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4《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我今天要教学的是6.2.4《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这是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个课题的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方面,我相信学生们可能会在理解一个因数中
间有0的乘法计算法则上遇到困难,所以我会特别注重这个问题。
同时,我也会重点讲解如何进行计算,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进行有效的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
黑板、粉笔、计算器等。
接着,我会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法则。
我会用具体
的例子来说明,比如120乘以30,我们可以先计算12乘以3,得到36,然后再在36后面加上两个0,得到3600。
我会让学生们重复这个计算
过程,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个计算法则。
然后,我会进行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们进行
计算。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将计算法则和例子清晰地写在黑板上,以
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们回家后进行
练习。
我会确保题目既有挑战性,又能够让学生们通过努力能够完成。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今天的教学是否达到了
预期的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寻找拓展
延伸的机会,比如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
这就是我对于6.2.4《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教学计划。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并能够在实际中
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一个重点。
通过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我可以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
在
引入课题时,我会注意选择一个与学生们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让他
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
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法则是一个难点。
因为这个计
算法则与学生们之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所不同,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
和不理解。
因此,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并且会让学生们亲自动
手进行计算,以便他们能够通过实践理解和掌握这个计算法则。
板书设计也是一个重点。
通过清晰的板书,我可以让学生们直观
地看到计算法则和例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板书设计中,我
会注意将计算法则和例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
地看出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作业设计是一个难点。
因为作业是学生们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的
重要环节,我需要确保作业既有挑战性,又能够让学生们通过努力能
够完成。
在设计作业时,我会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给出一些
与课题相关的题目,让学生们能够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我注重语言语调的运用。
在讲解计算法则时,我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并结合适当的语调变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表达,以确保学生们能够轻松理解。
我合理分配了时间。
在课堂上,我给学生们留有足够的时间来跟随我的讲解和进行随堂练习。
我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既不会让学生感到急促,也不会让他们感到无聊。
我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提问。
我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和疑惑,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我相信通过提问和回答,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知识。
在情景导入方面,我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我选择了一个与学生们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使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案反思:
在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我发现学生们对实践情景的引入非常感兴趣,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利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同时,我也注意到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法则时,学生们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我决定通过更多的例子和练习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个计算法则。
我还发现随堂练习环节学生们参与度较高,他们能够通过实际计
算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因此,我将继续加大随堂练习的力度,并给予
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我对作业设计进行了反思。
我发现通过布置一些与课题相关的题目,学生们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因此,我将继
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并给出适合他们的作业题目。
我认为在本次教学中,我运用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技巧和窍门,并
且对教案进行了及时的反思和调整。
通过这些努力,我相信学生们能
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在实际中运用。
课后提升:
题目1:
1. 25 × 40 = _______
2. 360 × 5 = _______
3. 240 × 2 = _______
题目2:
有一袋糖果,每袋有120颗。
如果小明买了3袋,小红买了2袋,他们一共买了多少袋糖果?
题目3:
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为1800元的商品打8折。
请问打折后
的价格是多少元?
题目4:
有一辆汽车,它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
如果它连续行驶了2小时,请问它一共行驶了多少公里?
题目5:
1. 150 × 30 = _______
2. 480 × 6 = _______
3. 120 × 7 = _______
答案:
题目1:
1. 25 × 40 = 1000(个)
2. 360 × 5 = 1800(个)
3. 240 × 2 = 480(个)
题目2:
小明买了3袋,小红买了2袋,他们一共买了3 + 2 = 5袋糖果。
题目3:
打折后的价格 = 原价× 折扣= 1800 × 0.8 = 1440元
题目4:
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行驶了2小时,所以行驶的距离 = 速度× 时间= 60 × 2 = 120公里
题目5:
1. 150 × 30 = 4500(个)
2. 480 × 6 = 2880(个)
3. 120 × 7 = 840(个)
通过这些课后练习题,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拓
展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同时,这些题目也涵盖了本节
课的重点内容,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
乘法计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