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安全质量环保部
2021 年6 月
目录
说明 (1)
一、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2)
二、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8)
三、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13)
四、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范本〕 (19)
五、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范本〕 (23)
六、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27)
七、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32)
八、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36)
九、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范本〕 (40)
十、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44)
十一、电梯平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48)
十二、设代处生产平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53)
说明
1.本范本由平安质量环保部根据现场主要生产平安事故类型,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那么】〔GB/T29639-2021〕所规定现场处置方案格式编制。
2.本范本适用于指导各单位、工程机构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工作,现场处置预案〔表格化〕局部主要作为事故现场应急预案上墙使用。
3.本范本是属于指导性文件,不能代替现场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等相关工作。
4.各单位、工程机构应根据本单位、本工程的危险性分析的实际,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可针对某一事故类型单独成册,也可以多种事故类型的组合。
5.本范本将在今后工作中不断修订、完善。
一、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1 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类型
办公、生活区主要存在的火灾事故类型为电器起火、电线老化引发火灾、炊事中不当用火引发火灾、人为成心纵火、其他外部火源等。
1.2 危害程度
办公区域、员工宿舍、员工食堂等可能发生人为或者自然因素的火灾。
其造成火灾的危险程度分析见下表:
火灾危险程度分析表
1.3 事故征兆
火灾事故判断的根本征兆一般在火灾初起期就能确定,如:浓烟、明火。
火灾事故的必要条件为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
2 应急工作职责
2.1 应急处置小组组成
组长:工程负责人
副组长:工程分管平安负责人/平安总监
成员: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平安管理人员等
2.2 工作职责
〔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
〔3〕事故现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现场抢救。
〔4〕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平安管理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5〕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3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按照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断、依据事故现场必要信息明确报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本应急处置预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救或实施救护。
〔2〕在紧急抢救的同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工程的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开展态势启动本工程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当事故超出本工程部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电器及电线老化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
〔2〕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投入灭火战斗。
〔3〕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火源周围的物资。
〔4〕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消防灭火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
〔5〕扑救电气火灾,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6〕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面具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7〕消防队到达后,协同配合消防队灭火抢险。
3.2.2 明火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火势较大,难以控制,那么向着火四周喷射,延缓火势的蔓
延。
〔2〕救火队员,应用消防水或就近的施工、生活用水,进行灭火。
或利用配置的手提式灭火器向着火部位喷射扑救,阻止火势蔓延,控制火势开展。
3.2.3 食堂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食堂油料或者燃气着火,可选用卤代烷1211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消防用砂进行灭火。
〔2〕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火源周围的物资。
〔3〕食堂电气、油料着火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2.4 火灾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处置措施
〔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库、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那么。
〔4〕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120〞,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3.2.5 火灾事故现场疏散线路
当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电梯严禁使用,所有人员必须从标有“紧急通道〞的路口由楼梯进行疏散。
3.3 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由工程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
〔2〕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等。
4 考前须知
4.1 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及使用
根据实际情况须配备消防栓、灭火器、消防用砂及紧急照明灯、防毒面具等消防器材。
〔1〕消防栓及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火灾逃生面具的使用方法
首先翻开盒盖,取出真空包装;撕开真空包装袋,拨掉前后两个罐塞;戴上头罩,拉紧头带;选择路径,果断逃生。
4.2 消防常识
〔1〕起火初期最易扑灭,在消防车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抢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2〕报警愈早,损失愈小。
牢记“119〞火警。
〔3〕火势较大时要迅速逃生,不能贪恋财物。
〔4〕要沉着冷静,严守秩序,才能在火场中平安撤退。
倘假设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会造成不应有的惨剧。
〔5〕楼内失火可向着火层以下疏散,逃生时不要乘普通电梯。
下
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将被子单、台布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6〕邻室起火,万勿开门,应跳入窗户阳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
否那么,热气浓烟,乘虚而入,使人窒息。
〔7〕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
注意,呼吸要小而浅。
〔8〕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
也可用房内花瓶、水壶、金鱼缸里的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
带婴儿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蒙在他的脸上,一手抱人,一手摸地爬行逃出。
〔9〕逃离前必须先把有火房间的门关紧。
特别是在住户多的大楼及旅馆里,采用这一措施,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珍贵时间。
附件:1.应急联系表〔略〕
应包含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工程部人员联系,相
关方人员联系,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救援部门联系
等。
2.应急物质清单〔略〕
应包含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应救
援车辆等。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表格化〕
二、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1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风险因素
交通事故风险因素为:物的不平安状态:车辆突发故障、车辆带“病〞行驶等;人的不平安行为:疲劳驾驶、超速行车、酒后驾驶、私驾公车、搭乘社会非法营运车辆等违规行为。
1.2 危害程度
可能发生因人或物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其造成交通事故的危险程度分析见下表:
交通事故危险程度分析表
1.3 事故征兆
交通事故判断的根本征兆即车辆受损、人身伤害。
2 应急工作职责
2.1 应急处置小组组成
组长:工程负责人
副组长:工程分管平安负责人或平安总监
成员:小组负责人、平安管理人员等
2.2 工作职责
应急处置小组的分工与设置,在交通事故应急期间为:
〔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
〔3〕事故现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现场抢救。
〔4〕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平安管理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5〕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按照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断、依据事故现场必要信息明确报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本应急处置预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救或实施救护。
〔2〕在紧急抢救的同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工程的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开展态势启动本工程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当事故超出本工程部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交通事故,条件允许条件下,应必须立即停车,开启应急灯;夜间需开启示宽灯、尾灯;在高速公路上,需在肇事点同向车道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做好防火防盗措施。
〔2〕假设驾乘人员未受伤或受不影响行动的轻伤,应拨打122 报警,同时向交通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拨打保险公司报案。
〔3〕假设现场有人受伤或驾乘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或委托他人拨打120急救和122报警,说明事故地点、伤亡人数等信息,等待救援。
〔4〕假设有人因为外伤流血,应采用包扎、指压、止血带、填塞
等方法进行止血,等待120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做进一步治疗。
〔5〕假设有人被困无法进行救治,应立即拨打119报警,说明情况,等待救援。
同时,利用现场工具,自行进行力所能及的救助。
〔6〕假设现场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119报警,说明情况,等待救援。
同时,根据现场火势,可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3.3 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由工程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
〔2〕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等。
4 考前须知
〔1〕发生交通事故时要保持头脑清醒,要镇定,迅速辩明情况,寻找应付的方法。
〔2〕撞击事故时在撞击关的短暂时间内发现险情,就应迅速握紧扶手、椅背,同时两腿微变用力向前蹬地。
这样,可减缓身体向前的冲击速度,从而降低受伤害的程度。
〔3〕如果意外事件发生得特别突然,那么就应迅速抱住头部,并缩身成球形,以减轻头部、胸部受到的冲击。
〔4〕车辆遇险时,乘客要尽量使身体固定,全身肌肉保持紧张状态。
假设遇翻车或坠车,应迅速蹲下身体,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椅脚,身体尽量固定在两排座位之间,随车翻转。
车辆在行驶中发生事故时,乘客不要盲目跳车,应在车辆停下后再陆续撤离。
〔5〕就近寻找适宜的场地,临时安置伤员,如:迅速止血,处理休克等。
密切注意周围环境,防止其他危险再度发生。
保护现场,维护秩序。
立即打报警:发生事故的地点;是什么样的事故,如:车撞车、车撞物、翻车等;有无其他连锁事故,如:起火、爆炸、建筑物倒塌等;多少人受伤;报警人的姓名。
〔6〕骨折处置:防止休克、不要移动身体的骨折部位、脊柱可能受损时,不要改变受伤者姿势、确实是骨折,要小心用消毒胶片包扎,并按发生后的状态保持部位静止。
〔7〕头部损伤救护:如果伤员神志清醒,呼吸脉搏正常,损伤不严重时,可进行伤部止血,包扎处理。
然后扶伤员靠墙或树旁坐下,找一块垫子将头和肩垫好,假设伤员出现昏迷,要保持呼吸道畅通,并密切注意呼吸和脉搏。
在救护转移时,护送人员扶置伤者呈半侧卧状,头部用衣物垫好,略加固定,再转移。
〔8〕疼痛处置:如腹部肌肉紧张时,可在膝盖下垫高些。
呼吸困难时,保持坐势以易呼吸。
附件:1.应急联系表〔略〕
应包含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工程部人员联系,相
关方人员联系,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救援部门联系
等。
2.应急物质清单〔略〕
应包含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应救
援车辆等。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表格化〕
三、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1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类型
触电事故一般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
1.2 危害程度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室纤维式颤抖、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电流通过体表时,会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对人体外部组织和器官造成伤害,如电灼伤、金属溅伤、电烙印。
1.3 事故征兆
作业现场出现触电事故主要有以下情况: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未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安装及使用;设备的金属外壳未采用保护接地措施;漏电保护装置没有定期进行检查;供电系统没有正确采用接地系统以及避雷装置;人员未正确佩戴平安防护用品等。
2 应急工作职责
2.1 应急处置小组组成
组长:工程负责人
副组长:工程分管平安负责人/平安总监
成员: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平安管理人员等
2.2 工作职责
〔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
〔3〕事故现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现场抢救。
〔4〕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平安管理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5〕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按照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断、依据事故现场必要信息明确报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本应急处置预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救或实施救护。
〔2〕在紧急抢救的同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工程的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开展态势启动本工程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当事故超出本工程部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自救方法
〔1〕如果一旦发生事故,现场又无人救援,此时务须镇静自救。
在触电后的最初几秒内,人的意识并未完全丧失,触电者可用另一只手抓住电线绝缘处,把电线拉出,摆脱触电状态。
〔2〕如果触电时电线或电气固定在墙上,可用脚猛蹬墙壁,同时身体往后倒,借助身体重量甩开电源。
3.2.2 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1〕立即拉掉开关,拔出插销,切断电源。
〔2〕如果电源开关距离较远,用有绝缘柄的钳子或塑料布、木板断开电源线。
或用木板等绝缘线插入触电者身下,已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
〔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可用枯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棍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是触电者脱离电源。
3.2.3 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3〕抛掷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属线使线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4〕当发现有人触电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同时向工程部负责人报告。
如有人受伤,应拨打“120〞向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3 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由工程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
〔2〕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等。
4考前须知
〔1〕触电事故发生后,必须不失时机的进行急救,动作迅速方法正确,是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治触电者的首要条件。
〔2〕救护人员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员要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3〕防治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
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4〕如果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已利于抢救,并防止扩大事故。
〔5〕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现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假死状态,不能马上送到医院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方法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可用一只手托在其颈后〕,使鼻孔朝上,张开其嘴,迅速取出触电者口腔内阻碍呼吸的食物等杂物,使呼吸道畅通。
同时解开衣领,松开紧身衣物,排除影响胸部自然扩张的障碍。
——用一手紧捏其鼻子〔防止漏气〕,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或鼻〕内吹气,约为2秒钟。
吹完气后立即让其自行将气呼出,约为3秒钟。
照此步骤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每一分钟11-13次,每5秒一次。
胸外心脏按压法:
——将已脱离电源的触电者直接〔不要用软垫〕仰卧在木板或较坚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根本相同;
——抢救者骑跨在触电人的腰部或跪在腰部一侧;
——抢救者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
——抢救者关节伸直,然后依靠体重和手臂力量向下垂直用力,向脊椎方向挤压,对于成人使胸骨下陷4-5cm,间接挤压心脏到达排血的目的;
——向下挤压到位后,掌根突然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血液充满心脏。
掌根放松时应注意不能完全离开胸部,以免发生挤压点位移后造成伤害。
——按照上述步骤连续不断地进行,对于成人每分钟挤压80—100次。
——对于儿童,按压部位与按压频率与成人相同,用力适当轻些,动作要平稳,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胸骨,使胸骨下陷3cm。
〔6〕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医药箱、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照明器材等。
〔7〕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附件:1.应急联系表〔略〕
应包含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工程部人员联系,相
关方人员联系,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救援部门联系
等。
2.应急物质清单〔略〕
应包含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应救
援车辆等。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表格化〕
四、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范本〕
1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类型
物体打击事故类型分为:在高空作业中、物体坠落伤人;人为抛掷杂物伤人;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爆破作业中飞石伤人;孤石及危石松动坠落伤人;张拉作业意外伤人等。
1.2 危害程度
由于作业人员违规作业、材料堆放不平衡、装运物不标准等原因,坠落物或飞出物速度快,对作业人员造成砸伤,甚至威胁生命,事故发生往往突然。
1.3 事故征兆
洞室内及路基边坡有危石或清理不彻底;临边、洞口等无防护或防护不可靠,物料堆放不平稳;高处作业人员未使用工具袋,乱扔乱抛物料〔工具〕;起重吊装、拆卸、爆破等作业未设警戒线,人员进入危险区;设备、张拉作业防护不到位等。
2 应急工作职责
2.1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工程负责人
副组长:工程分管平安负责人/平安总监
成员: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平安管理人员等
2.2工作职责
〔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
〔3〕事故现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现场抢救。
〔4〕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平安管理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5〕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3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按照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断、依据事故现场必要信息明确报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本应急处置预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救或实施救护。
〔2〕在紧急抢救的同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工程的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开展态势启动本工程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当事故超出本工程部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观察是否还存在坠落物和飞出物,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救援过程中再次发生伤害。
〔2〕应马上组织人员抢救伤者,搬在压在伤者身上的物体,同时应立即向工程部负责人报告。
〔3〕伤者受到物体打击,尽可能不要移动伤者,尽量当场施救。
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4〕当有人受伤严重时,应派人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3 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由工程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
〔2〕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等。
5考前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