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备课时间课题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知道鉴真东渡
的具体历史史实及其影响。
知道玄奘西行的时间和贡献,唐朝时
中外文化频繁交往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
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
神动力。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
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出现交往盛况的原因并总结出唐文化的世
界意义。
教学
重点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教学
难点
唐朝频繁对外交往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PPT展示:全世界的唐人街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几幅图片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世界各地
的唐人街,为什么外国人会称中国人为“唐人”?因为唐朝时期的对
外交往十分活跃,给许多国家都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外国人习惯把
中国人称为“唐人”。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唐朝对外交往
的活跃。
讲授新课:
环节时间
3
(一)遣唐使
1.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PPT播放日本遣唐使图片)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
(>>>PPT展示日本模仿唐朝的各个方面)
2.想一想:日本为什么会派遣那么多的遣唐使来中国?
答: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因为日本当时刚刚进行“大化改新”,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自然吸引了日本。
(二)鉴真东渡
(>>>PPT播放鉴真东渡视频)
1.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鉴
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
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2.鉴真(688~763年)(ppt展示鉴真铜像)
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
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
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曾邀请他去日本,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
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鉴真在日本十年,深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
3.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11
建筑、绘画等。
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ppt展示日本奈良招提寺和鉴真手迹)
想一想:鉴真为促进中日友好交往中做出了什么贡献?
答:鉴真六次东渡成功到达日本,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鉴真东渡20 5
1. 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他不畏艰险,历经磨
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他遍访天竺的寺院,研习佛法,
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 ppt展示玄奘西行图)
2. 玄奘(602—664)( ppt展示玄奘画像)
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
佛教法
相宗创始人。
他是我国佛教学界崇高声望的大德,是中国历史上最富
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在沟通中印文化上最有贡献的一个人。
唐太
宗贞观三年(629年),他历尽千难万险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前后17
年,博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携带回许多经籍,并长期从事翻译
佛经的工作。
他的事迹被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改编写入中国四大古典名
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3.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根
据的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的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
贵文献。
( ppt展示大唐西域记封面)
……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寻复结冰。
经途险
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
……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
没,难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
4.动脑筋:
问题: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
对重重困难的?
答案:靠的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课堂小结
展示本课知识线索
回顾本课知识
15
2
板书设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
3.玄奘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