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课外扩展阅读永不凋谢的玫瑰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阅读
——永不会凋谢的玫瑰
【教学目标】
1、通过文章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善良的美好与力量。
2、通过阅读讲解,让学生懂得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大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故事、文章的阅读激发学生对于善良的认同;
2、教会学生正确提炼文章中心;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照片等
第一课时:50分钟
一、导入
1、故事导入
老师讲一个以善良为主旨的故事,让学生来体会故事的中心;学生代表讲有关善良的事例(以身边发生的事情为主)
2、大家一起来说说什么是善良?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当点评)
3、引入课题: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善良的,我们的行为,我们所做的事情或许会带来好的结果,亦或许会带来坏的结果。
那我们该怎样做才是善良的呢?我们该怎样理解善良呢?
二、阅读技巧复习——提炼并找出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概括文章、文段的主要内容。
1、文章的中心句
方法:文章、文段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
总分总:在文章的开头或是结尾,一般情况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形成首尾呼应式。
总分:中心句一般都在文章、文段的开头
分总:中心句一般都在文章、文段的结尾
2、概括文章或文段的主要内容
1)文章、文段结构比较明显的情况下,直接根据文章、文段结构来找出文章、文段的主要内容。
2)在文章、文段找不出中心句的时候,需要我们自己概括文章或是文段的主要内容,格式一般为:①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②什么东西让人怎么样
三、快乐导读
《海狮的项圈》《在乎》《四角的庄稼》
1、请学生朗读;
2、从这三个故事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掘作者的写作意图);
3、讲解,总结。
(善良是什么?什么样才能被称之为善良?)
老师总结:善良并不是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在生活中有很多很细小的事情都是需要我们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用善良的心对待周围的人,用善良的心对待小动物.......
第二课时:60分钟
四、阅读大练兵《永不凋谢的玫瑰》
1、请学生分段朗读,不认识的字词作上标记;
2、讲解生字词;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这篇文章是什么结构?怎样分段?每一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
5、完成文后阅读题;(学生分组,可轻声讨论)
6、老师讲解答案;
五、美文欣赏《成全善良》
1、教师范读,学生标记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
3、请学生分段朗读。
六、拓展训练:仿写句子
善良是什么.......
阅读成长的印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自己成长中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其实很丰富。
2、通过阅读讲解,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
3、通过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中赏析比喻句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文章的阅读激发学生对于成长经历的回忆和感触;
2、教会学生赏析比喻句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授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50分钟
一、导入
1、老师讲关于阿甘的故事
2、播放《阿甘正传》的视频(节选)
3、引入课题:分享了阿甘的故事,那我们接下来走进我们的小伙伴在成长过程中都有怎样事情发生呢?
二、阅读技巧点拨——赏析比喻句的方法
1、辨别比喻句:
(1)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用一个事物来比作另一个事物。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
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作比喻的事物叫做喻体,连接它们的叫比喻词。
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乎、仿佛、犹如、是、成了”等
(2)比喻句的种类
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暗喻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借喻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3)比喻句的好处
①具体、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2、赏析比喻句
格式:修饰名称+作用+表达效果
例子:这句话就像温暖的阳光射进了我的心田,温暖了我受伤的心灵。
赏析:“这句话”是本体,“温暖的阳光”是喻体,把“这句话”比作“温暖的阳光”,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这句话让我感受到多么的温暖!给了我多大的鼓励和安慰。
3、学生自己来赏析比喻句
(要求:答题的格式要正确)
(1)那一片草地犹如一条绿色的长毯,在我家门前铺展开来。
(2)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三、快乐导读的阅读
1、请学生朗读;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阅读解题比赛;(10分钟时间)
5、讲解阅读题。
第二课时(60分钟)
四、阅读大练兵
《难忘的第一次》
1、请学生分段朗读,不认识的字词作上标记;
2、讲解生字词;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这篇文章是什么结构?怎样分段?每一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
5、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并尝试着赏析比喻句。
6、计时完成阅读题目
7、抽取易错、难度较大的题目进行讲解
《往事》
1、学生朗读,画出生字词。
2、老师范读,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并概括第四段的主要内容
4、画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并加以赏析
5、计时完成阅读题
6、老师讲解阅读题
五、美文赏析《倒立的老鼠》
六板书设计
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句比喻句种类、作用
赏析比喻句
四年级阅读下
七分清文章中的主次内容
【教学目标】:
1.分清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2.了解并运用区分文章中主次内容的方法。
3.理解文章的主要部分和所要表达的思想之间的关系。
4.增广贤文、成语、歇后语的学习了解。
【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区分方法。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理念】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
阅读是内化,写作是外化;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阅读是延伸,写作是提高;阅读与写作永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就如一对比翼鸟,如影随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5分钟)
一、课前5分故事王
1、师:欢迎继续走进今天得快乐课堂。
首先进入今天的5分钟故事王环节,哪位英雄斗胆站上擂台给大家讲一讲韩信的故事呢!(课前安排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把成语故事设计成讲故事,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2、指生讲故事(三个学生,各队代表,根据情况给各队加分)
二、快乐大风车
1、师:斗胆英雄讲述韩信之英雄故事,此乃今之英雄也。
马上进入我们的朗诵环节-----《增广贤文》。
师泛读正音。
学生拍手打节奏读。
还可以做动作读。
最后快速背诵。
(设计意图:古典文学的诵读,初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培养学生速记的能力。
)
2、趣学成语。
师:音乐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今天的音乐跑到成语中去了!看看这些词语哪个队记得更多呢?(学生记忆并填空)
音乐成语:
异曲同工箭在弦上歌舞升平四面楚歌
金鼓齐鸣旗鼓相当琴心剑胆对牛弹琴
钟鸣鼎食鸣金收兵琴棋书画弦外之音
3、歇后语
师:歇后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的语言形式,凝练,简洁,幽默、风趣,且琅琅上口,耐人寻味。
读一读下面的歇后语,你可以用书上的歇后语说几句话吗?
(让学生试着说一说,喜欢那个说那个。
)
(设计意图:词语积累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学生从开始的用一个歇后语说一句话,到后来可以熟练的运用多个歇后语说一段话。
)
三、阅读
1、创设情景:
师:进行完快乐的语言积累之后,我们进入今天得第二站----导游选拔赛场。
今天我们设的奖项是最佳表现奖,你有信心夺取今天得最佳表现奖吗?今天我们的比赛也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知识加油站,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并且用我们的五步分析法来进行区分。
第二站,练兵场,用学到的方法去分析文章。
第三站:笔试关,用学到的方法去写文章。
三关后,按每个人的表现颁奖。
所以大奖花落谁家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设计意图:将知识点的传授通过竞赛的手段完成,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
2、传授主要内容
文章中写得详细的内容是主要内容,写得简略的则是次要内容。
每篇课文的内容都有主有次,分清它们的主次,有助于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那么,如何才能在每天的阅读实践中分清文章的主次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训练。
1. 读。
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即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
2. 划。
即划分一下课文,看看课文究竟写了哪几部分内容,并比较一下它们的篇幅在课文中所占的比例,从而锁定主要内容所在的段落。
3. 思。
在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的基础上,想一下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从而得出文章的主要部分,因为文章的主要部分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是紧密联系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围绕主要思想选材的,与主要思想关系密切的内容一般都详写,也即主要内容。
4. 练。
文章的主次是根据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决定的,因此可以按这样的方法,多一点练习,分清文章的主次,不断改进方法,养成习惯。
5. 用。
即应用,以后阅读文章时,要抓住主要内容认真阅读;习作时,要根据表达的主要意思,确定哪些内容写得详细些,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些,列出提纲。
(设计意图:本节知识点相对比较容易理解,让学生通过作品理解。
)3、练兵场
师:同学们经过知识加油站,应该对文章的主次内容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开始第二关,下面用三篇文章,来小试牛角,看哪一队回答问题最多。
例一:《丑菊》
夯实基础
1.快乐写词语
chǒu jú huā bàn bá diào lǎn yáng yáng ()()()()2.快乐选择。
引号的作用。
(1)在常人眼中是“异想天开”,在发明者看来是创造的源泉。
(2)他仔细看了女孩的“杰作”。
(3)我们今天的许多“文明奇迹”,最初都源自于儿童的创造发明。
①表示引用的部分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④表示否定和讽刺⑤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⑥特殊疑问表示否定⑦表示话语的引用
3.用加点的词造句。
(1)丑菊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丽、可爱。
(2)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虽只有铜钱大小,但却美丽极了。
提升能力
1.短文已用“//”将文章分为三部分,你认为哪一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写了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把丑菊开花后的情形写得非常具体,既写了的样子,又写了丑菊逐渐开放时的态和态美。
而对种菊到丑菊开花前的情况和对丑菊的议论写得很简略。
3.用“~~”画出概括丑菊特点的一句话。
(备注:该短文要求学生放声朗读,细细品味。
教师对第一篇短文进行详细指导,帮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
)
例二:《秋天的香山公园》
回答课后问题
夯实基础
1.快乐填空。
()峦()障挺()壮()
引()注()相互()映
姿()万()郁()葱()2.写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姿态万千()挺拔壮观()
引人注目()流连忘返()
3.造句。
流连忘返:。
提升能力
1.快乐填空。
作者着重描写了香山的,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刻画。
2.这篇短文中,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种景物,表现了作者。
3.文章通过对香山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备注:此短文的传授可以让学生默读文章,稍加指导,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实践、体会。
)
例三《迷人的小河》
夯实基础
1.快乐组词。
清()毯()柳()醉()绿()媚()梭()淘()2.仿写句子。
(1)草地在阳光下像一块碧绿的绒毯。
(比喻句)。
(2)金黄色的稻谷频频点头招生。
(拟人句)。
3.快乐填空。
小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成功地描绘了小河迷人的美景。
细读文章你会发现文章是按照的顺序,来进行描写的。
其中,是作为主要内容,则作为次要内容。
提升能力
1.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小河真美呀!,远看;
近看;夜晚。
2.为了将春天的小河美景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小作者刻画了多种景物(用“△”画出来),同时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进行渲染,请用
“”画出,并旁批上自己的体会。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备注:此短文的传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练习速度读,问题比较
简单,学生可直接写答案,老师检查,查看学生的自学能力。
)
师:时间过得真快,下课的时间到了,我看到你们眼中的喜悦,让我
们休息10分钟,马上回来让快乐继续。
第二课时(55分钟)
一、经典阅读
1、再次回到课堂,你准备好了吗?笔试马上开始!
2、在笔试前,我们先看一篇资料,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
体会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备注:经过了三次的练习,本文不做重点讨论,仅作赏析。
让
孩子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
比一比看谁完成的最快,正确率最高)
夯实基础
1.看拼音写词语。
突wu( ) 森yu( ) 孔xi( )
变化多duan ( ) 颜色各yi ( ) wan yan( )
2.快乐造句。
即使······也······(关联词造句)
3.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
有精神。
()
(2)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再没法容第三个人的这
样小的小船。
()
(4)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
子。
()
提升能力
1.作者按照浏览顺序,先写接着写再写
最后写。
2.这篇文章主次分明,着重写了,表
达了作者之情。
3.为什么要分清文章的主次内容。
二、习作
1、师:分清内容主次不仅使我们阅读训练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我们习作时的一种重要方法。
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状物、写景,如果把握好了这种方法,会使我们的文章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不妨自己也试一试吧。
2.下列题目可供参考,也可自命题目。
《记一次》、《我的家乡》、《难忘的一天》3.除了老师提供的资料外,我们还可以在写哪类文章的时候运用这种方法呢?
(小组里说说)
4.习作。
(备注:阅读课可以写小片段,只要会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就可以。
)
5.颁奖
板书:
分清文章的主次内容
主要内容次要内容
读划思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