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相关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心电图)
窦性心律:凡是由窦房结发出激动所形成的心律总称为窦性心律。
心脏病分类: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风心病、先心病、心瓣膜病、心肌病、肿瘤(通常为良性,极少见恶性)
心动过速:即心率大于100bpm,一般在大量运动后可能出现,当心率过速时可能导致心悸、快速心动、胸痛、头昏、眩晕、昏迷或半昏迷等心动过速的症状
心动过缓:即心率小于60bpm,一般经常运动的人心率较慢,当心率过缓时常表现为突然胸闷、头晕等,当心率过低时可能引起心脏排血量下降,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如大脑供血不足,可以引起头晕、眩晕,严重时晕厥、神志不清,甚至危及生命。
建议心率低于40bpm时到医院做一个全面检查。
停搏:在正常窦性心律中突然出现长间歇,其中没有心电波形,且与正常间歇不成倍数,常大于2s。
过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可令病人出现晕眩、视朦或短暂意识障碍,严重者甚至发生抽搐。
ST段压低:主要表现心肌缺血的情况,可能和平时工作压力大、劳累、情绪不佳等因素有关系,可能导致出现胸闷、心悸、乏力、头昏等症状
ST段抬高:主要表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情况,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可能导致出现胸闷、胸痛、心悸、乏力、头昏等症状
早搏:心脏在有节律的跳动中突然出现一次或几次的提前跳动就是早搏(前后2次的R-R间期大于0.12s)
可以按照起源部位分为室性、交界性、房性,因为心室在心脏的下部,所以室性早搏以外的都可以称之为室上性早搏
室性早搏:QRS波宽大畸形,T波倒置
交界性早搏:QRS波时限、形态正常,没有P波
房性早搏:QRS波时限、形态正常,有P’波,P’可能与前面T波重合
插入式早搏:通常发生在心率较慢时,在正常心电波形中突然插入一个早搏
成对早搏:即在一个早搏之后连续出现的另一个早搏
室速/室上速:即连续出现3个或以上的室性/室上性早搏
室上性/室性二联率:正常心电波形与房性/室性早搏交替出现
室上性/室性三联律:每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个房性/室性早搏
心率变异性:
SDNN: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简称NN间期)的标准差。
单位为ms
SDA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
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
PNN50:相邻NN之差>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
房扑:是一种快速异位心律失常,发生于心房内的,冲动频率较房性心动过速更快的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出现大小、形态、间距基本相同的F 波。
心率房扑射频消融
250-350次/分。
房颤: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仅次于早搏而居第二位,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房颤持续三周以上为持续性房颤。
房颤按时间划分,房颤分为急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慢性房颤又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
房颤可以是阵发性的,也就是可以自行终止,如果发作后不能自行终止,但可经治疗后终止,就是持续性房颤,如果经治疗后也不能终止,就是永久性房颤。
房颤是一种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P波消失,代之为小f 波,频率约350~600次/分
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简称室扑)和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简称室颤)分别为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其结果是心脏无排血,心音和脉搏消失,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阿-斯综合征发作和猝死。
室颤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严重心律失常,也是临终前循环衰竭的心律改变;而室扑则为室颤的前奏
心室肥大:心脏因为负荷过大或者容量过大导致心肌肥厚及扩大,主要表现为QRS波群的形态改变
心房肥大:主要表现为心房的扩大,主要是P波形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