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机制的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
1、知识导航
背景: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原因贫富差距过大;信贷消费过渡;股票投机过渡;
1929-1933 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民破产
年资本主义
世界的经济过程: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危机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强
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影响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各国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胡佛的反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危机措施结果:危机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
胡佛政府反危机的失败
背景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罗斯福就任总统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调整农业政策
内容复兴工业
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罗斯福新政
1933-1935年,调整与复兴经济
阶段1935年后,着重改革
⑴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国民经济显著改善。
作用⑵缓和了社会矛盾,缓解了社会危机。
⑶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⑷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影响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50年代经济的稳定发展
美国70年代经济滞胀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80年代经济复苏和90年代经济繁荣
国家经济的发展
原因:
战后资本主西欧表现:
义的新变化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资本主义发福利国家得到发展
展的新变化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新经济”的新趋势
2、问题探究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最早在美国发生?
第一步:了解危机爆发前美国的经济情况。
第二步:了解经济危机的概念。
第三步:归纳危机最早发生在美国的原因。
(2)这次危机有什么特点?
第一步:了解这次危机的表现。
第二步:归纳危机的特点。
(3)这次危机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教材,归纳。
(4)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怎样?
第一步:阅读课文,了解胡佛政府的措施。
第二步:结果是什么,美国人会怎样做?
(5)罗斯福在什么背景下上台,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危机?
第一步:了解罗斯福上台的背景。
第二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6)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一步:归纳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第二步:阅读课文,归纳新政的影响。
(7)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天天烤吃百万富翁,你同意吗?为什么?
第一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特别是有利于工人的部分。
第二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8)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情况怎样?
第一步:了解二战给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带来的影响。
第二步:了解美国发展的原因和情况。
第三步:了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情况。
(9)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阅读课文,归纳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3、感悟历史
⑴惊天发现,润物无声。
图一图二图三相对论(1905年)大陆漂移说(1915年)青霉素(1928年)
图四图五图六雷达(1935年)原子弹爆炸(1945年)信用卡(1950)
图七图八图九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与“知识经济”密不可分。
什么是知识经济,有人曾举例说,知识经济就是南达
科他州的农民,他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驭有全球卫
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知识经济就是佐治亚洲的一家
纺织公司,它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
由
此可见,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巨大作用。
图中所见是某
网站评选出20世纪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十件大事,运图十用你的聪明才智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完成回答以下问克隆羊(1997年)题:
①从上述十件大事中挑选出你认为它对21世纪人类生活最具影响的一件或有联系的几件(20世纪其他重大的科学发现也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或作用,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②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 21世纪的人类生活注定要发生更加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最近,半月谈杂志与中国科学院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了题为《21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科学预言》座谈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的部分科学家和各界代表参加,并就21世纪(重点是头一二十年间)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将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显著变化进行了预测。
假设你是受到邀请的学生代表,请你以“世纪预言”为题写一篇大会发言稿,要求如下:
Ⅰ、语言通顺,史论结合;
Ⅱ、字数在600字左右;
⑵招兵买马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2004年9月广东肇庆中学学生电视台隆重启播。
以下是其中一次的新闻报道。
大家好!我是yoyo,现在是晚间新闻报道时间。
首先是两则特别消息:
一、2005年是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60周年纪念,邮政部门现决定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并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设计,得奖者可获丰富的奖品,有意参加者请于本周内将作品交到学生工作处。
设计要求如下:
⑴设计主题自拟,邮票数量不可少于4枚。
⑵说明设计的依据。
二、为配合这次征集活动,学校电视台将在全校范围内举行迷你历史剧本征集大赛,得奖者除获丰富奖品外,获奖剧本也将被搬上银幕,快来展现你的才华,一试你的伸手
⑴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为背景。
⑵剧中人物包括罗斯福总统、希特勒、银行家、工人、农民。
⑶简要说明设计的依据。
4、拓展研究
⑴罗斯福新政研究
人们对于罗斯福新政时期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颇为熟悉,但新政的一些附带措施如对国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等,其实施虽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延续至今,然而它们却鲜为人知。
与你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以下调查研究:
①运用网络、书籍等资源调查在罗斯福的第一个任期内美国都发生了哪些重大的自然灾害,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这些措施对今天的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灾害不仅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越来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如何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从罗斯福新政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借鉴和启示?据此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并将其制成幻灯片在班上展示,与同学交流。
②对你家乡或是所居住的地区开展一次环境资源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并以此为内容写一封给市长的信。
⑵马歇尔计划
以下是一组由苏联漫画家创作的漫画,据此完成以下的调查研究:
图一《用膏药援救死者》图二《他正在敲诈》
①据图一回答:
Ⅰ、画面上的“医生”是指谁?病床上的“死者”又指代什么?
Ⅱ、医生所用的“膏药”比喻什么?
Ⅲ、该画讽刺什么事件?
②据图二回答:马歇尔计划是一项“复兴欧洲”计划,为什么说它是在敲诈呢?
③运用网络和书籍等相关资源查阅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它所涵盖的范围以及它对
战后欧洲的影响等;为何它把东欧和苏联也列入资助的范围?
⑶双语天地
This is a day of national consecration, and I am certain that on this day my fellow Americans expect that on my induction in the Presidency I will address them with a candor and a decision whic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people impeIs. This is preeminently the time to speak the truth, the whole truth, frankly and boldly Nor need we shrink from honestly facing the conditions facing our country today .This great nation will endure as it has endured, will revive and will prosper So first of all, let me express my firm belief that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 nameless, unreasoning, un justified terror, which paralyzes needed efforts to convert retreat into advance. In every dark hour of our national life, a leadership of frankness and vigor has met with that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of the people themselves, which is essential to victory And I am convinced that you will again give that support to leadership in these critical days.
以上文段节选自罗斯福的第一次就职演,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准确翻译划线部分句子。
②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划线部分句子表明了罗斯福怎样的精神境界?
5、自我测评
㈠选择题
(1)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市暴跌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世界市场的形成
(2)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是()
①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③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④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⑤激化了国际矛盾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征是()
①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
②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③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④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5)罗斯福和胡佛经济政策的最大不相同点在于()
A采取积极措施克服经济危机
B维护自由企业制度
C政府实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A依靠了外国资本的资助
B科学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
C国家政权保护了经济的发展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强
(7)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指出:“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奉献”;“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以上材料表明了罗斯福的哪些思想?()
①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
②要求稳定社会秩序
③要求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④要求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农民的措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罗斯福新政时期,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这主要说明资本主义国家()A保障工人的经济利益
B维护工人的政治权利
C调和社会的阶级矛盾
D对经济生产进行干预
(9)在罗斯福新政中,主要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
A实行美元贬值B规定工资标准
C规定工作日时数D兴办公共工程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思想称为“凯恩斯主义”,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国()
积极推进新科学革命的开展
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竭力谋求建立经济的区域集团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11)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上影响深远的是()
促使美国经济复苏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㈡材料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材料一准确反映了()
①战后美国经济衰退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的迅速发展③6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快于欧共体④二战后资本主义陷入了经济危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问题二:材料二说明了()
A美国的经济实力不如日本、欧共体
B美国黄金大量外流,储备减少、美元中心地位发生动摇
C美、日、欧共体矛盾愈来愈尖锐
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13)观察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4年上海高考题)
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
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
问题:
①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
制度”的命运?
②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
论”作了成功的回答?其本质特征是
什么?
③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
国家复兴管理总部领救济的队伍节有何重要启示?
(14)材料一:到1950年,西欧各国生产已达到战前水平,年增长率达到5%——
6%,有的国家高达8%——10%。
到1925年,英、法、意的工业生产分别比战前增长13%、29%和48%。
德国的西方占领区的工业生产到1952年增长到115%。
马歇尔计划原定期限为5年,由于西欧经济恢复较快,到1951年底提前结束了。
美国得到的好处是政治上控制了西欧,在经济上向西欧输出了大量商品。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二:(法、西德、意、荷、比、卢)按照条约规定,在6国内部通过取消关税和进口限制建立煤钢共同市场;在同其他煤钢贸易方面6国采取协调和共同贸易政策,并建立了超过国家的组织机构,负责协调成员国的煤钢生产、投资、价格和原料分配。
——摘自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下卷材料三:1948—1970年美国和法、西德、日、英四国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
的比重
材料四: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朋友,是的。
盟国,是的。
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第一次演说
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分析马歇尔计划起了什么作用。
②根据材料二、三、四分析战后美国同日本及西欧关系的演变。
③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分析二战后至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15)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具体下降的情况见下表。
参照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美国经济危机为什么下降幅度最大?德国为何成为大危机第一个波及到的国家?
②为摆脱危机,美德两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③英法两国受大危机冲击较美国小的原因是什么?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和平。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
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有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回答:
以上分别反映了美国在一张后及二战后对欧洲的政策。
概括指出两条资料所反映的美国对欧政策,并分析两次政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美国外交政策演变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6、史海指南
推荐网址:
史海回眸,罗斯福“新政”:
/GB/guoji/25/95/20020321/692071.html
罗斯福新政的现实借鉴意义:
/gerenzhuye/zhujulong/wenzhang/luosifu.htm
推荐书籍:
《论罗斯福“新政”的货币政策》载历史教学2002年11期;作者:刘绪贻
《知识经济与未来发展》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作者:张卫国
《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
7、史家争鸣
(1)有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性质,美国国内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并最终使美国政治走上“非民主化”道路;一种认为新政的改革不够彻底,激进派人士希望通过新政不仅能解决当前危机,更能解决一些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深层次问题。
中国史学界在八十年代前对“新政”持批评态度,认为“新政”符合大资本家的利益,罗斯福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学者在承认“新政”局限性的前提下,对“新政”作出了肯定的评价。
认为罗斯福信仰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新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遍民众的利益,因而是进步的。
(2)关于“新政”作用的评价:
史学家对“新政”作用的评价有三种观点:⑴新政在美国历史上是一种进步现象,首先,“新政”挽救了危机,使美国人民摆脱了危机的困苦局面;其次,在缺少足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知识的时代,罗斯福所做的努力确实是开创性的;再次,罗斯福的“新政”开启了美国以后历届政府实施国家干预政策的大门,成为缓解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之弊病的一剂良方,并在实质上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威;最后,在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同日本,德国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的策略相比,“新政”无疑代表了一种进步、民主的解决危机的方式。
⑵持“过大于功论”者认为“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
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
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
而且这一派论者还认为罗斯福扩大政府和总统权力、干预经济运行规律的做法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美国的经济增长。
⑶持“功过参半论”者则基本上综合了两方面的观点,然而这一派论者因持论不稳,立场含糊而受到史学界攻击,早已不是主流思想。
(3)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⑴新政和凯恩斯主义没有关系;⑵新政和凯恩斯主义是相互影响;⑶新政就是应用了凯恩斯主义。
参考答案
2、问题探究
(1)在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使贫富差距过大;信贷消费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股票投机过渡等共同因素促成了危机的爆发。
(2)①范围广,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时间长,从1929年一直拖到1933年。
③破坏力特别强,工业产量下降三分之一以上。
(3)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各国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4)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没有克服危机,反而更加恶化。
(5)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胡佛政府无力扭转形势,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措施: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6)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
(7)可答同意或不同意
同意: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课了垄断资产阶级的税,有保障工人的《社会保障法》对富人不利。
不同意: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从长远来看,对富人有利。
(8)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⑴大力拓展世界市场;⑵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⑶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表现(略)。
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⑴政府推行政治改革;⑵国民经济非军事化;⑶政府采取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三者相结合的政策;⑷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⑸美国的支持。
表现(略)。
(9)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④“新经济”的新趋势。
3、感悟历史
⑴惊天发现,润物无声
②(略)
⑵招兵买马
(略)
⑶双语天地
①让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
②对克服经济危机的坚定信心。
4、拓展研究
①Ⅰ、杜鲁门。
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Ⅱ、比喻美国的经济援助。
Ⅲ、讽刺美国政府实施马歇尔计划。
②马歇尔计划决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它是实际上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
③(略)
5、自我测评
㈠选择题
(1)C (2)D (3)A (4)D (5)B (6)B
(7)D (8)D (9)D(10)B (11)D
㈡材料题
(12)问题一:B 问题二:B
(13)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或“大萧条”)。
②罗斯福新政。
确保自由企业制度,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或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③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4)①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便利了美国对西欧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②战后初期,美国控制了西欧和日本,60、70年代,美国与西欧、日本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尖锐。
③50年代美国掌握经济霸权,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6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历了持续发展和相对稳定时期;日本、西欧迅速崛起,资本主义经济多极化趋势出现。
(15)①柯立芝繁荣的背后潜伏着巨大危机,超前消费后必然迎来消费低谷,股票投机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德国经济严重依赖美国资本,所以德国首当其冲。
②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国却走上了法西斯专政道路。
③战后英国经济困难;工党资政进行了一些改革;英国有广阔的殖民地便于转嫁危机。
法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
(16)相同点:用经济手段扩大政治影响力。
不同点:⑴背景不同:一张中美国大发横财,战后出现经济繁荣,但美国经济影响力却不如欧洲的英法两国;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雄厚,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军事上垄断了原子弹。
⑵实施范围不同,金元外交实施首推拉美,其次为东亚,再次为欧洲;而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主要针对欧洲国家。
⑶实施目的不同,金元外交时,美国奉行对欧洲的孤立主义政策,目的是增强对欧洲的影响力;马歇尔计划时,美国实行全面扩张政策,目的是控制欧洲,共同抵制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