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 信息技术 必修 3.1.3.数据信息的加工 教学 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3.数据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数据信息加工的必要性
(2)了解EXCEL软件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公式和常用函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表格数据的统计分析
难点: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
先来观看一段视频(吸烟有害健康)
45%高中男生吸烟……有关专家对186所中学的1万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其中有9~12岁的小学生约有10%~15%吸烟;12~15岁的初中生有35%以上吸烟;16岁以上的高中生、大学生吸烟者则占到75%……
师:为了大家的健康,请大家不要吸烟,也劝告你们的家人和朋友不要吸烟。

一连串的数据立刻使大家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通过种用数据的形式来说明,是不是更有说服力?请问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收集数据(访谈,问卷调查)-----加工数据(数据的统计分析)-----表达数据(挖掘数据,阐述规律、形成报告)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据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数据的统计分析。

活动2【讲授】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用来做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有很多,下面我们就选用Excel软件来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等处理,从而体验表格数据的处理过程。

1、建立表格(数据表格化)
如果在我们学校也做一个类似的调查,通过调查,收集会得出一些原始数据。

因在初中已经学过了这个软件,所以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数据的表格化(教师巡视辅导)。

掌握以下知识点:
(1)单元格-----表格的基本单位
(2)单元格的名字也叫单元格地址,并能通过名字找到相应的单元格
(3)单元格的数据输入,单元格的合并
(4)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
2、利用公式来做数据处理
虽然得到的数据用表格形式体现出来了,但这些数据是零乱,看不出什么特征和规律,因没有进行加工。

提问:这个表格我们要做哪些方面的数据处理?表格中的年级汇总和吸烟率你怎么求?你会用什么方法?
(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视辅导)
(1)有的学生可能会用其它方法算出结果然后直接输入到单元格里
(2)有的学生可能会用数学公式(直接用数据)但不会用单元格地址(指出这样做的缺点,如改变表格中的数据;结果又要重新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讲解公式中如何引用单元格地址来做统计分析。

掌握以下知识点:
(1)输入公式时先要确定将结果放到哪个单元格;
(2)首先要输入“=”,否则软件不会进行计算;
(3)由平时数学上的公式计算方法引入excel中公式的使用方法(单元格地址的引用跟数学中的代数即用字母代替数字一样,这里是用单元格的名称来代替数值):
(4)单元格的格式设置(如何改变数据的显示格式)
(5)通过单元格的自动填充柄功能可以实现快速对公式的复制(在复制公式时引用地址(值)随位置而变,横向复制变列号,纵向复制变行号。


接着让学生完成以下学习任务(book1.xls)(公式法)的计算,让学生把老师讲的转化为自己所掌握的。

3、利用函数来做数据处理
通过上面的学习,然后告诉学生对于一些常用的公式(求和,求平均值等),EXCEL中已经预先做好了,我们只需要拿来用就行了,这就是函数。

教师讲解求和函数sum()的使用(完成公式到函数的知识迁移)。

公式:=B4+B5+B6+B7+B8+B9+B10+B11+B12+B13
函数:=sum(B4:B13)
掌握以下知识点:
(1)、使用函数时先要确定将结果放到哪个单元格
(2)、应用函数跟公式一样,前面要有“=”号(只是通过菜单或工具栏调用函数时,软件自动在函数名的前面增加了一个“=")。

(3)、函数名和参数的书写格式。

(4)、函数参数的意义。

接着让学生用函数完成以下学习任务(book2.xls),体会函数的用法及它的优越性
活动3【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巩固提升
学校政教处每月都要评选流动先进班集体,现在请你帮政教处统计一下本月的评分情况,评选出先进班级(展示幻灯片)。

教师下发学习资源book3.xls,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统计出各班这个月的总分
(2)任务二:统计出这个月各项评比指标的平均得分
(3)任务三:总分最高的班级颁发“流动先进班集体”的奖状,这个奖将被哪个班获得?(数据的排序,教师可以提示一下)
活动4【活动】教师点评
查看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并展示一些优秀作业(有些同学可能是用公式来做的,有些同学可能是用函数来做的,比较一下完成的效率)。

活动5【活动】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表格是处理数据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公式和函数对数据的计算、统计和分析,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

活动6【作业】课后实践
调查我班同学上网都在做什么?
要求:
(1)、设计一份调查表(收集数据)
(2)、用EXCEL把调查得到的数据表格化
(3)、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