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练习题第6课 理想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理想
练习
一.语言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倔强.()②蜕.变()③洗濯.()④寂寥.()2.辨字组词。
缀( ) 鬓( )
(1) 辍( ) (2) 髻( )
啜( ) 髯( )
寥( ) 庸( )
(3) 谬( ) (4) 慵( )
缪( ) 鳙( )
3、解释下列词语,并指出加点字的含义。
①可望不可即.
②绝.处逢生
4.句式仿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5.试比较《理想》与《在山的那边》,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课内阅读。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6.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
(1)理想是肥皂,洗濯
..你的自私心。
(2)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
.....,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7.用一句话概括这几节诗的内容。
8.“大写的人”“庸人”如何理解?
9.理解下列诗句的含义。
(1)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2)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3)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10.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试仿造第五节也写几句。
(提示:可选择失败者、成功者;骄傲者、谦虚者)
11.关于理想的名言很多,试写出一两句。
三.课外阅读。
老师的忏悔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州的一位中学老师,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学生和同事中间口碑极佳。
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的理想写篇作文。
一个名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开了,用了大半夜的时间,写了满满七大纸张,描述了自己的梦想。
他梦想将来有一天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非常详尽,并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
示意图中有马厩、跑道
和种植园,此外还绘制了房屋建筑和室内设置平面图。
第二天,蒙迪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递到老师手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带着未来牧马场主人的骄傲。
然而作业发下来的时候,却见第一页的右上角被老师打了个大大“F”(差)。
下课后蒙迪去找老师:“我为什么只得了F?”
克利亚老师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毛头小伙,郑重地说:“蒙迪,我承认你这份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你的理想离现实太远,太不切实际了。
要知道你父亲只是一个驯马师,连固定的家都没有,得经常搬迁,根本没有什么资本。
而要拥有一个牧马场,得要很多的钱,你能有那么多的钱吗?”克利亚老师最后说,如果蒙迪愿意重新做这份作业,确定一个现实一些的目标,可以重新给他打分。
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去问父亲。
父亲摸着儿子的头说:“孩子,你自己拿定主意吧,不过,你得慎重一些,这个决定对你来说很重要!”
此后的岁月中,蒙迪一直保存着那份作业,那份作业上很大很刺眼的“F”一直伴随着他。
然而正是这份作业激励着蒙迪,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创业,坚持不懈地不断超越新的征程,多年后蒙迪·罗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一天,克利亚老师应邀带着他现在的30名学生踏上了这个占地200多英亩的以“蒙迪”命名的私人牧马场,头上已经添了许多白发的克利亚老师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激动地说:“蒙迪,现在我才意识到,当年我就像一个偷梦的小偷,偷走了很多孩子的梦,但是你的坚韧和勇敢,使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
蒙迪大步走上前去,拥抱克利亚老师,并深情地说:“老师,谢谢你!正是那次糟糕的成绩,激励着我为实现梦想永不停息地奋斗!”
克利亚老师缓缓地抬起头,面向在场的每一位学生,目光中充满着希望。
是啊,梦就是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激情,才会努力拼搏,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你就终会走到成功的彼岸。
12.克利亚老师为什么给蒙迪的作业打“F”等级?你是怎样看待老师的这个评价的?请说明理由。
13.当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去问父亲时,父亲为什么要蒙迪“慎重一些”?
14.结尾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深刻含义?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5.对于文中“蒙迪”,“克利亚老师”和“父亲”三个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16.从蒙迪的例子中你受到哪些启示?如果用《理想》中的一句诗来表达,这句诗是哪一句?
17.假如克利亚老师对蒙迪作业的批语不是“F”而是“A”,假如蒙迪的父亲也要求蒙迪重新做这份作业,蒙迪会取得成功吗?为什么?
答案:
1.①jiàng ②tuì③zhuó④.liáo
2.辨析形似字,读准字音,注音字形差别。
例如:(1)连缀辍学啜泣(2)两鬓发髻美髯(3)寂寥荒谬绸缪(4)庸俗慵懒鳙鱼
3.①只能够看见而不能够接近。
即:靠近,接触。
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获得生机。
绝:尽,穷尽。
4.运用比喻要恰当,注意上下两句的关系。
例如:理想是指南针,给迷路者指方向。
5.两首诗的内在联系是主题相同,都抒写了理想的意义。
6.(1)洗涤 (2)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7.理想的意义。
8.“大写的人”指脱离了低级趣味,有崇高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止的人。
“庸人”指一般的人,即无理想、碌碌无为的人。
9.(1)因为树立了理想,就得为实现理想去拼搏去奋斗。
(2)为了实现理想,很多人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因为有理想使很多面临不幸的人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获得新生。
(3)失去理想的人,没有追求,没有奋斗目标,将一事无成,还怨天尤人。
10.仿照第五节,写出理想对不同人的不同意义。
11.有关理想的名言即可。
12.因为蒙迪的理想离现实太远。
(第二问是开放性的,无论是赞成还是不赞成,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13.因为蒙迪对自己理想的描述不只是一份作业,实际上是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他必须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因此,父亲要求他以慎重的态度对待这件事。
(意思正确即可)
14.表达方式:议论、抒情。
含义:告诉人们一旦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就要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15.本题是开放性的,选喜欢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理由说充分。
例:①蒙迪:他是一个既有远大理想又有坚强意志的好孩子,在确定目标后,他始终坚持不懈,把老师的劝阻、父亲的信任都转化成自己的前进动力,终于使自己的梦想得以实现。
②克利亚老师:他对工作、对学生非常负责任,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当他明白自己的做法差点儿打碎了学生的梦想时,他肯向学生道歉,勇于自责。
③蒙迪的父亲:能够信任、鼓励、指导自己的儿子,使蒙迪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16.启示:一旦树立了理想,就要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诗句: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17.此题是开放性的,可根据自己的推断与梦想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