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阶段风险管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管线收费 风 险 (C2)。 城 市 地 下 综 合 管 廊实行有偿使用,但是详细的收费制度细则并未 出台。综合管廊运营期限长,在设计上考虑预留 空间。其使用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城市 发展,入廊 管 线 会 逐 渐 增 多 或 产 生 变 化,同 时 不 同管线运 营 成 本 不 同,占 用 管 廊 资 源 也 不 相 同, 价格机制的形成比较困难。
·48·
1 综合管廊运营阶段风险管理研究背景
2014年 6月,国务院办公厅首次明确指出: 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 36个大中 城市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2015年 8月, 国务院办公厅从总体要求、统筹规划、有序建设、 严格管理、支持政策等方面对管廊推进工作提出 具体要求。2016年 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提出: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城市经验,逐步推进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管线敷设,综 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2017年 5月,《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全国 城 市 市 政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十 三 五 ” 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有序开展综合管廊建设,解 决马路拉链问题”作为“十三五”期间 12项任务 之一。规划建设的综合管廊区域,所有管线必须 入廊,至 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这些政策为城市综 合管廊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综合管廊的建设 已成为必然趋势,各大试点城市的管廊已在加速 建设中。据统计,截止 2017年 12月,综合管廊拟
2 管廊运营阶段风险识别
鉴于综合管廊项目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为了避免漏项,在确定初始风险因素后进行领域 内专家走访,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1)管线入廊 风 险 (C1)。 相 较 于 传 统 的 直 埋或架空敷 设 的 管 线,对 于 管 线 单 位 来 说,其 运 营成本较低,若要管线入廊,不仅需拆迁费,还须 向管廊运营公司缴纳管廊使用费、维护费等。但 是从长远的利益角度,管线入廊的运营方式随着 使用年限的加会更加合理,且对城市未来的规 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运营责任风险(C3)。管廊进入运营期, 廊内管线全面运行,各管线单位也在运营期缴纳 租赁费用,此时会有管廊管理主体不明确而发生 安全事故却无人承担责任的风险。一旦出现事
故,易产生推卸责任的现象,使事故无法及时得 到解决。
(4)经营管理 风 险 (C4)。 经 营 管 理 风 险 体 现在综合管廊运营模式选择的合理性、经营企业 结构的合理性、经营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管理人 员的管理经验等。
·综合管廊·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阶段 风险管理研究
陈 丽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摘 要:随着综合管廊在国内的大力推行,大规模的综合管廊逐渐步入运营期。
在城市综合管廊运营阶段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风险指标进行 量化评估,并提出应对措施,为管廊运营阶段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综合管廊被誉为“城市的生命线”,与传统的 直埋或架空线路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根 治“拉链路”和“空中蛛网”,在统一的规划管理下, 管线的维修和扩容更加快速、便捷;城市地下空间 得到高效利用,节约土地资源;根据城市管线容量 规划设计的地下综合管廊,能够满足长远的发展 需要,对于管线的增设、扩容极为便利,管线建设 资金可分期投入;入廊管线不再与土壤、地下水、 道路结构层等直接接触,减少管线的腐蚀,延长使 用寿命;廊内设置完善的监测系统,能及时发现隐 患,提高管线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综合管廊·
在建里程超过 6500km。根据住建部估算,综合 管廊平均每千米规划投资约为 1.2亿元。
综合管廊项目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目前 相关研究 大 部 分 集 中 在 投 融 资 模 式 选 择 和 运 维 管理方面,项目风险方面的研究不多。综合管廊 投融资方面,综合对比国内外地下综合管廊投融 资体制及运作模式[2],深入剖析政府投资模式、政 府和管线单位共同出资模式、PPP模式等在综合管 廊项目上的适用性[3];运维管理方面,针对综合管 廊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大、运营管理难度高等问题, 提出一系列管线入廊收费定价机制[4],并引入管 廊综合监控系统[5]、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6]、 运维管理智能化系统[7]等,保证管廊运维工作顺利 进行,同时对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绩效进行评价;风险 管理方面,从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风险[8]、施工阶段 风险[9]、施工进度风险等不同视角[10]进行分析,对 综合管廊项目不同阶段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5)管线间干 扰 风 险 (C5)。 管 廊 内 多 种 管 线组合在一起,极易产生干扰,导致出现安全隐 患。例如,煤 气 管 线 与 电 气 管 线、热 力 管 线 与 电 力缆线等之间组合容易产生火灾或爆炸,具有潜 在危险。
(6)运营成本 风 险 (C6)。 管 廊 的 运 营 费 用 风险主要来自:主体结构出现质量问题的维护费 用,配套设施维护费用,管线事故、人为破坏等引 起的额外费用,导致项目的实际运营成本超出计 划成本等引发风险。
பைடு நூலகம்0 引 言
根据 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 术规范》[1],综合管廊的定义是指建于城市地下 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的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 及附属设施。综合管廊又称为“共同沟”,将原来 地面直埋或者架空的管线收纳在一个地下空间 内,如电力、燃气、通信、给排水等管网,廊内设有 通风口、投 料 口 及 完 善 的 环 境 监 测 系 统,对 各 类 管线进行统一的入廊规划和管理,彻底改变管线 “各自为政”的乱象。
关键词:综合管廊;运营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8417(2019)01004805 DOI:10.16618/j.cnki.16748417.2019.01.010
陈 丽 (1990—),女, 硕 士 研 究 生,研 究 方 向为管廊风险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