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学生之错,收获别样精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
2019 2
-141-
年 第
期 ( 总 第Βιβλιοθήκη 期 )YUREN ZHIDAO
育人 之道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周慧
(河南省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河南 驻马店 463500)
150
2019 2
-142-
年 第
期 ( 总 第
期 )
摘 要:高中生阅读能力构成了高中生不可或缺的关键能力。具体涉及在历史学科的全过程教学中,全面培育学生
现阶段的历史阅读能力,其中还包括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基础性的历史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培育阅读能力的
举措有助于提升高中生自身拥有的历史学科综合素养,因此有必要探求有效培育历史学科阅读能力的可行举措。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阅读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2-0142-02
正确态度、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将错误分类、借用错误探寻本质等方面探索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之错。
关键词:小学生;错误资源;认知冲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2-0141-02
小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在数学课堂和作业中难 免出现错误。这些错误反映了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 足。如果没有正确处理这些错误,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 是一种损失。反之,如果教师能正确对待、巧妙利用这 些错误,将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积极影响。
三、因势利导,耐心引导 课堂教学中,常有学生答错问题的情形出现。对 此,有的教师马上打断学生,有的是让其他学生回答,有 的是自己代替学生回答,有的甚至是当众批评。但无论 是以哪一种处理方式,都有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怯 懦、胆小、不敢举手,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影 响学生身心健康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新课改强调尊 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所犯的错误。因此,教师应该耐 心地、想方设法地将学生从错误的思路引向正确的思 路。如语言点拨、动作提醒、尝试回忆或者动手实践等。 这样做不仅做到了尊重学生,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 成,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 力,激发学生创造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分类》时,在 实物演示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提问:“什么样的角 叫做钝角?”学生回答:“大于 90°的角叫钝角。”如 果这时教师直接请其他学生回答或者自己公布正确答 案,会使该生“下不来台”,而如果教师适当点拨,如 进一步提问:“180°的角大于 90°吗?它是钝角吗?那 么说大于 90°的角就叫钝角合适吗?怎么说更合适?”这 时该生恍然大悟,并补充道:“大于 90°并且小于 180° 的角叫做钝角。”经过一番思考,相信该生永远会记得 什么叫钝角。这样的耐心引导既维护了学生颜面,也激 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学 生出现错误后,教师的因势利导,耐心引导至关重要。 四、将错误分类,挖掘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错误,教师除了宽容对待,将 错就错和耐心引导外,还可以将错误进行分类,挖掘内 在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一般而言,学生所
一、高中生历史阅读能力的现状 现阶段仍有某些师生并没全面致力培育历史学科 涉及的历史阅读能力,因此表现为如下的缺陷或者弊端。 首先是忽视历史阅读。依照现阶段的历史课改思路,学 校针对高中历史课有必要更加侧重阅读历史材料。通过 阅读多种多样的历史材料以及史实记录,显著激发学生 在面对历史学习时的强烈热情,同时也逐步增强了学生 当前具备的综合性阅读能力。但从现状来看,某些师生 仍然倾向于历史学科学习的唯一价值就在于应对该学科
善待学生之错,收获别样精彩
胡庆杰
(浙江省嘉兴市蓝翔实验学校,浙江 嘉兴 314001)
YUREN ZHIDAO
育人 之道
摘 要:小学生由于思维能力、感知能力和注意能力等较弱,经常会在数学课堂和作业中出现一些错误,大多数教
师为此烦恼甚至束手无策。然而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文章主要从转变面对学生错误的
半以上的学生选择“是”。于是我决定在第二个班级中 改变策略,当学生回答“是”之后,没有直接公布答案,而 是先留下悬念,再组织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对折,观察是 否完全重合,这时学生发现自己错了,在这种认知冲突 下,学生继续观察、思考,最终理解错误,纠正错误,形 成了新的、正确的认知。果不其然,在第二天的数学考 试中正确率几乎百分之百。由此可见,教师将错就错,引 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引发认知冲突的重要性。
一、教师转变面对学生错误的态度 小学生由于感知粗略,注意力难以集中,逻辑思 维能力不强,语言理解能力差等原因,在数学学习中难 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进位、退位,概念理解偏差,量 角器内外刻度不分辨等。面对这些错误,部分教师感到 愤怒,不可理喻,大发雷霆,批评、否定甚至挖苦学生,部 分教师干脆视而不见。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些做法,不仅不能引导学生纠 正错误,还会使学生产生失败感,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 积极性甚至导致他们出现厌学情绪。因此,面对学生出 现的错误,教师先要心平气和地接受,分析错误出现的 原因,理解学生并不是故意犯错,进而鼓励学生纠正错 误。心理学家盖耶说:“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 生犯错误,谁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 教师只有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的错误,才有可能将错 误资源转化为精彩之处。 二、将错就错,引发认知冲突 学生出现错误后,如果教师直接“帮忙”指出错 误,虽然会形成学生“积极”订正的假象,但实际上有 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在“教师身份”的无形压 力下,甚至盲目从众,不懂装懂。但是无论是哪种情 形,都没有真正理解、纠正错误,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 很可能一错再错。因此,教师应该将错就错,通过各种 方式尝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引发认知冲突,进而 引导学生经历反复思考、纠错最后恍然大悟的过程。所 谓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身经历知错、改错的过程,真正 理解之后,才能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达到举一 反三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 图形”时,大部学生在简单思考后说“是”。有一次我 直接告诉学生“不是”,并说明了理由。虽然当下很多 学生表示“听懂了”,但在第二天的数学考试中仍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