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经典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经典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

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

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

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

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答案】分液漏斗 蒸馏烧瓶 24232422H SO Na SO Na SO H O =SO +++↑ 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 调节酸的滴加速度 若 SO 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会发生分解 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开始生成 Fe(S 2O 3)33-的反应速率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慢,但Fe 3+与S 2O 32- 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大,导致Fe 3++3S 2O 32-⇌Fe(S 2O 3)33-(紫黑色)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最终溶液几乎变为无色 0.1600 【解析】 【分析】 【详解】
(1)a 的名称即为分液漏斗,b 的名称即为蒸馏烧瓶;b 中是通过浓硫酸和Na 2SO 3反应生成SO 2,所以方程式为:24232422H SO Na SO Na SO H O =SO +++↑;c 中是制备硫代硫酸钠的反应,SO 2由装置b 提供,所以c 中试剂为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2)从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分析,控制SO 2生成速率可以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者调节酸的浓度,或者改变反应温度;
(3)题干中指出,硫代硫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会分解,如果通过量的SO 2,会使溶液酸性增强,对制备产物不利,所以原因是:SO 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会发生分解; (4)检验Fe 2+常用试剂是铁氰化钾,所以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即证明有Fe 2+生成;解释原因时一定要注意题干要求,体现出反应速率和平衡两个角度,所以解释为:开始阶段,生成3233Fe(S O )-
的反应速率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慢,所以有紫黑色出现,随着Fe 3+的量逐渐增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变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紫黑色逐渐消失,最终溶液几乎变为无色;
(5)间接碘量法滴定过程中涉及两个反应:①2327226I Cr O 14H =3I 2Cr
7H O -
-
+
+
++++;
②2222346=I 2S O 2I S O -
-
-
++;反应①I -被氧化成I 2,反应②中第一步所得的I 2又被还原成I -,所以①与②电子转移数相同,那么滴定过程中消耗的227Cr O -
得电子总数就与消耗的
223S O -失电子总数相同 ;在做计算时,不要忽略取的基准物质重铬酸钾分成了三份进行的
滴定。

所以假设c (Na 2S 2O 3)=a mol/L ,列电子得失守恒式:10.5880
6=a 0.02513294
⨯⨯⨯⨯,
解得a=0.1600mol/L 。

2.氧化剂H 2O 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I .某实验小组以H 2O 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按照如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③10mL5% H2O2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
④10mL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
⑤10mL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

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方法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或金属氧化物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某同学通过测定O2的体积来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快慢,实验时可以通过测量
_______或______来比较。

(2)0.1g MnO2粉末加入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解释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

请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探究MnO2在此实验中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需补做下列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生成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0.11mol·L-1 MnO2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MnO2的化学性
质有没有改变
【解析】
【详解】
I.(1)实验①和②中H2O2的浓度不同,其它条件相同,故实验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是因为反应太慢,那么就要采取措施加快反应,可以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

(2)从图可以看出产生O2的最终体积相等,但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反应速率不同,在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

II.(1)通过测定O2的体积来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快慢时可以看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或生成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2)从图可以看出,反应开始后,在相同的时间内生成的O2的体积逐渐减小,反应速率变慢,那么造成反应变慢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反应在进行到4min时O2的体积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完全,生成O2的物质的量为:60×10-
3L÷22.4L/mol=2.7×10-3mol,根据反应2H2O2=2H2O+O2↑,生成2.7×10-3mol O2,需要消耗H2O2的物质的量为5.4×10-3mol,则H2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4×10-3mol÷
0.05L=0.11mol·L-1;要探究MnO2是不是起到催化作用,根据催化剂在反应中的特点: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需要补做实验来确定MnO2的质量有没有改变、MnO2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3.生产中可用双氧水氧化法处理电镀含氰废水,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法探究有关四环素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注:破氰反应是指氧化剂将CN-氧化的反应)
相关资料
①氰化物主要以CN-和[Fe(CN)6]3-两种形式存在
②Cu2+可作为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处理过程中的催化剂,Cu2+在偏碱性条件下对双氧水分解影响较弱,可以忽略不计。

③[Fe(CN)6]3-较CN-难被双氧水氧化,且pH值越大,越稳定,越难被氧化。

实验过程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测得含氰废水中的总氰浓度(以CN-表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实验①中20~60min时间段反应速率:υ(CN-)=___mol•L-1•min-1。

(3)实验①和实验②结果表明,含氰废水的初始pH增大,破氰反应速率减小,其原因可能是__(填一点即可),在偏碱性条件下,含氰废水中的CN-最终被双氧水氧化为HCO3-,同时放出NH3,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4)该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Cu2+是否对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并验证上述结论,完成表2中内容。

(己知:废水中的CN-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___
实验步骤(不要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答案】双氧水的浓度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 10 20 0.0175 初始pH增大,催化剂Cu2+会形成Cu(OH)2沉淀,影响了Cu2+的催化作用(或初始pH增大,[Fe(CN)6]3-较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稳定,难以氧化) CN-+H2O2+H2O═NH3↑+HCO3-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含氰废水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溶液,只向甲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内两支试管中的CN-浓度相同时间内,若甲试管中的CN-浓度小于乙试管中的CN-浓度,则Cu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若两试管中的CN-浓度相同,则Cu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不起催化作用
【解析】
【分析】
(1)影响该反应的因素有溶液的pH以及双氧水的浓度,根据实验2实验目的确定实验3的实验目的,根据实验1的数据确定CuSO4溶液的体积和双氧水的体积;
(2)根据υ=
c
t


计算求解;
(3)根据pH越大,[Fe(CN)6]3-越稳定,越难被氧化,破氰反应速率减小,且pH较大时,溶液的碱性较强,铜离子可能形成氢氧化铜沉淀;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书写离子方程
式;
(4)要探究Cu2+是否对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分别取温度相同、体积、浓度相同的含氰废水的试样两等份,滴加相同的过氧化氢,一份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另一份不加,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废水中的CN一浓度来做对比实验。

【详解】
(1)影响该反应的因素有溶液的pH以及双氧水的浓度,实验2的目的为废水的初始pH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实验3的目的为双氧水的浓度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它量应不变,CuSO4溶液的体积为10mL,而且总体积不变,蒸馏水的体积为10mL,所以双氧水的体积为20mL,故答案为:双氧水的浓度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10;20;
(2)根据υ=
c
t


=
1.40.7
6020
-
-
mol/(L•min)=0.0175mol•L-1•min-1,故答案为:0.0175;
(3)pH越大,[Fe(CN)6]3-越稳定,越难被氧化,且铜离子可能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破氰反应速率减小;因为氰废水中的CN-最终被双氧水氧化为HCO3-,其中的碳由+2价变成+4价,1mol转移2mol的电子,而过氧化氢1mol也转移2mol的电子,所以CN-和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H2O2+H2O═NH3↑+HCO3-,故答案为:初始pH增大,催化剂Cu2+会形成Cu(OH)2沉淀,影响了Cu2+的催化作用(或初始pH增大,[Fe(CN)6]3-较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稳定,难以氧化);CN-+H2O2+H2O═NH3↑+HCO3-;(4)要探究Cu2+是否对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可以分别取温度相同、体积、浓度相同的含氰废水的试样两等份,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份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另一份不加,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废水中的CN-浓度,如果在相同时间内,甲试管中的CN-浓度小于乙试管中的CN-浓度,则Cu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反之则不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含氰废水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溶液,只向甲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内两支试管中的CN-浓度相同时间内,若甲试管中的CN-浓度小于乙试管中的CN-浓度,则Cu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若两试管中的CN-浓度相同,则Cu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不起催化作用
4.某小组研究了铜片与-1
3
5.6mol?L HNO反应的速率,实现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时间段现象
0~15min铜片表面出现极少气泡
15~25min铜片表面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呈很浅的蓝色
25~30min铜片表面均匀冒出大量气泡
30~50min
铜片表面产生较少气泡,溶液蓝色明显变深,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为探究影响该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 :监测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所得曲线如下图。

实验II :②-④试管中加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铜片和相同体积、 -1
35.6mol?L HNO 。


果显示:32Cu(NO )NO 、对Cu 和3HNO 反应速率的影响均不明显,2NO 能明显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III :在试管中加入铜片和-1
35.6mol?L HNO ,当产生气泡较快时,取少量反应液于
试管中,检验后发现其中含有-
2NO 。

(1)根据表格中的现象,描述该反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

(2)实验I 的结论:温度升高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3)实验II 的目的是:__________。

(4)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测:该反应由于生成某中间产物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请结合实验II 、III ,在下图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微粒符号①____②_____,以补全催化机理。

(5)为验证(4)中猜想,还需补充一个实验:__________(请写出操作和现象)。

【答案】反应速率先变快后变慢 不是 检验()322Cu NO NO NO 、、能否加快铜和硝酸
反应的速率 2NO 2NO -
在试管A B 、中均加入相同的铜片和等体积的1
5.6mol L -g 硝
酸,向B 中加入2NaNO 固体,产生气泡的速率B 比A 快。

【解析】 【分析】
(1)表格中的现象变化:极少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较少气泡; (2)5—30min ,温度不变,但是15—30min ,反应速率加快;
(3)实验II 结论:32Cu(NO )NO 、对Cu 和3HNO 反应速率的影响均不明显,2NO 能明显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4)结合实验II 与实验III ,实验II :可知2NO 能明显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III :发现其中含有-2NO 。

再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可判断; (5)中间产物为-
2NO ; 【详解】
(1)根据表格中的气泡多少的现象,可知该反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反应速率先变快后变慢;
(2)由分析可知,温度不变时反应速率却加快,故温度升高不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3)由分析可知,实验II 的目的是:检验322Cu(NO )NO NO 、、能否加快铜和硝酸反应的速率;
(4)Cu → Cu 2+,化合价升高,则①→②的化合价降低,故①为2NO ,②为-2NO ; (5)验证中间产物-2NO 加快了反应速率,则可以在试管A B 、中均加入相同的铜片和等体积的-1
5.6mol?L 硝酸,向B 中加入2NaNO 固体,产生气泡的速率B 比A 快。

5.CuSO 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有同学猜想其他盐溶液也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2)已知FeCl 3在水中可电离出Fe 3+和Cl -,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甲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H 2O 2分解的是FeCl 3溶液中的H 2O ; 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H 2O 2分解的是FeCl 3溶液中的Fe 3+;
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H2O2分解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_______同学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

(3)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

请你仔细分析后完成下表:
【答案】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甲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水,可见水不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的不是Cl- Fe2(SO4)3溶液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解析】
【分析】
此题通过提出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等步骤,以实验形式探究FeCl2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1)FeCl3溶液对双氧水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所以现象是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对于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到底是H2O、Fe3+还是Cl-,同学共有三个猜想,根据推理,可知最不可能的是甲;
(3)通过加入加入少量的HCl引入Cl-,而无明显现象,起催化作用的不是Cl-;从而可知起催化作用的一定是铁离子,通过加入Fe(NO3)3溶液(或Fe2(SO4)3溶液引入Fe3+,H2O2的分解被促进,故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详解】
(1)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实验中H2O2迅速分解,则现象为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答案为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 三个猜想中,最不可能的是甲,理由是l5%过氧化氢溶液中自身有水,但一般情况过氧化氢溶液比较稳定,不会自行分解,可见水不是催化剂,故答案为甲;因过氧化氢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见水不是催化剂;
(3)设计实验时需要控制变量,即分别加入Fe3+或Cl-,第一步实验加盐酸(有Cl-、无Fe3+)无明显现象,说明Cl-不起催化作用;第二步实验应加入一种含Fe3+但不含Cl-的物质,如Fe2(SO4)3等,H2O2的分解被促进,故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起催化作用的是Fe3+,故答案为起催化作用的不是Cl-;Fe2(SO4)3溶液);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探究实验,注意从对比试验的角度验证了对H2O2起催化作用的是Fe3+,把握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题给信息为解答的关键。

6.教材中用酸性 KMnO4和 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某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 CO2 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 溶液已酸化):
实验序号 A 溶液 B 溶液
①20mL 0.1mol•L-1H2C2O4溶液30mL 0.01mol•L-1KMnO4溶液
②20mL 0.2mol•L-1H2C2O4溶液30mL 0.01mol•L-1KMnO4溶液
(1)试写出酸性 KMnO4和 H2C2O4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 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 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_____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4)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产物 Mn2+(或MnSO4 )是反应的催化剂;②_____。

(5)若实验①在 2min 末收集 4.48mLCO2(标准状况下),则在 2min 末,c(MnO4—) = ___mol•L-1。

【答案】5H2C2O4 + 2MnO4- + 6H+ = 10CO2↑ + 2Mn2+ + 8H2O 浓度②① 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该反应放热 0.0052
【解析】
【分析】
(1)酸性KMnO4溶液和H2C2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MnO4-被还原生成Mn2+,
H2C2O4被氧化生成CO2;
(2)对比①②实验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②中A溶液的浓度比①中大;(3)通过测定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也能够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4)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环境温度升高;
(5)先求出反应的(MnO4-)的物质的量,再求出反应后的浓度.
【详解】
(1)酸性KMnO4溶液和H2C2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MnO4-被还原生成Mn2+,
H2C2O4被氧化生成C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H2C2O4 + 2MnO4- + 6H+ = 10CO2↑ + 2Mn2+ + 8H2O,故答案为5H2C2O4 + 2MnO4- + 6H+ = 10CO2↑ + 2Mn2+ + 8H2O;
(2)对比①②实验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②中A溶液的浓度比①中大,化学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②大于①,故答案为浓度;②;①;(3)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本实验还可以通过测定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
(4)由图2所示发生变化可知,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除产物Mn2+是反应的催化剂外,还可能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反应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该反应放热;
(4)由题意可知,2min 末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 CO2,4.48mL CO2的物质的量为
0.0002mol,由方程式可得H2C2O4—5CO2可得反应消耗n(MnO4-)为0.00004mol,则未反应的n(MnO4-)为(30×10-3L×0.01mol•L-1-0.00004mol)=0.00026mol,c(MnO4—)
=0.00026
0.05mol
L
=0.0052mol/L,故答案为0.005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方法是解答关键。

7.(10分)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6= ,V9= 。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E中的金属呈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

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答案】(1)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2分)
(2)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铜与Zn形成微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度(2分)
(3)①V1=30;V6=10;V9=17.5 ②红色(紫红色)(每格1分,共4分)
③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铜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接触的表面(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原因:Zn+CuSO4=ZnSO4+Cu,Zn、Cu、H2SO4形成原电池:Zn+H2SO4=ZnSO4+H2-加快反应;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则该实验只是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故其他量浓度均不变,故溶液总体积相同,故V1=V2=V3=V4=V5=30;V6=10;V9=17.5;E中加入10mL饱和CuSO4溶液,会导致Zn表面附着一层红色金属铜;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成的单质铜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接触的表面,是反应速率减慢。

考点:探究实验。

8.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Ⅰ.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

限选试剂和仪器:0.20 mol·L-1H2C2O4溶液、0.010 mol·L-1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
(1)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 a 为_________;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_____。

Ⅱ.测定 H2C2O4·xH2O 中 x 值
已知:M(H2C2O4)=90 g·mol-1
①称取 1.260 g 纯草酸晶体,将草酸制成 100.00 mL 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 25.00 mL 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 H2SO4;
③用浓度为 0.05 000 mol·L-1的 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2)请写出滴定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某学生的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如下,最合理的是_____(选填 a、b)。

(4)由图可知消耗 KMnO4溶液体积为_____mL。

(5)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滴定终点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

(6)通过上述数据,求得 x=_____。

若由于操作不当,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气泡,
引起实验结果_____(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其它操作均正确,滴定前未用标准KMnO4 溶液润洗滴定管,引起实验结果_________(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答案】温度 1.0 溶液褪色时间/s 5H2C2O4+2MnO4-+6H+ ===10CO2↑+2Mn2++8H2O b 20.00 锥形瓶中颜色变化溶液由无色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 偏小偏

【解析】
【分析】
【详解】
I、(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①、②只有温度不同,所以实验①、②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对比表中数据,只有
H2C2O4浓度可变,在保证溶液总体积(2.0mL+4.0mL=6.0mL)不变条件下加蒸馏水稀释H2C2O4溶液,所以a=6.0mL-4.0mL-1.0mL=1.0mL。

因为本实验是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所以必须有能够计量反应速率大小的物理量,KMnO4的物质的量恒定,KMnO4呈紫色,可以以溶液褪色所用的时间来计量反应速率,所给仪器中有秒表,故时间单位为“s”,表格中
“乙”应该是“溶液褪色时间/s”。

II、(2)H2C2O4分子中碳原子显+3价,有一定的还原性,常被氧化为CO2,KMnO4具有强氧
化性,通常被还原为Mn2+,利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所以滴定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
(3)KMnO4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所以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KMnO4溶液,a不合理,答案选b;
(4)图中滴定管精确到0.1mL,估读到0.01mL,从上往下读,滴定前的读数为0.90mL,滴定后的读数20.90mL,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20.90mL-0.90mL=20.00mL;
(5)滴定实验中减小误差的关键操作就是要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所以滴定过程中眼睛始终注视着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KMnO4呈紫红色,当KMnO4不足时,溶液几乎是无色,当H2C2O4完全反应后,再多一滴KMnO4溶液,溶液立即显红色,此时我们认为是滴定终点,为防止溶液局部没有完全反应,故还要持续摇动锥形瓶30s,所以滴定终点锥形瓶内溶液
的颜色变化为:溶液由无色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