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杏叶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朱静波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联合西医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和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1999年WHO诊断2型糖尿病的标准及Mogensen诊断分期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6例,分为2组:西医治疗组及银杏叶针联合西医治疗组.用药1个月后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采用Cockcrofi_Gault公式)、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Pro)、血β2-微球蛋白(β2 - MG)的变化,了解银杏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结果:两组治疗后均对BUN、SCr、UA、Ccr、24hPro、β2 - MG有明显改善.【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
【年(卷),期】2012(040)002
【总页数】3页(P122-124)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银杏叶针;中西医结合
【作者】朱静波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内三科,浙江宁波315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并且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
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

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

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

糖尿病早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不能十分明确,目前尚无有效措施延缓DN的进展。

本文通过静脉注射银杏叶针联合西医治疗观察其对DN的
治疗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5月~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排除原发
性肾脏疾病、酮症、高渗昏迷、严重心脑血管病及近期使用肾脏毒性药物的2型DN患者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46~75岁,病程11~26年。

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单用西医治疗;治疗组28例:银杏叶针联合西医治疗。


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糖尿病诊断根据1999年WHO诊断2型糖尿病标准,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按照Mogensen诊断分期标准[2]中的早期DN(即Mogensen分期的Ⅲ期)诊断标准和临床期DN(即Mogensen分期的Ⅳ期)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分型症属“阴阳两虚,血瘀水停症”,主症表现为神疲乏力,咽干口燥,腰膝酸冷,或手足畏寒,夜尿频多,次症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自汗易感,气短懒言,颜面肢体浮肿,尿多浊沫,或小便量少。

表1 两组DN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 >0.05。

组别 n 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年)体重(Kg)治疗组 28 男18 59.6 ±12.4 15.6 ±9.3 62.6 ±8.8女10 65.3 ±7.2 14.3 ±10.1 55.3 ±9.6对照组 28 男16 57.5 ±10.2 13.5 ±9.2 66.5 ±9.2女12 61.4 ±9.6 16.4 ±8.8 56.4 ±7.3
1.2 治疗方法
两组56例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和糖尿病饮食控制,均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并按西医内科常规控制血压,降血脂等治疗,未服用或应用其他中药。

治疗组在上述西医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银杏叶针(5mL/支,国药准
字:Z20043734,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平均1个月(25~32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采用Cockcroft-Gault公式)、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Pro)、血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

1.4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积分减少≥60%),SCr降低≥30%和/或CCr增加
≥30%;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 ~60%),SCr降低20~30%和/或CCr增加20~30%;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积分≤30%),不符合上述显效及有效判断条件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SS13.0统计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7%和82.1%,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P<0.0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BUN、SCr、UA、Ccr、FPG、HbA1c、24hPro、β2 -MG 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较治疗前好转。

其中治疗后两组FPG、HbA1c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UN 、SCr、UA、Ccr、24hPro、β2-MG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表2 两组DN患者疗效比较(±s)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组别例数显效有效
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 28 12 11 5 82.1*对照组28 7 10 11 60.7
表3 两组DN患者BUN、SCr、UA、CCr比较(±s)注:治疗后两组比较,P <0.05。

组别BUN(mmol/L)SCr(mmol/L)UA(μmol/L)Ccr(ml/min)治疗组治疗前8.3
±2.5 158.6 ±48.0 367.3 ±66.9 52.3 ±33.1对照组治疗前8.8±1.8 151.8±56.6 348.4±78.0 55.8±31.6 t值 0.492 0.761 0.630 0.413 P 值 P >0.05 P >0.05 P >0.05 P >0.05治疗组治疗后6.7±0.7 123.5±28.2 324.4±34.2 66.2±24.4对
照组治疗后7.2±1.2 136.8±34.5 336.5±24.2 61.7±22.3 t值 2.128 2.471
2.169 2.336 P 值 P <0.05 P <0.05 P <0.05 P <0.05
表4 两组DN患者FPG、HbA1c、24hPro、血β2-MG比较注:治疗后两组比较,其中 FPG、HbA1c P >0.05,24hPro、血β2 -MG P <0.05。

组别
FPG(mmol/L)HbA1c(%)24hPro(g)血β2-Mg(mg/L)治疗组治疗前7.21 ±2.50 7.86 ±2.50 3.53 ±0.78 3.89 ±0.45对照组治疗前7.68±2.12 8.02±1.38
3.21±0.66
4.11±0.67 t值 0.679 0.432 0.318 0.523 P 值 P >0.05 P >0.05 P
>0.05 P >0.05治疗组治疗后5.52±1.25 6.32±0.72 1.11±0.45 3.11±0.56对
照组治疗后5.84±1.62 6.45±1.20 2.13±0.57 3.95±0.54 t值 1.357 1.405
2.654 2.259 P 值 P >0.05 P >0.05 P >0.05 P >0.05
3 讨论
糖尿病(DM)在我国发病率逐步升高,机制极其复杂,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

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学属于“消渴病”范畴,气阴两虚夹瘀为其基本病机,气阴两虚为本、为虚,瘀血阻滞为标、为实;病位为肾、肝、
脾三脏。

消渴日久,伤阴耗气,气阴两伤,肾气不固,精微外泄,以致出现蛋白尿;
另一方面,多饮多尿,燥热煎熬阴血成瘀,或阴虚火旺煎熬津液,营血耗灼,则血少粘滞,可致肾络瘀阻因气虚运血无力导致瘀血停滞,肾络受损,精微渗漏,亦可导致蛋白尿出现。

中医治疗从脾肾亏虚、阴虚燥热、瘀血阻络人手,辨证运用益气、补肾、活血法改善肾小球微循环障碍,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脏损伤的进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虽然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加减组方灵活、副作用小等优势,在对糖尿病肾病I至IV期均有较好疗效。

但在临床上由于各家诊断标准、
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不一,妨碍了广泛的交流与研究。

单味中药或中药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较之其他中药组方更简便,更适用于临床治疗。

目前的药理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系统有调整作用、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代谢改善作用、组织保护作用、清除自由基、抑制水肿及稳定细胞膜等作用[2,3]。

因本品对血糖代谢无影响,故适合于具有血管性病变的糖
尿病患者。

目前西医对DN的治疗主要是在控制血糖与血压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治疗,尚没有有效的阻止肾功能损害进程的措施[4]。

本文报告表明,银杏叶针联合西医治疗DN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在DN的治疗方面显现
出了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银杏叶结合西医治疗DN较单用西医治疗能改善尿
素氮、血肌酐、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β2-微球蛋白的程度,延缓DN肾功能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李雪竹,严海东,王俊,等.银杏叶提取物、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组织中
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RAGE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31(4):525 -531.
[2]郑筱萸,任德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4-235.
[3]何健.银杏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1,22(15):1434.
[4]孙冰,班博.早期糖尿病肾病研究现状[J].山东医药,2009,49(37):104-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