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中外关系.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中外关系
1、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表达了唐
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2、古罗马称中国为“丝国”,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
那么古罗马人穿到中国的丝绸最早可能是在〔〕
A、秦朝时
B、西汉时
C、唐朝时
D、宋朝时
3、他历时17年,行程5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带回佛经52筪、657部;回国后又潜心译经19年,翻译经纶75部、1335卷。
梁启超先生称其为“千古一人”;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其“舍身求法”精神,尊其是“中国的脊梁”。
他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4、“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交
往中表达了这一优良传统的是〔〕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戚继光抗倭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A、靖难之役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6、“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
入版图。
”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
这位名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
7、汉朝时,派使臣出使大秦,他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要经过的地点是〔〕
①今新疆境内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大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8、《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对中华民族来说,伴随着20世纪钟声而来的,不是和平的福音,而是侵略者的铁蹄。
此次清政府被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曾两次独占中国,给近代中国社会造成最严重危害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日本
11、《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说明了〔〕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12、近代名臣左宗棠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据此,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设伊犁将军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收复新疆
D、平定准
噶尔叛乱
13、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相同之处是〔〕
A、宰割中国
B、削弱英国
C、限制日本
D、瓜分德国
14、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是与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
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从右图所
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6、2017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以下我国基本国策中最能表达这主题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
17、图片是形象的史料。
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18、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
19、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阐述,不正确的〔〕
A、中国政府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B、是处理国际问题的基本准那么
C、它的提出,开拓了中国的外交新局面
D、内容包括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等
20、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中国融入这一潮流的重大举措是〔〕
A、开始实施863计划
B、颁布1982年宪法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21-23题:
材料一:当代史学研究者对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的评价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
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
(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
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材料三:清《海防纂要》中说:“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
绝之那么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21、根据材料一,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
A 、使中国与欧洲直接交流
B 、使天山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
C 、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D 、沟通了东西外交之间的联系
22、材料二中“某人”自述的事件中,他最远到达的地区应是〔〕 ①红海沿岸②地中海沿岸③非洲东海岸④印度洋沿岸⑤大西洋沿岸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⑤
2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以下关于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对外实行闭关政策
B 、完全禁止了对外贸易
C、对外贸易处于优势
D、对西方的殖民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24-27题:
材料一: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在南京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开放南京等五处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元。
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
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
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材料三: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
材料四: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某次大会。
乔冠华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仰天开怀大笑。
下图是当时一那么新闻报道中采用的图片,被命名为《乔的笑》。
24、材料一是某同学整理的不平等条约的资料之一。
其中表述错误的选项是条约的〔〕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内容
D、危害
25、材料二中指出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这一外交结果,在中国引发了一场什么运动?〔〕
A.新文化运动
B.四五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五四运动
26、材料三中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主要是因为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独立自主的原那么
C、平等互利的原那么
D、和谐发展的方针
27、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乔冠华为何“开怀大笑”?〔〕
A、中国在联合国席位得到恢复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2001年中国加入WTO取得成功
D、申报2017年奥运会取得成功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28-31题: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2001年4月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歪曲历史的新历史教科书中,把“战败”改为“终战”,把“侵略”改为“进入”,
《马关条约》的签订日军投降
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声称日本发动“9·18”事变,占领东北三省的原因是由于所谓的“中国排日运动激烈”……
材料四:新华社东京2007年4月11日电温家宝总理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谈时指出:“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
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
28、材料一是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下面几位同学关于“甲
午中日战争”的讨论,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
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9、1945年8月15日晚,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
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以下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是正义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
C、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
D、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0、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日本某种政治倾向,如要研究日本的侵略罪行,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历史学家撰写的有关著作
B、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
C、电影《南京!南京!》
D、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
31、材料四中温总理指出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不包括〔〕
A、南京大屠杀
B、偷袭珍珠港
C、厂窖惨案
D、常德细菌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32-34题:
材料一:1950年11月,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代
表在会上发表谴责美国武装干涉他国内政的演说,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人们评论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叩头外交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人民的真正意志已从自己代表的言语中表现出来了。
”
材料二: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以上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材料三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的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胡锦涛2017年5月24日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
32、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政策〔〕
A、团结一致
B、独立自主
C、共存共亡
D、求同存异
33、材料二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这句话意味着〔〕
A、中美两国领导人亲密无间
B、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消除了矛盾
34、中美关系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请问2017年是中美建交多少周年?〔〕
A、30周年
B、32周年
C、38周年
D、40周年
35、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美关系中出现的不协调的事件有〔〕
①朝鲜战争②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③古巴导弹危机④科索沃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