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9届)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5小题)
下图表示“某日北半球a.b 两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示意图” 。

读图完成1~3题。

1、此日,太阳直射点和a 纬线的纬度分别是:
A .︒0 N ︒15
B .N ︒5 N ︒30
C .N ︒15 N ︒45
D .N '︒2623 N ︒60
2、对于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北京的气温接近一天中的最高值
B . 日出方向为东南方
C .悉尼的太阳辐射强度达到最低
D .伦敦夏日艳阳高照
3、6月22日,b 纬线上的最小太阳高度为
A .'︒346
B .'︒268
C .'︒2621
D .'︒3421
气温距平(单位:℃)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

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图”,完成4-5题。

4、影响该图中气温等距平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④洋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图中M点数值可能为
A.-2℃ B.-4℃
C.-6℃ D.-8℃
6、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A.光照 B.热量 C.降水D.土壤
7、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A.农作物A B.农作物B 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 C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

据此完成8~9题。

8、这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
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
C.能源基地 D.研发基地
9、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2019年10月13日,铁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贵广铁路正式动工,它的起点是贵阳市,终点是广州市,全长857千米,设计时速200千米,预计2019年完成。

完成10~11题。

10、贵广铁路的桥梁和隧道总长超过630千米,占铁路全长的73.7%,根本原因是
A.可以尽量减少迁移的人口数量
B.大量修建桥梁和隧道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
C.保护沿途的野生动物
D.地形起伏大,河网密布,喀斯特地貌广布
11、关于贵广铁路产生的社会效应,不正确的是
A.为西南地区建设提供一条出海大通道,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西南地区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为珠三角地区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腹地
C.促进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缓解珠三角能源紧张状况
D.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沿线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城镇化进程
12、随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产生与加强,中国古代出现了避讳制度,即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秦朝初年改“正月”为“端月”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1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

”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1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15、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

以上材料能够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②考古发掘③史书记载④民间传说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6、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钢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大量进口钢铁,炼钢、冶铁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另一方面,铁矿砂却大量出口。

上述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A. 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
B. 外资所占比重过大
C. 我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D. 当时缺乏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17、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

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A. 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 传统服饰有强大的生命力
C. 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 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18、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B.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双赢
C.希望两岸实现三通 D.两岸应该实现全面合作
19、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表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已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领导人关于“和平崛起”的表述向国际社会传递的信息有①“冷战”后传统不安全因素不再对和平构成威胁②中国的崛起对国际社会不是威胁而是机遇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④中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和平崛起成为可能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20、2019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这一世界体坛盛会起源于古希腊。

据说古奥运会是为祭祀宙斯神而兴办的。

运动会期间希腊各邦都必须停战,优胜者将被看作是英雄而受到热
烈欢迎。

古希腊还规定参加运动会的每个竞技者必须是纯希腊血统、未受过任何刑罚的自由男子,并且禁止妇女参加观看运动会。

对上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奥林匹克运动会
B. 古希腊奥运会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和宗教色彩
C. 古希腊对妇女、奴隶和移民存在着歧视,因此古希腊民主不会是真正的民主
D. 由于奥运会的存在,希腊各邦之间不再发生战争
21、“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

变成“野蛮人”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造就的巨大财富 B.工业城市造成的环境污染
C.工业革命推动的殖民掠夺 D.工业革命带来的人性贪婪
22、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如果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就能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其失败是必然的
23、2019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决议,授权各国使用海陆空力量打击索马里海盗。

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重要作用
A.解决国际争端 B.打击贸易保护主义
C.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D.推动可持续发展战
“现在”该服装厂生产服装的单位商品价值量是原来的,该厂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原来的。

A.1/4 4倍 B.1/2 4倍
C.1/4 2倍 D.1/2 2倍
25、成都市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集中流转额4602亩耕地,公司以众多现代农业项目为依托,致力于现代高新农业科技推广,建设生态型安全食品生产基地,最终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及产业园。

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积极作用是
①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②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水平
③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合理流转④发挥农村中集体经济的主体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26、“取于民,用于民,福祉同谋,千溪恬水盈沧海;征以法,纳以法,和谐共建,一片冰心在玉壶。

”从经济常识角度看,这幅对联体现了
①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②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③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④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27、我国在同别国进行贸易时,不附加任何不平等的条件和不合理的要求,也绝不允许别国将不平等的条件和不合理的要求强加于我国。

这说明
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还不发达②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始终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③国家不论强弱、大小,都有独立自主的权利④对外经济贸易是主权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8、2019年8月27日,引江济巢调水实验正式开始,这是安徽省治理巢湖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项目实施后,每年可以向巢湖引入长江水约10亿立方米,对巢湖水质改善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推动巢湖污染的综合治理,有效遏制蓝藻爆发。

材料告诉我们
①规律是可以创造的②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③人能改造自然界④要尊重物质运动规律以便于改变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9、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

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

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吃一堑,长一智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30、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于2019年12月21日率海协会代表团赴台展开为期5天的宝岛之行,并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举行会谈。

自1993年4月两岸举行“汪辜会谈”并达成4项协议以来,两岸关系经历了重重波折,如今终于雨过天晴,迎来了两岸关系大发展的明天。

这体现出的哲理是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前提②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④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能够引起质变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1、“嫦娥一号”用自身携带的立体相机获取并传回了第一张月球表面图像,图像清晰的反映了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特征。

“嫦娥一号”采用我国独有的几项技术,为月球拍下倩影,从而制成世界上首幅完整细致的立体月球地图。

可见
A.实践的发展为人们认识提出新课题
B.科学实验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C.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2、我国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国旅游相当普遍,不少国家为了方便中国游客,写有带有中文的标牌,有一类中文提示使我们感到耻辱,在旅游景点或商场等公共场所,赫然贴着中文警示“请不要随地吐痰”,“请勿大声喧哗”等。

这告诫我们
①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②公民要有国家主人翁意识,尊重人格、国格
③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④公民要维护国家的安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

全会召开前,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决定》(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这表明政治协商已成为
①我国国家机关的重要职能②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4、2019年4月2日,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伦敦举行。

在此次峰会中,中央人民政府同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派出代表,以中国代表团成员身份参加会议,这有助于香港更深入的了解当前国家金融形势及未来改革的路向。

这表明
①香港特区政府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②香港特别行政区行使外交权③“一国两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在国务院授权下,香港可以处理某些涉外事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35、自从胡锦涛主席提出中国实行“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之后,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政府进一步向世界阐明,中国崛起的性质是和平的,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中国崛起是为了和平。

这表明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据②综合国力决定该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③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的性质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③ B.②④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36分)
36、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36分)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形成的区位因素。

(18分)
1949年洞庭湖面积有4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积和大量围垦,到1997年其面积只有2691平方千米,缩小了近40%。

(2)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说明针对该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8分)
(3)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10分)
37、(32分)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

”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

明清两代山东出了10名状元,其中有6名出自该文化带。

运河沿岸的济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据地,明以前民间信仰较为单一和正统。

晚期以后,金龙四大王崇拜、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开。

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崇朴”、“循规蹈矩”向“靡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l)据材料一,分析运河航运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9分)
材料二
二郎山,是康(川)藏线上的第一座大山,海拔3437米,它随《歌唱二郎山》(创作于1951年底)的旋律名扬中外。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

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

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

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畜不让侵略者他来抢。

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藏公路的开通对西藏产生的影响。

(6分)
材料三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
(3)据材料三,指出世界航运业发生的变化。

(2分)简述19世纪以来交通工具的进步及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6分)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迅速恢复,京滨、中京、阪神地区成为带动整个日本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1964年奥运会在东京举行时开始运行的东海道新干线,不仅需要总额高达3800亿日元的巨额投资,而且要确保每小时200公里高速运行的安全。

为此,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技术开发,这极大地促进了冶金、机械制造、电子、土木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的发展。

由于新干线可在4小时之内将京滨、中京、阪神工商业地带及中间城市有机地连接起来,人员和物资流通环境大幅度改善,因而大大促进了新干线沿线地带新产业的形成。

(4)据材料四,概括新干线的建设对日本经济的推动作用。

(4分)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影响交通发展的因素。

(5分)
38、(32分)材料一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农业和农村工作,强调要更多的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材料二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某市在外打工的200万农民工中,有20万返回家乡,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置、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

该市委书记说: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问题是个难题,但返乡农民工接受过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更是资源和财富。

(1)运用经济常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出路。

(12分)
(2)运用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原理,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市委书记的上述观点。

(10分)
(3)运用政治常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党和政府应该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10分)
39、(60 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

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

到 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 世纪 80 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 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

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 18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玉米在 200 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5 分)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5分)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

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

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
米的播种面积迅速扩大,1953 年为 580 万公顷, 1956 年达 1640 万公顷,1962 年增至 3710万公顷。

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

这些被“推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的那样高。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等)(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根据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

(10 分)
图9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苏联中亚某地(46°N,62°E) , 乙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44°N,125°E)
图9
(4)甲地属于①气候,对种植玉米不利的气候条件是②,适宜发展的农业为③。

乙地属于④气候,对种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⑤。

中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⑥平原。

(14 分)
读表 1,回答问题。

年份稻谷小麦玉米合计
2001 686.9 53.8 2609.5 3350.2
2003 541.0 22.1 2627.2 3190.3
2004 600.1 11.4 2901.5 3513.0
2019 654.0 9.5 2775.2 3438.7
(5)表中四年数据表明,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是⑦。

若以每年三种谷物种植总面积为 100%计算,则玉米种值面积所占百分比最高达⑧,2019 年小麦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为⑨。

(6 分)
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

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年度产量年度总需求
需求结构
饲料消费食用消费工业加工其他
2001 10600 11813 8380 771 1180 1482
2002 11136 12410 8327 737 1380 1966
2003 12130 13789 9020 828 1450 2500
2004 11400 13077 9156 792 1540 1589
2019 12160 13181 9360 820 1730 1271
2019 13000 13400 10000 ——600
(6)运用经济常识知识,根据表 2 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10 分)
作为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美国把玉米加工产业当作一个绿色能源产业加以发展。

近年来,出于开发新能源和消化陈化粮等多种考虑,中国发展了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产业。

当中国玉米燃料乙醇工业迅速发展引起玉米供需关系明显变化,库存迅速下降,并影响到其他相关产业正常发展的情况下,2019 年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明确表示不支持玉米燃料乙醇等产业过度发展。

(7)运用唯物的辨证的观点分析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

(10 分)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C
5、C
6、B
7、A 8、C 9、C 10、B 11、C 12、D
二、非选择题
(3)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

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应该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5分)
②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捍卫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责任主体。

政府应该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认真履行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服务职能。

(5分)
14、(60 分)
(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联系加强。

(2)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3)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都达到预期目标。

原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生产管理不善;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追求霸权地位。

(4)①温带大陆性②降水少(干旱)③畜牧业
④温带季风⑤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利于玉米生产⑥松嫩
(5)⑦先降后升⑧82.6% ⑨0.28%
(6)从整体上看,玉米总产量在扩大,总需求也在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饲料消费、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

从 2001 年至 2019 年,玉米总需求一直大于总产量(总共给),且供需差额先扩大再缩小。

因此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应该逐步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将会逐渐减小。

玉米价格的上扬将会进一步刺激生产者采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增加玉米产量。

(7)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产业政策,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原理;从玉米深加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来统筹考虑相关政策,体现了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