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二部分中考专项突破专项二表述题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例示范
例2 (2018·海南)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 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 得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请分析反应中温度升高的原因:金属与酸反应放出热量 。 (2)根据曲线总结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关规律:相__同__条__件__下__,_金__属__越__活__泼__,_与__酸__反__应__放__ __出__的__热__量__越__多__。
典例示范
下可与某些物质反应,如镁能够在氮气中燃烧。 ③根据已有知识,收集氮气只能用排水 法,理由是氮__气__的__密__度__接__近__空__气__且___难__溶__于__水___ _(_缺__一__不__可__)__。该小组欲进行镁在氮气中的燃烧实验,现收集一瓶含水约1/5体积的 氮气,该如何操作?向__集__气__瓶__中__装__满__水__,_倒__扣__入__水__槽__中__,_当__收__集__到__约__剩__余__1_/_5_体__积__水____ _时__,_停__止__收__集__,_盖__好__玻__璃__片__,_移__出__集__气__瓶__,_正__放__在__实__验__台__上___。 【解析】(1)浓硫酸有吸水性,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如果A、B顺序颠倒,气体 从NaOH溶液中逸出后仍会带出水蒸气,无法起到除水的作用。(2)本实验的目的是除 尽氧气且不引入新气体。汞为液态,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 尽且生成物为固体;氧化汞又可加热分解出氧气,即HgO加热生成的气体体积+剩余 气体体积=原空气体积。实验时无需观察装置中气体体积变化,故不选C。 (3)以上 实验中只是除去了CO2、水蒸气和O2,考虑到空气成分中还有稀有气体,故按设计方案 得到的氮气密度必然与实际密度有误差。 (3)以上实验中只是除去了CO2、水蒸气
【试题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又服务于生产和生活,所以有关环境、材料、能源、健 康等知识应该引起考生的关注。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选取自己熟悉的知识表述,还 要注意对于有关措施的回答不能因噎废食。如使用化石燃料会造成空气污染,加剧 温室效应,但不能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因为它仍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
专项二 表述题
典例示范
【题型解读】
在陕西中考的第二大题填空及简答题和第三大题的实验题中,有些设问要求用 文字叙述,旨在考查考生在掌握化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化学语言的应用和表达能力。
【解题方法】
(1)明确“问什么”,即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如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描述实验 现象、如何鉴别物质等。(2)明确“答什么”,即使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和规范的用语, 表述要准确、完整、简洁,避免答非所问或叙述不全。(3)明确“怎么答”。如涉及 叙述实验操作步骤或现象、结论的问题,表述方式可以参照题中给出的部分信息。 可以用模糊语言笼统表述,中考阅卷的评分标准是见错扣分,所以切勿出现概念错误 或写错专用名词。(4)填写完后再通读一遍,检查语句是否连贯,是否有笔误。
典例示范
【解析】(1)产生雾霾的原因从产生固体颗粒物的方面分析,如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秸秆、树叶的任意焚烧等;再针对以上方 面回答,则减少雾霾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开发清洁能源,或工厂废气处理 达标后再排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禁止焚烧秸秆等。(2)重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 氢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3)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外壳材料,应该具有强 度高、密度小、耐腐蚀中还有稀有气体,故按设计方案得到的氮气密度必然与实际密 度有误差。(4)③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因此只能 用排水法收集。收集一瓶含水约1/5体积的氮气,就是用排水法收集时不要将水全部 排出,留下1/5体积的水即可。
【试题点评】
本题属于结论性探究,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操作,又考查了实验评价、 误差分析等,信息量大,综合性较强,同学们要明确每一步的实验目的,设计原理,结合基 础实验和已知知识具体分析,综合掌握。在回答实验问题时要避免语焉不详。如问 浓硫酸的作用时,不能只答“干燥”或“吸水”,应根据题意答成“干燥某气体”或 “除去某气体中的水蒸气”。
典例示范
A.汞为液态,在加热的条件下只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 B.时间足够长,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C.无法观察装置中气体体积的变化 D.得到的氧化汞粉末加热生成的气体体积+剩余气体体积=原空气体积 (3)分析误差:该小组按设计方案得到的氮气密度(假设要除去的气体均已除净)与 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得到的气体中还含有稀有气体 。 (4)拓展与延伸:实验室如何制取氮气呢? 请阅读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1.重铬酸铵为橘黄色粉末,加热至180 ℃时可分解得到氮气;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或点燃条件
典例示范
例3 (2018·山东东营节选)某兴趣小组计划对空气成分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的实 验设计方案: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图1中装置B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装置A、B 顺序能否颠倒 否 (填“能”或“否”)。
(2)除去氧气:该小组根据教材中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除去了(1)中得 到的气体中的氧气。在拉瓦锡的经典实验中(装置如图2),使用汞的优点有 ABD 。
典例示范
例1 (2018·黑龙江佳木斯)近几年,无人监测机广泛应用于大气质量监测,以预防 雾霾的产生。
(1)请回答产生雾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化__石__燃__料__的__大__量__使__用__;__应__减__少__化__石____ __燃__料__使__用__,_开__发__清__洁__能__源___。 (2)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太阳能(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3)这种无人机主要采用一种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外壳材料,请回答该材料的一点 性质:强度高(或密度小、耐腐蚀等) 。
典例示范
【解析】(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金属与酸反应的过程中温度均升高,说明该类反应 是放热反应。(2)由温度变化可以看出,镁使温度升高的最明显,铁的变化最不明显, 与金属活动性镁>锌>铁有关,可见相同条件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放出的热量 越多。
【试题点评】
本题要求考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发现规律,所以要提高识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