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铝元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铝元素
摘要】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食品中铝元素的方法。

方法应用ICP-MS技术,直接测定食品中的铝。

结果方法的回收率在85.3 ~98.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80%。

结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
铝元素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合食品中铝元素的测定。

【关键词】 ICP-MS 食品消解铝元素测定
铝是地壳丰度最大的金属元素,铝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体内过多的铝对人
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及胚胎发育等均有不良影响。

临床上发现,老年痴呆症、关岛
帕金森氏痴呆综合症等神经失调疾病,都与铝在体内的积累有关。

如果饮食中含
铝量超标,就会降低饮食内磷的吸收,致使血磷及机体含磷总量减少,骨骼含钙
量降低,导致骨软化、骨萎缩,甚至骨折。

铝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铝在体内积蓄,必然要增加肾的负担,对肾脏造成伤害,引起肾功能失调、肾衰竭和尿毒症
等[1,2]。

我国于1994年提出了面制食品中铝的限量卫生标准为不超过
100mg/kg[3]。

微量铝的定量方法很多,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石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
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湿法消解-分光光度比色法虽然是较经典的检测方法,但
有其操作过程烦琐、检测周期长。

本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测
定了200份食品中的铝,方法简便、快速,有效消除了干扰。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各种单元素标准溶液和混合标准溶液购自国家标准物质中心,质谱
调谐液购自PerkinElmer公司。

硝酸: BV-Ⅲ级超高净纯;过氧化氢: 优级纯;水: 18.2MΩ?cm-1 超纯水。

1.2 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电子分析天平,压力消解罐,电热控
温仪,超纯水机。

1.3 仪器条件
用调谐液调整仪器各项指标,使仪器灵敏度、氧化物等指标达到要求。

ICP-
MS最佳测定条件:射频功率1000W;载气流速:0.89L/min;采样深度:11mm。

1.4 分析步骤
1.4.1样品的处理
称取0.25g样品(精确至0.001g),将试样置于聚四氟乙烯消化罐中,分别
加入3mL硝酸和1mL过氧化氢,盖上密封盖,放入恒温干燥箱中,调节恒温干
燥箱温度140℃~160℃,加热3h~5h,消解。

消解完成后冷却、赶酸,用去离
子水定容至50mL,待测。

同时做样品空白。

1.4.2 标准溶液的配制
1.4.
2.1 Al标准使用液:移取1.0mL 1000mg/L的Al于100 mL容量瓶中,用2%的硝酸定容,摇匀,配成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Al标准使用液;
1.4.
2.2 Sc内标使用液:移取1.0mL 1000mg/L Sc于100 mL容量瓶中,用2%的硝酸定容,摇匀,配成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Sc内标使用液。

标准系列:移取适量的Al标准使用液,用2%的硝酸梯度稀释成浓度为0.00、0.10、0.20、0.50、0.80、1.00μg/L的Al标准系列。

2 结果与讨论
2.1 内标元素的选择
内标元素可用于:a.监测和校正信号的短期漂移。

b.监测和校正信号的长期漂移。

c.可校正一般的基体影响。

我们选择Sc做Al的内标。

2.2 方法的检出限
分别消化试剂空白溶液11件,计算空白溶液测定的标准差,方法检出限以3倍空白溶液标准差计算,方法的测定下限以10倍空白溶液标准差计算。

测定结果为检出限1.32 mg/kg。

2.3 方法的精密度
在同一条件下,对含低、中、高不同浓度Al元素的样品分别重复测定7次,结果表明,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80 %。

2.4 方法的准确度和加标回收率
在样品中加入低、中、高三个浓度的Al元素标准溶液,Al元素加标回收率在85.3 ~98.7%之间。

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食品中铝的回收率
2.5实际样品的测定
采用本方法测定了食品品200份,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食品中Al元素的含量(mg/kg)
3 结论
本实验采用内标方法校正干扰,通过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实验证明本方法线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合食品中Al元素的测定。

实验结果令人满意,为食品质量的监测和疾病的预防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夏芳,胡浩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 2006, 16(9): 1067.
[2] 张加玲,刘桂英.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J].2005, 14(1) : 10.
[3] GB2762-2005.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