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了加强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体育活动的组织
1. 学校应设立体育活动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体育活动。
2. 体育活动组织机构应设置专职人员,负责体育活动的规划、组织和评估工作。
第二节体育活动的管理
1. 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活动管理制度,明确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要求。
2. 体育活动的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第三章体育活动的安全保障
第一节活动场地和设施
1. 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应符合安全要求,地面平坦、无障碍物、无滑倒隐患,并配备完善的设施。
2. 学校应定期对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和更换。
第二节教职员工与学生
1. 学校应严格把关教职员工的资质和能力,保证其具备相应的体育指导和救护知识。
2. 教职员工应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前,教职员工应对其进行必要的身体筛查,确保其身体健康。
第三节活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 学校应根据不同体育活动的特点和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预案。
2. 活动过程中,教职员工应监督学生遵守活动规则,禁止不安全行为和违规操作。
3. 参与水上活动的学生应确保配有合格的救生员,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
第四章预防和应急处置
第一节事故预防
1. 学校应加强体育活动安全宣传,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 学校应组织定期的体育活动安全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 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处置流程。
2. 发生突发事件时,学校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紧急撤离和救援。
第五章责任追究和监督检查
第一节责任追究
1. 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活动的责任追究机制,对安全责任不落实、事故造成损害的个人和单位予以追究。
2. 学校应建立学生违规行为记录系统,对多次违规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教育。
第二节监督检查
1. 学校应定期组织对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 学校还应对体育活动组织机构、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六章附则
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规定和措施依法办理。
2. 对于本管理制度未涉及的问题,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措施。
3. 本管理制度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以上为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要点,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措施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以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二)
是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下面是一份常见的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
1. 教师职责:
a. 组织体育活动前对场地、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b. 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状况调查,注意患有疾病的学生;
c.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生命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严禁体罚和虐待学生;
d. 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采取救援措施,并报告学校相关人员。
2. 学生行为规范:
a. 遵守体育活动纪律,遵守教师指挥;
b. 遵守体育器材使用规则,正确使用器材,做好个人保护措施;
c. 不随意打闹,严禁攀爬、搏斗等危险行为;
d. 如果身体不适,要及时向教师报告。
3. 体育器材及场地管理:
a. 定期检查体育器材的使用状况,确保器材安全;
b. 维护体育场地的整洁,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
c. 对于过期或不合格的器材要及时淘汰。
4. 紧急情况处置:
a. 学校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急救设备,如急救箱、草地和硬地球场等;
b. 学校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应急意识;
c. 学校应该与附近的医院建立联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送医治疗学生。
5. 家长参与:
a. 学校要向家长介绍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并征求家长的意见;
b. 家长要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给予关注和支持,及时向学校报告学生的身体情况。
6. 监督和评估:
a. 学校要进行定期的体育活动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b. 学校要建立学生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监督体育活动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的制度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三)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体育课教学的实际特点,为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为尽量减小因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学校特做如下规定:
一、学校____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上体育课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要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要及时给予救助。
三、学生到校外参加体育考试、体育比赛或其它体育活动,视具体活动内容,必须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带队,并事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四、体育教师每学期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学校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五、体育教师上体育课要做到:
1、上课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____体质较弱学生、特异体质学生和特体学生。
不能上体育课的特质学生必须和班主任沟通。
3、室外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予以更换。
4、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安全保护。
5、发现有学生打闹或做出危险动作,要马上纠正或制止。
6、下课集合整队,做简单讲评;若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班主任。
7、不能出现在课堂上体罚学生现象。
六、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迅速通知班主任(相关领导)和学校领导。
2、及时对病(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及必要的处置,事后要及时做好学生病(伤)情及临时处置情况的记录,并上报学校。
3、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拨打120急救,并且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4、班主任(相关领导)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视具体情况上报教委相关部门。
5、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
七、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学生在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中发生的____进行善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