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丁玲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丁玲等
1904-1986
1923 1927
1930
(
频出主后 《学 “在原(
)左编出 莎习 五长名一
翼及 任 年菲 。 年四 沙 蒋 )
进左左参女 进”等冰丁
步联联加士 上思地之玲
作党 机 左的 年 海潮 上 。 (
家团 关 翼日 发 大的 中 湖
。书 刊 作记 表 学影 学 南
夫 胡 也
记 。 是 杰
五个人》写现代都 市里各有所思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描 摹上海这个半殖民地的人情世态。具有感觉主 义的艺术特征。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二)
• 第一节 老舍的小说创作
• 一、老舍(l899—1966)满族,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 京。1924年夏应聘英国伦敦 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期 间开始文学创作。
茅 盾
茅盾故居
第一节、现实主义小说巨匠-茅盾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
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19 81年辞世。 茅盾十岁丧父, “第一教
师”是寡母。北京大学预科读毕,入上 海商务印书馆工作 。任过国民党中央宣
传部的秘书。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 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 《动摇》、《追求》和《虹》。
1、《子夜》的内容和主题,表现 30 年 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困境和悲剧 。作
品背景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国际金融集团 对后发国家的民族资本的夹击与强迫依 附 ,民族国家的社会出现整体性的动荡与 危机 。 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在反资本
主义化和反工业文明的家族环境氛围中, 在与以赵伯韬为代表的买办资本家的斗 争中苦苦挣扎,最终走向买办化或者破 产的历史命运。
物 《 北 斗
家 联 盟 ,
》 等 作 品
小 说
中 文 系
响 。
时 , 受 到
临 澧 人 。

丁玲创作的《水》、 《母亲》等作品,显示了 左翼革命文学的实绩。在 陕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 团长、《解放日报》文艺 副刊主编等职,并创作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夜》、《我在霞村的时 候》等解放区文学优秀作 品。1948年写成长篇小说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金。
(一)内容分析:《骆驼祥子》通过旧中国北 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控诉了 封建军阀统治的黑暗社会,提出了城市劳动人 民如何争取解放的重要问题。作品取材于市民 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全书是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北京风俗画和世态画。 许多关于北平风土人情和街头巷尾生活场景的 描绘,都写得鲜明生动、富有光彩。
这部现实主义小说的深刻性在于,不仅描写了 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 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
(二)祥子形象性格: 1、祥子纯朴善良,为人 正直,具有奋斗的性格及 美好的精神世界。 2、祥子性格中蕴含着反 抗及独立自主的要求。 3、祥子尽管意志坚强, 为人正直又有奋斗精神, 但最后还是以穷困潦倒而 告终。
•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 一部作品。 1930年老舍回国 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 学任教授。此时创作了《猫城 记》、《离婚》、《骆驼样子》 等长篇小说。
二、《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1936出版,在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五四以后的新文学, 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与农民生活见长,而很少 有描写城市贫民的作品。老舍的出现,则打 破了这种局面,他以一批城市贫民生活题材 的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拓 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作 出了特殊的贡献。
左联期间他写出
了《子夜》、《林家 铺子》、《春蚕》。 抗战时期,辗转于香 港、新疆、延安、重 庆、桂林等地,发表 了《腐蚀》和《霜叶 红似二月花》、《锻 炼》等。
二、《蚀》属于彷徨期的小说处女作品。 1927年8月,茅盾到上海后,立即将自己参加 革命的经过写成小说《幻灭》,沈雁冰在这 篇小说于《小说月报》连载时第一次使用 “茅盾”的笔名。紧接着他又完成了另两篇 小说《动摇》和《追求》。1930年,这三篇 带有连续性的小说结集为《蚀》出版单行本, 故《蚀》又称“《蚀》三部曲”,被看作是 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2、《子夜》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艺术 结构等方面接受批判现实主义:
(1)在题材选择上表现为一种“史诗性”。 采取了现实主义的笔法,坚持着“真实性” 这一艺术特点。
(2)人物塑造上,注重巴尔扎克式的“典型 环境”的描写。
(3)艺术结构宏大严谨。30年代的社会画面 “三条火线”系于吴荪甫 一人之身。
小说反映了一群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 命时代的生活和斗争。
《幻灭》中的主人公是静女士。是一 位抱着美好幻想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 级女性,她不清楚革命的艰苦复杂, 一次次沉入幻灭。
《动摇》中的人物叫方罗兰,自命为稳健
的左派人物。却经常动摇于革命与反动之间。 另一个叫胡国光,是投机钻营的劣绅的代表。 表面拥护革命,背地无恶不作。 《追求》中的人物叫章秋柳,对生活充满
(二) 讽刺小说作家——张天翼
张天翼(1906-1985)原名 张元定,号一之。湖南湘乡人。 1926年就读北京大学预科。 1928年发表处女作《三天半的 梦》。1931年加入“左联”。 1937年回长沙从事抗日救亡运 动,创办《大众日报》,发表 短篇小说《华威先生》。著作 有《张天翼小说选》、《张天 翼童话选》等。
热情,又以享乐、颓废和感官刺激报复现实。 是病态社会的病态心灵的表现。
三、短篇小说《春蚕》大处 着眼,小处落笔,以小人物 观照大时代,透过某一生活 场景中人物性格命运来折射 整个时代社会历史的命运。 传达“丰收成灾”的主题。 通过那个散发着江南水乡古 老泥土味的老通宝的性格命 运,微缩、还原了中国农村 经济的境况。
代表作品:1、《莎菲女士的日记》,表现 “五四”退潮后,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莎 菲的心路历程。
2、中篇《韦护》,运用革命加恋爱的形 式,塑造了从个人走向集体的充满内心矛 盾的知识分子形象。
艺术上:丁玲的小说具有强烈的个性色 彩,常常采用“我”第一人称和日记体;个 人叙事与社会批判的紧密结合造成其文笔动 情,文风犀利,思想深刻的特征。
(五)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 1、老舍善于 运用流畅生动的北京口语写作,简洁有力地 写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 特征的人物形象。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 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 现出浓郁的“京味”。文笔轻松酣畅。小说 具有幽默风趣和用语力求机智俏皮的特点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三)
(三)、祥子悲剧的主、客观原因: 1、酿成祥子悲剧的主观原因。祥子与 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 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 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 2、酿成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 一是 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二是车 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
(四)结构艺术:人物的来龙去脉都有较完 整的交代,主线清晰,紧扣主题。作者以主 人公想通过买一辆车来改变自己生活为主线, 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1、成功的灰色人物系列:代表作《包氏父子》 (1934年)批判了小市民的庸俗无聊的观念。 是令人发笑的悲剧。
2、其后有《华威先生》刻画了战时文化官僚 的形象,以揭露了国民党消极抗日的真面目。
3、艺术手法: (1)善于捕捉生活中喜剧性的矛盾; (2)思想力度与讽刺夸张的统一; (3)语言简劲,叙述快疾。
第三节 新感觉派小说
一、施蛰存的《梅雨之夕》是心理分析小说
的代表。写年轻的职员送陌路相逢女子的故
事。
1905年生,杭州人。就读
于上海大学,《现代》杂
志编辑。1952年后任华东
师大教授。
自觉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 析学说进行创作。是新感 觉派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 家。
二、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描写上海大都 会的现代景观,与现代都市相适应,采用了
《林家铺子》也是如此, 一个小小的店铺成了中 国城乡经济破产的缩影。
第二节、《子夜》属于其小说创作爆发 期的作品,是现实主义小说的高峰。 1930年,他从日本回到上海后不久即参 加了“左联”,1931年开始创作长篇小 说《子夜》,并陆续创作和发表了他最 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 《残冬》)。1933年,《子夜》由开明 书店出版,被人称这一年为“子夜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