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习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令食品
汤圆
南方的元宵节庆食品叫做“汤圆”,别称“ 元宵”“汤团”“浮元子”,是中国传统小吃 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 品。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 。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 有吃汤圆的习俗。
节令食品
春卷
春卷也叫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 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
祭灶
传统习俗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如《释名》中说:“灶。 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 ,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 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传统习俗
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 。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 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年饭,年夜饭后有派发压岁钱和守岁的习俗。
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节日活动
正月初二
大年初二是开年日,早上拜祭天地神灵,祭礼完毕,烧炮、烧纸宝,然后吃“开年饭”。这天出嫁的女儿 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 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春春节习习俗 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习俗
传统习俗
贴年红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 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 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 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传统习俗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等 ,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 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 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
06 民族特色
Add your text content.
第一章节
什么是春节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习俗
什么是春节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 等,又称“过年”“过大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 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 一体的民俗大节。
什么是春节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 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 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 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以奉 应祀 天神 时灵
维崇 护宗 亲敬 情祖
以驱 求邪 平祛 安恶
放休 松闲 心娱 情乐
第三章节
传统习俗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习俗
传统习俗
买年货
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 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 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 ,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目录 CONTENTS
01 什么是春节
Add your text content.
02 民俗类别
Add your text content.
04 节日活动
Add your text content.
05 节令食品
Add your text content.
03 传统习俗
Add your text content.
传统习俗
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 家欢聚,并守“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 时刻,迎接新岁到来。
烧炮竹
传统习俗
中国民间有“开门炮仗”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 第一件事就是烧炮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 声除旧迎新。
全家守岁通宵达旦,耶琴和筒箫乐曲将人们带 前过“望果”节的传统。相传,这
入新的一年。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集 都是古代西藏六月过年的遗留。
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望月架”, 还有藏历十月过新年,源起于那
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进 些古老的时代。大约公元13世纪
步、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 ,萨迦王朝统治西藏的年代,藏
正月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为熛怒之神,是上古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古时在中 国南方民间,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节日活动
正月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迎神接神。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 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 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自然也是送走“穷” 的日子,故有“送穷出门”一说。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习俗
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 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春饼发展至今,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 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第六章节
民族特色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习俗
民族特色
朝鲜族
藏族
朝鲜族受汉文化影响也有过春节的习俗。除夕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都有秋收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习俗活动主要有赏灯、游灯、押舟、烧炮、烧烟花、采青、闹元 宵等。元宵节的节俗非常有特色,节期与节俗活动,也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 扩展。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闹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第五章节
节令食品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习俗
节令食品
年糕
年糕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 一种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 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 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 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正月初八
年初八是开工日,派发开工 利是,是广东老板过年后第 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利是 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 是是,大红大紫。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在我国南 方的东南沿海一带,尤其是 闽南地区,有一个特别盛行 且隆重的民间习俗,这就是“ 拜天公”。
正月初十
节日活动
南方部分地区有开灯的习俗,设开灯酒宴。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 香致敬,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
高山族
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 舞。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比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春春节习习俗 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马日”,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 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大年初六也是启市日,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 ,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节日活动
正月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通 常不外出拜年。《占书》说, 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 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 、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 以初七就是人日。
传统习俗
压岁钱
压岁钱,年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 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 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传统习俗
拜年
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年节传统习 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 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第四章节
节日活动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习俗
节日活动
忙小年
节令食品
饺子
饺子,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过节吃饺子的习 俗主要存在于北方地区。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 。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晚上11时到第二 天凌晨1时为子时,因“饺子”与“交子”同音,所以取“更岁交子”之意,吃饺子 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伴着长鼓、筒箫、唢呐乐曲翩翩起舞。
胞便在藏历正月过年了。
民族特色
达斡尔族
达斡尔语的春节叫“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扫庭院,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 垛,傍晚燃起垛后,轻烟缭绕,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晚上全家吃手把肉并进行各种辞旧迎新活动。人 们在房屋西侧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缅怀祖先。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子婿日”
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
正月十二
正月十二,搭灯棚,花灯酒会,做斋头,做醮,标炮等。 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做醮,标炮。
节日活动
正月十三、十四
正月十三、十四,舞狮、飘色、游神、逛庙会。有传说正月十三是“灯头生 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章节
民族类别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习俗
民族类别
传统节日仪式与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 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 岁节(年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杂 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民族类别
这些活动,可大体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夕,在国 丰年主题。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
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 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
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 高潮。正月初一迎新岁,拜岁。早上各家焚香致
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除夕,祭祖、吃团 礼,敬天地、祭列祖,拜岁神。然后依次给尊长
年尾十二月廿三或廿四开始忙年 ,又称“小年”。小年是整个春节 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 活动有两项:扫尘和祭灶。
年二十八
年廿八除旧布新,清除旧的年红 ,有的地方年廿八开始贴年红。 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 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节日活动
除夕
正月初一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 从年初一开始便进入迎禧接福、拜祭神祖、祈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