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术课堂作业展示与评价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美术课堂作业展示与评价的思考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接反馈,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也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当美术课完成教学环节时,教师就把绘画的内容交给学生,忽略对学生绘画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因此,教师应不断创新美术课堂作业展示与评价的教学策略,力争做到评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思维。


关键词:美术课堂;作业展示;评价
一、美术课堂作业展示与评价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艺术教学中,通过丰富视觉、触觉和美学体验,使他们对艺术产生长期的兴趣,并培养其基本的艺术修养。

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和身体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仅有较单纯的学习动机,还想要被别人的赞扬和肯定,总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赞扬,获得同学的肯定。

因此,在小学美术课上,可以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快乐,一种成就感,一种自信,一种学习的动力。

怎样使学生在艺术上保持长久的兴趣,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堂艺术课程如果就这么草率地结束,那就太没耐心了。

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有很强的求知欲,并能主动地投入到艺术的学习中去。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为美术教师,都知道学生的美术作品充满主观性、充满个性化,同时涵盖了他们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和童趣感,所以他们的作品中有许多值得同伴相互观摩学习的部分。

而且就世界名作产生过程来看,不少著名画作的灵感都来自于孩子
时期的作品,从而可见美术课堂作业展示与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每次艺术课堂上进行了理论讲解之后,通过学生的作品展,可以为其他同
学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欣赏。

这对进
一步加强小学美术欣赏、美育等方面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美学视角,
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性。

二、创新小学美术课堂作业展示与评价方式(二)随堂展示,丰富美术课堂作业展示的多样性
(一)在艺术课中,老师往往会在最后的演示阶段,让同学们先在课堂上表
演自己的作品,然后再由同学们就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评论。

一开始,大家都
很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兴趣就会下降,对展示作业的兴趣也会下降。

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的同学们都很活跃,而且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
小部分同学的作品上,所以教室里的注意力就会下降。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对艺
术作品进行充分的设计和准备,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展示和评估,以提高其教学
效果。

教师应对美术作业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准备,使教学科研教材中的每一种艺
术创造的含义,了解每一种创作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
一条明确的展示规则,并根据课程标准对课堂上的作品进行展示。

所以,我们要
努力使学生既能方便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也能满足他们的创作需求,同时也能激
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评估活动中得到成功的经验。

例如,
在小学人美版《拓印树叶真有趣》的教学中,要对艺术作品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准备,并在实际的课堂上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使用树叶进行贴画。

在课后,要求同学
们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然后进行演示与评估,主要是评估学生拼摆落叶的方法
和创造性,以及对拼写时间、技巧的评估,从而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首先,他们会对这些作品进行评分,然后将他们认为最好的作品放在黑板上,然后通过
学生们的投票来决定。

依据不同美术课型采取多样化的作业展示方式
(二)为使小学美术课堂作业展示和评估能够更好地创新,美术老师在组织
艺术作品展评时应根据不同的美术课型,采取多种形式的创作展示形式,并结合
美术课堂教学实际和选用教材的结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创作展示方式。

例如,
老师可以采用平面张贴法、拼摆图形法、分类法、展示法、多媒体展示法、情景
展示法,使学生的艺术作品在展示板、墙壁、黑板上展示,在课桌上进行展评,
既丰富了展评内容,又丰富了展示与评价的途径,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小学美术教
育的策略。

尊重差异,引导学生在展示中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
作为一名以“德、智、体、美”为主体的美育教师,在实施“艺术展示”和“评价”时,要始终尊重差异,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交流与分享。

通过让学生的
创意、灵感、技巧在作业展示和评估的平台上彼此碰撞、交流,获得更多的认可
和共享。

同时,老师还可以适当拓宽艺术作品的展示和评估范围,不仅限于本班
的展览和评估,还可以对全校的艺术创作进行展示和评估。

通过不断地创造艺术
创作的交流途径,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开阔他们的艺术思维和创作的灵感,进
而推动学生的艺术表现和评估。

(三)注重综合评价,评价标准多维度
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教师首先应该给自己确定一套评价的标准,当然这个
评价标准应该是多角度、多维度的,不能只评价某一个方面。

评价的主要内容不
仅仅是这一次学生的美术作业水平,更要看到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潜能。

同时如果
教师采用的是小组作业,则应该从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角度去评价学生,让学
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上看到自己的优点,并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评价方法灵活化
艺术作品没有量化的标准。

在评价中,主张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
评价工具对学生工作进行评价。

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应充分考虑评价方法是否适
合教学活动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特点,以及个别学生之间的差异,以积极、正面和欣赏的态度看待学生在美术实践中的成就,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
造获得鼓励和成功的机会,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参与学习和评价活动的
兴趣。

(五)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就是参与评价的人应该更多一些。

在以往的教学中,评价的主体就是教师。

但是单靠教师一个人去评价所有的作品是不行的,而且教师用大人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作品,这与同龄人看对方的作品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成为作画者,也要让他们成为评价者。

结束语
对于美术作品的解读,每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观点,美术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展示空间和平台。

美术课堂作业的展示不是为了“作秀”,而是通过展示与评价让每个学生的作品得到交流和认同,从而激发每位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

美术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个人修养,用心设置美术课堂作业展示的环节与改进评价的方式方法,合理利用作业展示与评价的多样性,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伟珍.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浅析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9(86):149-150.
[2]刘燕斌.关于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现状与对策分析[J].新课程,2021(38):119.
[3]郭媛媛.初中美术教育中创新设计意识培养模式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9.
本文系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的实践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ZCJG0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