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符活跃英语课堂——英文歌曲对英语词汇记忆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
让音符活跃英语课堂
——英文歌曲对英语词汇记忆的作用
福州十二中/叶舒文 朱娟
【摘要】一种语言的学习,常常要从大量的词汇记忆开始的。
那么作为初中生而言,英语学习的最主要的拦路虎就是英语单词。
那么,如何行之有效而有趣地记忆英语单词,是一线教师需要思考并认真备课的关键。
英语词汇记忆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对于初中生而言,英文歌曲的学唱有助于刺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忱,激发他们对英语单词记忆的积极性。
【关键词】英语词汇 英文歌曲 课堂教学
作为一线教师,尤其是担任班级普遍英语基础薄弱的英语教师,我认为引导学生对英语兴趣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是初中学生入门的关键。
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不仅仅体现在看音标读单词,还要懂得词汇的变形、在句子中的用法以及它所涉及的词组等等。
那么面对如此单调的词汇学习,许多学生就望而却步,并随着词汇量的增长导致心中的恐惧感逐渐增加。
其实,英语教师就是要将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英语词汇学习转化为易于学生吸收并喜欢接纳的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需要巧用各种手段让45分钟的课堂饱满起来,生动活泼起来。
网罗天下,许多教师都能列举各种课堂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词汇记忆。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然而我认为让学生学唱英文歌曲,是最有效的提高学生词汇的方法。
这符合《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学理念。
现在初中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脱离实际的单词背诵,而是要利用好互联网知识,并结合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进入跨文化学习的状态中。
而且现在信息流通量大,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汲取不单单是从课本和课堂,也可以从网络上获得。
初中生,特别是刚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热情很容易被点燃,只要引导得当,对他们今后的自主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英文歌曲的学唱有利于教师在外语教学情境下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让学生学唱或欣赏英文歌曲,从而将单向的、静态的“顺从”教学引导到动态的、相互的“快乐”自主学习。
为了适应多元文化的需要,教师必须打破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桎梏,积极主动培养学生的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实现人文性的外语教学目标。
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土壤。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英语词汇的机械重复、生硬讲解以及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而忽略了语言的文化性和交流性,致使学生难以透彻地理解语言,成为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羁绊。
英文歌曲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是由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外国歌手或作曲家写的。
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英文歌曲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直观作用——用新语言来唱歌,从而弥补他们缺乏英语学习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在听歌或学唱过程中纠正英语单词的发音、同一词汇在不同歌词里的意思、歌词所要表达含义等等。
因为英语歌曲是人类生活、情感的反映。
英语歌曲的学唱可以改善英语课堂“费时低效”的现象。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语言技能,其本质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材和教学内容更应体现时代气息,融知识性、实用性、交际性于一体。
教师在选取英文歌曲的时候,可以选择那些反映时代新发展、富于时代信息,有助于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面对着大班教学的传统课堂模式,教师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传授能力,更需要拥有能为语言学习主体即学生提供大量交际实践机会的能力,为他们呈现活泼的、较为真实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英语课堂中,学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
在接受语言输入时,学习主体需要对这一个过程进行分析处理并从中“悟”出规则,加以吸收。
在语言输出时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进行自我监控等一系列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个异常活跃的状态中。
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成为课堂教学中孤单的“演说者”,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同时学生在不停地记。
学生所输入的大部分是零散的语言知识,这就使得我们的学生学习自主性差,缺乏新鲜事物的刺激,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的状态。
然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英文歌曲的选择需要循序渐进,适合不同阶段的学生或者符合不同性格的班级特点。
对于刚跨入中学的初一学生而言,简单、容易上口的英文歌曲适合学生传唱,轻松活泼、旋律舒缓、歌词简单的英文歌比较受学生欢迎,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纠正学生的单词发音。
进入初二阶段,由于学生所涉及的英语话题增加,学生的思想情感也逐渐成熟,这时候教师就要选择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学唱或欣赏。
教师在教英文歌曲的时候也可以结合课文的不同话题,使得学生对本单元课程的中心内容记得更牢固。
同时,教师也可以将选取歌曲的主导权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要求自行向老师推荐所喜欢的歌曲。
这样也可以调动学生自行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他们超前学习。
进入毕业班,由于面临着中考的压力,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较多,这时候,教师应该将主动权收回,以歌曲欣赏为主。
教师可以给些提示词,让学生写七八句话来描述歌曲的内容或者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是对知识的升华。
其次,英文歌曲在教学课堂上的应用,尤其是对词汇的强化和拓展作用不容忽视。
那么如何能够将英文歌曲将英语的词汇的听说读写融会贯通起来,值得一线教师进行探索和思考。
英语语音教学是初中教学入门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语音教学,学生不但可以正确发出新学语种的语音,而且可以大胆自信地进行语言交际。
为了刺激每个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单词的音标拼读,教师可以选取简单的英文歌曲,将歌词呈现给学生,同时选取一些单音节、双音节或者含有较难发音的字母组合如ch、dr、tr等单词,将音标标注在这些单词中,让学生听歌词,用抢答的形式将这些单词读出来。
这样
- 201 -
- 202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
网络语用的关联性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何永军
【摘要】网络语言的理解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
当说话人发出一个语言信息表达某种含义,听话人就要推理出说话人的表达意图。
为了能让交际成功,交际双方要对彼此的认知环境非常清楚。
本文将运用重要的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尝试对网络语言的处理做出分析。
【关键词】网络语言 关联理论 明示-推理 认知语境
一、引言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网络交流的工具,人们通过网络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并通过网络语言交流达到娱乐的目的。
在社会信息爆炸的新时代,网络语言在每个人的网络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为此引起了语言学家、社会学家等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后学者们也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不同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
所有的研究表明,网络语言的独特性特征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深受社会,交流双方及交流工具特殊性的影响。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交际行为涉及明示—推理,并受关联认知原则的影响,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包括网络交际行为),在理解方面都在追求语境的最佳关联性。
为此,本文尝试将从语用视角—关联理论的理论框架下分析网络语言。
二、理论背景(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1986年Sperper 和Wilson 在《关联理论: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交际是个明示推理过程,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传递着最佳关联性的假设。
关联理论和之前的语用学观点不同,除了注意“说话人意义”(speaker meaning)之外,重点转向话语理解(utterance interpretation)方面的研究。
关联理论将语用学的重点转移到了认知理论上,给语用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热点。
1995年,Sperper 和Wilson 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第二版中,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正。
在第一版中,她们是这样阐述关联理论的:人类认知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最佳关联性,即人类认知原则。
过程。
在第二版中她们认为,每一一个推理交际行为都在传递一种假定,而这种假定具有最佳关联性。
关联的第一(认知)原则: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
关联的第二(交际)原则: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Sperper&Wilson ,1995)
三、网络语言的关联理论分析
自从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诞生以来,符号学理论一直被认为是各种各样交流语言的一种不错的分析理论。
符号学理论认为,交流是通过编码和解码的方式完成的,成功的交际依赖于交流双方彼此共有的语境知识。
也就是说,交流双方时时刻刻必须相互意识到彼此的语境信息,这就是所谓的“语码”交流模式。
交流双方只有围绕双方共有的知识,才能顺利的进行交流,交流中只有准确的了解对方的信息意思,才不会导致交际失败的发生。
1.网络语言中的明示—推理。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交际的过程。
明示行为是为了引起听话者的注意,然后去关注说话者的话语意义。
也就是说人类会自觉地把注意力转向最相关的信息。
在网络语言交际中要获得成功,说话者必须引起听话者的注意。
通过引起听话者的注意,说话者表明自己在提供相关的并且能够引起听话者注意的信息。
看下面的明示行为的例子:
A):在吗?B):在?
A):有好消息给你。
在唱中学单词的发音,更能有效提高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也能在比赛中获得成就感,降低了英语发音问题的难度,寓教于乐。
将歌曲带进语音课堂,消除学生学音标的疲劳,让学生高高兴兴、轻轻松松地学语音。
经过一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会懂得该如何拼读好英语单词,提高背诵单词的效率。
众所周知,越是英语学不好的学生越怕记单词,也越记不住单词。
通过唱英语歌曲,易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想象力,在无意识下可以收获越好的教学效果,也因此避免了学生在学习和记忆词汇时感到枯燥乏味和无助感。
在语音教学后,为了有效利用教学时间并符合学生学习的要求,教师可以选取像《a little love 》 《big big girl 》 《you are my sunshine 》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将中英文歌词打印给学生,但英文歌词中那些学生平时拼写容易混淆的单词或者使用错误频率高的词组进行挖空填词,让学生在听歌或对照中文歌词进行填写,教师引导学生将填写的理由表述出来,并进行积极地表扬或奖励。
在词汇拓展方面,为了强调词形的变化,教师也可以利用英语歌词的讲解中,让学生找到部分单
词的原形,发现它们的变化,是加前缀还是后缀以及变化的特点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初一学生经过一年的英文歌曲学唱,单词量有极大提升,更能适应初二的英语学习。
总之,在教学中通过经典歌曲教学,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彼此的身心得到解放,在枯燥的学习中聆听优美、和谐或活泼的歌词,感受到音乐的旋律美,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及口语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本文系福州仓山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在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英语单词识记及运用能力的对策研究”(编号:CS2014021)阶段研究成果。
叶舒文为课题组副组长,朱娟为课题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