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8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罗斯福新政》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知识结构】
【操作平台】
一、单项选择题
1.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的是()
A.罗斯福新政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凯恩斯主义
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系统
B.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3.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生产资料国有化
B.国家成为资本家
C.取消自由竞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其损失
B.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C.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让人们把藏起来的钱存在银行,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5.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 )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由国家干预经济
C.要求企业遵循政府的经济法令
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6.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因为()
A.新政没有顾及劳动人民的利益
B.新政没有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新政削弱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D.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7.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体制中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整,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8.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的美国政治最深刻的影响是()
A.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B.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9.(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卷)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
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
材料二(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
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
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需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摘自《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请回答:
⑴结合材料一,将你知道的新政措施,按三方面归类,并说明新政财政赤字开支庞大的原因。
⑵材料二中的“不应消灭”指什么?“经济的营运”指什么?“改进和补充”指什么?并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30年代的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第18课《罗斯福新政》学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B
3.D
4.C
5.B
6.D
7.A
8.D
9. B
二.材料题
(1)恢复经济类:整顿财政金融,调速农业政策;
救济工作类: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以工代赈;
革除弊病类:制订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由于救济工作始终贯穿于新政措施的各个方面,所以财政赤字庞大。
(2)“不应消灭”指保持资本主义;
“经济的营运”指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改进和补充”指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美国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