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三甲医院输血科“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设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7·某市三甲医院输血科“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设想
梁 艳 冯成龙 王贞欢 杨光婷 何顺美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输血科 贵州兴义 562400
摘 要:临床输血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临床医学领域中起着抢救生命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也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风险,引起一些免疫性疾病和输血传播疾病。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努力目标,制定本规划。

关键词:临床输血安全 十四五规划
血液是挽救生命的宝贵资源,至今无法人工生产,在科技手段和临床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至今尚未找到完全替代输血治疗的新技术,所以输血安全仍然是全世界范围内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应当看到输血科已经从最初单纯的血液储存库变成了集输血培训、指导临床安全科学用血、监督输血制度执行的半技术半行政化科室。

尤其近几年,输血专业已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从技术转向临床治疗已成为一个大的趋势,作为三甲医院的输血科,我们必须做好科室规划,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输血研究,开展输血治疗,才能让我们在贵州省输血行业中有一席之地。

1规划背景
临床输血管理是医疗卫生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血液制品的使用是否合理、输血操作的流程是否规范、输血患者的生命是否安全等多方面的管理。

临床输血一旦发生差错,将会对患者和医院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对血液制品从入库到输注到回收整个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尤为重要。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简化工作流程实现有效管理已经成为各大医院系统建设的主流[1]。

我们将依据ISO…15189评审对输血闭环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对整个输血工作流程进行再造,拟建立输血闭环管理系统,并通过院内的数据集成平台与其他各个业务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从而对整个输血业务流程进行全闭环管理,使每个环节的操作时间、操作地点和操作人员都可追溯可监管,有效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减少输血差错和纠纷,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水平,确保临床输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批示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

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完善输血管理制度,加强输血科队伍建设,提高临床输血服务质量。

3发展目标
3.1…提高科室解决疑难血型疑难配血的能力,缩小我院与贵州省各三甲医院的差距。

目前,我院输血科的临床输血服务仅限于正常情况下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一些血型不能正确判断、交叉配血不符合等疑难问题或者是难以解释的异常实验室结果,导致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的问题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将通过外派人员进修学习,逐提升解决疑难血型鉴定及疑难交叉配血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临床,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及时、有效。

3.2…丰富实验室的检测项目,为临床提供更多检查项目。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血液检测方法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例如血栓弹力图检测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医院,成为当今围术期监测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科室将引进血栓弹力图检测项目,从而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血液制品及判断输血治疗的效果。

3.3…成立输血门诊,提供输血个性化指导、输血治疗咨询服务。

2016年,输血医学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输血科门诊建设能进一步推动输血科学科的发展、优化诊治流程和提升诊疗效果[3]。

3.4…培养至少1名输血医师,配合技术人员成立输血治疗小组,开展临床输血相关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飞跃发展,输血治疗已经成为临床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因此输血医师队伍建设不容忽视[4]。

3.5…按照ISO15189要求建立完善的输血科质量管理体系。

2016年输血科正式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输血科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满足当今临床安全用血的需要,因此,使用ISO15189标准的来进行输血管理,能够帮助输血科室逐步形成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临床输血质量的安全性[5]。

4人才培养规划
4.1…规划性、目标性的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培养制度,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式和措施。

不仅重视人才培养的数量,更重视其质量,从而有效的促进科室的发展。

4.2…根据专业方向进行培养……以输血科整体发展为前提,专业方向的发展与推进为目标实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这主要是指对重点人才的培养,即从中、高级职称的人员中选择重点人才的苗子,定目标、给任务、强化品德与学术的造就,培养目的是使其较好地掌握新技术,跟上输血医学领域发展的步伐。

设立“血型参比、血型相容性检测及临床治疗”小组,对各小组的组长及主要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如送至国内该邻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医院进修学习,使其回科后能成为本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级人才。

4.3…人员培养方式及具体措施…输血科将实行“请进来”(请专家讲学、技术指导),“送出去”(外出进修学习,参加院内外各类学术活动及培训班)及科室内定期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继续教育。

5加强指导评估,保证工作效果
医院医务管理部门已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及监督评估机制,对输血科的“十四五规划”的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保证输血科“十四五”规划得到有效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郑小云,张洪瀚.浅谈我院输血管理系统的建设与运用[J].健康管
理,2020,(8):286
[2]肖菲,金晓东,魏永刚,等.血栓弹力图在诊断DIC中的价值探讨.四川大
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9(3):521-522
[3]王蕊,汪德清.输血科门诊建设与人才培养[J].中华医学杂
志,2020,100(8):563-565.
[4]秦雯,海帆,杨超,宋松涛,等.输血科人员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模型构建与
探索[J].重庆医学,2020,49(5),850-853.
[5]周华.ISO15189标准在输血科质量控制管理的应用[J].心理医
师,2018,24(1):324-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