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dc825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f.png)
三、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 同的关系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可以 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宏观层面,教师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受到社会环境和教育行业特点的影响。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师的职业认同往往源于对于所从事职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而组织认同则与高校的发展目标、校园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5、鼓励团队合作:通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可以增强员工的团队意 识和归属感,进而激发他们的服务创新行为。
6、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积极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组织认同感,提 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进而促进服务创新。
总结来说,金融服务业的领导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员工组织支持感和组织认同 对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这两个因素,从而推动 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微观层面,教师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一方面,职业认 同能够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发展动力,提高其在组织中的归属感和贡献率;另 一方面,组织认同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促进其职业发展 和实现个人价值。
四、结论与建议
本次演示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和创新行为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它 们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 展水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5、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更加尊重和支持教育事业,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 地位,使师范生对业认同需要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等 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教育情操、扎实教 学技能和高度责任感的教育人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引言
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推进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高校教师离职现象愈发普遍,给高校的教学 和科研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探究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 向之间的关系,对于高校人才队伍的稳定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256ba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2.png)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教师职业认同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它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满意度以及教育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教师职业认同的历史、现状和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教师职业认同的历史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主题。
自教育产生以来,教师就成为了教育工作的核心。
在古代,教师往往来自文化精英阶层,他们将自己的知识传承给学生,并以此为荣。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和身份也在不断演变。
到了20世纪,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职业化的发展,教师职业认同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研究焦点。
许多学者开始教师的工作体验、专业发展和角色认知等方面。
这个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等方面。
二、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目前,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随着社会和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教师职业认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教师职业认同的水平存在差异。
不同地区、学校和个人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受到文化、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次,教师职业认同面临着角色冲突和身份认同困境。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如知识传授者、学生引导者、教育改革者等。
这些角色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教师职业认同的困境。
此外,教师职业认同还面临着工作压力和自我实现的挑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还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
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自我实现。
三、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方向未来,教师职业认同研究需要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职业认同的跨文化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职业认同是否存在差异?如何理解不同文化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教师职业认同,为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提供参考。
2、教师职业认同的动态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会随着时间、个人经历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未来的研究可以教师职业认同的动态过程,深入探讨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教师认同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教师认同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50ef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a.png)
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教师认同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教师认同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
生命历程理论强调人生经历、社会角色转变以及历史背景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而教师认同则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形成的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角色认同、专业价值认同以及教育信念等方面。
本文将从生命历程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教师认同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发展变化,并探讨影响教师认同发展的多种因素。
本文首先对生命历程理论和教师认同的概念进行界定和阐述,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接着,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揭示教师认同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发展轨迹,包括职前准备期、入职适应期、职业发展期以及职业成熟期等。
本文还将关注教师个人背景、职业环境、教育改革等外部因素对教师认同发展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教师认同发展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并分析教师认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本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促进教师认同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生命历程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框架,为理解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发展轨迹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近年来,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尤其是在教师教育研究中,生命历程理论为探究教师认同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于教师认同的研究,已有文献主要从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认知维度关注教师对于自我职业角色的理解和认知;情感维度则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行为维度主要探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专业行为和职业素养;而社会文化维度则关注教师认同与社会文化背景的互动关系。
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教师认同的内涵和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生命历程理论在教师认同研究中的应用,为我们揭示了教师认同发展的动态性和阶段性。
生命历程理论认为,个体的生命轨迹是由一系列的生命事件和转折点所构成的,这些事件和转折点会对个体的认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教师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
![教师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https://img.taocdn.com/s3/m/3ac52c4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7.png)
教师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教师是一份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职业,他们肩负着培育学生成才、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提升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教师职业认同感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指教师对自我的职业身份和角色的认同程度,包括对教师工作的情感投入、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
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心理健康。
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可以增强教师的工作动力和幸福感。
1. 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因素教师职业认同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个人因素、组织环境、社会认可等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教师的教育背景、职业发展需求、工作态度等;组织环境包括学校领导风格、同事关系、薪酬福利等;社会认可则是指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和价值认可程度。
2. 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方法为了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
其次是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
再者是加强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最后是激励教师内在的情感投入和责任感,让教师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师幸福感教师幸福感是指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的程度。
教师的幸福感与职业认同感存在一定的关系,职业认同感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幸福感。
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可以增强教师的工作动力和生活质量。
1.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教师幸福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职业认同感、工作满意度、生活质量等因素。
职业认同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幸福感,而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则是教师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提升教师幸福感的方法为了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倡导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心态,培养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
其次是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激励教师主动参与教育教学工作,发挥个人潜力。
中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相关研究
![中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相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4601f5941ea76e58fa04c9.png)
和 认可 , 并 从 心 里 对 职 业 产 生 的 肯 定 性 评 用 。 2 工作 自主 性 价 。 职 业 认 同 对 每 一 个 工 作 者 都 起 着 重 要 2.
个 组 织 的 声 望会 对 组 织 成 员 的 组 织 认 同产 生 直 接 影 响 , 就 工 资 薪 酬上 来说 , 教
教 育 心 理研 究
C h i n a E d u c a t i o n l R n o v a … t L o I I R H …u e r a L ‘ d
中 国 高校 教 师职 业认 同 与组 织 认 同相 关研 究
马 丽
( 辽宁 省锦 州师范 高等专 科学 校 辽 宁锦 州 1 2 1 O 0 感联 系 , 是 观 念 和 知 识 , 这 都 是 影 响 教 师 对 自 身形 象
个 组 织 出现 了 不 利 于 自己 发 展 的 情 况 ,
属 于 存 在 于 社 会 群 体 中的 个 体 对 自我 认 识 的 评 价 和认 可 的 因 素 。 所以 , 在 社 会 和 群 众 那 老 师 就 会 选 择 个 体 发展 去 寻 求 新 的 符 合 对教 师“ 为人 师 表 、 一 日为 师 终 身 为 父 ” 的 自 己要 求 的 组织 。 所以 , 学 校 的组 织 结 构 的 的一部 分。
一
师 只属 于 一 般 的 中 薪 阶 层 , 所 以教 师 除 了 其 他收 入 的 主 要 来 源 的作用 , 因 为 只 有 对 自 己 的 工 作 有 了 充 分 工 作 自主 性 是 重 要 的 组 织 变 量 的 同 时 学 校 的 基 本 工 资 外 , 而 在 这 个 的接受和肯定 , 才 能发 挥 自己 的 内 在潜 能 , 还是职 业化的 重要因素 , 由于 工 作 特 征 的 是 科 研 经 费 和 其 他 的 社 会 服 务 。 不 同而 导 致 了 不 同 的 员工 要 面 对不 稳 定 的 时 候 , 组 织 的声 望 就 是 直接 的 影 响 因素 , 只 在 工 作 中 不 断 实 现 自身 的 价 值 。 简单 来说 , 教 师 职 业 认 同就 是 教 师 对 工 作 内 容和 环境 , 因此, 这 就 更 需要 不 同程 有 提 高 组 织 的 声 望 才 能使 成 员的 组 织 认 同 自 己从 事 的 教 育 事 业 产 生 认 同 感 。 从 某 方 度 的 工 作 自主 性 来 对 工 作 进 行 及 时 的 决 策 感增 强 。 面来说 , 教 师 的 职 业 认 同 对 教 师 的 工 作 态 和 行 动 。 给 予 员 工 一 定 的 工 作 自主 性 , 除 了 3 . 3个人 因素 组 织 成 员 自身 的特 征 会让 成 员 对 组 织 度起着 决定作 用, 也 对 教 师 的 自 身 认 识 和 有 工 作 环 境 的 外 在 要 求 , 也 有 员工 自身 的 而 成 员 对 工 作 的 满 高校 教 师 是 一 种知 识 型 、 自我 涉 认 同产 生 明显 的 影 响 , 职 业 的 感 知 产 生 着深 刻 的 影 响 。 良好 的 职 内在 要 求 。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ed975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f.png)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对自我职业角色的认知、情感和价值承诺,对于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界定了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并从理论层面对其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影响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以及探讨这些因素如何作用于师范生的职业认同。
为此,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总结了前人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点。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揭示了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期望通过深入研究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为师范生的教育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教育研究和心理学领域关注的热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其职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
一些学者强调职业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职业角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而另一些学者则注重职业认同与职业行为、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联系。
综合这些观点,本文认为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是指师范生在专业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同、对教师职业价值的理解和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承诺。
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等方面。
个人因素包括师范生的性别、性格、价值观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其职业认同的形成。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探析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54bdf30242a8956bece481.png)
在 一个 国家 的发 展 中 ,教 育 和 教 师 地 位 的重 要 性 毋 庸 置 疑 。 而 教 师 作 用 的充 分 发 挥 . 心 理 因 素 的 影 响作 用 不 可 小 视 。 高 等 其 院校 教 师 作 为 知 识 型 员 工 . 其 认 同 也 必然 呈 现 出显 著 的特 殊 性 。 高校 教 师 职 业认 同的 动 因分 析 影 响教 师 职业 认 同的 形成 与 发 展 的 因素 是 多样 的 。 文从 = 本 = 个 方 面的 因 素研 究 和 分析 其 对 教 师职 业 认 同 的影 响 。 ( ) 一 工作 自主性 对 教 师 职业 认 同的 影 响 中外 学 者研 究 发 现 . 知识 型员 _ 看 重 的职 业 发 展 依 次 是 个 T最 体 成长 、 作 自主 、 务 成 就 和 收 入 , 见 知 识 型 员工 对 工 作 自主 工 业 可 性 比对 收入 更 重 视 赋予 知 识 型 员 工更 大 的工 作 自主性 . 是 工 既 作环 境 的外 在要 求 , 是 员 T 自身 的 内在 要 求 。 高校 教 师是 一 种 也 高 度 自我 涉 入 的 职业 。 们 不 仅 负有 传 授 知识 的 职 责 。 他 还需 要 承 担 创造 知识 的重 任 , 保 持 学 术 思 想 的独 立 性 , 需 要 独 立 地 思 为 还 考 与探 索 相 关 的理 论 研 究 、 学 实 验 . 需 要 自主地 对 劳 动 过 程 科 还 进 行设 计 和创 新 . 就 要 求 高 校 教 师在 工 作 中 更 具 开 创 性 、 这 自主
发现 . 师 职 业 认 同还 受 到 教 龄 , 教 学 科 影 响 , 学 生 的 经 验 、 教 所 做 重 要 他 人 、 要 事 件 和 教学 经 验 的影 响 . 受 到 教 学 环 境 等 的影 重 还 响 。改 善 教 师 工 作 条 件 的措 施 会 积 极 影 响 教 师 对 职 业 认 同 的感 知 . 织 架构的变化 、 组 新 作 团 队 的 建 立 和 激 励 机 制 的变 革 也 将 直 接 影 响 员 工 的工 作 参 与度 ,进 而 推 动 员 1 的 职 业 认 同重 构 过 二 程 教 师所 处 的组 织 环 境 会 对个 体 职业 认 同 的 建 立 、 成 与 发展 形 产 生 全 面且 重要 的影 响 . 利于 实 现 职 业 目标 的组 织 环 境 会增 加 有 教 师对 职业 的认 同度 。 二、 高校 教 师 职 业 认 同 的变 量 分 析 社 会 角 色理 论 认 为 社 会 角 色是 与 人 们 的 某 种 社会 地 位 、 份 身 相 一致 的一 整 套 权利 、 务 的规 范 与行 为模 式 。 学 者 认 为 , 织 义 有 组 内的 员 工 同时 肩 负 着 组 织 角 色 和 职 业 角 色 ,在 角色 的互 动 冲 突 中 .与 所扮 演 角 色相 应 的 认 同 感 之 间也 会 产 生 显 著 的相 互 影 响 。 有西 方 学 者 以记 者 为研 究 对象 . 他 们 的组 织 认 同和 职业 认 同进 对 行 了考 察 。实证 结 果 显 示 , 为 知识 型 员 工 , 者 的组 织 认同和 职 作 记 业认 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 其对记者职业 的认同程度高于对组织 的认 同 。同 时 , 据 社 会 交 换 理论 的观 点 , 依 职业 认 同强 烈 的记 者 , 需 要 报 社 提 供 从 事 该项 专业 工 作 的平 台 . 以及 与 有 相 同 职业 认 同 的 同 事 工作 的 机 会 , 当这 些 需 求 得 以 满 足 后 , 者 才 倾 向 于 表 现 记 出更 强 烈 的组 织 认 同 。在后 续 的 系列 对其 他行 业 知识 型 员 工职 业 认 同研 究 中 , 得 到 了较 为 一致 性 的 结 论 . 职 业 认 同会 影 响 组 也 即 织 认 同 , 职 业 认 同 与组 织 认 同呈 现 正 相 关关 系 。 且 同样 , 师强 烈 教 的 职业 认 同有 助 于 克 服 其 对 工作 条 件 的 不 满 .提 高工 作 满 意 度 , 降低 他 们 的离 职 倾 向 。 教 师职 业 认 同能 够 有 效规 范 教 师 行 为 , 对 教师的 自我效能感 、 动机 、 承诺和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 。 三 、 校教 师 职 业 认 同研 究 展 望分 析 高 目前 国 内 外 对 职 业 认 同概 念 . 及工 作 自主性 、 以 职业 形 象 和 组 织 环境 对 职业 认 同 的影 响 进 行 了一 些 研 究 , 已有 研 究 努 力 推 动 了对 职 业认 同 的认 识 ,然 而 大 多 仅 限 于 对特 定 群 体 的 个 案研 究 , 对 职业 认 同 的概 念 和 理 解 还 各 有侧 重 而 不统 一 , 职 业 认 同 特 别 对 是 高校 教 师 职 业认 同 的相 关 研 究还 处 于 初 始 阶段 。国 内对 于 教 师 职 业认 同前 因变 量 的 分 析 方 面 . 然 已有 学 者证 明性 别 、 虽 年龄 、 职 称 、 作 年 限 、 入 水 平 等 个 体 特 征 对其 职 业 认 同 产 生 显 著影 响 , 工 收 但 研 究 对 象 主 要 局 限 于 中小 学 教 师 , 并且 未 涉 及 职 业 形 象 、 作 工 自主 性 等 因 素 . 未 见 学 者 采 用 实 证 分 析 . 讨 环 境 因 素 的对 职 也 探 业 认 同 的影 响作 用 。 国外 的 研 究虽 已涉 及 职 业 形 象 、 工作 自主性 对 职业 认 同 的影 响 . 仅 集 中 于审 计 、 闻媒 体 等 特 定行 业 : 于 但 新 对 教 师职 业 认 同结 果 变 量 的 分 析还 仅 限 于离 职 倾 向 、工 作 倦 怠 、 工 作 满 意 度 等 变量 , 少 直 接 与 组织 认 同相 联 系 。 研 究深 度 方 面 。 较 在 除了少数研究是对一些个人特征所作的简单描述统计分析外 , 对 于 教师职业认 同与上 述变量之 间的影 响机理 等还鲜有探讨。此 外 , 中国文化背景下 , 在 高校的特殊环境 中 , 组织环境 、 工作 自主 性和职业形象如何对 高校教 师职业认同产生影 响, 也还有等进一 步研究。对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的研究不能简单借鉴国外研 究 成果 , 必 须 基 于 中 国 国情 , 虑 价 值 观 、 化 等 差 异 , 过 在 而 考 文 通 研 究 方 法 和 技 术手 段 方 面 的革 新 , 为构 建 中 国特 色 的 高校 教 师 心 理 研 究 提供 概念 模 型 和 实证 支持 。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c861e5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6.png)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一、本文概述1、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界定教师职业认同,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对于自身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及其角色的理解、接受和内化过程。
它涉及到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认识、对教育工作的情感投入以及在教育实践中所展现出来的行为倾向。
简而言之,教师职业认同就是教师在内心深处对教育事业及其所扮演角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师职业认同不仅关乎教师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更对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一个具有高度职业认同感的教师,会更加热爱教育事业,更加投入地教书育人,从而在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也能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因此,深入探讨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对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性教师职业认同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个体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只有当教师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己的职业,才能真正投入热情,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认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
当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高度的认同感时,会更容易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增强对教育的热爱和投入。
教师职业认同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认同自己职业的教师,会更容易理解和接纳学生,建立起积极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教师职业认同也是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当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度时,才能形成一支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3、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作为国家的根本,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的核心力量,其职业认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0b60c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6.png)
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已经成为了备受社会关注的重要职业之一。
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专业成长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均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个人因素、职业背景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一、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影响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个体在面对工作时有着不同的态度和心理状态,这些状态将直接影响到职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个人因素涵盖了性格、能力、经验等诸多方面。
1、性格因素。
个人性格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
如果幼儿教师性格随和、包容,善于与幼儿沟通交流,那么他们将容易产生亲近感和归属感,形成强烈的职业认同。
相反,如果幼儿教师性格孤僻、拒绝沟通交流,或者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容易产生挫败感、焦虑感等负面情绪,会导致职业认同的消沉和缺失。
2、能力因素。
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还与其个人能力有关。
如果幼儿教师具备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熟练等专业技能,那么将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意义感,从而形成强烈的职业认同。
相反,如果幼儿教师缺乏专业技能,工作困难、获得感少,很难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认同。
3、经验因素。
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还与其个人经验的多少和质量有关。
如果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成长,那么将对自身丰富度和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
相反,如果幼儿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经验质量不优秀,职业认同感将无法持续发展。
二、职业背景因素幼儿教师的职业背景也将对个体职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职业背景因素涵盖了教育学历、工作年限、职称职级等方面。
1、教育学历。
教育学历是幼儿教师职业背景因素中的重要一环,其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如果幼儿教师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进行过系统的教育教学训练,那么将比受过简单培训的幼儿教师更有职业自信和认同感。
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组织环境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组织环境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0979243169a4517723a360.png)
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组织环境因素分析摘要: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受到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的影响,其中来自于组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微观层面上教师所在高校的组织文化和管理风格。
创建以合作与专业探究为基础的支持性学校文化,营造信任与支持的管理氛围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组织文化;管理风格高校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置于一定的环境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支持性的因素会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职业发展;而消极的影响因素则可能阻滞、抑制甚至中断教师的职业生涯。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费斯勒(Fesslcr)教授归纳了影响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将之区分为个人环境因素和组织环境因素。
其中来自组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规章、管理风格、社会期望等。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每一个有效的高校管理者都应该对这些影响因素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据此构建出符合高校教师发展需要的、积极的、支持性的组织环境。
影响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环境因素有宏观的国家、社会环境、中观的学校系统,以及微观的教师所在高校环境。
笔者认为,宏观与中观的环境往往是影响高校教师职业整体发展状况,而学校内部的环境是对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
学校组织主要通过学校文化和学校管理的风格对教师职业发展产生作用。
一、高校组织文化埃弗雷特·休斯说过:“当一组人形成了一点共同的生活从而与其他人有了一定的距离,当他们占据社会一个共同的角落,有了共同的问题,或许有了几个共同的敌人的时候,文化便产生了。
”所谓组织文化是某一特定组织所独有的、为所有组织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信念、规范、基本假设与行为形态的综合体系,组织文化通常可以通过组织内精神、制度、物质等多方面的要素表现出来,如组织的理念、远景、使命、信念、价值、态度、假设、组织规范与组织制度,组织仪式、故事、传说、英雄人物事迹,组织符号、口号、标识物,以及组织运作程序与模式等。
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研究
![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44079351e79b8968022639.png)
Z u—pn HAN N n HU F ig 。Z G ig—jn a
( .Sho o 1 colfMa uatr g Si c n n i e n S u w s U i rt o Si e nfc i c nea dE gn r g,ot e n e i c n un e ei h t v syf e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
组 织 认 同与 职 业 认 同的 概 念 辨 析
自己的 自我 心 理 表现 和 过 程 ,它 能够 为 个 体 提 供
一
种 与组 织一致性 的感 受 。
组 织 认 同源 于 社 会 心 理 学 的 社 会 认 定 ( oi sc l a
组织认 同是 在 社会 认 同理 论 的 基 础 上发 展 而
a e n l y Mi y n 2 00, h a 2 Sh o o B s e d iirt n d n Tc o g - a ag6 1 1 C i ;. col h o n n ui s A m n t i , f ns sao
S uh eenU i rt i ne n cn mc , hn d 10 4 hn ) otws r n e i o Fn c d E oo i C eg u6 0 7 ,C ia t v syf a a s
分析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分析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含义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a88ca38a1c7aa00b42acbea.png)
分析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教育和教师在促进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心理因素在教师作用的发挥中也处于一个关键地位,而影响教师作用发挥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
本文基于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和组织认同感的分析和研究,进行更深层次的阐述。
一、1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所谓的认同就是指一种情感联系,是属于存在于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对自我认识的一部分。
(一)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辨析职业认同其实就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个体自身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接受和认可,并从心里对职业产生的肯定性评价。
职业认同对每一个工作者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充分的接受和肯定,才能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在工作中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
简单来说,教师职业认同就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产生认同感。
从某方面来说,教师的职业认同对教师的工作态度起着决定作用,也对教师的自身认识和职业的感知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会让个体在不断发挥自身潜能的同时还能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容易从职业中感受到自我价值和归属感,真正实现自我的进步发展。
(二)教师组织认同的概念辨析组织认同的含义认识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从社会认同的角度看,组织认同是社会认同的其中一种存在比较特殊的形式,它是个体对自身的定义和认识,而从社会角度出发的组织认同主要关注的是组织成员身份对自身、态度以及群体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二是从组织行为学方面上看,组织认同是对个体和组织内在联系状态的一种反映,它能从根本上了解和解释成员在工作中的态度。
教师组织认同是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场所因从文化和环境等各种内外因素的认识而产生的认同程度,它也是教师根据工作场所的一些积极特性如独特性、稳定性来对自身进行定义的状态,也能检验教师对所属学校的忠诚度。
二、2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对教师职业认同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影响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社会环境、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个人想法以及自身经历都对教师的职业判断产生影响。
高等师专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师专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c7f43658fafab068dc0234.png)
高等师专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解滨羽唐瑛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23期摘要: 本文以新疆教育学院全日制师范方向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影响高等师专学生对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有入学动机、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增强高等师专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等师专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所谓“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
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又指一种状态。
就教师来说,“过程”指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
“状态”是说教师当前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
但是,如今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普遍比较低是一个事实,尤其是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
对此,不仅要关注正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而且要关注即将从事教育工作的“未来教师”,即应该严把“入口关”。
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高等师专学生对教师职业缺少认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了解高等师专学生对教师职业认同感缺失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高高等师专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一、研究方法本研究以问卷法为主,访谈为辅,调查内容主要根据教师职业认同的六个维度,即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
调查对象为新疆教育学院全日制师范方向专科学生,共发放问卷392份,回收问卷360份,有效问卷349份,问卷回收率91.8%,有效问卷回收率89%。
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二、影响因素与分析(一)入学动机的影响。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入学动机选择自我价值实现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55.9%,排在第一;入学动机选择受别人影响的占总人数的14%,排在第二位;入学动机选择迫不得已的占总人数的13.5%,排在第三位;入学动机选择不清楚和为谋生的分别占总人数的8.9%和7.7%。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3b909808a1284ac950434e.png)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研究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和核心动力,高校教师作为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
研究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改善他们的创新行为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深远的战略影响,同时这也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高校人才开发和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已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目前,针对我国高校教师的创新行为相关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很多研究都是从宏观角度来探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素质要求、环境建设等内容,针对高校教师个体的研究集中于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集中于人才激励、创新动机、创新心理或创新投入等某个或某几个节点上的探讨。
本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为基础,尝试用员工个人层次的认知与情绪反应的心理视角,深入剖析创新行为的微观机制,探索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组织认同、组织创新氛围、创新行为的影响和内在作用机理;并探索性地将组织认同看为职业认同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从而来讨论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对个体创新行为的作用;同时探讨组织创新氛围对高校教师个体创新行为的作用,和对组织认同与个体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据分析方法。
首先,梳理了已有的职业认同、组织认同、组织创新氛围和个体创新行为相关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综述;其次,对12名高校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再次,以文献分析和访谈研究为基础,归纳分析了职业认同、组织认同、组织创新氛围和个体创新行为几个变量间的关系,并进行假设,构建理论模型;接着,修改和设计了本研究涉及的几个变量的测量量表,形成了初始调查问卷,预调查检验修订后开始了正式研究,选择重庆、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浙江和上海等地区的37所高校得教师进行了正式的问卷调查,回收了418份教师个体样本的数据;然后,以正式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样本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以及独立样本方差检验等数据分析。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e6a130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70.png)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曾丽红【摘要】采用量表对882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组织创新氛围、核心自我评价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核心自我评价和教师职业认同感呈显著正相关;组织创新氛围可正向显著地直接预测教师职业认同感,同时又通过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对教师职业认同感产生间接的预测作用.为了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学校领导和组织应重视创新行为,为青年教师提供便利的创新通道;采用发展趋向的绩效考核,为青年教师指点迷津,挖掘他们的潜力;建立相互尊重、信任的组织创新氛围的团队.【期刊名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4)005【总页数】5页(P92-96)【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组织创新氛围;核心自我评价【作者】曾丽红【作者单位】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9.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之后所面对的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
其中,青年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扮演着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角色。
而教师职业认同感作为教育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高校青年教师顺利地从学习者转型成优秀教师的关键。
提高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是保障高校教学质量,实现创新型教育的重要措施。
教师职业认同感指教师认可自己的职业,能正确认知工作的性质与规范,对工作充满情感,认可职业价值,能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坚持从事这份工作并从中找到乐趣的一种状态。
教师职业认同感作为教师内在的认知与感受,对职业角色定位及本身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动力性,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近几年,研究者对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主要考察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工作价值、离职倾向、工作投入、核心自我评价等心理变量,而对于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主要考察组织认同、创新行为、离职倾向等心理变量。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_张宁俊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_张宁俊](https://img.taocdn.com/s3/m/f87ca87f25c52cc58bd6be12.png)
专
题·高校内部治理·
教育发展研究 2013.21
际关系可以提升组织的吸引力和团队关系,有利于 提升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从制度层面而言,组织程序 上的公平和员工感知到的组织公平,组织通过财务、 社会、职业或个人的支持来表现对其成员的关心,也 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9]豪尔(Hall)和 姗耐德(Schneide)解释了在不同的组织背景下,尽 管员工的职业路径和组织类型不同,但组织内具有 挑战性和满意的工作是导致组织认同的关键因素之 一。虽然对高校组织环境与组织认同的相关研究不 多,而且高校组织环境与营利性组织环境有较大差 异,但依据学者们对企业和其它类型组织的相关研 究,可以推论高校的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认同会产 生直接正向的影响。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 组织认同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笮张宁俊 朱伏平 张 斌
摘 要:本文以我国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构建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概念模型,对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之间的 关系,职业形象、工作自主性和组织环境对职业认同及组织认同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验证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等变 量的建构效度和理论模型的拟合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对其组织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 其职业认同受职业形象和工作自主性的正向影响较大,组织认同受工作自主性和组织环境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
“职业”作为一种社会群体的表现形式,职业群 体内部成员对职业的认同,须遵循社会认同的基本 规律。职业认同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 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用特定的条件来刻 画 一 个 职 业 团 体 特 征 的 心 理 变 量 。 正 如 Moore 和 Hofman所言,职业认同是“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自 己的职业角色是重要的、有吸引力的、与其他角色是 融洽的。”具体到教师职业认同而言,其职业认同是 教师通过与环境互动来建构的关于个体和职业的当 前意义的结果,是个体对教师职业的心理认可。它既 是个体从自身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教师角色的过 程,同时也是教师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
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精选教育文档
![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ba90efbb0717fd5360cdcb4.png)
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教师职业认同概括为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的信念、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综合发展过程。
根据教师专业结构,教师专业发展可有教育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意识等不同侧面。
为了探讨教师的职业认同对专业发展的影响,本研究综合分层目的型抽样与效标抽样的策略,在北京市选择了部分中小学校教师进行半开放式访谈。
为了解教师职业认同及其专业发展的变化历程,访谈内容并没有局限于教师的现有职业状况,而是根据需要追溯了他们以往的学习、工作经历,以便纵向地考察他们的专业发展如何随着职业认同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下文拟对不同职业认同状态的教师在专业发展不同侧面的反映加以分析探讨,以期揭示教师职业认同对专业发展的具体影响途径与特点。
一、激发教师职业信念的坚守,促进教师专业理念的合理构建教师专业理念是指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1] 即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作为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维度,专业理念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等的基本看法,在教师专业结构中位于较高层次,统摄着教师专业结构的其他方面。
该理念伴随教师的职业认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且较高水平的职业认同能够激发教师对该信念的坚守。
执教九年的地理褚老师这样表述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前几天有一个考上四川大学的学生回来跟我说:‘老师,我当时听你的话考外地大学听对了。
’我记得当时曾跟他们说,就应该去外面闯闯,你待在北京总觉得北京好,思维方式肯定跟别人不一样,你去外面生活四年,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再回过来看北京,可能会发现新的东西。
他跟我说‘听你的话听对了,感觉学了东西不一样,这些东西肯定是书上学不来的。
’那一班的学生我从高一带到高三,感觉都挺好的,那些孩子是整个年级里面报外地大学报得最多的,因为我老在他们面前渗透这个,所以我想即使他们可能忘了我教给他们的某些知识,但是能记住我跟他说的道理,挺有成就感,我想成为一个这样的老师。
探究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探究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632dad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d.png)
探究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付琳;杨雪楠;赵娜;陶丹凝;李哲娆睿
【期刊名称】《青年与社会:中》
【年(卷),期】2018(000)012
【摘要】高校教师是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对高校工作积极热情的高校教师团队必然会带动高校的未来发展,强烈的组织认同感是高校教师团队团结热情的重要保证。
文章主要探究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高校教师的组织认同感,打造一支团结稳定、热情积极的教师队伍提供相应的参考。
【总页数】1页(P94-94)
【作者】付琳;杨雪楠;赵娜;陶丹凝;李哲娆睿
【作者单位】[1]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昆明650106;[1]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昆明650106;[1]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昆明650106;[1]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昆明650106;[1]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昆明6501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5.1
【相关文献】
1.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缪晓慧
2.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缪晓慧
3.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缪晓慧
4.基于匹配视角和交换视角对高校教师组织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刘兆延;张淑华
5.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和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J], 武莉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缪晓慧 南京艺术学院人事处摘要:本文首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进行理论界定,阐述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对其组织认同的正向影响,分析高校教师职业形象、工作自主性、职业环境对其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影响作用,为构建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影响效应模型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教师 职业认同 组织认同 影响因素一、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一)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界定在社会认同理论基础上,职业认同研究得以发展。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社会进行分类、比较与区分,对自身所处群体产生认同,产生内群体偏好与外群体偏见,并通过内外群体有利比较获得自我尊重,进而将自己所处群体特征归于自身并保持心理优越感。
职业认同作为社会认同的特定形式,其实质是个体在团体层面,以某一特定职业特征为标准进行自我归类。
梅耶(Meyer)认为职业认同由情感认同、持续认同与规范认同三个维度构成。
本文提出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是高校教师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与组织环境下、在职业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所从事高校教师职业的内涵与价值认可,并自觉遵循高校教师职业规范并采取相应行为的动态过程。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由职业情感、职业认知与职业价值三个维度构成。
(二)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界定组织认同(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同样是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fication Theory)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
组织认同包含自我概念相关的认知因素与归属感相关的情感因素,是个体与组织之间表现出的心理及行为上的一致性,个体对组织有契约感与责任感,又有归属感与依附感。
组织认同有认知、情感、评价与行为四个维度。
本文从狭义角度对高校教师对组织有归属、忠诚及自豪感等展开研究。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是高校教师个体基于其对组织的成员身份、价值观和情感维系方面的认知及其对组织文化形成的归属感与内心承诺,而产生的一种具体的、对学校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感受。
(三)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正向影响其组织认同高校教师个体在进入高校前,需要获得相应的学位、取得教师资格证,已形成了教师职业认同,可见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先于组织认同的形成。
依据社会交换理论,具有较高职业认同的员工往往拥有较强的职业期望和职业目标,员工在组织提供的平台上实现自身职业期望,当员工职业期望得到满足时,他们会感受到组织的支持,对组织产生强力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员工职业认同度越强,其组织认同感越强,越不易产生离职倾向。
员工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关系表明,高校教师的职业抱负、职业成长和职业成功与所在高校发展紧密相连。
国外相关研究表示,职业化程度高的专业人员表现出更强烈的组织承诺,进而具有更高的组织认同。
高校教师专业知识型职业,个体强烈的职业认同会消极其离职倾向,增强其组织认同。
由此可见,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呈正相关关系,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对组织认同产生正向积极的影响。
当组织环境不利于员工的组织认同形成时,低组织认同会对高校教师个体的职业认同产生负面影响。
高校教师的职业成长是持续动态过程,其职业认同形成后将存在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当出现低组织认同环境,将导致高校教师对自身原有职业价值、职业情感和职业认知产生怀疑,进而弱化早期形成的职业认同。
二、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一)职业形象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教师职业形象即教师呈现的自身形象状态的综合概括与外在社会公众对教师职业的总体评价。
从主体上界定,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生存状态与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从客体上界定,教师职业形象的本质是一种社会评价,是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下,社会公众对教师外观形象与内在素质的印象、看法及认知的综合体现。
教师职业形象的构成维度,内在维度有职业认知、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特征、职业技能、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形象,外在维度有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姿态动作等职业行为中的物质形象。
高校教师职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高校教师职业及其高校教师的外在仪表、职业能力、职业操守等方面给出的综合评价及高校教师自身形象状态的综合概括。
高校教师职业形象的建立过程实质上是对教师特征的理解和教师职业概念的形成过程,高校教师对职业形象的认知会影响到其职业认同的形成。
社会对高校教师职业的评价及教师个体自身对其职业活动所持有的知识、观念和价值体系影响个体对教师职业形象的认可,进而影响教师职业认同。
社会赋予教师职业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这种正面的职业形象一定程度加强了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
现实中高校教师的职业形象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公信力,良好的职业形象可拉近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建立沟通与信任,获得认同与尊重,有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可见,高校教师职业形象对职业认同有显著影响,有助于建立沟通、增强信任、影响高校教师职业晋升与业绩增长,从而影响高校教师职业认同。
(二)工作自主性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影响工作自主性是个体自主决策、自主决定工作方式与过程的裁量权程度大小。
工作自主性包括三个维度,工作方法的自主性、工作进程的自主性与工作评价标准的自主性。
高校教师工作自主性是指高校允许高校教师在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程序、质量控制手段以及其决策方面拥有自由、独立决策权和实施权。
工作自主性对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产生正影响。
国外布雷奇、哈克曼等学者研究表明,工作自主性与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工作质量、工作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
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工作自主性与专业成就、物质待遇、人际关系满意度、工作绩效呈正相关。
国内外对于知识性员工的管理与激励研究表明,知识型员工更倾向于拥有自主工作环境,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
高校教师是典型的知识工作者。
显然,赋予高校教师较大的工作自主性,既是工作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教师的内在需要。
国内学者验证了“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越看重工作自主性,教多的工作自主性带来更大的工作满意度”及“工作自主性与职业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校教师作为高度知识化的职业,他们工作更具开创性,有关研究表明自主性较少会导致个体创造性较低,并正向影响个体创新动机与创新行为。
由此可见,高校教师工作自主性对其职业认同的构建和强化过程产生正向影响。
学者们在对工作自主性研究中,证实工作自主性将影响员工心理状态进而影响员工的功能工作动力、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
可见,工作自主性可以影响员工对工作的态度与对组织的态度。
有学者研究证实,对作为知识型员工的内部审计人员,给予其工作自主性能提高内部审计职业化。
如果组织成员获得较大的工作自主性,感受到组织对其职业发展的支持,就会增强对组织的认同。
作为典型知识员工的高校教师,职业成就与自主意识是其主要需求。
强烈的职业成就动机,需要学校提供必要条件以实现职业目标;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中需要创造知识,对工作自主性要求更高。
学校作为责任主体,应为高校教师提供创新平台,让教师灵活自主开展教学科研,这将有助于教师最大限度第体现其自身价值,实现事业目标。
于此同时,高校教师在获得组织支持的同时,必将增强对学校的认同,强化组织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学校的需要。
可见,高校教师工作自主性对组织认同产生正向影响。
(三)组织环境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影响组织环境是指所有潜在影响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因素2018年 8月133教育人力资源或力量,有组织外部环境与组织内部环境之分。
组织外部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法律、技术、资源等。
组织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是间接的、长远的。
组织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客观软件硬件环境,也包括员工心理所感知的组织氛围。
组织成员对于组织内部环境的直觉会影响其动机、态度、信念与价值观。
组织通过不断提供各种资源和机会从而创造特定环境,使员工能感知到这些资源和机会,同时加以回报。
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受到职业环境因素的影响,是高校教师个体经验与所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师通过环境互动构建职业认同。
高校组织内部环境正向影响高校教师职业认同。
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不仅受到高校组织结构、组织亚文化、内在管理制度等组织内在因素影响,也会受到教龄、教学环境、教学经验等影响。
高校改善教师工作条件、组织架构的科学化、激励机制的变革、组织文化的发展等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参与度与满意度,进而决定教师职业认同。
高校教师所处的组织环境对其职业认同的建立、形成与发展产生全面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实现职业目标的组织环境能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度。
学校自然环境、学校文化、管制制度、教学传统及人际关系等因素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
另一方面,高校组织外部环境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产生正向影响。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把教育视为民族发展的命脉,国民对教师职业普遍尊敬与爱戴。
对教育的崇高评价影响教师职业认同,参考文献:[1]赵昌木. 教师成长研究 [D]. 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2]张宁俊 朱伏平 张斌.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理论与实证研究 [M].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3]于静.形象设计[M].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张志辉.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度测量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成都体育教育学院学报,2011(8).[5]张永.基于自我认同的职业认同研究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10(4).院为实体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顾志恒 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 姚禹 上海交通大学产研院 狄凌芳 上海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基金项目: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课题(2018年);国防知识产权局评议项目(16GFZ-ZZ01-072); 上海交通大学晨星优秀青年教师计划项目(15X100100049);教育部战略研究课题(18Z2Z2010030001)。
摘要:当前高校正经历一轮新的高速发展,院为实体的改革极大推进了高校院系的创新动力,但也给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带来新的问题,本文列举了当前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和人才的现状,分析了在培养和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培养、激励和沟通机制、构建转化人才兼职制度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 培养 激励导言: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和以美国为首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使命和职责。
近年来我国高校国内国外专利无论在申请数和拥有数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科技创新与科研成果不断冲击世界科学前沿,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创新成果的重要供给源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与经济发展脱节、大量知识产权失效等问题始终为社会所诟病。
造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问题来源有多方面,其中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不足、激励不够是造成科技成果难以推向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