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研究
作者:杨艳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17期
摘要: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增多,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人们对大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生活在城市中,亲近自然的机会较少,就需要通过城市园林建设,增加植物数量与品种,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
文章主要对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作用、原则、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以此为我国园林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使人们对精神上有了更高的追求,人们对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有了全新的需要,传统园林设计不能与大自然完美结合,给人一种假象,现代园林设计,在体现自然的同时,还展现出一种美观,让人们置身其中,感受到优美、舒适、协调和品味。
只有不断完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完美的园林作品。
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对于园林的整体水平和园林的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的好坏,影响园林整体形象,是园林设计重点和难点。
要想科学合理的做好植物配置,就需要了解生物特征,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整体规划要求,使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更加合理,提升植物在园林中的观赏价值,满足功能需要。
在进行植物造景过程中,需要做好科学设计,合理配置植物,使不同的园林设计体现不同的植物风情,全面利用植物形体、线条、姿态、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做好搭配与设计,不断满足人们观赏和审美需求,植物景观能够展示出一幅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画卷,极大的满足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1 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1 植物景观给人以美的感受
现代的景观非常漂亮,是经过精心设计与布置的,能够在满足植物自然生长的条件下,营造出一种生态演变过程,根据植物生长的规律,使植物形成各种配置,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植物在这种自然条件下,能够形成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自我繁殖的能力,体现了自然景观风貌,形成一个小范围的和谐环境。
1.2 植物景观的作用
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需要对植物进行合理设计,才能形成景观,植物是园林设计的重心,只有处理好植物景观才能保证园林整体质量,看一个园林是否有品味,主要还是通过植物展示出来,也就是说,只有植物才能代表自然,植物也是景观设置最基础的标示性元素
之一,更能通过植物体现地域特征,是反映自然的代表性元素,评价园林,主要看植物设计,植物在不同的时节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色泽,不断发生的变化,会使人产生不同的美学感受,在观赏中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气息。
植物是园林的重要内容,在设计时,需要体现出建造、环境和观赏等功能,确保植物发挥作用。
植物建造功能主要是能够利用植物做好空间规划与拓展,使植物在创造景观上形成一定的形态,满足空间概念的需要,利用植物形成人造景观与自然的融合,园林设计过程中,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和合理运用,形成形态各异、观赏性强和艺术性高的植物景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环境功能主要是指通过植物的种植,可以在小范围内有效改良空气质量、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是活的生态系统,小气候的改善能够带给人们舒适、惬意的美好感受。
观赏功能主要就是美观效果,体现了植物具备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特征,在景观设计中,重点体现的则是观赏功能,要利用这一功能,全面发挥景观视线焦点作用,吸引人们注意力。
2 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原则
2.1 植物选择原则
选择植物是重点,进行植物造景时,要选择到合适环境的植物,同时还要照顾到植物多样性和乡土性。
当地植物则是乡土植物,这种植物多年生长在当地,数量众多、价格便宜、利于生长、便于维护,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适应性和抗逆性,是第一选择,特别是在对园林景观乡土树种选择上,更要看到丰富的林相和季相变化特点,利用树木自身的变化,形成多样的景观,满足季节观赏需要。
多样性就是要在设计中,不仅仅考虑到品种、成长条件等,还要看到审美因素,类似的植物可以多品种进行选择,拓宽植物选择范围,充分利用各个类型的植物品种所带来的不同效果,营造精美的园林景观。
2.2 植物配置原则
植物的配置非常重要,能够体现园林品味,通过对植物的合理搭配,使不同的植物形成不同的特征与美感,创造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地带。
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二是艺术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就是指在设计时,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做指导,不能盲目进行搭配。
要遵循植物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相互协调,注意各类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需要,这就要求需要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布置,对相同环境、土壤、气候条件下的植物,进行统一合并,营造一个统一的造景环境。
和谐统一的景观能够使人们感受到舒服,避免出现设计与搭配上的败笔。
艺术性原则是景观的必要前提,园林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最主要的还要有意境,通过植物搭配与布置,让人们感受到艺术性,实现艺术、观赏与生态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设计的最高境界。
3 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
3.1 根据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景观品类多样,不同的设计里有不同的植物造型需要,同样的植物在不园林中所展示的形态不一样,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植物造景作为园林景观的主要部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需要与周围相适应,相互衬托,相互辉映,让人有一种美感,那么设计时就要用美学原理进行构思,得到的设计才符合人们审美需要。
3.2 注重植物造景的整体效果
整体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景观只注重自身,而不在乎主要的,就会形成不协调的情况,使群体景观没有灵魂,而出现不和谐。
形成上、中、下立体绿化,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多种植物,如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树木群体,形成整体自然的生态效果。
3.3 按人们的需要来创造景观
植物造景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在设计建设上,一定要考虑到人们的审美需要,人的因素要考虑进去,城市中会出现不同的园林,不同的园林有不同的作用,公园和街头绿地等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在植物配置时应该要努力缔造出阴凉、舒适的环境。
古典园林和其他特色园林,应该注意其自身的主要功能和特色,体现其美学价值或者艺术价值。
让人与周围景观和谐共处,就需要设计时从人的观点想法出发进行全面考虑。
3.4 创造出动感和意境
园林中的植物是具有生命和动态的,这类元素是园林的重点,不但能够创造动感和意境,更能体现出一种生命的价值所在,生态系统的运用,是评价园林设计质量好坏重要标志。
运用模仿、抽象、引喻、象征的手法,能够提升植物造景的意境,使景观与环境交相辉映。
4 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4.1 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科学系统性。
植物造景引进的树种难以维护,当地适应性不强,存活率较低。
在设计中认为植物种类越多,则会群落越稳定,但是,外来树种应用压制了地方文化特色,使人不明白设计的中心是什么。
乡土树种应用不好,缺乏地方特色。
二是重视观赏效益,忽视生态效益。
设计者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时,只看到了形体、色彩、图案,却忽视了对于生态价值的追求,高昂的养护费用使园林投入使用。
4.2 解决措施
园林设计人员要有全局思维,要综合考虑植物景观建三大功能的发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好植物造景规划,强化学习,不断研究城市植物群落生态,利用好当地树种和本土植物。
5 结束语
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一种艺术性极强的创造活动,只有通过全面的创新思维,使景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才能发挥观赏功能作用,满足生态系统需要,使人与自然形成动态的和谐与统一。
参考文献
[1]夏惠.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沈杰.论园林规划之景观生态观[J].建筑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