因而不能完全实现平等对待,那也就没有所谓的自由与民主,更谈不上其他基 本权利的实现。
第14页,共43页。
第15页,共43页。
第16页,共43页。
思考: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有法可依
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第17页,共43页。
《定 合《定《产食中,应中、品,中销原华华当“华“售料人人有食人产的的民民的品民品食,共共营应共质品或和和养当和量中者国国国要无掺销应刑食入售产求毒法当品有明品》,、符卫毒知规质具无合生、掺定量有害下有有法,法相、列害有》“》应符的毒要在规规非、生求: 的(有色害一的、)非香不食、存品味在原等危料感的及食官人品性身的状、,。财处”产五年安以全 的下有不期合徒理刑的或危者险拘役…………””
坚持依法治国ppt课件
![坚持依法治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4e01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e.png)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 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 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修正)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 含 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
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 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 义 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 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 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 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使人们 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人 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为规范。法律的遵守需要道 德的支持,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障。
法律
支持、保障 体现、维护、规范
道德
要求办事,法律提倡做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 做,法律要求做的一定去做。 • 3、向周围的人宣传法律知识。 • 4、遇到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自觉维护 法律的尊严。 • 5、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非法侵犯时,学会依法维权。
《依法治国》PPT课件
![《依法治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359334d0d233d4b04e6958.png)
第十四条 邮政企业经营下列业务:(一)邮件寄递; (二)邮
政汇兑、邮政储蓄;(三)邮票发行以及集邮票品制作、销售;
(四)国内报刊、图书等出版物发行;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业
务。 第十五条 邮政企业应当对信件、单件重量不超过五千克的
印刷品单件重量不超过十千克的包裹的寄递以及邮政汇兑提供邮政
普遍服务。第四十条 制定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资费
依法治国的核心: 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 国的首要环节。 有法必依,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 是实行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违法必究,这是依法治国 的有力保证。 依法治国的本质: 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 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 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6
二、依法行政的意义: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
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
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
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建设
重要
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
,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
符合法律的规定。
17
课堂小结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 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实现这四个方 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保证。
“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 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 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治以其 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 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 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
2024版依法治国(共43张PPT)pptx
![2024版依法治国(共43张PPT)pptx](https://img.taocdn.com/s3/m/b6206a8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b.png)
03
依法治国核心要素
科学立法
立法先行
立法与改革相衔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 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 推动作用。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 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 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提高立法质量
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 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 到人民拥护。
问题
当前法律体系存在空白、模糊和矛盾 之处,导致法律适用困难。
对策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及时修 订和废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 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
执法不严问题及对策
问题
执法过程中存在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等现象,影响法律权威和公信力。
对策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强化执法监督和问责机制,确保执 法公正、严格、文明。
司法不公问题及对策
问题
司法领域存在腐败、不公、效率低下 等问题,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社会 公平正义。
对策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人员职 业保障和教育培训,完善司法公开和 监督机制,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
全民守法意识不强问题及对策
问题
部分公民缺乏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遵守法律法规,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严格执法
01 02
推进依法行政
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 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 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 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03
2024年统编版全面依法治国课件pptx
![2024年统编版全面依法治国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ae16b7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b.png)
基本人权原则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自由,体现了人权
保障的精神。
法治原则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法治 原则,要求国家机关和 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
法律。
权力制约原则
宪法对国家权力进行了 合理的配置和制约,防
止权力滥用。
宪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 依法治国必须依据宪法进行。
依法治国是宪法的实施和保障, 通过依法治国实现宪法的价值和
意义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保证。有利于加强和改 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进一步扩大 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05
坚持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
坚持人民主体地 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
人的干涉。
司法公开原则
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 案件外,司法机关的办案过程 和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 社会监督。
司法公正原则
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必须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 准绳,不偏不倚、不枉不纵。
司法效率原则
司法机关在保障公正的前提下 ,应当提高办案效率,及时审 结案件,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02
宪法与依法治国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 律效力。
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为 依法治国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范和制 度保障。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原 则和基本权利,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宪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 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
人。
《全面依法治国》PPT统编版课件(2024)
![《全面依法治国》PPT统编版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3ea2f7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6.png)
探索
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创新,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 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等,不断完善依法行政的体制机制。同时,加强法治宣传 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2024/1/30
14
04
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
2024/1/30
15
司法公正的含义与意义
2024/1/30
含义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必须严格、公正 、不偏不倚地依法裁判,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公平正义的 维护。
2024/1/30
含义
政府依法行政是指政府机关在行 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据法律法 规的规定,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 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意义
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 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
12
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合法行政原则
政府行为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 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法治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法治经验,推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6
THANK YOU
感谢观看
2024/1/30
27
2024/1/30
宪法的监督制度包括违宪审查制度、宪 法解释制度和宪法诉讼制度等,旨在保
障宪法的有效实施。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员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各级人民法 院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 审判权和检察权,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
。
10
03
政府依法行政
2024/1/30
11
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与意义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审判效率和 质量,促进司法公正和透明。
《依法治国》PPT课件(2024)
![《依法治国》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1ec2e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d.png)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 权和检察权。
2024/1/26
完善司法公开制度,加强司法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15
保障公民权利
完善人权保障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立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机制,为公民提 供有效的权利救济途径。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建立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 制,提高政府公信力,营 造良好政商关系。
24
06
依法治国与社会治理
2024/1/26
25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2024/1/26
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群众参与 社会治理的权利。
推进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2024/1/26
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的领导职责,把法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 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18
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
完善党领导立法的 工作机制
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 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 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提高立法 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建立健全网络空间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网络 空间执法力度,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安全。
加强网络信息内容治理
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监管和治理工作,打击网 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传播行为,维护网络信息 安全和清朗网络空间。
2024/1/26
28
07
依法治国的挑战与前景
2024/1/26
29
当前依法治国面临的挑战
2.1 坚持依法治国 课件(34张PPT)
![2.1 坚持依法治国 课件(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970e921a37f111f0855b23.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 基本法律、 普通法律 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 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 行政法规、行政规章 和条例 效力。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 单行条例
宪法
P22 探究与分享 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民基本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 逮捕的条件。 刑法规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 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 债权。 刑法规定了侵犯 受侵犯 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教学目标:
1.知道宪法的构成和内容。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识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4.明确宪法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 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学习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习难点:依宪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宪法与其他 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等。
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 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 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 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 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 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 康发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第六十四条 规定:宪法的修改,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 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 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依法治国》PPT课件
![《依法治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26670aa300a6c30c229f61.png)
随堂练习题
2.某官员多次以手机短信方式向15位业内人 士泄露宏观经济数据,涉嫌故意泄露国家 机密,被判有期徒刑6年。该案例告诉我们 ( )
A.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B.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C.维护国家安全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D.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依法治国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有法可依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前提。 2.有法必依是实施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3.执法必严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 4.违法必究是实施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了这四 个方面的统一, 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 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可靠保证。
中国为什么要推进依法治国
(1)法治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 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客观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3)强调依法治国有利于纠正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不良风气; (4)依法治国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 法律观念等;
公职人员必须依法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地位) (2)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4)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5)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保证(重要保 障) (6)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政 府的庄严承诺。
主讲:于德鸿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 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月28日,《中共中央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
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 法院依法对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 委书记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 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周永康 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 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决定 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 没收个人财产。
2024版依法治国PPT模板
![2024版依法治国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280b5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f.png)
依法治国PPT模板•依法治国概述•法治国家建设现状•依法行政与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民生领域法治保障举措•依法治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01依法治国概述依法治国定义与背景依法治国定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
依法治国背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法律至上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依法治国基本原则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国家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国家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和正当方式。
依法治国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治国有利于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依法治国有利于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政治文明依法治国有利于保障人权和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保障人权自由依法治国意义与价值02法治国家建设现状立法工作进展及成果完善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推动形成完备、科学、规范的法律体系。
提高立法质量注重立法调研和论证,确保法律法规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加强法律监督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1 2 3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执法过程公开、公正、公平。
严格执法程序完善司法监督制度,保障司法公正和权威。
加强司法监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效率和公信力。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执法规范化与司法公正性提升03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相融合,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01普及法律知识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素养。
02创新普法方式运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普法宣传教育形式。
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03依法行政与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依法行政原则及实践举措依法行政的核心原则明确政府权力来源,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权利。
依法治国总论.ppt
![依法治国总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e90ea7680203d8ce2f2439.png)
司考真题
51.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 的? (07卷一51)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 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和需要 的法治理念 D.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提高法律职 业人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
在英文中也存在着"rule of law"、"rule by law"、"government by law"、 "govenrment through law"等不同的提法, 并在各种不同的角度和领域中运用着。
“法治应包含两层意 思:已成立的法律获得 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 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 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1、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客观性 和公正性。
他说:“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 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法律恰 正是全没有感情的;人类的本性便谁都难 免有感情。” 又说:“常人既不能完全消除兽欲,虽 最好的人们也未免有热忱,这就往往在执 政的时候引起偏向。
法律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 祗和理智的体现。”所以,“要使事物 合于正义,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 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法治之法中蕴含特定的价值理念包括: 人民主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 权力受到有效制约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程序正义等。
这些价值理念必须进一步通过相应的制 度和机制展现出来,这些制度表现为: 立法制度、执法制度、司法制度、法律 监督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