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由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生肖
一、生肖的由来
中国人拥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生肖,每个人都是这个家的成员。

生肖也叫属相,是代表十二地支的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最迟在东汉时期便已定型。

十二生肖不但在汉族家喻户晓,在其他民族中也广为流传。

中国现在有十三亿人,人人都有一个属相,每种属相都有一亿多人。

十二生肖起源于古老的动物纪年,它最初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记录时间,特别是记载人出生的年份。

它使用一套特殊的符号系统,即十二种动物形象,把年、月、日、时的时间进程鲜明而生动地表现和记录下来,适应了人们简化纪时方法的需要,体现出天人合一、珍重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纪时之外,生肖在古代还广泛地用来测八字、合婚姻、算命运。

它提示我们,生肖与生命有着极密切的联系。

人有寻根的本能,对自己的生命,家庭、民族和国家的过去,都有了解的渴望。

人类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生命是否可以永远延续?如果可以,又是通过什么方式?
中国自古有许多有趣的生肖民俗,现代人不免追问其含义:鼠嫁女意味着什么?人们为什么要鞭春牛?凶猛的老虎何以变成了温柔的新娘?人们在选择墓地时,为什么以发现“蛇盘兔”为吉兆?中国的词汇中,为什么那么多与龙有关?双头蛇的含义是什么?藏区的风马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美好的事物多来源于羊?猿鸣鸡啼的文化含义是什么?日蚀月蚀时人们为什么要敲响器?为什么猪与家园和坟墓联系在一起?这些问题,或许从远古以来便一直困扰着人类。

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索,古人给出了种种答案,十二生肖就是华夏先民对生命问题的一个极富神奇色彩和比喻意义的回答。

有关生肖起源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大量新的考古资料的出土,大量民俗资料的发掘整理,新的学术理论的学习引进,人们对生肖与生命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生肖反映或体现了华夏先民对自身命运的认识、把握或期待。

在古人眼中,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圆环,生命来自母体,又回归母体。

生与死,或者说出生与回归,只是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

死而复生是生命的普遍现象,是实现长生不老的重要途径。

死就是回归,回到生命所出的地方。

万物都有一个归宿:鸟归林,兽归巢,水归壑,风归谷,日月归山,年归冬,
人归家,五谷归土。

根据古人同类相生的思维,林、巢、壑、谷、山、冬、家、土既然功能相同,当然可以相互替代。

用一个名词来表示,这个万物共通的出生与回归之处就是母体。

回归就是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

有回归,万物才能与祖先相聚,才能从母体中重新获得生的力量,才能再生,或者叫起死回生、死而复生。

从母体中出生需要借助沟通,返回母体也需要借助沟通。

沟通是实现生命与世界联系必不可少的手段或能力。

万物就在这生而死,死而生,死生相续,生死循环的过程中获得了永生。

生肖动物以不同形式体现了生命的意志,或者说体现了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期望:它象征母体,是生命诞生和回归之所,与祖先有天然的联系;它善于沟通,能够引导新生命来到世界上,引导有病的生命获得新生,引导濒死的生命回归母体,死而复生。

生肖沟通阴阳而化育万物,成为人们出生与回归的共同家园,满足了人们的长生梦想。

可以说,在生肖动物的身上,寄托了人最高的生命理想:生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化于自然又驾驭自然,开辟天地又沟通天地,与天地同生又生生不息。

生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启迪心灵之门的钥匙,是历久弥新的人生智慧。

明白了生命的真谛,人类或许便可以更达观地对待命运,更宽容地对待他人,更平和地对待荣辱,更睿智地对待人生。

为了获得这种能力,人们乐于把新的生命比附为具有超凡能力的动物,这正是古人创立十二生肖的原意。

最初的生肖或许就是这样来的。

十二生肖在中国几乎尽人皆知,人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属相。

但人们却很难说出十二生肖的由来。

那么多种动物,为什么偏偏选择了这十二种?为什么十二生肖中以鼠为首,以猪收尾?为什么其中既有家畜,也有野生动物?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从十二生肖在汉代定型以来,人们便试图加以求证。

然而,由于生肖是在数百乃至数千年间逐渐形成,且主要流传于民间,见于文字的证据较少,因而人们在研究时只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天象的角度、天体运行与地球生命的关系、生肖动物的趾爪奇偶等生理特征、动物活动习性在不同时间的表现、黄帝玉帝的安排、远古的图腾,等等,表现出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其中有些说法着重探讨生肖的来源,有些说法又把生肖来源与生肖排列顺序问题综合考察。

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

1、1天象星宿说
此说认为,十二生肖来源于人们对天象的观察与总结。

在中国古代,为了计算时间,天文学家需要观察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这种观察是以相对不动的恒星为背景
的,为方便起见,需要确立一个坐标系统。

古人于是将黄道(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与赤道(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即“二十八星宿”,也称“二十八舍”、“二十八次”。

由于各个星座的形状大小与恒星数目皆不相同,因而二十八宿的各星空区域是不等分的。

古人又将这二十八宿按东、西、南、北四方分为四组,每组七宿,组成形状像一种动物,称为“四象”,又称“四维”、“四兽”、“四方神”,分别是: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具体来看,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二十八宿也分别代表一种动物。

东方苍龙中:角为蛟、亢为龙、氐为貉、房为兔、心为狐、尾为虎、箕为豹;西方白虎中:奎为狼、娄为狗、胃为雉、昂为鸡、毕为鸟、觜为猴、参为猿;南方朱雀中:井为犴、鬼为羊、柳为獐、星为马、张为鹿、翼为蛇、轸为蚓。

北方玄武中:斗为獬、牛为牛,女为蝙、虚为鼠、危为燕、室为猪、壁为貐。

二十八宿是用来确定时间的,十二生肖的核心是将人的出生时间与某种动物相联系,也用来计算时间,因此人们自然认为两者之间有某种联系。

二十八宿中的二十八种动物包含着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因而有人认为十二生肖源于二十八星宿。

但也有人认为二十八宿是由十二生肖扩张而成。

郭沫若在《释干支》文中,根据西方的黄道十二宫说,指出中国的十二地支也是从观察天象诞生。

郑文光在《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进一步论证,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均源于华夏先民观察天象所得,每年,新月十二次出现在不同的天区,人们将十二次新月的不同背景星象描画下来,成为符号,逐渐凝为十二地支文字。

他说:“十二生肖来自十二支。

午为马,有天上众星命名为证。

前面的辰为龙,也是如此:辰位的角宿(室女座α)和大角(牧夫座α)这两颗亮星,正是象征着东方苍龙这条龙的两角,因而得名。

”当新月出现在轩辕座时,将这组星星用线条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甲骨文“寅”字。

而这一组星的图形,十分像一只蹲踞的猛兽的头部,“希腊以之为狮子座;中国不产狮,以之肖虎。


1、2图腾崇拜说
早在远古时期,生活在原始氏族社会的人就将那些与他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植物,当作本氏族的徽号、名称、标记、崇拜对象或图腾,认为它们与自己有着血亲关系,是自己的亲族和祖先,或与祖先有过血缘交流,有过某种特殊关系,是本族的保护神。

据说黄帝与蚩尤大战时,曾率领“熊、罴、貅、貔、虎”等冲锋陷阵。

“熊、罴、貅、貔、
虎”可能就是氏族的图腾或氏族的名号。

《国语·晋语四》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儇、依是也。

”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一书也认为,黄帝之子二十五宗,而只有十二姓。

十二姓中,和图腾相关的姓有酉、己、苟三姓。

“酉大约代表了一种鸡图腾,己大约代表了一种蛇图腾,苟大约代表了一种狗图腾”。

他认为,酉和鸡通称,有很长的历史。

在甲骨文和金文时代,酉和鸡都指同一样东西——鸡形酒器或刻有鸡形图饰的酒器。

《周礼》所谓“六彝”即六种祭礼用酒器,第一彝是“鸡彝”。

这说明,醴祭是同鸡崇拜相关联的仪典。

其次,苟同于狗,两者有互通关系,可以通过古文字字形字音证明:苟、狗同音;在金文中,苟字像狗贴着耳朵张望之形。

“苟”字加上表示放牧的“攵”旁,成为“敬”字,仍然表示用狗警卫,并很警觉的样子。

再次,己,其字形象蛇屈曲形状;龙与蛇的关系,表示“龙”字也由“己”字演变而成。

“己”字上加角,下加脚,就成为繁体龍字。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古时祝融八姓中有己姓,己姓有一支后代姓董,是“好龙”的部落。

由于图腾大多是动物,人们崇拜的动物基本上又与十二生肖相同,所以有人认为,十二生肖是原始图腾崇拜的延伸。

例如,白族虎氏族认为其始祖为雄性白虎,出远门时一定要选在属虎日(寅日),只有这样才会吉祥如意。

白族鸡氏族说他们的祖先是从金花鸡的蛋里孵出来的,认为公鸡知吉凶,会保佑他们。

在迁徙时,将东西装在背箩里,上面放一只公鸡。

到达新地方后,公鸡在什么地方叫,就在什么地方安家。

彝族使用的十二生肖纪日,就是起源于古代西羌族的图腾崇拜。

据说当时形成部落联盟时,定下了某一天到虎图腾部落集会,另一天到蛇图腾部落集会,虎日赶虎街(集市),猪日赶猪街。

天长日久,某一天便成了虎日,另一天则为蛇日,其他集会日为狗日、羊日、马日……后来,这种依次固定下来的图腾纪日,便化作十二生肖。

不同民族的生活地域和崇拜对象有差异,它们的十二生肖也不尽相同,例如,汉族和川滇黔彝族的十二生肖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桂西彝族的则为: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哀牢山彝族的生肖又变成:虎、兔、穿山甲、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傣族的十二生肖为:象、牛、虎、兔、龙、蛇、马、蚁、猿、鸡、狗、猪;黎族的为:鸡、狗、猪、鼠、牛、虫、兔、龙、蛇、马、羊、猴。

1、3古代生活说
认为十二生肖来源于古代汉族人的日常生活。

对与十二地支所配的动物进行分析就可发现,在古代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生存着鼠、虎、蛇、猴、兔等动物,它们与人
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家鼠依赖人类生活;猴与猿相近,古猿则是人类的祖先;蛇和虎称为“毒蛇猛虎”,虽常侵扰人,但也因此介入了人的日常生活;灵蛇是仙人仙物的守护神;官吏讲究虎威,将门之后称为虎子。

而十二种生肖动物中还有所谓“六畜”,即牛、马、羊、狗、鸡、猪等六种家畜。

“六畜”最早是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和鸟类。

“六畜”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九年》中“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

《管子》和《韩非子》中也提到六畜。

到了汉代,六畜已成为常用之词,“六畜蕃昌”、“六畜蕃县”常作为吉祥语刻在铜镜或铜印上。

六畜是十二生肖的核心,占生肖总数的一半。

龙在先秦时期就有记载,但还没有被神化。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到了汉代,龙列为四灵之一,龙的图像出现在各种艺术品上,遂为人们所熟悉。

后来,龙又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称作“龙的传人”。

这样,龙也和六畜一样,成为十二生肖的核心动物之一。

地支字与生肖字的对应关系,或许也来自人们对动物习性的观察。

东汉学者许慎等人称,“巳”字为蛇的象形,“亥”字为猪的象形。

近人研究了甲骨文、金文中,也认为某些地支字和生肖字的字形相近或同源。

总之,生肖动物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外国同样如此。

印度纪历十二兽中包括狮;埃及、希腊纪历十二兽中包括狮、驴、蟹、猫、鳄、红鹤、鹰;巴比伦纪历十二兽包括中国生肖中所没有的猫、蜣螂、驴、狮、隼、红鹤、鳄。

这些动物都源自各国的自然环境和当地人的生活。

而中国在先秦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以六畜为核心的十二生肖,其他所配动物尚未固定;到了汉代,加入了龙,十二生肖定型并开始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普遍,至隋唐时大盛,饰以十二生肖的器物大量出现。

考古发掘中,隋唐时代的十二生肖镜和十二生肖俑时有出土。

1、4动物习性说
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十二生肖动物的选用和排列,是根据每天动物活动的时间确定的。

子时鼠最活跃,丑时牛反刍,寅时虎最凶,卯时月亮将退,太阳将升,月中玉兔捣药忙,辰时龙行雨,巳时蛇开始活跃,午时太阳当空,阳极之象以马配之,未时被羊啃过的草会长得更茂盛,申时猴子活跃,酉时鸡归窝,戌时狗开始守夜,亥时猪熟睡。

明代学者郎瑛和王逵在解释生肖的由来时,既根据趾爪、阴阳、时间,又掺和了动物的习性。

他们认为,子时阴气极盛,象征幽潜阴晦,鼠的特征是藏迹,所以配之以鼠。

午时阳气极盛,马疾驰而刚健,代表了阳极的意义,所以配之以马。

丑属阴,牛有舐犊之情,以牛为属相,赞颂了俯首而慈爱的亲情。

未属阴,羊跪吃母乳,以羊为属相,褒扬了尊长秉礼的道
德。

寅为三阳,阳胜则暴,所以用性暴的虎配之。

申为三阴,阴胜则黠,所以用性黠的猴配之。

日月出生离不开阴阳交感,卯酉为日月的产门。

兔舐雄毛而孕,鸡合踏而无形,它们无须交合,单凭感应便可怀孕,达到了阴阳交感的最高境界,所以卯酉分属兔鸡。

辰时巳时阳气渐盛,龙蛇善于变化,所以龙蛇配属辰巳。

戌时亥时阴敛潜寂之气渐深,狗司夜,猪镇静,所以狗猪配属戌亥。

清代学者刘献廷和李长卿则根据不同动物在创世中的作用及其在自然秩序中的地位,确定了生肖动物及其排列顺序。

鼠善咬,在子时咬开了混沌的气,由此天地开辟,宇宙形成,所以子属鼠。

牛善犁地,天地形成后,牛耕使大地回春,万物生长,所以丑属牛。

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虎掌生杀,所以寅属虎。

卯时是太阳升起之时,在八卦中,太阳含有太阴玉兔的精华,所以卯属兔。

辰代表阴历三月,正是绵绵春雨季节,龙是雨水之神,所以辰属龙。

巳代表阴历四月,此时草长莺飞,蛇得其所,所以巳属蛇。

午时阳气极盛而阴气方生,马至刚至健,但又未离开属阴的大地,所以午属马。

羊吃未时的草长得肥壮,所以未属羊。

申时为日落时分,这时猿猴啼叫舞蹈,所以申属猴。

酉是月出之时,在八卦中,月亮含有太阳金鸡的精华,所以酉属鸡。

戌时已经入夜,狗在夜里担负着看家护院的职责,所以戌属狗。

亥时天地复归混沌,猪浑浑噩噩,所以亥属猪。

1、5黄道十二宫说
巴比伦黄道十二宫取数十二而成系统,并多以动物命名。

与中国的十二生肖相似。

两者是否有源流关系呢?1931年,郭沫若出版了《甲骨文字研究》一书,书中《释支干》篇解释了生肖起源:“此肖兽之制不限于东方,印度、巴比伦、希腊、埃及均有之,而其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

意者此殆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

”认为十二生肖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汉代西域和中亚诸国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确定了各自的十二生肖,并向四方传播,在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时传入中国。

公元前3000年时巴比伦人就已具备星座的概念,他们把太阳在天空中周年视运动的轨迹称为黄道,并在公元前2100年的楔形文字泥版记载了黄道星座的若干名称。

公元前419年的巴比伦泥版书中记载了完整的黄道十二宫体系:沿黄道将太阳运行的轨道划分为十二个区域,每道等分跨30°,分别为:白羊宫、金牛宫、双子宫、巨蟹宫、狮子宫、室女宫、天秤宫、天蝎宫、人马宫、摩羯宫、宝瓶宫、双鱼宫。

它们与八种动物有关,即羊、牛、蟹、狮、蝎、马、山羊、鱼。

黄道十二宫以年为周期,用来纪月。

一月份出生的人属摩羯星座,
其余按月份依次为宝瓶座、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马座。

埃及和希腊天文学吸取了巴比伦黄道十二星座的成果。

由于黄道十二星座多以动物命名,古希腊人将黄道带称为“动物圈”或“兽带”。

近年的考古发现,推翻了十二生肖文化是在汉武帝通西域时传入的推论。

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了一批秦简,成文年代很可能在秦始皇称帝之前。

其中有占卜用的《日书》,书中作者根据盗贼所肖动物描绘了其相貌特征。

它是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关于生肖的较完整的记载。

其中十二地支记载齐全,除了辰一项漏抄生肖外,其余十一地支均记有属相。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亥猪这五种生肖和今天的相同;而对“巳为蟲,申为环,酉为水”,也可做出巳蛇、申猴、酉鸡的解释;书中记“午为鹿、未为马、戌为老羊”,不同于一般说法,或许反映了当年楚地十二生肖的情况。

对十二生肖最早最完整的记载,出现在汉代学者王充的《论衡》中,书中所说的十二生肖与后来流行的十二生肖完全相同,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狗、戌猪。

1、6轩辕黄帝说
传说轩辕黄帝是我国中原各民族的祖先。

黄帝统治中原地区后事物繁多,为便于管理,他命史官仓颉造字,令负责天文地理的巫官制定干支纪年法,即将天干与地支相配合,六十年一轮回,称为“一个甲子”。

天干地支纪年法比较复杂,在民间不易流行,于是有人建议以十二种动物为名,得到了黄帝的同意,并命仓颉办这件事。

仓颉下令所有动物于正月初一到帝宫前候选。

牛知道自己腿脚慢,便在大年三十晚上提前动身。

结果牛第一个到达,接着是虎,下面依次为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猫是第十二位。

老鼠来得晚,远在十二位之后,对入选已不抱希望,便溜进黄帝的仓库里,偷咬了仓库中的大红蜡烛。

而大红蜡烛正是黄帝对头蚩尤送来的礼物,中间是空的,装满了火药,只要点燃蜡烛便会爆炸。

第二天,当黄帝召开十二生肖命名典礼准备点蜡烛时,侍卫从老鼠咬破的地方发现了蜡烛中的火药。

老鼠无意之中救了黄帝一命,黄帝念老鼠有功,把它选入十二生肖,并排在第一位。

其余动物依次后移,猫便被淘汰了。

所以至今猫仍然忌恨老鼠,是它的死对头。

黄帝选生肖的传说还有另外说法:轩辕黄帝要选十二个动物担任宫廷侍卫,猫托老鼠帮它报名,老鼠忘记了,结果猫没选上,从此与老鼠结为冤家对头,见到就咬;大象也去报名,老鼠钻进大象鼻子里,把大象搅得疼跑了。

在十二种动物中,原本推举牛居首位,老鼠却蹿到牛背上,猪跟着起哄,这样老鼠排在了第一,猪排在最末,龙和虎不服,被封为海中之王和山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这样兔子又排在龙的前面;
狗又不干,一气之下咬了兔子,结果被罚在后面;蛇、马、羊、猴、鸡经过一番较量后,也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格局。

十二生肖选定后,黄帝命仓颉把结果镌刻在石碑上,陕西临潼骊山人祖庙西北至今仍有一个巨石碑,上面刻着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的形象,被称为“十二像石”。

二、十二生肖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2、1生肖和艺术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人与动物就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的祖先就认为人类与动物有着血缘关系,对他们的崇拜,胜过了对人自己。

自古至今,人们对动物形象的描绘与刻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十二生肖系列的装饰图形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传统美术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星,也反映出历代民间艺人热情、饱满的创作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古代器物制造方面,早在春秋的青铜器上就雕刻了龙,这里的“龙”代指的是成功者。

龙的形象表现出狰狞、神秘和端庄的总体效果。

至汉代,它以奔放有力的弧线和精巧的点,构成大结构、打动势的主调,突破了神秘离奇气氛的束缚,唐代,又赋了它平和温驯的人化性格,形成富丽雍容、生机勃勃的风貌。

宋元至明清时期,讲究靡丽之风,由精工细巧转向繁琐堆砌,介与风的龙凤图案却始终保持着质朴、明朗、简练、生动地风格,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唐代绘有龙型图案的铜镜因地域不同,它所饰纹的式样也就各不相同,北方的铜镜朴素简略,南方则制作精巧纤细,饰纹繁杂和华丽。

生肖泥塑工艺品也独辟蹊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1971年,湖南湘阴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套生肖陶俑,均为兽兽人人身造型,通高为20至22厘米,形象为身着宽袖袍,两手向胸前作拱状,中间留有一个可以插物的长行小孔。

这种十二件生肖佣,分别置放墓壁四周的小型壁龛内,是用来表示方位的。

古老的生肖题材也被搬上“国家名片”--邮票,我国邮电部于1980年发行了第一枚《庚申年》的特种邮票,这枚邮票上的图案是一只昂头凝视前方的金丝猴。

设计者既注意了题材的民族性和传统特色,有特别着意于体现时代特点。

2、2生肖与民俗的关系
任何一个民俗文化元素,一旦被民俗主体的人所认定、接纳并取得共识,就会立即约定俗成,习以为常;一旦这个民俗文化元素被民俗主体的人们广泛用到物质与精神的重要层面时它就要渗透到所有民俗领域产生最有效的文化功能;这种文化元素也就会转化成民俗主题的一部分民俗属性。

这正是人生活在习俗中、民俗性格特征化所在。

三、生肖对中国的影响
3、1人生
属相,也叫生肖。

它是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记人的出生的十二种动物。

这十二种动物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屬相(生肖)的十二種動物與十二地支相配合便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屬相是人為命定下來的,它基本上屬於一種時間概念,因為它是與年、月、日、時相連系的。

但是,由於它與十二種動物相連系,人們又賦予它一種特殊的神秘色彩,它反過來影響人們的心裡意識。

這一切,又被道家、方士和陰陽先生所利用,使得十二屬相更加撲朔迷離。

屬相與人生
鼠年生的人--敏銳
性格:性格柔和,為人坦誠、單純,具有敏銳的直觀,以感覺來拍段事物,能力強;屬性急、急功型,虛榮心強,常因異性之事失敗:經濟財運佳。

忠告:過份自信,常有事後追悔的情況產生
職業:學者、作家、藝人、醫生
牛年生的人-勤勉踏實
性格:沉默寡言,為人正直,純樸,不愿偽裝表面;富有耐心和同情心,具有勤勞、毅力、堅毅的習慣;思考力強、堅持己見,容易失去益友;有老大氣概,做事很精細,晚年將宏圖大展。

運氣:節約自檢,晚年頭角崢嶸,財運亨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忠告:有我行我素的強烈性格,行動往往偏激。

故要心胸開闊,集思廣益,不可獨斷專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