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氢气安全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消防与紧急情况处理
消防安全措施:供氢站应按规定,在保护范围内设置消火栓, 配备水带和水枪,并应根据需要配备干粉、二氧化碳等轻便灭 火器材或氮气、蒸汽灭火系统。 高浓度氢气会使人窒息,应及时将窒息人员移至良好通风处, 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就医。
事故案例 一:
1993年11月,清河电厂发生6号机组氢爆着火 事故。在6号机组运行中,由于发电机氢中含 氧量大,需要对空排污,而运行人员违章操作 打开了对室内排污门,且排污门开的较大,导 致排污时大量氢气充满直流密封油泵开关箱内 和发电机、汽机盘车下部。又因氢密封油压低, 且备用交流密封油泵没有联动成功,联动直流 密封油泵,在联动直流密封油泵时励磁开关打 火,引起开关箱内氢气爆炸,进而引燃了积存 在附近的氢气,造成机组被迫停运。
(2)还原性 氢气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利用其还原性,氢气被广泛的应用 于钢铁企业不锈钢冷轧和碳钢冷轧卷板退火时的保护气体。氢 气不但对带钢具有防氧化的作用,而且对带钢上的铁锈具有还 原作用,这样就实现了带钢的光亮退火。
一、氢气的理化性质
三.氢气作为冷却剂的性质
氢气具有密度小,热传导率高(较空气大6倍)的特点,所以发电机采用氢冷却可提高发 电机效率,使发电机尺寸减小,冷却器的表面减小,通风损耗减小,发电机运行噪声降 低等,因此现代大型发电机广泛采用氢气进行冷却。
量测定在允许范围内,备齐灭火器材、湿石棉布等)
落实,工作票办理完毕后,方可动火。氢气系统中
氢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不得超过 0.5%,氢气系统应
设有氧含量小于3%的惰性气体置换吹扫设施。
氢气系统设备运行时,禁止敲击、 带压维修和紧固,不得超压。禁 止处于负压状态。
1、管理方面
四、防止氢气 着火、爆炸的 措施
事故案例三: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某厂1台200 MW汽轮发电机组大修结束,氢气系统严密性检查合格 后充氢,锅炉点火启动,汽轮机转速已升至3000 r/min,大修后 各项机、电、炉专业动态试验也已全部结束,正准备并网的过程中, 发电机内部突然发出剧烈沉闷的爆炸声,同时汽轮机组各主汽门、调 汽门因发电机后支持轴承温度高导致主机保护动作而关闭,发电机内 氢气压力迅速下降,由200kPa降至 50kPa。现场检查时发现,由3 部分组成的发电机静子壳体,其两两结合面间发生严重的漏气现象, 在确证发电机漏气后,立即将周围的照明、电线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物 械全部进行隔离,同时对发电机进行紧急排氢。在机组惰走至零后, 启动盘车,未能转动,人为手动盘车也无法盘动。对发电机解体,发 现发电机内3块铝端盖全部损坏 ,且重重地塌落在转子上,导致转子 不能盘动,且发电机内所有的挡风板全部变形损坏,氢气冷却器密封 橡胶垫撕裂,两侧冷却器本体中部均严重变形,在发电机三相出线端 处 (在发电机气体系统中位置为最底部),有明显的爆炸痕迹。抢修中 将发电机静子壳体重新顶起定位,两两部分间加入了衬垫;对所有的 挡风板进行了修整;对所有的静子线圈也逐一试验检查,确证无损坏 现象;对3块破裂损坏的铝制端盖重新铸造;对变形的氢冷器本体及 衬垫重新进行了修整及更换。全部抢修工作持续了18d。这次事故损 失相当惨重。
一.氢气系统的管道、阀门、法兰或者接头处泄漏。
二.发电机壳内有大量的油和水。
三.发电机内氢气纯度降低、湿度增大。
四.在置换氢气的过程中,由于误操作或误判断。
五.发电机密封瓦损坏

六.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异常。
四、防止氢气着火、爆炸的措施
氢气瓶严禁与氧气 瓶、氯气瓶等及易 燃易爆物品同车运 输。
任何人进入氢站,必须经
混合物。 若泄漏发生在室内,宜使用吸风系统或将泄漏的气瓶移至室外,以避免泄漏的氢气四处扩散。
0 2、氢气发生泄漏并着火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2
应及时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不得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并用水强制冷却着火设备,此外,氢气系统应保持正压状 态,防止氢气系统回火发生。 采取措施防止火灾扩大,如采用大量消防水雾喷射其他引燃物质和相邻设备;如可能,可将燃烧设备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氢火焰肉眼不易察觉,消防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进入现场,注意防止外露皮肤烧伤。
2 制氢室着火时,应立即停 止电气设备运行,切断电 源,排除系统压力,并用 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因 漏氢而着火时,应用二氧 化碳灭火,并用石棉布密 封漏氢处不使氢气逸出, 或采用其它方法断绝气源。
3 制氢室和机组的供氢站应采
用防爆型电气装置。并采用 木制门窗。门应向外开,室 外还应装防雷装置。所有电 气设备的运行维护以及检修 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应 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 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 厂电气部分)》(试行)的 有关规定。
在制氢站及氢系统周围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装置, 03 制氢站防雷装置应定期检测合格。
发电机、制氢站及氢管道周围应备有数量足够
04 的CO2灭火器;对有关人员要进行氢防火防爆 知识教育和灭火技能培训。
四、防止氢气着火、爆炸的措施
氢系统查漏时,应使用测氢仪或 肥皂水,严禁使用明火;氢管道、 阀门或设备冻结时,应采用蒸汽 或热水解冻,禁止用明火解冻; 对暂时无法消除的漏氢点,应设 明显的警告标志。
二、氢气用作发电 机冷却介质的危险 性
用氢气做发电机的冷却介质,虽具有上述优 点,但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存在遇到火种 或热源着火、爆炸的危险。
氢气比空气轻,且无色无味,因而其扩散速 度快,不易被人们察觉,易积聚在设备、容 器、建筑物的顶部。
氢气的爆炸范围广,氢气的自燃点为560℃,与空气混合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4.2%~74%;与氧 气混合的爆炸范围为4.5%~95%,在爆炸范围之内,遇 到明火或高于560℃以上高温即发生爆炸。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进油原因主要有: 1、密封油回油扩大槽满油。 2、密封瓦间隙不当。 3、油氢差压过高,导致密封油漏入发电机。 防范措施: 1、保证密封油浮子油箱油位正常,回油扩大槽油水检漏器 报警正常。 2、加强密封油氢气差压监视,保证差压在正常范围,防止 差压调节阀故障。特别是充排氢过程中应加强监视。 3、严格按照规程及操作票操作,严防误操作发生。 4、保证安装检修工艺质量。
六、氢气的排放
一.氢气排放管应采用金属材料,不得使用塑料管或橡皮管。 二.氢气排放管应设阻火器,阻火器应设在管口处。 三. 氢气排放口垂直设置。当排放含饱和水蒸气的氢气(产生两相流)时,在排放
管内应引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或设置静电消除装置,保证排放安全。 四.室内排放管的出口应高出屋顶2m以上。室外设备的排放管应高于附近有人
4 氢气管道应设置分
析取样口、吹扫口, 其位置应能满足氢 气管道内气体取样、 吹扫、置换要求; 最高点应设置排放 管,并在管口处设 阻火器。
2、检修方面
五、防止发电机进油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可有效地密封发电机中的氢气,但当误操 作或操作不当时,可能造成密封油进入发电机内,直接影响定 子线圈绝缘性能,严重时可使绝缘击穿,出现匝间或相间短路, 导致停机事故的发生。
编写:
火电厂氢气 安全知识讲座
检修部汽机化学班
一、氢气的理化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H2)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属于危险化学品)。在标 准状态下(一个标准大气压/760mm Hg,氢气是一种无色, 无味、无毒的气体,无腐蚀性,有很强的渗透性,常温下可透过 橡皮和乳胶管。氢气的密度为0.09kg/m3,比空气轻。氢气不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
2、检修方面
氢冷发电机的排氢管 应接至室外。排氢管 的排氢能力应与汽轮 机破坏真空停机的惰 走时间想配合。
四、防止氢气着火、爆炸的措施
1 排出带有压力的氢气、氧 气或向储氢罐、发电机输 送氢气时,应均匀缓慢地 打开设备上的阀门和节气 门,使气体缓慢地放出或 输送。禁止剧烈地排送, 以防因磨擦引起自燃。
事故案例二:
1984年6月28日,荆门热电厂发生氢气爆炸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的事故。1984年6 月25日,荆门热电厂5号机组因主油泵推力瓦磨损被迫停机检修,因需要明火作业,发 电机退氢。6月27日,在检修人员对5号发电机内部接线套管是否流胶进行检查,并清擦 发电机内部渗油时, 感觉在发电机内发闷,因未找到轴流风机通风,改用家用台式电风 扇通风。6月28日,当检修人员将电风扇放人发电机人孔门内并开停几次寻找合适放置 位置时, 发生氢气爆炸。 事故原因:由于在发电机检修时,制氢站到发电机内部的氢管道未采取彻底的隔离措施, 而该管道两道阀门又不严密,使发电机内氢气达到爆炸浓度,而检修工作中使用的日用 电风扇的按键,在启停特别是换档时,产生电火花,从而造成了发电机内发生氢气爆炸。
四、防止氢气着火、爆炸的措施
提高检修工艺,防止制氢设备、管道、阀门、发电机密封瓦等设备泄露;氢系统要特别注 意防止使用伪劣产品;若发现氢压不正常下降,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发电机为氢气运行时,应将补空气管路隔断;当发电机置换为空气运行时, 应将补氢管路隔断开,防止窜入空气或漏入氢气。
拆卸氢系统法兰堵板时,应缓慢对称拆卸堵板螺栓,防止氢气剧烈排放、 摩擦引起自燃。
认真进行发电机风压试验, 细致查找漏氢点,直至符合 标准要求;氢系统的压力表、 温度表、报警仪等安全、测 量装置应定期校验,保证其 测量准确、动作正确。
对管道沟内的氢管道应定期 进行检查和防腐,防止沟内 积水腐蚀氢管道。
1、管理方面
一旦氢气着火应采取下列措 施:①切断气源;②冷却、 隔离,防止火灾扩大;③保 持氢气系统正压状态,以防 回火;④氢火焰不易察觉, 救护人员防止外露皮肤烧伤。
氢气的引爆能量低,最小引爆能量为0.019mJ,约相当于 一枚钉书钉从1m向处自内落下的能量.或者熄灭的烟灰所 具有的能量。如此微小的能量就足以将氢气爆炸性混合物 点燃,引起燃烧爆炸。纯氢在空气中遇到明火就会燃烧, 如果不能及时被发现、扑灭、就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三、氢气系统发生燃烧、爆炸的具体原因
火!”的标示牌。储氢罐周围 (一般在10m以内)应设有围栏,
在制氢室中和发电机的附近,应 备有必要的消防备。
氢冷发电机的轴封应严密,当机 内充满氢气时,轴封油不准中断, 油压应大于氢压,以防空气进入 发电机外壳内或氢气充满汽轮机 的油系统中而引起爆炸。主油箱 上的排烟机应保持经常运行。如 排烟机故障时,应采取措施使油 箱内不积存氢气。
员作业的最高设备2m以上。 五.排放管应设静电接地,并在避雷保护范围之内。 六.排放管应有防止空气回流的措施。 七.排放管应有防止雨雪侵入、水气凝集、冻结和外来异物堵塞的措施。
七、消防与紧急情况处理
0 1、氢气发生大量泄漏或积聚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应及时切断气源,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 对泄漏污染区进行通风,对已泄漏的氢气进行稀释,若不能及时切断时,应采用蒸汽进行稀释,防止氢气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
1、管理方面
工作人员在进入氢站前,必须检查服装、鞋以 01 及工器具是否符合防火防爆规定,并必须要求
其交出随身所带火种(如火柴、火机等)。
氢罐距围墙应不小于10 m,围墙及输氢管道处
02
应设“严禁烟火”标志,周围禁止堆放易燃易 爆物品;制氢站应采用木制门窗,门应向外开;
制氢室顶部应有通风装置,以防氢气聚集。
过值班班长的许可,按照
规定做好登记手续后方可
进入,禁止与工作无关的
人进入氢站内。
在发电机和氢管道周围及制
氢站内动火,必须办理动火
工作票,经安监、武装保卫
部、总工程师批准方可执行,
尽可能不在氢站及氢气设备
周围动火。
履行审批手续和监护制度,待各项安全措施(如:
隔断系统,加装严密堵板,气体置换,通风,含氢
一、氢气的理化性质
2、氢气的化学性质
(1) 可燃性
氢气极易燃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 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由于氢气无色无味,燃烧时火焰是透明 的,因此其存在不易被感官发现。氢气、氧气混合燃烧火焰温 度为2100-2500℃.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2%-74%
氢气和氟、氯、氧、一氧化碳以及空气混合均有爆炸的危险, 其中,氢与氟的混合物在低温和黑暗环境就能发生自发性爆炸, 与氯的混合比为1:1时,在光照下也可爆炸。
氢气系统工作或检查时应使用铜制工具,以防发生火花;使用钢制工具时应涂上 黄油;手、脚和衣服不应沾上油脂;禁止穿化纤衣服,鞋底禁止钉钉子。
有焊接工作时,禁止在氢管道上打火,要防止裸露的焊线与氢管道接触, 造成打火。
制氢罐应定期进行金属检验,安全阀应定期校验正常。
2、检修方面
四、防止氢气 着火、爆炸的 措施
认真落实各项技术措 施,防止发电机封闭 母线内漏入氢气,造 成氢气聚集而引起着
火爆炸。
为了防止因阀门不严密发生漏 氢气或漏空气而引起爆炸,当 发电机为氢气冷却运行时,补 充空气的管路应隔断,并加严 密的堵板。当发电机为空气冷 却运行时,补充氢气的管路也 应隔断,并加装严密的堵板。
制氢室内和其它装有氢气的设备 附近,均应严禁烟火,禁止放置 易爆易燃物品,并应设“严禁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