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概况
作者:章平衡刘健谈冰方利朱福兵
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年第05期
【摘要】膏方在各种慢性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文章就其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概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膏方;中医;综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05.01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以滑膜炎、血管翳形成为重要致残病理基础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3%[1],女性发病约为男性的3倍[2]。

如不及时治疗,在出现症状2年内,50%~90%的患者有关节受损的放射学改变,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终身残疾,或并发严重的内脏损害。

RA发生的内因主要为正气不足,而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则为风、寒、湿、热之邪的侵袭。

由于RA病因病机多错综复杂,病程缠绵迁延难愈,目前尚未发现特效疗法。

膏方又名膏滋,是一种反复煎煮浓缩中草药饮片并加入饴糖或蜂蜜而制成的半固体膏状物质,被许多名中医广泛应用于内科慢性疑难疾病的治疗[3-5]。

它是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秋三月,此谓容平,天地以急,地气以明……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诉。

”说明冬季主要以封藏、闭藏为主,表现为阳气内敛、腠理闭塞;因此,冬季进补既有利于精微物质的吸收与累积,又能够祛除病邪、强身健体。

膏方不仅有利于亚健康人群提高健康水平,而且有利于处于稳定期的慢性病患者扶助正气、祛邪祛病[6-7]。

根据RA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而制成相应的滋补膏方,以达到扶正祛邪、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使脏腑气血调畅,从而减轻患者的全身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1 中医对RA病因病机的认识
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称“尪痹”“鹤膝风”“历节风”等。

RA病因病机复杂多变,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8],风、寒、湿、热等邪侵袭则是其外在因素。

这正是中医所谓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体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逸失度皆是RA发病的内在因素。

《素问·痹论》中最早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痹聚在心”“卫者,水谷之悍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从正气不足的角度认识痹证的病机,“寸口脉沉而弱……故曰历节”。

《类证治裁·痹证》云:“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
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内所阻,不能宣汗,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

”《医学绳墨·痹》记载“大率痹由气血虚弱,荣卫不能和通,致令三气乘于腠理之间”。

现代医家对痹证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刘健[9]认为,RA发病的根本在于脾胃虚弱,而致气血生化乏源,加之湿邪内侵而致痰浊内生。

陈湘君[10]认为,RA是由机体气血亏虚、正气不足而致病,故正气虚弱,卫外不固为其主要病因,卫气亏虚、肝脾肾不足为其主要病机。

刘小平等[11]根据RA患者临床表现将其分为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认为湿热之邪为急性发作期的关键,湿热相合,以致流连成痹;虚实夹杂为缓解期主导,此期以痰瘀痹阻、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多见。

刘喜德等[12]认为,禀赋不足为发病之本,寒热错杂为致病之标,痰瘀痹阻为病理产物,寒热错杂、痰瘀痹阻为RA基本病因病机。

娄多峰[13]对RA进行了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认为正气虚弱、邪气侵袭、痰瘀气滞是其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病因病机。

总之,RA的发病与人体内的正气亏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在缓解期以“虚”为主要表现,故在RA的治疗过程中不仅需注重祛邪,更要注重“扶正”,而膏方正是“扶正”的良方。

2 膏方的应用
膏方是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体质以及病情的不同阶段而确定的理、法、方、药,然后将中草药饮片经过反复煎煮、蒸发浓缩、添加辅料等制成的半固体膏状物体,它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结晶。

膏方的应用与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4]。

如今膏方不仅仅限于治未病,而且在内科疾病中的治疗尤其是病程的后期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

正如《膏方大全》中提出“膏方非单纯补剂”,不仅可用于养生保健以“救偏”,而且可在医师指导下用于各种慢性疾患的治疗以“却病”[15]。

膏方在治疗内科疾病中虽有“却病”之用,但其毕竟侧重补虚润泽,对于急性起病、虚证复外感或术后表现实证者不宜服用,以防闭门留寇;但其对一些疾病的病程后期及虚损的患者效果尤佳。

根据疾病虚损性质的不同,应该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法,同时应密切结合五脏亏虚的病机特点分别选方用药。

倪柳等[16]用益肾温督膏方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例,结果发现,患者中医证候、关节疼痛、晨僵、疲倦等均有改善,且安全性良好。

周永明[17]运用膏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根椐患者病变的不同阶段,标本缓急,阴阳偏胜偏衰,权衡健脾补肾、活血化瘀之轻重,分别施治。

秦伯未[18]运用膏方治疗心系虚劳疾病时,常虚实兼顾,若患者有实证,常用药转圜余地后利用膏滋,以调其虚损。

国医大师颜德馨[19]用膏方治病时,常兼顾扶正与祛邪二端,攻补兼施,总以求平达衡,不令偏胜为要,并配伍使用一些“动药”来醒脾开胃、疏通气血,以防大剂滋补壅滞妨害,并提高药物的效能。

3 膏方在RA中的应用
痹证之关节肿胀、僵硬麻木、疼痛为痰湿阻滞、经脉闭阻不通之表现。

脾主四肢肌肉,脾虚而致气血生化无源,水湿失于运化,郁而化热,湿热蕴阻经络,不通则痛,见关节肿胀、僵
硬、疼痛及血虚气虚症状。

肾主骨,病程日久,反复迁延难愈,致肾虚则骨节失养,腰酸膝软乏力,可见在痹证患者病情发展的始终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虚损表现,故近年来很多医者将膏方运用于痹证的治疗上,并且收到很好的疗效。

陈湘君[20]应用膏方调治脾气亏虚、肾阴不足、湿热内蕴证的RA患者,方用生黄芪、生白术、生薏苡仁、陈皮、半夏、瓜蒌仁、冬瓜子、黄精、北沙参、麦冬、佛手片、绿萼梅、玉竹、厚朴花、野葡萄藤、菝葜、石见穿、鸡内金、合欢皮、夜交藤、墨旱莲、菟丝子、骨碎补、杜仲、牛膝、白芍、鸡血藤、丹参、灵芝、珍珠母、青龙齿、制何首乌、乌梢蛇、蕲蛇、西洋参、枫斗、阿胶、蜂蜜、冰糖等熬制成膏,服用后关节僵硬疼痛明显改善。

范利锋等[21]用风湿3号膏方治疗100例RA患者,方由青风藤、蜈蚣、金银花、徐长卿、玄参、当归、白芍、伸筋草、虎杖、生甘草等药物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RA 患者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数、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提示风湿3号膏方能够下调IL-1和TNF-α的表达水平,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和抗风湿作用。

毕艳君等[22]运用膏方治疗200例RA患者,结果发现,实验组ESR、CRP均明显下降,RF转阴率增高。

施仁潮[23]认为,在RA治疗过程中,由于长期服用祛邪药物,易伤正气,故在RA缓解期,改用膏方调补,以奏祛邪扶正之效,取得满意疗效。

苏励[24]运用膏方调治风湿免疫性疾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收膏药物的选择结合具体疾病,强直性脊柱炎以荤膏为主,收膏多取气浊味厚、血肉有情之品,干燥综合征用素膏,系统性红斑狼疮收膏时慎用鳖甲胶、阿胶,其认为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刺激抗体形成的作用。

刘健等[25]根据风湿病的病因病机,运用膏方对风湿病进行防治,将冬令滋补膏方采用补益药物与健脾药物配伍,滋补药物与辅料配伍,补益药物与活血药物配伍,临床疗效满意。

4 小结
膏方是现代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不同于其他中药剂型的自身特点,药力缓和、持久稳定、适用范围广泛。

它是一种注重全面的、整体的调理,纠偏却病的中医药结晶。

膏方凭借自身优势已历经漫长发展历史,在各种慢性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运用膏方治疗RA过程中,应注意标本兼顾,用药要根据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结合,合理运用祛邪与扶正药物。

由于膏方服用时间较长,应注意膏方以药性平和为主,药物寒温调配不可过偏;在用药量大的滋补膏方中,为防止脾运失健、胃纳不佳的情况,酌加健脾开胃、行气消滞之药。

目前,根据RA的病情特点及临床表现,很适合膏方调治。

今后膏方治疗疾病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运用于风湿病的研究中,以体现膏方在治疗病情复杂、病因不明、病程迁延反复的疾病中的优势。

5 参考文献
[1] 吴东海,王国春.临床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9.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8-849.
[3] 华浩明.膏方的历史源流初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4):248-250.
[4] 邓宝华.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肾病的体会[J].河南中医,2009,29(2):63-67.
[5] 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6):74-80.
[6] 吴银根,方滋.中医膏方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28.
[7] 方利,刘健,章平衡,等.膏方治疗风湿病优势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4):54-56.
[8] 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01.
[9] 刘健.风湿病中医临床思维[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9):753-761.
[10] 刘淑清.陈湘君扶正治痹经验述要[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2):145-146.
[11] 刘小平,侯秀娟,朱跃兰,等.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探讨[J].现代中医临床,2014,21(1):19-20.
[12] 刘喜德,叶丽红,王芳,等.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痰瘀痹阻病因病机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0):2078-2079.
[13] 李满意,娄玉钤,杨林江.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7):45-49.
[14] 林红,沈敏鹤,阮善明,等.小议古籍膏方治未病[J].甘肃中医,2011,24(6):5-6.
[15] 胡冬裴.试论中医膏方之源流[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7(4):9-10.
[16] 倪柳,茅建春.益肾温督膏方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30例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7):17-20.
[17] 魏学礼,马济佩,胡明辉.周永明膏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J].吉林中医药,2010,30(12):1026-1027.
[18] 周辉,尹岭.膏方治疗心系虚劳验案浅析[J].河北中医,2011,33(2):225-227.
[19] 张琪.颜德馨膏方治则特色探析[J].中医杂志,2014,55(9):736-738.
[20] 吕晓恩.膏方调治类风湿关节炎验案1则[J].河南中医,2013,33(6):916-917.
[21] 范利锋,陈汉玉,翁庚民.风湿3号膏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清中IL-1及TNF-α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3):20-22.
[22] 毕艳君,李红.英平万节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中药,2014,12(13):304-305.
[23] 马光怀,沈双成.施仁潮教授治疗风湿类疾病经验总结[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1):25-27.
[24] 曲环汝.苏励运用膏方治疗风湿病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10):9-11.
[25] 刘健,徐桂琴.风湿病滋补膏方临床配伍应用探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5):449-451.
收稿日期:2015-03-11;修回日期:2015-04-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