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逃逸与免疫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 效应细胞是否能够到达肿瘤
部位? • 效应细胞如何避免被抑制? • “大而全”?“小而精”?
一、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低下
• MHC I类分子的减少或缺失
• 抗原加工处理的缺陷
• 缺乏共刺激信号
1 、 MHC I 类分子的减少或缺乏
各种组织类型的肿瘤细胞中MHC I 类分 子的表达减少或缺失,可造成肿瘤在宿主 体内持续性增长、转移性增强和预后不良。
人类MHCI分子表型改变至少4种方式
全部丢失,包括HLA-A、B、C HLA一条单体型丢失,即A,B,C三位点 等位基因丢失一半 某个位点丢失 某个等位基因丢失
抗原加工处理的缺陷 缺乏共刺激信号
二、效应细胞的功能异常
T细胞通过TCR识别p-MHC复合物,启动 下游的信号转导系统,激发T细胞的增殖、 分化,产生特异性应答。 参与T细胞信号传导的成分,主要包括 CD3ζ链、Src家族PTK(Lck和Fyn)、Syk 家族PTK(ZAP-70)。
T 细胞抗原识别信号转导途径
许多肿瘤细胞往往缺乏B7分子——无法 为T细胞活化提供共刺激信号。 有些肿瘤细胞表面不表达或低表达粘附 分子ICAM-1或LFA-1,导致T细胞应答能力 低下。

B7基因转染肿瘤细胞为CTL活化提供共刺激信号
T 细胞的激活 —— 双信号
小结一回顾:
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低下 MHC I 类分子的减少或缺失
肿瘤细胞的抗原加工处理缺陷
事实证明 对手术切除的黑色素瘤,乳腺癌和宫 颈癌的标本进行测定,也显示不同程度的 TAP蛋白和PSMB的丢失导致——抗原加工过 程中出现问题。 在恶性转移性肿瘤中TAP蛋白和PSMB的 丢失的频率要比原发性肿瘤明显升高,所 以恶性转移性肿瘤的治愈率很低。
3. 缺乏共刺激信号
免疫增强效应可能涉及某些淋巴细胞
实验中,会发现某些致敏的淋巴细 胞过继性注入带瘤宿主,对肿瘤细胞 的生长出现刺激而非抑制。这些淋巴 细胞有可能属于抑制性细胞。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低下 MHC I类分子的减少或缺失 抗原加工处理的缺陷 缺乏共刺激信号 效应T细胞的功能异常 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和相关分子 髓样抑制性细胞
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信号转导缺陷涉及的分子
小结二回顾:
效应 T 细胞的功能异常
三、肿瘤微环境中 免疫抑制性细胞及相关分子
• 髓样抑制性细胞 • 调节性T细胞 •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的多种蛋白酶
1. 髓样抑制性细胞
1.髓样抑制性细胞(myeloid suppressor cell), 最初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小鼠的肿瘤浸润部位, 表面标志位CD11b和Gr-1。 人体中这些细胞为CD34+CD33+CD13+,表达未成 熟标志CD31,不出现成熟细胞标志及MHC II分子。 其数量的增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并行,具 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而被作为肿瘤发展的间接 指标。 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可以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 如VEGF,IL-6,GM-CSF,IL-10,TGF-β,这些因子 可诱导此类抑制性的MSC的趋化和产生,介导肿瘤 的免疫逃逸和转移。
肿瘤MHC I类分子表达异常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改变
T 细胞的识别 — 双重识别
• T细胞不能识别——完整的抗原分子 • T细胞通过TCR——识别由APC加工处理并由MHC分 子提呈的抗原肽 • T细胞上的辅助受体CD8+ /CD4+ ——识别MHC分子 • 内源性抗原——由MHCⅠ类分子提呈给CD8+T识 别 • 外源性抗原——由MHC Ⅱ 类分子提呈给CD4+T 识别
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低下 MHC I类分子的减少或缺失 抗原加工处理的缺陷 缺乏共刺激信号 效应T细胞的功能异常 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和相关分子 髓样抑制性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的多种蛋白酶 免疫增强
T细胞识别两种抗原相关情况
2. 抗原加工处理缺陷
(1)肿瘤细胞遗传物质的不稳定性可造成 PSMB和TAP基因的突变。 PSMB ( β型蛋白酶体亚单位 ) 作用:参与肿瘤抗原降解成能被MHCI类分 子识别的抗原肽段 TAP (抗原加工相关转运蛋白) 作用:将降解的抗原肽从胞质内转运到内 质网内与MHCI类分子装配 (2)有些病毒产物(HSV-ICP47)在胞内抑制 PSMB活性,干扰TAP蛋白功能,从而阻止抗 原肽形成和其转运进入内质网,影响MHCI分 子和抗原肽的结合及其在肿瘤细胞膜表面 上的表达。
肿瘤微环境中--Treg的募集和免疫抑制作用
3. 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蛋白酶
其中与肿瘤抑制有关的蛋白酶有四种 (1)IDO 吲哚2,3双加氧酶 (2)ARG 精氨酸酶 (3)NOS 一氧化氮合酶 (4)COX 环氧合酶 这些蛋白酶通过调节体内的氨基酸或脂 类代谢发挥免疫抑制功能。
小结三回顾:
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 和相关分子 髓样抑制性细胞
肿瘤的免疫逃逸
2016.7
肿瘤是一群失去正常生长调控 机制,发生恶性转化和异常 增殖的自身细胞。
肿瘤免疫学(tumor immunology)是研究肿瘤的 免疫原性,机体对肿瘤的免
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抗肿瘤免疫效应包括两方面 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CD8+T——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CD4+T——辅助作用 TH1辅助CD8+T成熟 TH2辅助B细胞产生Ab 体液免疫——借助ADCC、CDC作用杀伤肿瘤细胞 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 固有免疫细胞参与
调节性 T 细胞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的多种蛋 白酶
四、免疫增强
免疫增强实际是指一种现象——在实验 中,发现给荷瘤动物输入抗肿瘤免疫血清— —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有利于肿瘤 细胞逃避效应细胞的识别和攻击。 现认为免疫增强效应是因为血清中存在 封闭因子,后者遮盖了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 决定簇。 封闭因子主要有三类: 封闭性抗体 抗原抗体复合物 可溶性肿瘤抗原
Treg发挥抑制作用的机制
竞争结合B7分子——Treg高表达CTLA-4,使效 应T细胞得不到共刺激信号,不能被激活。 竞争性结合IL-2——Treg高表达CD25,使效应T 细胞发生细胞因子受体饥饿,引发其凋亡。 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TGF-β,阻 止APC和T细胞表达MHC,CD80,CD86的表达,以 及IL-2的分秘。 释放颗粒酶和穿孔素——直接杀伤T细胞和APC 表达淋巴细胞激活基因——其产物LAG3与DC上 MHCⅡ分子高亲和力结合,抑制DC活性。 诱导APC表达B7-H4而抑制T细胞增殖;诱导APC 高表达IDO而降解色氨酸,导致T细胞的蛋白合 成受阻;分泌环磷酸腺苷,干扰T细胞代谢。
Treg发挥抑制作用的机制

Hale Waihona Puke 事实证明,在胃癌、食管癌、肺癌、 肝癌、胰腺癌、乳腺癌等患者的外周血淋 巴细胞和TIL中的CD4+CD25+Treg比例是呈 升高趋势,特别是胃癌患者,其中有腹膜 转移的最高,并且CD4+CD25+Treg的数量与 肿瘤的预后呈负相关。 • CD4+CD25+Treg的比例增高,分析原因, 认为是——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分泌的 趋化因子CCL22有关,通过Treg表面的CCR4 而募集至肿瘤部位。
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抗肿瘤免疫效应包括两方面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免疫cd8t直接杀伤肿瘤细胞cd4t辅助作用th1辅助cd8t成熟th2辅助b细胞产生ab体液免疫借助adcccdc作用杀伤肿瘤细胞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固有免疫细胞参与第五级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效应t细胞的功能异常调节性t细胞免疫增强一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低下缺乏共刺激信号各种组织类型的肿瘤细胞中mhc分子的表达减少或缺失可造成肿瘤在宿主体内持续性增长转移性增强和预后不良
近年发现,肿瘤患者病灶和外周血的 TIL以及荷瘤动物脾脏中的T细胞——信号 转导分子发生表型改变或表达水平下降, 直接导致T细胞成熟障碍和免疫功能低下, 使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激活受阻,IL-2受体 和IL-2表达明显下降。 而且,有缺陷的T细胞极易遭到破坏, 最终造成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无法 发挥有效的抗肿瘤作用。 估计效应T细胞这些功能的变化和肿瘤的微环 境有密切
MSC造成特异性T无能的可能性原因
MSC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抑制DC细胞的分 化、发育和成熟
MSC可抑制CD8+T细胞产生IFN-γ
MSC能通过细胞间作用促进T细胞凋亡 MSC通过分泌各种活性物质,间接抑制T细 胞的增殖,如TGF-β ,ARG,NOS等。
MSC发挥免疫抑制的可能机制
2. 调节性 T 细胞
Treg源于淋巴样干细胞,标志位CD4+CD25+, 分为nTreg和iTreg。 nTreg 是“天然”存在着的一类行使负 向调节功能的T细胞,主要在胸腺通过过细胞 接触发挥抑制作用。 iTreg 主要是在外周经抗原激活和细胞 因子诱导产生的,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 如IL-10和TGF-β发挥抑制作用。 Treg实施免疫抑制的主要对象是效应T细胞, 也包括与之相互作用的AP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