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高二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市高二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敕造/赦免嗔怪/瞋视麦穗/恩惠绽放/淀粉
B . 开拓/拓本监生/监管炮烙/烙印忖度/踱步
C . 树梢/稍息谗言/谄媚伺候/窥伺胳膊/胳肢窝
D . 草窠/巢穴脊背/贫瘠提防/河堤蹿红/撺掇
2.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愧疚(jiù)绛紫(jiàng)执拗(niù)睡眼惺忪(xīng)
B . 窒息(zhì)百舸(kě)忤逆(wǔ)运筹帷幄(chóu)
C . 戍守(shù)遒劲(jìn)漂泊(bó)妄自菲薄(fěi)
D . 偏袒(tǎn)潸然(shān)荇菜(xìng)载人飞行(zǎi)
3.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草菅人命 / 歼灭谄媚阿谀 / 陷阱矫揉造作 / 矫情
B . 颐指气使 / 丰腴不寒而栗 / 莅临弦外之音 / 旋律
C . 功亏一篑 / 感喟苦心孤诣 / 翌日头皮屑 / 戏谑
D . 拾级而上 / 侵蚀涣然冰释 / 盥洗所向披靡 / 靡费
4.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囊括(náng)称颂(chēng)惋惜(wǎn)躁动不安(zào)
B . 分量(fèn)短暂(zhàn)回避(bì)垂暮之年(mù)
C . 顽石(wán)脆弱(cuì)糊涂(tū)无与伦比(lún)
D . 杯皿(mǐn)推衍(yǎn)规矩(jǔ)紧挨一起(ái)
5. (2分)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黯然慷概风华正茂沧海一栗
B . 星晨榆荫铤而走险凄婉迷茫
C . 头晕沦陷不计其数峥嵘岁月
D . 斑澜天伦鱼翔浅底书生意气
6. (2分) (2019高二下·临海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辟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B . 随着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深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内含发生了深刻变化。

C . 苏炳添在打破全国记录的同时,完成了中国几代“飞人”突破十秒大关的夙愿。

D . 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亲睐自行车运动,不曾想,在骑车时意外摔倒导致腿骨骨折。

7.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大讲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先生,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
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地背诵下去了。

A . 前瞻后顾博闻强记连篇累牍
B . 左右顾盼旁征博引连篇累牍
C . 前瞻后顾旁征博引成本大套
D . 左右顾盼博闻强记成本大套
8. (2分) (2017高一下·桂林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围绕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进行的法律修正,还专门引入了禁止买卖精子、卵子、受精卵和胚胎,禁止以任何形式实施代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中关于是否取消对晚婚晚育夫妻进行奖励的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和欢迎。

C . 李克强每次在外交场合与泰国新任总理巴育碰面时,都强调要落实好两国已经达成的协议,大力促进两国的“铁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合作”。

D . 在线旅游行业纠纷不断,成为投诉重灾区。

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对在线旅游行业的监督体制的缺失,另一方面则是由行业自身的牟利行为、管理不力造成的。

9. (2分)(2019·湖南模拟)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记忆性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_______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更有思想。

能通过阅读提出更有价值的质疑,________,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由此可见,________。

①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②我们更应该提倡批判性阅读
③阅读有记忆性和批判性之分
④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A . ①③②④
B . ③①④②
C . ④②①③
D . ①④②③
10. (2分)下列各项中,运用了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B .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C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11. (2分) (2019高一上·顺义期中)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

B . 本文与《后赤壁赋》都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所作,这期间他还写了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C . 本文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表现出主人公乐观豁达的胸怀。

D . 本文通过叙事,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12. (2分) (2017高一下·邵阳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
A . 多情自古伤离别
B . 竹杖芒鞋轻胜马
C . 楚天千里清秋
D .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13. (2分)对下面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王来何操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缪也
④郑伯克段于鄢⑤沛公安
在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⑦石之铿然有声者⑧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A . ①⑤/②⑧/③⑥/④/⑦
B . ①⑤/②⑧/③⑥⑦/④
C . ①⑥/②⑧/③⑤⑦/④
D . 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14. (2分)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冯虚御风②悟言一室之内两句都有通假字
B . ①何以解忧②俯察品类之盛两句都是定语后置句
C . ①歌窈窕之章②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两句都有古今异义词
D . ①顺流而东也②渔樵于江渚之上两句都有词类活用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
15. (6分) (2018高三下·福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表,字文奥,(陈)武庶子也,少知名,与诸葛恪、顾谭、张休等并侍东宫,皆共亲友。

尚书暨艳亦与表善,后艳遇罪,时人咸自营护,表独不然,士以此重之。

徙从太子中庶子,拜翼正都尉。

兄修亡后表母不肯事修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统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表于大义公正如此。

由是二母感寤雍穆。

表以父死敌场,求用为将,领兵五百人。

表欲得战士之力,倾意接待,士皆爱附,乐为用命。

时有盗官物者,疑无难士施明。

明素壮悍,收考极毒,惟死无辞,廷尉以闻。

权①以表能得健儿之心,诏以明付表,使自以意求其情实。

表便破械沐浴,易其衣服,厚设酒食,欢以诱之。

明乃首服,具列支党。

表以状闻。

权奇之,欲全其名,特为赦明,诛戮其党。

迁表为无难右部督,封都亭侯,以继旧爵。

表皆陈让,乞以传修子延,权不许。

嘉禾三年,诸葛恪领丹杨太守,讨平山越,以表领新安都尉,与恪参势。

初,表所受赐复人得二百家,在会稽新安县。

表简视其人,皆堪好兵,乃上疏陈让,乞以还官,充足精锐。

诏曰:“先将军有功于国,国家以此报之,卿何得辞焉?”表乃称曰:“今除国贼,报父之仇,以人为本。

空枉此劲锐以为僮仆,非表志也。

”皆辄料取以充部伍。

所在以闻,权甚嘉之。

下郡县,料正户赢民以补其处。

表在官三年,广开降纳,得兵万余人。

事捷当出,会鄱阳民吴遽等为乱,攻没城郭,属县摇动,表便越界赴讨,遽以破败,遂降。

陆逊拜表偏将军,进封都乡候,北屯章阬。

年三十四卒。

家财尽于养士,死之日,妻子露立,太子登为起屋宅。

子敖年十七,拜别部司马,授兵四百人。

敖卒,修予延复为司马代敖。

延弟永,将军,封侯。

始施明感表,自变行为善,遂成健将,致位将军。

(《三国志·吴志·陈表传》)
【注】①:权:孙权。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兄修亡后/表母不肯事修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统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
B . 兄修亡后/表母不肯事修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绕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
C . 兄修亡后/表母不肯/事修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统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
D . 兄修亡后/表母不肯/事修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统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

在西汉,因皇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也用“东宫”指称皇太后。

B . 太子中庶子,官名。

秦置中庶子,西汉称太子中庶子,为东宫属官,职掌如侍中,属太子太傅、少傅。

主要职责有陪侍太子、奏事文书、讽谏官宦、宗庙祭祀等。

C . 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D . 司马,古代职官名称,是非常重要的军职。

殷商时代始置,位列三公,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管军政和军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陈表虽然是庶出,但是很注重维护礼法,注重维护兄长陈修的地位。

他不但对待陈修的生母很好,也很注
意尽量维护陈修之子陈延的地位。

B . 陈表深得军心,善于养士,甚至不惜散尽家财。

同时,他对待将士们非常好,以诚相待。

强壮凶悍的施明最后成长为将军,正是体现了他对将士的影响。

C . 陈表的父亲陈武战死沙场,陈表因此立志投身行伍,杀敌报国,替父报仇。

他也确实拥有军事才能。

鄱阳民吴遽造反,声势浩大,但是陈表率兵征伐,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D . 陈表年轻时和诸葛恪、顾谭、张休等人共同陪伴孙权的太子孙登,朋友关系相处得很不错。

诸葛恪后来功绩卓越,仍不忘记力荐陈表,让他得以封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表便破械沐浴,易其衣服,厚设酒食,欢以诱之。

②家财尽于养士,死之日,妻子露立,太子登为起屋宅。

16. (11分) (2020高三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

生而失父,与祖母居。

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大散财货,甚得乡邑欢心。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

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

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南到居巢就瑜。

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

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

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

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

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北方诚多务也。

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

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权即遣肃行。

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

肃径迎之,劝
备与权并力。

备甚欢悦。

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九》,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B . 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C . 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D . 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侨、札之分:春秋郑国公孙侨(子产)与吴国公子季札在外交事务中一见如故,互赠缟带纻衣以表友情。

后以此比喻朋友之交。

B . 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这里孙权说的是父亲离世,自己也就成了孤儿。

C . 桓文: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并称。

《孟子》中就有齐宣王问询“齐桓晋文之事”,由此可见他也想要建功立业,称霸天下。

D . 吊:吊丧的意思,鲁肃要去悼念死去的刘表,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以借机行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鲁肃为人不吝惜财物,愿以财物助人。

不只是得到乡里之人的赞誉,也得到身为居巢长的周瑜的认可。

B . 鲁肃在选择自己的出路时很有理性。

虽然袁术给了自己东城长一职,但认为袁术不会有大发展,所以带人向南投靠周瑜。

C . 鲁肃才华与众不同。

孙权与他初次相谈,就发现鲁肃对天下形势的客观分析与众不同,后来曹操有欲东之问,孙权更深感鲁肃的不可替代。

D . 鲁肃一心要帮助刘备。

因为刘备堪称天下的英雄,且拥有十分有利的荆州,所以他说服了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抗曹。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

②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三、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17. (15分) (2019高三上·玉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缝山针
非鱼
年又春是市文化局的助理调研员,也是个业余画家,他的写意山水在省里小有名气。

局里开党委会研究驻村扶贫工作,说市里要求必须有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队,在扶贫村帮扶一年,尽快帮村民走上致富路。

年又春一听说是高阳村,他忙说,我去。

高阳村年又春去过。

几年前他出去写生,骑一辆自行车三转两不转到了一个小山村,①当时正是槐花飘香的时候,漫山遍野雪白的云朵起伏着,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他躺在树下睡了一觉,然后支起画架,画了两幅《听槐》。

临走的时候,年又春问一个放羊孩子,那孩子吸溜着鼻涕告诉他:这是高阳村。

正月十五没过,年又春就带着被褥、军大衣、煤气灶、米面油盐,和两名驻村队员来到高阳村。

村民们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的到来,年又春看到寒风里热气腾腾的欢迎队伍,他的心一颤: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帮百姓致富。

年又春从局里要来一部分扶贫资金,又借助各种关系拉来十来万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帮扶工程建成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村委开会也开他们宿舍去了,大事小事都要跟他们商量。

②秋天到来时,山上的柿子树上挂起了火红的小灯笼,年又春站在山顶上,深深呼吸着山风带来的果实成熟的香味,他又一次醉了,久违的情绪在胸膛里鼓胀。

下山的时候,年又春看见瘦瘦的高小根背了一大筐煤。

他早听说高阳山上有煤,可一直没顾上详细问。

他叫住高小根,要看看他筐里的煤。

高小根说这煤是无烟煤,好烧。

山上不少,也不深,有时候找准了几镢头下去就能看到黑煤。

年又春一听立即兴奋了。

这么好的资源怎么村里早就不知道开发呢,要开发出来,村民不早富了,还用他们来扶贫?年又春一回村就把村委会主任叫来,问他煤的事。

主任说早也想开发,村里没钱,投资不起。

找市煤炭局的一个技术员来看过,他说都是“鸡窝矿”。

年又春问他啥叫“鸡窝矿”。

主任说就是矿床太小,一小片一小片,跟鸡窝一样。

年又春一听沉下脸,“鸡窝矿”也是矿啊,怎么着也能给老百姓带来财富不是。

村主任一听忙点头说,是,是,是。

于是,高阳村的煤矿开挖了。

没钱,招外地的人来开发,村委会账上的钱慢慢多了,村民下窑挖矿,每天也可以挣八十块钱。

高阳村热闹起来了,轰隆隆的汽车、拖拉机从年又春帮忙铺设的公路上开进来,又开出去,一车车煤挖出来,又拉走,换成了钱。

第二年春天到来时,一些村民家里开始准备盖新房,谁见了年又春都双手拉着他说感谢啊,感谢党。

年又春是喝完高小根的喜酒才离开高阳村的。

高小根在矿上挣了钱,买了个三轮摩托,还从山外娶回一个漂亮媳妇。

年又春借着酒劲说:新娘子长得好看,回头给我当模特。

高小根乐得直握手,不停说:喝酒,喝酒。

年又春的扶贫工作结束了,在全市召开的表彰会上,年又春做典型发言,他声情并茂,会场上好多人都在悄悄擦眼泪。

没多久,年又春的先进事迹报到了省里,省里对市里的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嘉奖,年又春不但晋升一级工资,还被调到市科协做了主席。

年又春一年多后翻看他的获奖作品《听槐》时想起了高阳村,他对高阳村的深厚情感被一下勾了起来。

到高阳村去!年又春立即带上司机出发。

③暮秋时节,风很劲,一路上枯黄的叶子在车前翻卷飞舞,车轮带起的小石子儿敲打着车窗车门,发出清脆的响声。

停,快停下。

年又春看见高小根了。

司机停下车,年又春下车叫高小根,高小根迟疑了一下才认出是他,忙过来拉着年又春的手说:年局长来了,大家都一直念叨你呢。

年又春叫高小根一起坐上车回村,高小根说不了,他得上坟去。

年又春忙问:谁不在了?高小根苦笑一下:媳妇。

八月份下大雨,她从山上下来,一个挖过的废煤矿突然塌了,媳妇一下陷了进去,肚子里还有五个月大的孩子。

年又春惊呆了,怎么会这样?他沉默了一会说,我们一起去。

年又春和高小根一起慢慢朝山上走,年又春越走越心惊。

满目疮痍!他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所看到的。

到处是挖过的和正在挖的小煤窑洞,废弃的煤矸石。

曾经茂密的树林,现在几乎不剩几棵树,孤单地守着快速苍老的高阳山。

年又春在高小根媳妇的坟前跪了下去:都是我的错。

高小根忙拉起年又春,年局长,你是我们的致富大救星,是她命不好,赶上了,怎么能赖你呢?
年又春没有勇气走进高阳村,他匆忙赶了回去。

三个月后,市里禁止小煤窑开采的通知下来了,一件由年又春设计的巨型雕塑也从省城运到了市里,又被运到高阳村,是年又春自己掏钱制作的。

那是一根细细的弯弯的金属大针,足有十来米高,斜依在一个底座上,在太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年又春给这个雕塑取名字叫:缝山针。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风景秀丽的高阳山热闹起来了,村民靠煤矿挣钱,盖房娶妻,生活得到改善,这是年又春的政绩,他因此得到嘉奖。

B . 《听槐》画作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既表现了年又春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推动情节发展,让他再次来到高阳村,目睹高阳山的现状。

C . 小说提到年又春赞美高小根的媳妇漂亮,最后高小根媳妇却因废煤矿而丧命,这样设计增加悲剧性,并以此讽刺年又春。

D . 小说以年又春驻村扶贫为主要内容,展现中国新时期农村生活的画卷,而其中暴露的问题也给扶贫工作敲响了警钟。

(2)画线句子是三次对高阳村环境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以“缝山针”为标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18. (5分) (2020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
岑参
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

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

知君市骏马,不是学燕王。

[注]①本诗作于乾元二年(759)五月,时岑参任为虢州(今河南灵宝市)长史。

天平何丞:即天平县何县丞,生平未详。

②关:指潼关,在岑参任职的魏州西边,处通住长安途中。

③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

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④燕王:指燕昭王,战国时燕国国君。

郭隗曾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紧承标题,“晚”和“夕阳"点明送别时间,晚树苍苍、夕阳西下勾画出苍茫的远景。

B . 颔联描写近景:阵阵旋风吹醒别酒,蒙蒙细雨打湿行装。

虽不言“送”而“送”自在其中。

C . 颈联揭示何承入京市马目的备战防秋,“边尘黑”“塞草黄"渲染出边关的紧张形势。

D . 本诗虽为送别之作,但其中蕴含了诗人对边事的关切以及早日跨上骏马、驰骋边疆的愿望。

(2)本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结尾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五、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9. (5分) (2019高三上·浙江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3)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________,________。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
(5) ________,________。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赵善庆《山坡羊·燕子》)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20. (5分) (2020高二下·大连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熟悉的成语中有一个词叫“乐极生悲”;我们学过的课文《赤壁赋》《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中均有“兴尽悲来”的情感变化;国家经受磨难的时候,我们总会用到一句“多难兴邦”来提振民心……似乎快乐愉悦和悲伤痛苦之间、艰难困苦和振兴富强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你的学习与生活,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