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忽略空气阻力,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A.电梯匀速下降B.在真空管中自由下落的羽毛
C.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D.电梯加速上升
第(2)题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打点计时器可以使用直流电源
C.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D.本实验可以不平衡摩擦力
第(3)题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在t=5s内速度从v0=12m⁄s,增加到v=18m⁄s,通过的位移是x=70m,这个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4m⁄s B.15m⁄s C.6m⁄s D.无法确定
第(4)题
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内固定着一个倾角为60°的光滑斜面,光滑挡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挡板可绕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现将重为的圆球放在斜面与挡板之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B.若挡板从位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到过程中,则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C.若,使小车水平向左做变加速运动,则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D.若,使小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球对挡板的压力可能为零
第(5)题
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某单色光的波长。
实验中,小华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数量,可( )
A.将透镜向单缝靠近
B.使用间距更大的双缝
C.将单缝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D.将毛玻璃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第(6)题
下列单位均为导出单位的是
A.牛顿安培B.千克焦耳C.欧姆伏特D.特斯拉秒
第(7)题
一位同学特别喜欢冰壶运动,由于没有冰壶和场地,该同学就在水平地板上画了如图所示的线,并在物理实验室找来一辆质量m=0.5kg的小车,以一定的初速度从PP′推出,停在MM′和NN′之间得分,离O点越近得分越高,已知PP′和MM′之间的距离是5m,MM′和NN′之间的距离是1m,某次该同学推出小车的速度是2m/s,结果小车停在距PP′2m处,重力加速度取10m/s2,运动
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与小车的重力成正比,假设小车每次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推出后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与重力的比值是
B.当v0=3.5m/s时,小车可以停在MM′和NN′之间
C.当v0=3.25m/s时,经过4s小车运动到MM′
D.当v0=3.25m/s时,经过2.5s小车运动到MM′
第(8)题
如图所示是一火灾报警器的电路示意图,其中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这种半导体热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
高而减小。
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报警器,当传感器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
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A.I变大,U变大B.I变大,U变小C.I变小,U变大D.I变小,U变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质量为m电量为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的绝缘长木板左端,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长为L,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所在空间存在范围足够大的一个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恒力F作用在m上,如图所示,则
()
A.要使m与M发生相对滑动,只须满足
B.若力F足够大,使得m与M发生相对滑动,当m相对地面的位移相同时,m越大,长木板末动能越大
C.若力F足够大,使得m与M发生相对滑动,当M相对地面的位移相同时,E越大,长木板末动能越小
D.若力F足够大,使得m与M发生相对滑动,E越大,分离时长木板末动能越大
第(2)题
据报道,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简称“CSST”)将于2024年前后投入运行,CSST以天宫空间站为太空母港,平时观测时远离空间站并与其共轨独立飞行,在需要补给或者维修升级时,主动与“天宫”交会对接,停靠太空母港。
已知空间站轨道半径与地球半径的比值为k,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SST观测时线速度的大小为
B.CSST观测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C.若CSST观测时位于“天宫”后方,通过加速后可与“天宫”对接
D.CSST停靠太空母港时,组合体运行的周期为
第(3)题
宇宙飞船以周期T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宇航员看不见太阳),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0,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飞船上的宇航员在A点测出对地球的张角为α,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B.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
C.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D.飞船周期为T=
第(4)题
用一段横截面半径为r、电阻率为ρ、密度为d的均匀导体材料做成一个半径为R(r<<R)的圆环.圆环竖直向下落入如图所示的径向磁场中,圆环的圆心始终在N极的轴线上,圆环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圆环在加速下落过程中某一时刻的速度为v,忽略电感的影响,则
A.此时在圆环中产生了(俯视)顺时针的感应电流
B.此时圆环受到竖直向下的安培力作用
C.此时圆环的加速度
D.如果径向磁场足够深,则圆环的最大速度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1)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为避免摆球晃动,采用图甲所示装置。
两悬绳长都是l,与水平固定横杆夹角均为53°;用螺旋测微仪测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值d=__________mm,使小球做简谐运动,用秒表记录了单摆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及来表示)
(2)若保持悬线与水平横杆夹角53°不变,通过改变悬线长,使小球做简谐运动,测得了多组悬线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并用这些数据作出图像为一直线,其斜率为k,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用含斜率k的
代数式表示)。
(3)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项选择,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将悬线长加球半径当成摆长
B.由于两边悬线没夹紧,球越摆越低
C.测量周期时,误将n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当成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
D.摆球的质量过大
第(2)题
要测定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1.5V,内阻约0.5Ω,放电电流不允许超过0.6A)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
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A1:挡位1(0~3A,内阻约0.05Ω),挡位2(0~0.6A,内阻约0.2Ω)
B.电流表A2:0-300μA,内阻r A=100Ω
C.定值电阻:R0=2Ω,R1=900Ω,R2=4900Ω
D.滑动变阻器:R3(0—5Ω,2A),R4(0~15Ω,1A)
E.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1)测量电流的仪表:应选择电流表A1的挡位____(填“1”或者“2”)。
(2)测量电压的仪表:应将定值电阻______(填“R0”、“R1”或“R2”)与A2串联,使其成为改装后的电压表。
(3)干电池内阻太小,应选择定值电阻____(填“R0”、“R1”或“R2”)来保护电源。
(4)若要求A1表电流在0.1A-0.5A范围内连续可调。
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_(填“R3”或“R4”)。
(5)为消除电流表内阻对测量精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在给出的两种电路原理图中(图中V表为改装后的电压表),应选
择____________(填“图(a)”或“图(b)”)。
(6)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用I1、I2分别表示A1、A2表的示数,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如图(c)所示的I2-I1图像,由图像可得: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Ω。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手掌提杯”实验可反映大气压的存在。
先将热水加入不计壁厚的玻璃杯中,杯子升温后将水倒掉,再迅速用手盖住杯口,待杯中密封气体缓慢冷却至室温,手掌竖直向上提起,杯子跟着手掌被提起而不脱落(杯内气体各处温度相等)。
(1)杯口横截面为S,手掌刚盖上时,杯内气体温度为T1。
冷却后温度为T2,大气压强为p0,忽略杯内气体体积变化,则能提起的杯子最大重力G为多少?
(2)若杯口横截面S=40cm2,p0=1.00×105Pa,冷却后杯内气体温度为17℃,杯内气体体积减为原来的,将杯子固定,需要
用F=25N竖直向上的力才能将手掌和杯子分开(不计拉开过程中杯内气体体积变化的影响),求刚密闭时杯内气体温度约为多少摄氏度?
第(2)题
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取g=10m/s2。
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物体在10s内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第(3)题
如图所示,一根两端开口、粗细均匀且导热性良好的足够长的玻璃管竖直插入足够大的水银槽中并固定,管中有一个质量不计的光滑活塞,活塞下封闭一段长L=85cm的气体,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1=300K,现在活塞上缓慢加入细沙,直到活塞下降20cm为止,外界大气压强P0=75cmHg,g=10m/s2。
(i)求活塞下降20cm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ii)保持加入的细沙的质量不变,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求活塞回到原来位置时,封闭气体的热力学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