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话”四步曲——如何用“看图说话”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
44
2016·2
“看图说话”四步曲
———如何用“看图说话”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郁媛媛
“看图说话”是小学二年级语文的重要板块,也是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写作技巧的一个有效手法。

但是,受到思维、能力、认知等要素的制约,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初次接触“看图说话”时虽然可以被图画内容吸引,却写不出任何东西来。

这说明“看图说话”的作用和功能需要教师开发才能得到发挥,如何开发“看图说话”的实际价值和功能?如何围绕“看图说话”指导学生正确写作?笔者认为,要从看图、猜图、编图和写图四个方面,围绕看图说话创设趣味性的写作教学情境,才能切实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一、看图,挖掘趣味因素激活思维
看图说话最大的特点在于图画内容丰富、形象、色彩鲜艳,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看图说话”这个板块,因为这个板块让他们觉得放松、娱乐,不会因为课堂而感到紧张。

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看图的同时激活主观能动性。

具体该如何操作呢?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狐狸和乌鸦》为例,这篇课文包含了有趣的插图,插图中的狐狸看上去既狡猾又形象,而乌鸦看上去又傲慢又呆笨。

所以,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欣赏这幅插图,并要求他们思考插图和课文之间的联系,由此让他们对插图的作用给予进一步的认知。

而在这个基础上,则可以为“看图说话”的指导奠定前提基础。

为了进一步达成理想中的指导目标,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市面上流行的绘本。

绘本故事图文并茂,最符合看图说话指导,比如《何朋友一起想办法》《逃家的小兔子》《会飞的纸箱子》等,然后要求学生联系图画欣赏文字,让他们懂得如何利用一个小小的图画去营造有趣的故事情境。

总的来说,“看图”是“看图说话”的前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而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地导入一些问题,让文字和图画之间相互辉映,则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握“看图说话”的要领,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写”的欲望。

二、猜图,紧扣儿童思维引发想象
猜图是“看图说话”的有趣环节,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对看到的图画内容进行猜想,分析图画到底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种天马行空式的指导方法不但符合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规律,而且还能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得到进一步的增长。

具体操作方面,我们以图1(图1由四幅图组成,第1幅是小兔子在阳光下翻地;第2幅是小兔子在播种;第3幅是小兔子在浇水、施肥;第4幅是小兔子收了很多白菜)为例。

由于图画中的小兔子非常可爱,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在指导期间,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猜测这组图画发生了哪些故事。

比如有的学生猜测
:“图画中的小兔子非常勤劳,白天黑天都在干活,太阳都被他的勤劳感动了,后来小兔子收获了很多的白菜。

”这时我们可以提出疑问
:“那么为什么图画中的月亮笑了呢?”学生想了想告诉我
:“可能是小兔子想把自己栽种的白菜送给其他的小伙伴分享吧,所以月亮被小兔子的善良感动了,才会开心地笑起来。

”也有学生说:“小兔子的勤劳感动了太阳和月亮,所以它们悄悄地帮助小兔子,让白菜快速地长了出来。

看到小兔子幸福的笑,所以月亮也跟着一起笑了。

”奇妙的猜想让看图说话变得更有趣,并提高了写作教学的质量。

当然,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小学生在观看这组图的时候往往会想出不同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总是天马行空,奇妙有趣,但正是如此,才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为他们的写作增添色彩。

三、编图,巧妙指导渗透写作技巧
编图是“看图说话”的核心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围绕图画来构思整个行文框架,也是从看图、猜图延伸到写图的一个环节,关乎到学生后期写作质量和效果。

在这期间,受到学生自身能力、技巧和经验等要素的制约,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初次操作时往往会遇到许多的问题。

这时语文教师必须给予合理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让编图的效果和作用发挥出来。

具体该如何操作呢?以图1为例,文章的开端要以文章的大纲为基础,但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纪尚浅,能力有限,还不懂得如何去规划大纲。

所以,我们
作文教学
45
2016·
2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阅读与作文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刘彩霞
阅读是源泉,写作是溪流。

读书多的人不一定都是会写作的人,
而一个能写出佳作的人一定是爱好阅读的人。

小学是阅读与写作的起始阶段,有效的读写策略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应该用心研究读写结合问题。

一、劳于读书1.让读书成为本能
听父母读故事是孩子睡前最为享受的一刻,上了学,
孩子的认字水平越来越高,开始对阅读内容产生好奇心。

老师要充分利用这种好奇,在课堂上讲故事,课后推荐阅读篇目,布置阅读任务,检查阅读效果,肯定阅读行为,经过一二年级的阅读培养,孩子们对阅读就会有真正的需求。

2.选择阅读经典
小学生读的较多的是课文辅导书,喜欢读的是漫画卡通书,经典名著则少有涉猎。

教师引导家长配合,让孩子分清三者的区别:课文辅导书对作业和成绩有用,一学期后会被迅速地遗忘;漫画卡通类能给人一时的愉悦,看过后记忆里不会留下几多印象;而经典名著给人的教育是永久的,是无法磨灭的。

通过阅读名著得来的思考与精神洗礼,可能会伴随终身。

尤其是一二年级阅读的起步阶段,老师要推荐阅读书目。

我在一二年级推荐的书以绘图本的童话、神话为主,如《古希腊罗马神话
》《安徒生童话》等,科普知识如《世界未解之谜》《小百科》,小说类的主要是一些名人传记等。

三年级以上则以各类名著为主,范围涉及到历史、科普、文学、自然等方面,如《水浒传》《城南旧事》《狼图腾
》《茶花女》《鲁滨逊漂流记》等。

五六年级则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拓宽,学生的语文素养不知不觉间提高了。

要启发性地点拨和指导。

比如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组图画表达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在准备写这个故事之前,同学们有没有想好这个故事在每个阶段都发生了哪些事呢?”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在我的引导下对故事的内容进行大体的构思,这样他们在写的时候便可以避免
“卡壳”的问题。

当然,学生受到经验的限制,他们制作的大纲未必合理,只要符合他们的能力现状即可。

有些看图说话图片量较大,比如图1为组图,共四幅,这时,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对每一张图片进行故事润色,
然后将四组文字组在一起,让其形成一个整体型的故事,这样还能间接提高学生的逻辑性。

总的来说,培养小学二年级生看图说话的技巧,并在这个基础上渗透写作技巧的培养机制,这是提高他们对写作技巧把握的关键,并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

四、写图,让图画诱导学生实践
写图是看图说话的最终环节,也是学生将想法落实到笔端的重要环节。

在学生写图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手把手的指导,而是根据学生写的内容和方法来进行合理的点评,并在点评中渗透指点,由此让学生在类似聊天和谈话的环境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而且,小
学二年级的学生本身在理解能力方面受限,所以我们在指点的时候也要适当地使用一些有趣、
巧妙的言语。

比如有的学生围绕图1撰述文章后,他的文章中出现这样一段话:“小兔子给妈妈做了白菜汤,妈妈夸奖小兔子很勤奋。

”我问学生:“图片中并没有提到兔子妈妈呀,
为什么要写兔子妈妈呢?”这名学生告诉我:“第四幅图小兔子收获了白菜,还带走了一些白菜,肯定是带回家吃的呀,所以应该有兔子妈妈才对呀。

”多么单纯但又合理的想法。

所以,我们在评价的时候,不能单纯地局限在图画内,
同时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不能紧紧围绕图画有限的内容。

可见,“看图说话”只是一个简单的资源,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围绕图画本身启发学生更多的创作想法。

由此,不但可以让学生的想象更加丰富,而且还能让他们在写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篇篇优美有趣的故事。

总之,“看图说话”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项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挑战的是“看图说话”的运用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措施,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完善自身的能力,丰富教的方法;而机遇是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写作教学技巧,增进他们的写作教学经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单集实验小学(221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