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学期期中综合复习周末练习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学期期中综合复习周末练习单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正确读音选一选
1.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来。
祭.祀(jì cài)己亥.(héhài)辉煌.(háng huáng)地履.其黄(fùlǚ)
抖擞.(sǒu shù)武陵.(léng líng)安澜.园(nán lán)一泻.汪洋(xiè xiē)
2. 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即使冬天,这里的食品供.(gōng gòng)应也很齐全,不用担心上供.(gōng
gòng)时买不到东西。
2.太阳晃.(huǎng huàng)得人眼睛睁不开,刚才还在摇头晃.(huǎng
huàng)脑的小孩早跑回了妈妈的怀抱。
3.这只小燕.(yān yàn)子是从北方的燕.(yān yàn)国飞来的吗?
4.她单薄.(báo bó)的身上穿了一件薄.(báo bó)衬衣。
3. 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嗜.好(shì shē)画框.(kuāng kuàng)垂蔓.(màn wàn)
回眸.(múmóu)石榴.(liǔliú)眼睑.(jiǎn liǎn)
4. 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注音错误,请用“_____”标出来。
1.丘陵.(líng)瑶.台(yáo)侵略.(luè)撒.谎(sā)
2.勤恳.(kěn)勉强.(qiáng)宏.伟(hóng)嗜好.(hào)
3.爱慕.(mù)酿.酒(liàng)珊瑚.(hú)己亥.(hài)
4.眼睑.(liǎn)蓓.蕾(bèi)衰.弱(shuāi)衣襟.(jīn)
5.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嵌.入(qiàn qián)陪.伴(péi bèi)杭.州(háng káng)嗜.好(shì shē)榨.菜(zhà zà)雏.鸟(chú zōu)
形近字词
6. 我会辨字组词。
毯(_______)亏(_______)涯(_______)吟(_______)寞(_______)毡(_______)号(_______)崖(_______)怜(_______)漠(_______)
7. 比一比,再组词。
驯(__________)像(__________)滑(__________)脑(__________)
训(__________)橡(__________)猾(__________)恼(__________)
8. 比一比,再组词。
矜(_______)拔(_______)呐(_______)恰(_______)瑞(_______)预(_______)拨(_______)纳(_______)洽(_______)端(_______)
9. 比一比,再组词。
祸(_______)患(_______)赋(_______)痴(_______)窘(_______)锅(_______)忠(_______)斌(_______)疾(_______)窟(_______)
10. 辨字组词
缰(__________)俘(__________)乘(__________)撕(__________)疆(__________)浮(__________)乖(__________)嘶(__________)
拼音集训
11. 读拼音写词语。
chéng rèn sāng yèbá căo suí yìtiĕ chăn
qīng tíng zhòu yègēng yún guàng jiēchú tou
12. 看拼音写词语。
lǎn duòpíng héng yǐn bìjǔshìwén míng dīng zhǔhuǎng huàbǎo lǎn jīn bìhuīhuáng
13. 看拼音,写词语。
ēn huìhū xiào yì lùn cùn cǎo bùshēnɡhuǐ mièzhuī zhúzhì pǔyìnɡjiēbùxiá
14. 看拼音写汉字。
zǐ sūn xuān nào chóu kǔsì miào yú shùhé pàn
tíng xiēhóng yùn lǐn lièyè mùyù fāxián yì
15. 看拼音,写词语。
shào bīnɡbō fànɡjiāo shuǐfēn fu liánɡ tínɡ
nián ɡāo jìn tòu chán shēn chá shuǐjiǎn qǐ
句子对对碰
16. 按要求改写句子,一定要看清要求。
1.(修改病句)早晨起来,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怎么会是一个聋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喜欢读信。
我喜欢看书。
(用上关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按要求写句子。
1.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有课余时间都被我花在借阅图书上。
(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排比句补充完整)
4.清晨,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发挥想象,把画面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按要求写句子。
1.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
”
改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又想起了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很香。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一定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耕耘,不会有收获。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家的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父亲说:“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晨,红色的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羊在山坡上吃草。
(把画面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内容填空
2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壮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空山新雨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3.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相和》一文讲述了三个故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古诗积累。
本学期我积累了不少古诗,这些古诗不仅让我有了美的体验,更让我受到了爱的教育。
读到《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读到《村晚》“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牧童的喜爱;读了《送元二使安西》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我感受到了诗人对朋友浓浓的关爱;读了《从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我感受到了将士们对家国的爱。
2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_______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
诗人临终前关心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___________”。
诗人把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_________的热切心情。
2.《题临安邸》是诗人______题写在临安一家_________上的诗,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见南宋官员不想收复汉土的愤怒,讽刺了官员们_________的生活。
3.《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_______,作者热情满满地赞颂了少年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了中国少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______、建筑艺术的_______,却被________联军
的一把大火烧成了灰烬。
24. 根据学过的知识完成各题。
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_______,题目是
《________________》,“姑苏”是_______________的别称。
3.红日初升,_____________。
河出伏流,________________。
潜龙腾渊,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百兽震惶。
4.《将相和》一课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描述了“______________”、“渑池之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
2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太阳》这篇课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和人类的关系________,用文中的话说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_,课文介绍了松鼠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________之情。
3.请你拟写一条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26.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xi àn qiān)架似的对起阵来。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dǎng dāng),鼓着眼珠
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 dìng)。
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bǎn bān)不动他。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dāng dōng)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用“﹨”在文中画去错误的读音。
2.“小胖墩儿正是抓住了小嘎子的缺点,才把他摔倒了。
”由此我想到一个成语()。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机不可失,时不再来C.道高一尺,魔高一丈3.在摔跤方式上,小嘎子为什么选择“随便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摔跤过程中,文中写了小嘎子的一系列动作,读读短文,把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根据提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起初,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_______________。
(2)在摔跤中,当小嘎子处于劣势时,他便积极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
(3)就是在他与胖墩儿酣战到最后时,他还是用脚_______________ 。
5.从这段描写中,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罗马速写
①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
这个城市很特别,遗址多,雕塑多,喷泉也多。
②罗马分成新城和古城。
古城的建筑大多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一砖一石,一街一巷,都是百岁以上的“老人”。
古老的建筑,坍(tān)塌的废墟,残毁的廊柱……使人一不小心就踩在“历史”上。
③古罗马的斗兽场,是遗址中的“老祖宗”。
凡到罗马游览的人,如果不去斗兽场看看,就好像到了北京没游(),到了西安没有看()一样。
这座宏伟的圆形建筑,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现在大部分已坍塌,只留下一个完整无缺的外壳,但看上去仍令人惊叹。
④罗马还是一座用雕塑装饰起来的城市。
无论街头巷尾,还是屋顶门廊,看不到雕塑才是不正常的。
罗马城的雕塑,超过了罗马的人口。
⑤喷泉在罗马城比比皆是。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城市能与其媲(pì)美。
三千多处大大小小的喷泉,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一些广场和街头巷尾。
它们千姿百态,极具观赏性,使罗马城别具一格。
⑥遗址、雕塑、喷泉,不仅装点了罗马城,而且丰富了这座城市的内涵。
1.把合适的名胜古迹填入第③段的括号中。
2.罗马是个很特别的城市,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读画“﹏﹏﹏”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家乡有哪些吸引人的名胜或景物呢?仿照本文第②段的写法,给大家介绍一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课外阅读。
鲜花
又是一年花开时,小学校新来的女教师接到一个任务:放学后照看一下校园西南角的花坛。
校长说:“孩子们放学后会来偷的。
”
“偷?”二十一岁的女教师想象不出校长怎么会对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用上这个词。
放学后,女教师来到花坛边,望着姹紫嫣红的鲜花,她深吸了一口气,陶醉在一片清香中。
忽然,她发现一个小男孩躲在墙角探头探脑地朝这边看。
“你过来!”女教师招招手,小男孩过来了,是一个二年级的同学。
“你怎么不回家?有什么事儿吗?”女教师问。
“我……我想……我想要枝花。
”小男孩支支吾吾地说。
“你想要哪一枝?”女教师微笑着,拉着小男孩的手,来到花坛边。
小男孩看了一会儿,指着一枝很艳的玫瑰,说;“这一枝,行吗?”“好,这枝花儿属于你了!”女教师真诚地说,“但是你准备怎么办?如果你把花留在这里,它还能开好几天,别的小朋友也可以来看;如果我现在帮你摘下它,你就
只能玩一会儿了。
你打算怎么办?”
小男孩想了想,说:“我把它留在这里,明天我再来看它。
老师,你要帮我看好啊!”女教师微笑着点点头。
第二天傍晚,有二十多个孩子找女教师,等着要一枝属于自己的花儿。
他们同那个小男孩一样,都同意把自己的花留在花坛里。
鲜花盛开最美的那一个月,女教师把学校花坛中所有的鲜花都送给了可爱的孩子们,却没有发生往年经常被偷走的事情。
相反,一群孩子放学后总会积极地帮她照看花儿,一直到深秋,鲜花和绿叶全部枯萎,孩子们还有期盼着自己的花儿明年再开放。
1.概括一下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年”孩子们为什么老爱“偷”学校花坛里的花?你认为他们是小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来的女教师照看花坛后,孩子们又为什么不偷花,反而帮老师照看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课外阅读。
诸葛亮初次用兵(节选)
曹操派大将夏侯惇、于禁领兵十万,杀奔新野。
诸葛亮便向刘备要了尚方宝剑,升堂调度:“博望左边有座山,叫豫山;右边有树林,叫安林。
可以埋伏兵马。
关羽可领一千人在豫山埋伏,敌军来就放过,他们的粮草辎(zī)重一定在后面,只等南面火起,就可驱兵出击,烧毁粮草。
张飞可带一千人去安林背后埋伏。
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击。
关平带五百人,预备引火之物,到博望坡后两边等候,到初更天敌人到来,便可放火。
樊城赵云速回,让他作先锋;交战时只要败,不要胜。
主公自带一支军队作赵云后援。
你们各各按计划行事,不得有误。
”
且说夏侯惇、于禁率大军到达博望……赵云领兵来战,夏侯惇与之交战几个回合,赵云且战且退……
天色渐渐昏黑,夜风愈大。
夏侯惇只顾催促部队赶路。
行至两边都是芦苇的狭窄山路,护送粮草的于禁、李典率领后卫赶到,见此状大叫:“前面夏将军慢走。
”于禁还赶到前边阻止。
夏侯惇猛然省悟,正要退兵,却听背后喊杀声起,早有一派大火烧着,两边芦苇也着火,一刹那,四面八方都是火,风大火猛。
曹军顿时大乱,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围而逃。
李典见势不好,往博望坡奔回,却被关羽的军队拦住厮杀。
于禁见粮草车辆烧了,便从小路逃命去了。
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却被张飞伏兵拦住,张飞一枪刺落夏侯兰于马下,韩浩夺路逃脱。
一直杀到天明,刘备才胜利收兵,直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夏侯惇收拾残部,狼狈返回许昌。
关羽、张飞相互惊赞道:“孔明真是英才啊!”一齐拜伏在坐于小车里前来犒军的孔明车前。
1.“不计其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曹军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读第一自然段,结合第三自然段,分析诸葛亮这样做的用意。
关羽在豫山埋伏:____________;张飞去安林背后埋伏:________;关平预备引火之物,敌人到来便放火:______;赵云作先锋,交战时只要败:
_________。
3.从关羽、张飞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诸葛亮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夏侯惇是个
___________的人。
30. 主题阅读拓展。
麻雀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影。
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被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素有“家雀”之誉。
它适应能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
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缝里,
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
栖息在乡村和公园里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人们常用“自投罗网”来形容麻雀的愚蠢。
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
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被捉。
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
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
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18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所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
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
19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
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
我国现在的问题是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了,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投罗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路打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麻雀素有“______”之誉。
A.害鸟B.家雀C.老家贼
3.麻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
A.列数字B.举例子C.作比较D.打比方
5.为什么说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一句中的“几乎”,第二句中的“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本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麻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31. 习作(选择其中一个提示进行习作):
1.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冬天有美妙的风景,也有难忘的趣事……请任选一个内容进行习作。
题目自拟。
2.生活、学习中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请选择其中一位来写。
可以从外貌、品质、性格等方面进行描写。
题目自拟。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句子通顺,有真情实感。
字数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习作。
题目:一句话的启示
提示:我们经常收获“启示”,懂得勤劳、珍惜、奋进、善良、团结、创新……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带给我们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思考。
这句话可能是父母、老师不经意间说出来的,可能是同学做游戏或学习时说出来的,可能是你在读书、上网时看到的……
请以“一句话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习作,将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出来,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谈得到的启示。
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习作乐园。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体形庞大的鲸、活泼可爱的小松鼠,了解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试试看,运用你掌握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你最喜爱的动物。
注意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有条理地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字数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快乐习作。
生活中,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呢?请你写一写,题目自拟。
注意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不少于5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习作。
题目:认错
要求:1.打开思路,广泛选题,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想象文。
2.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字数在40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jìhài huáng lǚsǒu líng lán xiè
2、1.gōng gòng 2.huǎng huàng 3.yàn yān 4.bóbáo
3、shìkuàng màn móu liújiǎn
4、1.luè2qiáng 3.liàng 4.liǎn
5、qiàn péi háng shìzhàchú
6、毛毯亏损天涯呻吟寂寞毛毡号角山崖可怜沙漠
7、驯马好像光滑脑袋训斥橡树狡猾烦恼
8、矜持拔草呐喊恰好瑞雪预计拨开收纳融洽端点
9、惹祸患难赋予痴情窘迫铁锅忠心斌斌疾病窟窿
10、缰绳俘虏乘法撕裂新疆上浮乖巧嘶吼
11、承认桑叶拔草随意铁铲蜻蜓昼夜耕耘逛街锄头
12、懒惰平衡隐蔽举世闻名叮嘱谎话饱览金碧辉煌
13、恩惠呼啸议论寸草不生毁灭追逐质朴应接不暇
14、子孙喧闹愁苦寺庙榆树河畔停歇红晕凛冽夜幕愈发闲逸
15、哨兵播放浇水吩咐凉亭年糕浸透缠身茶水捡起
16、早晨起来,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以及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蝴蝶像一个小仙女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她不会是一个聋子。
我不仅喜欢读信,还喜欢看书。
17、我在眼睛里看见了月亮。
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
微笑是一点柔嫩的绿草微笑是一泓清凉的甘泉清晨,刚才还晴朗的天空中一下子布满了一层又一层的阴云。
明月映照在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18、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它的救命恩人,它要报答您。
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难道容易吗?我想起了桂花雨。
桂花很香,十里意外都闻得到!写得不怎么样,但不是没有希望的。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19、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容,听到了孩子们欢乐的歌声。
不耕耘,怎能有收获呢?门前有小河。
20、父亲说,他看那首诗糟糕透了。
早晨,红色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成群的牛羊在绿油油的山坡上悠闲地吃草。
21、与天不老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
2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3、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统一祖国林升旅店墙壁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醉生梦死梁启超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瑰宝精华英法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苏州其道大光一泻汪洋鳞爪飞扬乳虎啸谷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25、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密切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
丽可爱的世界布封外形特征性格特征行为特征生活习性喜爱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或:爱护动物,让人类不再孤单!
26、
1.xiàn dǎng dìng bǎn dāng
2.A
3.小嘎子“单凭力气”是无法胜过“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的胖墩儿。
于是,当胖墩儿提出“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的问题时,小嘎子很自然地选择了“随便摔”。
4.蹦来蹦去推拉拽顶钩
5.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27、
1.长城兵马俑
2.遗址多雕塑多喷泉多
3.这句话让没到过罗马的中国人能很清楚地知道斗兽场在罗马的地位。
4.赵邯郸故城在邯郸市。
历经8王,共158年,邯郸一直是赵国的都城;汉代是五大都市之一。
邯郸故城是由赵王城及大北城两部分组成。
赵王城在市西南,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赵都的宫城遗址,分东、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512万平方米。
遗址北临渚河,地处太行山余脉,土筑残垣高3-8米,蜿蜒起伏,气势雄伟。
城内地面上有布局严整的大型夯土台,如龙台、北将台、南将台等,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
龙台最大,东西宽265米,南北长285米,高19米,是当时主要宫殿基址,显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市建筑的基本面貌。
28、
1.主要讲述了年轻的女老师在照看花坛的时候,通过对孩子们的教育,让他们不再采摘鲜花,而主动地帮忙照顾鲜花的故事。
2.“往年”孩子们“偷”学校花坛里的花是因为他们喜爱鲜花。
这不叫偷,因为他们采摘鲜花只是出于对花的喜爱,他们并不懂得怎样去保护鲜花。
3.因为老师告诉他们,鲜花摘下来以后就会枯萎,喜欢鲜花就应该去保护鲜花的道理。
4.文章最打动我的是老师的和蔼可亲,让孩子们很愉快的明白怎样去喜爱鲜花。
29、
1.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伤亡惨重
2.烧毁敌人粮草防备敌人来救粮草火攻敌人引诱敌人追击
3.心服口服
4.运筹帷幄刚愎自大
30、
1.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半路上利用机会掠夺东西。
2.B
3.适应能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
4.ABCD
5.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
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
6.不能删去。
“几乎”说明并非每一处,到处;“常”表示程度,说明麻雀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被人们认为是害鸟。
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我们应该保护麻雀。
31、示例:
一件难忘的事
每当下起雪,我就会想起那件难忘的往事。
那天可真冷啊!天空上彤云密布,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西北风像怪兽一样嚎叫着,风刮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
人们尽管穿着厚厚的棉衣还是冻得瑟瑟发抖,脸都冻僵了。
有的人冻得在雪地里跺起脚来。
外面的世界像一个大冰箱,天真冷呀!
要放学了,望着窗外的雪,我想:今天会是谁来接我呢?我正这样想着,放学的铃声响起了,我走出了校门,在人群中寻找着家人。
突然,我在人群中看见了妈妈那熟悉的身影。
妈妈一见到我就马上将我肩上的书包背在了自己的身上,并用自己的身体给我遮挡着风雪。
由于风雪太大,我又太小,妈妈看我走的很吃力就背着我往家走。
趴在妈妈的背上,我感觉很温暖。
到家了,妈妈又忙着帮我脱棉衣,说怕寒气冰到我,我看着为我忙碌的妈妈,她自己头上、身上的雪都来不及清理,慢慢地变成雪水,我的眼睛酸酸的,我将脸轻轻地埋进了妈妈的怀里。
这就是冬天里的一件事,一件难忘的事,在这件事中我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
32、一句话的启示
俗话说,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
没错,最近这段时间,我注意到果然是这个样子,只要挤,总会有。
最近,我开始节约时间。
听妈妈的话,我写作业不再玩笔、走神。
开始用最快的时间来写作业。
弹钢琴也比以前要认真许多,所以很快谈完了所有曲子。
比以前的速度快了许多倍。
以前,我写作业不专心。
一会玩笔,一会走神,要不就是望着书本发呆,所以写的十分慢,作业即使不多,也总写的很晚。
等到谈完钢琴,什么事情也没法做,只能洗刷睡觉了。
现在,我每天都可以节约下许多时间。
我可以用这些时间看课外书、画画、听听英语。
有时还可以和妈妈爸爸下棋。
妈妈对我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
你节约了时间,看见了吧,好处很多。
你可以做许多过去没时间做的事。
继续努力吧!”我点了点头。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
同学们,记住这句话吧,它会让你受益无穷。
从现在开始,节约每一分钟。
33、例文:
我最喜爱的“可可”
我家养了一只小狗,叫“可可”。
它胖乎乎的,全身金黄,十分耀眼;一双机灵的眼睛圆溜溜的;耳朵也十分灵敏,周围稍微有一点响声就会竖起来;四条腿不长不短,跑起来像风一样快。
“可可”很贪吃,只要能吃的,就不放过。
有一次,我想逗逗“可可”,就拿了一块肉,假装要给它吃,当它正要吃的时候,我又拿了回来,自己先咬了一口。
这下可把“可可”急坏了,就在我缩回手的瞬间,只见“可可”平地往起一跃,差一点就就够着我的肩膀了。
幸好我的反应快,赶忙把肉换到了另外一只手上,而“可可”呢,不但没吃着,还一头栽到了垃圾桶里。
我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只见”可可“从垃圾桶里爬出来,也不抢那块肉了,悻悻地躲到墙角不理我了。
为了安慰它,让它高兴,我只好把肉给它了,它倒是“不计前嫌”,没心没肺地又狼吞虎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