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危机的反思
1.1
2.2
3.3
雷曼的倒闭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金融危机的反思金融创新的反思,因信用要求程度不高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这样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经过,注底层社会成员的需求真正切实的让金融创新受益于每一个人。

金融危机的反思2017-09-27 18:31:18 | #1楼
金融危机的反思
2016年一场由于次级贷款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危机的发源地美国。

美国受到前所谓的打击,当日股价大跌,投资者纷纷抛出手中的股票,市民产生恐慌情绪。

随之而来的是美国老牌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没有给美国喘息的机会。

雷曼的倒闭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房利美和房地美出现了财政危机,请求美国政府救援。

美联邦政府不得不采取7000亿美元的救援计划,拯救这些濒临倒闭的大型公司。

这场金融海啸并没有停止的石头,却越演越烈,美国的救援计划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球。

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政府都出台相应措施,挽救国家经济。

各国政府分别向股市注入资金,企图缓解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可是成效不大。

出口减少,股市滑坡,美元贬值,经济低迷就是危机最为严重时的真实写照。

各国失业率成比例攀升。

各个企业为了节省开支,统统开始裁员。

使本就萎靡的经济更雪上加霜。

物价飞速上涨,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金融危机的反思2017-09-27 18:31:51 | #2楼
金融危机的反思——金融创新的反思
2016年爆发的这场世界金融危机,是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世界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来势凶猛,波及面广,影响度深,给全球经
济带来了重大损失。

虽然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两年多了,然而这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拯救战争却还在继续着。

我们先对这次前所未有的金融大地震做一次简单的介绍。

金融危机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通常伴随着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提高,经济萧条,有时甚至带来政治或社会动荡。

此次金融危机人们习惯称之为“次货危机”,可见其与次级抵押贷款货有很大的关联,次级抵押贷款,是相对于优质抵押贷款而言的。

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分为三类:优质抵押贷款市场,次优级抵押贷款市场和次级抵押贷款市常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信用分数低于620、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

因信用要求程度不高,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3%。

1995年以来,由于美国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同时贷款利率向对较低,导致金融机构大量发行次级房屋按揭贷款,到2016年初,这类贷款大约为1.2万亿美元,占全部按揭贷款的14%左右,同时抵押贷款机构开发了形形色色的新兴的抵押贷款产品,出现了一系列的抵押贷款产品创新。

如无本金贷款,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甚至出现了无首付抵押贷款。

与次级住房按揭贷款联系紧密的一个词就是资产证券化,它指以特定的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它是一种衍生金融产品。

同时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资产所有人通过这种方式将特定资产对应的风险和收益转移出去,由购买这些证券的投资者承担资产对应的风险和收益,实现了风险向金融市场转移和分散。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和资产证券化本身并没有问题,资产证券化是与次级抵押贷款若能够运用恰当,可以使融资渠道更为宽敞也能为广大购房者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当二者结合的时候,即次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出现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

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形成的证券化产品的称为MBS,由于
它是次级资产,很难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无法达到美国大型投资机构如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政府基金等投资条件,为此,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又进行了大胆的金融创新,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产品——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

债务抵押担保证券是指是一种新兴的投资组合,以抵押债务信用为基础,把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与其它类证券汇集构成资产池,一部分CDO优先级证券被评为AAA级,由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持有,而CDO次级证券,则由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对冲基金持有。

这样,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经过CDO
产品的包装,低信用评级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具有高收益的特征,使得以此为组合的CDO产品收益显著高于相同风险评级的其它固定收益类证券,因而得到机构投资者的追捧。

对CDO产品的强烈追捧刺激了全球CDO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带动了对次级抵押贷款这种高风险高收益产品需求。

至此,一条完整的产品链条形成了,在低利率和房价上升阶段,链条上的所有人都能获益,最原始的次级抵押借款人在拥有住房的同时,也可获得房价上升带来的再融资机会,放贷机构则可以获得更多的发起收益和服务收益,投资银行通过发行CDO产品赚取了大量利润,持有CDO产品的投资者获得了比信用等级相似的债券更高的收益;但如果这条链条最原始的次级抵押借款人出现还款问题,则整个链条都会产生问题,美国自2005年四季度起,房价上涨速度开始明显下降,到2016年3月房价停止上涨,随后出现明显的下跌,这也直接导致自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开始上升,2016年第2季度,美国抵押贷款违约率达5.12%,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达14.82%,这样房地产价格下降和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及CDO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开始向以此为基础发行的证券持有人扩散,并引发了包括法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一系列机构投资者投资受损事件,次级抵押贷款风险通过CDO这种金融工具传递给全球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并且由于投资者
风险偏好的同时变化,使得市场的流动性急剧丧失,不仅涉及到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债券市场,也波及了受投资者调整资产组合影响的股
票市场和商品市场,引发了各个市场的金融风险共振。

纵观这次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的根子在美国,是美国的消费模式、金融监管政策、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评级机构的错误评级以及世界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界公认的主要有以下点原因:
一是过度超前消费的长期积累。

美国长期盛行超前消费,金融机构鼓励公民买房子、买汽车、买高档消费品,用明天的钱买今天的享受。

然而一旦经济不景气,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起贷款,次级债务大量涌现,银行呆账坏账成堆,相关投资银行必然面临破产。

二是各种各样的高风险金融衍生品过多过滥。

传统上,银行放贷后,应该把信用风险留在银行内部,一旦对方无力偿还贷款,造成的损失应由银行来承担。

但是,美国的大批放贷机构却在中介机构的协助下,把巨额次级贷款以证券的形式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机构购买;投资机构又把这些证券变成新的金融产品,卖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

正是因为这样不断地转手、转换,使最初1元钱的贷款可以被逐级放大为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金融衍生品。

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调查,美国次贷总额为1.5万亿美元,经过转手转化后,最终形成为价值达数十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这样,金融业的风险也随之被急剧放大。

当这些金融产品的基椽—次级住房信贷资产出了问题,整个金融衍生品市场就像空中楼阁,随时可能坍塌。

三是美国金融监管机制滞后。

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为例,它只负责监督美国商业银行,无权监管投资银行。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到2004年才有权监管投资银行。

这就使美国各大金融巨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人管控,可以不顾风险、自由自在地搞所谓“金融创新”,催生各种金融衍生品。

另外,在许多金融机构的贷款出现问题、金融产品漏洞百出的情况下,美国金融评级机制也出现严重失误,大量问题债券、问题银行长期被评估为“优等”,导致风险危机进一步
加剧。

而我个人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最重要原因是金融创新的变质,众所周知,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金融体系与最严格的金融监管,同时也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金融资产和最高科技的金融创新,一次次的金融创新让华尔街成为最能创造财富的地方,然而这一次,华尔街落马了。

有人说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是“水”与“舟”的关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方面,金融创新是在金融领域内建立起新的模型,从而实现金融领域各种要素包括金融产品、交易方式、金融组织、金融市场的重新优化组合和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进而实现金融风险的分散和促进金融稳定。

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大多具有虚拟性、高杠杆性、高流动性等风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又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金融市场动荡和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不利于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金融创新既要收益,又要分散分险,同时又要将风险保险,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矛盾统一体。

因此,对任何金融创新来讲,如何平衡收益和风险的关系,做到趋利避害,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这次次贷证券化,它将贷款风险通过证券市场转移给投资者,这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及房贷的非流动性问题,从而促进银行的稳健经营。

但在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过程中,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处于创新起点位置的、面向低收入和低信用购房者发放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蕴藏着极大的风险。

尽管通过金融创新使风险得到了转移,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风险,只是使风险承担主体的界限逐渐模糊,说白了就是一种风险模糊化,风险总量是一定的,或者在不断的增加,而这次创新只是将风险变得好看,类似于笑里藏刀的东西,在市场环境好的情况下,一切运转正常,一旦市场环境出现逆转,任何环节的断裂便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既然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即便是金融市场最发达、最成熟、最严密的美国也不能驾驭甚至被其所伤,前美国财长萨默斯有一个比方:金融创新如同飞机一样,它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能够让人们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不过一旦坠毁,后果非常严重。

可是,对
飞机坠毁的恐惧并没有阻碍人类对更快捷舒适的交通工具的追求。

因此我们不能否认金融创新的历史地位,它必将是现在也将是更长期金融界的发展潮流,一次失败并不要紧,真理哪怕再往前一小步也会变成谬误,这次金融危机只是金融创新迈向深层的一次探索,虽然它失败了,但必须明确的是,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美国金融危机是对过度创新、非审慎创新的否定,而绝非对金融创新本身的否定。

此次金融危机更加警示了我们对于金融创新的力度和方向,再创新的同时我们必须更加注重道德层面的因素,一定科技的发展也必须适应道德的发展,在金融创新的同时我们不是极力的逃避自己的风险,而是让大家的风险最小化,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也更多的关注底层社会成员的需求,真正切实的让金融创新受益于每一个人。

其次也需要监管机构评级机构政府机构的公开操作更加透明,在加强金融创新监管的同时,还要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等金融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等金融市场配套性制度建设,实现在制度运行中释放金融风险,在制度调节中维持金融平衡,在制度管控中保障金融安全。

创新是一个名族得以长久发展的动力,金融创新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小小的金融危机就在金融创新中萎缩不前,雄关漫道铮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借鉴经验,吸取教训,金融创新必将在未来绽放异彩。

汇丰发展反思后危机时代的金融战略2017-09-27 18:32:33 | #3楼
November2016
04NEWFINANCE
万方数据
NEWFINANCE05
万方数据
November2016
06NEWFINANCE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