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婚姻与爱情、战争与 徭役、劳动与风俗、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 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 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1.“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 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 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 《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2.“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 和“小雅”,一共有105篇,一般看作“正声”。 3.“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分为《周颂》《鲁颂》和《商 颂》,共40篇。
这首诗虽然简单但细节描写非常典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 效果?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1)细节描写:从动词的精彩运用中体现出来。诗歌分别运用了“采、有 掇、捋、桔、”这六个动词,描写出了整个采摘过程。
(2)效果:①展现了特写式的劳动动作美。 ②展现了内容丰富的劳动过程美。 ③体现了先民快乐幸福的生活。
木瓜》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小雅·车辖》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文本特色
(1)重章叠句,回环往复。 (2)运用赋的手法。 (3)丰富的想象空间。
重章叠句(唱)的作用: 1,内容和主题: 深化意境(意境美),渲染气氛,强 化感情,突出主题。 2.诗歌表现力: 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音韵 美),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给人一 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含蓄美)。
主旨点晴
——方玉润《诗经原始》 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
——元 吴师道
芣苢——劳动者的欢歌
《芣苢》
——生命的吟唱 劳动的赞歌
阅读下列诗句,看看它们共同描述了什么内容?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击壤歌》
劳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学习目标 3.领会劳动之乐,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 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 的6篇,共311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 数称“诗三百”。《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 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孔子评 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 至今。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秦风·蒹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秦风·无衣》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郑风·子衿》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
认识芣苢
芣苢,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种子和全草入药。 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
《诗经名物图解插图》 芣苢和卷耳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甲骨文 《说文》 含义
秦系简牍

采摘

取得 获得

拾取 摘取

从茎上成把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
兜东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纵观六个字,展现了什么 劳动场景
采摘芣苢 越采越快 越采越多 收获满满 (劳动过程) (劳动欢乐)
繁茂鲜艳的车前草啊,我们快 快来采摘。繁茂鲜艳的车前草 啊,我们快快来摘取。
繁茂鲜艳的车前草啊, 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车前草啊, 一把一把薅下来。
繁茂鲜艳的车前草啊,提 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车前草啊, 掖起衣襟兜回来。
诗歌中这六个动词的顺序能调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不能。 这六个动词反映了采摘的过程及满载而归的情景切合劳动过程, 源自生活又颇具匠心,层层递进、有条不紊,非常连贯流畅。故顺 序不能调换。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 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诗歌反复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 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小结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 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 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
“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4 .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引自朱熹《诗集 传》,下同)。赋即铺陈,也就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 手法。 5.“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即比喻、打比方。如 《魏风·硕鼠》都是通篇用比的。 6.“兴”:即起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即 烘托、衬托,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比兴手法 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