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学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
1、果树栽培学的分类
①落叶果树 A.仁果类果树:苹果、梨、山楂。
B.核果类果树:桃、杏、李。
C.坚果类果树:核桃、栗、银杏。
D.浆果类果树:葡萄、草莓、猕猴桃。
E.柿枣类果树:柿、枣、酸枣。
②常绿果树 A.柑果类果树:橘、柑、柚子。
B.浆果类果树:杨桃、人心果、番木瓜。
C.荔枝类果树:荔枝、龙眼、韶子。
D.核果类果树:橄榄、油橄榄、杨梅。
E.坚果类果树:腰果、椰子、巴西坚果。
F.荚果类果树:酸豆、角豆树、四棱豆。
G. 聚复果类果树:树菠萝、面包果、番荔枝。
H.草本类果树:香蕉、菠萝。
I.藤本类果树:西番莲、南胡颓子。
2、蔬菜农业生物学分类
①白菜类:大白菜、小白菜、叶用芥菜。
②根菜类:萝卜、芜菁、胡萝卜。
③茄果类:茄子、番茄、辣椒。
④瓜类:黄瓜、冬瓜、南瓜。
⑤豆类:菜豆、豇豆、豌豆。
⑥葱蒜类:大葱、洋葱、蒜、韭菜。
⑦绿叶菜类:芹菜、莴苣、苋菜。
⑧薯芋类:马铃薯、芋头、山药、姜。
⑨水生蔬菜:藕、茭白、慈姑。
⑩多年生蔬菜:金针菜、石刁柏、竹笋、百合、香椿。
11食用菌类:蘑菇、草菇、香菇。
12芽菜类:豌豆芽、乔麦芽、绿豆芽、黄豆芽。
13野生蔬菜:蕨菜、发菜、荠菜、茵陈。
二、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
1、根系的类型
①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而形成的根称为主根。
主根生长很快,一般垂直插入土壤,成为早期吸收水肥和固着的器官。
②侧根:当主根继续发育,到达一定长度后,从根内部维管柱周围的中柱鞘和内皮层细胞分化产生与主根有一定角度,沿地表方向生长的分支称侧根。
侧根与主根共同承担固着、吸收及贮藏功能。
因此,统称骨干根。
主、侧根生长过程中,由侧根上又会产生次级侧根,其与主根一起形成庞大的根系,此类根系称为直根系。
③须根:侧根上形成的细小根称为须根。
按其功能与结构不同又分为4类:1、生长根:为根系向土壤深处延伸及向远处扩展部分,一般为白色,具吸收功能;2、吸收根:主要功能是吸收以及将吸收的物质转化为有机物或运输到地上部。
正常吸收根多为白色;3、过渡根:主要由吸收根转化而来,其部分可转变成输导根,部分随生长发育死亡;4、输导根:则主要起运送各种营养物质和输导水分的作用。
一些园艺植物主根伸出不久即停止生长,或主根存活时间很短,而自茎基的数节上生长出长短相近、粗细相似的须根。
这种主根生长较弱,主要根群为须根的根系称为须根系。
如葱蒜类蔬菜,禾本科草坪草等均为须根系。
2、根际:是指与根系紧密结合的土壤或岩屑质粒的实际表面,与生长根紧密相接,其内含有根系溢泌物、土壤微生物和脱落的根细胞,以毫米计的微域环境。
3、根系的分布
▲水平分布根沿土壤表层方向平行伸长,分布的范围受园艺植物种类、育苗移栽与否、土体条件及其他环境影响。
果树根系一般都分布到树冠投影范围以外,—些根系强大的树种甚至超出4~6倍。
如枣树的根系扩展范围最大,可达枝展的五六倍。
▲垂直分布园艺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相接处的部分为根颈。
根颈以下向土壤深处下扎的根称垂直根。
垂直根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与园艺植物的根系特性、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水分状况等有关。
4、根系生长动态
▲生命周期对于1年生蔬菜及草本花卉,从种子到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即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
根系的生长从初生根伸长到水平根衰老,最后垂直根衰老死亡,完成其生命周期。
果树是多年生以无性繁殖为主的植株,不同于1年生作物。
一般状况下幼树先长垂直根,树冠达一定大小的成年树,水平根迅速向外伸展,至树冠最大时,根系也相应分布最广。
当外围枝叶开始枯衰,树冠缩小时,根系生长也减弱,且水平根先衰老,最后垂直根衰老死亡。
▲年生长周期在全年各生长季节不同器官的生长发育会交错重叠进行,各时期有旺盛生长中心,从而出现高峰和低谷。
年生长周期变化与不同园艺植物自身特点及环境条件变化密切相关,其中自然环境因子中尤以土温对根系生长周期性变化影响最大。
▲昼夜周期绝大多数的园艺植物根夜间生长量均大于白天,这与夜间由地上部转移至地下部的光合产物多有关。
在植物允许的昼夜温差范围内,提高昼夜温差,降低夜间呼吸消耗,能有效地促进根系生长。
5、根的再生力
断根后长出新根的能力称为根的再生力。
1、根的再生力首先与园艺植物种类有关。
如黄瓜根系木栓化早,断根后发新根困难。
因此,宜小苗定植或采取保护根系措施育苗;甘蓝根系再生能力很强,移栽后发育良好,同时还易发生不定根;可用腋芽扦插法繁殖。
2、其次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同种园艺植物根的再生能力差异也很大。
一般春季发生的新根数目多,而在秋季新根生长能力强,根系生长量大。
所以春、秋季节适宜果树、花卉苗木出圃和定植。
3、生态条件中以土壤质地及土壤通透性对根再生能力影响最大,土壤孔隙度在40%时根再生力最强。
4、植株生育状态对根再生力也有很大影响。
顶芽饱满、生长健壮的枝条对根的再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6、芽的类型
▲顶芽、侧芽及不定芽着生在枝或茎顶端的芽称顶芽;着生在叶腋处的叫侧芽或腋芽。
顶芽和侧芽均着生在枝或茎的一定位置上;统称为定芽;从枝的节间、愈伤组织或从根以及叶上发生的芽为不定芽。
▲叶芽和花芽依照园艺植物芽萌发后形成的器官不同可分为叶芽和花芽。
萌发后只长枝和叶的芽,称为叶芽;萌发后形成花或花序的芽,叫花芽;萌芽后既开花又长枝和叶者称为混合芽,如苹果、梨、葡萄、柿等;与此相反,桃、李、杏、杨梅等的花芽只开花,不长枝叶,为纯花芽。
▲体眠芽和活动芽芽形成后,不萌发的为休眠芽,其可能休眠过后活动,也可能始终处于休眠状态或逐渐死亡;芽形成后,随即萌发的即为活动芽。
有些活动芽在生长过程中发育成枝,称其为早熟性芽。
休眠越冬后萌发的芽为晚熟性芽。
有的休眠芽深藏在树皮下若干年不萌发,称为隐芽或潜伏芽。
7、芽的特性
▲芽的异质性枝条或茎上不同部位生长的芽由于形成时期、环境因子及营养状况等不同,造成芽的生长势及其他特性上存在差异,称为芽的异质性。
▲萌芽力园艺植物茎或枝条上芽的萌发能力称为萌芽力。
采用拉技、刻伤、抑制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等技术措施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萌芽力。
如黄瓜、西瓜早熟高产以主蔓结瓜为主,则应摘除侧芽萌发的多余侧蔓。
而甜瓜雌花在主蔓上发生很迟,在子蔓或孙蔓上则发生早。
因此,栽培上常采取摘心的方法,促进发生侧蔓以提早结瓜。
对果树来讲,萌芽力强的种类或品种往往结果早。
多年生树木,芽萌发后,有长成长枝的能力,又称成枝力,以萌芽中抽生长枝的比例表示。
▲潜伏力潜伏力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为潜伏芽的寿命长短;其二是潜伏芽的萌芽力与成枝力强弱。
一般潜伏芽寿命长的园艺植物,寿命长,植株易更新复壮;相反,萌芽力强,潜伏芽少且寿命短的植株易衰老;改善植物营养状况,调节新陈代谢水平;采取配套技术措施,能延长潜伏芽寿命,提高潜伏芽萌芽力和成枝力。
8、茎的类型与特点
①直立茎:一般幼芽萌发当年形成的有叶长枝叫新梢。
新梢按季节发育不同又分为春梢,夏梢和秋梢。
大多数阔叶观赏树木及落叶果树以春梢为主,常绿树木冬季还能形成冬梢。
新梢成长后依次成为1年生枝、2年生枝、多年生枝。
果树还根据枝条担负的功能不同分为营养枝和结果技。
结果枝是指直接着生有花或花序并能结果的枝,简称为果枝。
营养枝则只长叶不开花结果。
营养枝按生育状况不同又分为4种,其一发育枝:生长健壮,组织充实,芽饱满,可作为果树骨于枝的延长枝,促使树冠迅速扩大;之二徒长枝:直立旺长,节间长;停长晚,常导致树冠郁闭,并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影响果树生长和结果;之三细弱枝;枝条短而细,芽和叶少且小,组织不充实,多发生在树冠内部和下部;之四叶丛枝:节间极短,许多叶丛生在一起,多发生在发育枝的中下部。
若光照充足,营养条件良好,则部分叶丛枝可转化为结果枝。
②半直立茎:番茄等茎基部木质化,茎呈半直立性或半蔓生,须借助插架或吊蔓等正常生长。
番茄丰产植株的茎的形态为:节间较短,茎上下部粗度接近一致;徒长植株茎节间较长,由下至上逐渐加粗;老化植株,则节间过短。
从下往上,逐渐变细。
番茄茎生长分无限生长和有限生长两种类型。
无限生长类型的番茄在茎端分化第1个花穗后,该穗花芽下的1个侧芽随即长成强盛的侧枝,与主茎连续而成为合轴(假轴),其后各穗花芽下的侧芽也都如此,使假轴无限生长。
而有限生长类型则在发生3—5个花穗后,花穗下的侧芽变为花芽,不再长出侧枝,假轴停止伸长。
但两种生长类型每个叶腋均可发生侧枝,须依品种、栽培方式、生产要求适时整枝。
常用整枝方法有3种。
单干整枝:只保留主轴,摘除全部叶腋内抽生的侧枝。
该法适宜密植,早熟姓好,但根系发展受限制,植株易早衰。
改良单干整枝:为克服单干整枝缺点,在单干整枝基础上,保留第1花序下的侧枝,留一穗果摘心。
双于整枝:除主轴外;还保留第1花序下的第l侧枝,该侧枝由于生长势强,很快与主轴并行发展,形成双干,其余侧枝全部除去。
其优缺点与单于整枝相反。
③攀缘茎④缠绕茎⑤匍匐茎⑥短缩茎:白菜、甘蓝、韭菜、大葱、洋葱、大蒜及菠菜、芹菜。
茎的生长特性:
1)顶端优势:指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顶芽或顶端的腋芽)抑制下部侧芽发育的现象。
2)垂直优势:直立茎、位于上部的茎生长势强。
3)层性:多年生木本植物由于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的共同作用,强枝成为主枝,弱枝衰亡,树冠上的主枝形成层状分布。
4)枝条年龄。
顶芽展开生长时,它外围的芽鳞片脱落以后留下的痕迹,叫做芽鳞痕。
顶芽只在每年春季展开生长,因此,根据芽鳞痕可以辨别茎的一年生长量和生长年龄。
扦插、嫁接需要一定生长年龄的枝或茎。
9、叶幕:是指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并形成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叶群体。
叶面积指数:是指园艺植物叶面积总和与其所占土地面积的比值,即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
10、花芽分化:是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是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转折点。
它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生理分化。
二是形态分化。
三是性细胞形成。
11、花诱导:外部或内部一些条件对花芽分化的促进作用。
生理分化常由外界条件作为信号触发或启动,这时的信号触发又称花诱导。
12、诱导时间:花诱导应在生长点对内、外条件反应都敏感的时期即花芽分化临界期进行诱导。
13、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一)内部因素1.遗传特性 2.植株营养生长状况(二)环境因素 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某些生长调节剂或化学物质
14.花芽分化的调控途径 1、调控的时间:花芽分化的临界期是控制分化的关键时期
2、调控的方法①平衡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疏花疏果,长放拉枝,缓和树势,环剥、环割,选择砧木②控制环境条件:改善光照条件,控制灌水,合理施肥(充足的氮
磷促进花芽分化),温度处理③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促进花芽分化(B-9, PP333 CTK );抑制花芽分化(GA)
15、坐果:授粉后,子房加速生长,果实开始发育,花转变成幼果,称为坐果。
16、.落花落果:从花蕾出现到果实成熟的过程中,发生花、果陆续脱落的现象称为落花落果。
(原因:未能受精的花脱落;受精不完全的子房,幼果在其发育的早期或中途会从果枝上脱落;虽已受精,但营养不良或其它原因造成脱落)
17、果树四次落果原因:第一次为花器官发育不良,无授粉受精条件;第二次由于授粉受精不良,生长激素不足;第三次因同化养分供给不足,营养竞争;采前落果与品种特性关系密切。
18、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温度、水分、光照【光照强度、长短、光质(直射光、散射光)】、土壤、地势地形、污染。
19、年生长周期:是指每年随着气候变化,植物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与外界环境因子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物候期:在年生长周期中,这种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植物器官的形态变化时期称为物候期。
三、园艺植物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和种植制度
1、园地选择必须考虑哪些因素(园地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①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农业种植业发展的方针,城乡发展规划。
②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包括降水、温度、日照、湿度、地下水、风向风力、自然灾害等气象条件;地形、地势、土质、土壤利用和植被情况;水、矿产及天然能源;生态与污染现状等;
③社会经济及人文条件,包括人口、农业劳动力资源、经济状况、工业和商业、交通的发达与否;种植业水平;特别是已有园艺业水平、有无特优产品;农业劳动力素质等。
④市场,特别是园艺产品的近地和远销市场,现状与展望;本地、近地人口园艺产品消费水平及特点等。
⑤发展生产的投资情况,主要靠本地还是有其他投资方,近期与长期内投资力度等。
2、园艺种植园规划设计中作物种类、品种配置的原则是什么?
(1 优良品种、有独特的经济性状;2 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质丰产;3 适应市场需要,适销对路,经济效益高;4 花卉或蔬菜要能够轮作倒茬;5 果树配置授粉树)
3、果树授粉树应具备的条件(1)与主栽品种花期相同,花粉量大(2)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力强,能生产经济价值高的果实(3)与主栽品种同时进入结果期,经济结果寿命相近(4)能与主栽品种相互授粉
4、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种植单位在一年或几年内所采用的作物种植结构、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综合体系。
连作: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几次同一作物的种植制度。
轮作:即在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定的时间内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制度。
四、园艺植物的繁殖
1、育苗场地的条件:(1)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阳光充足(2)土壤肥沃,酸碱度适宜(3)水源充足,排灌方便(4)无危险性病虫害
2、有性繁殖:是利用植物种子培育幼苗的繁殖方式。
实生苗:种子繁殖长成的苗叫实生苗.
无性繁殖:利用植物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等)的一部分,通过一定技术处理,促使细胞分裂和组织器官分化,形成一个新的完整植株的繁殖方式。
也叫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组织培养.
自根繁殖:扦插与压条、分株等无性繁殖方法统称自根繁殖。
自根苗:由自根繁殖方法培育的苗木统称自根苗。
3、种于繁殖的特点与应用
(1)优点:1种子体积小,重量轻,采收、贮藏及运输方便。
2种子来源广,播种方法简易,繁殖系数高。
3实生苗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寿命较长。
4实生苗对环境适应性强,不易衰退.
(2)缺点:1有些园艺植物种子繁殖开花结实较晚。
2后代易出现变异和分离,出现品种退化。
3不能产生种子的植物无法进行种子繁殖。
(3)应用:1一二年生园艺植物的繁殖.2果树和某些木本园艺植物砧木的繁殖.3杂交育种。
自根繁殖特点是:变异性较小,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和特性;幼苗期短,结果早,投产快;繁殖方法简单,成苗迅速。
故是园艺植物育苗的重要途径。
缺点:根系浅,抗性差,适应性差,寿命短。
繁殖系数较小。
4、衡量园艺植物种子质量的指标有哪些?如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
种子质量的检验(1)种子含水量 (2)种子净度和干粒重 (3)种子发芽力[发芽率和发芽势](4)种子生活力。
种子生活力测定①目测法。
②TTC法:具有生活力的种子、胚芽及子叶背面均能染色③靛蓝染色法:凡不上色者为有生命力的种子。
5、发芽率:在最适宜发芽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发芽势:指测试种子的发芽速度和整齐度,是种子从发芽开始到发芽高峰时段内发芽种子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影响种子萌芽的因素 1环境因素: 水分、温度、氧气、光照。
2休眠因素。
6、播前处理(1)机械破皮(2)化学处理(3)生长调节剂处理(4)清水处理(5)层积处理(6)浸种催芽(7)种子药剂消毒。
播种时期:春播从土壤解冻后达到生物学零度时开始,秋播多在八九月份,至冬初土壤封冻前为止。
7、层积处理:将种子与潮湿的介质(通常为湿沙)一起贮放在低温条件下(0~5℃),以保证其顺利通过后熟作用。
浸种:是在适宜水温和足够水量的条件下,使种子在短时间内吸足萌发所需的水分。
催芽:将吸水膨胀的种子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促使种子迅速而整齐萌发的措施
8、嫁接繁殖:嫁接即人们有目的地将1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接到另l株植物的枝、干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1个新的植株。
通过嫁接培育出的苗木称嫁接苗。
用来嫁接的枝或芽叫接穗或接芽,承受接穗的植株叫砧木
9、嫁接苗的特点及利用:优点1)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
2)利用砧木的优良特性(矮化、抗性、适应性等)。
3)便于大量繁殖(多数砧木可用种子繁殖,故繁殖系数大)。
4)开始结果早。
缺点:有些嫁接组合不亲和;对技术要求较高;传播病毒病。
利用:苗木繁殖;品种更新;树势恢复等。
10、砧木的选择(1)与接穗有良好的亲和力;(2)对接穗的生长结果有良好的影响;(3)对栽培地区的环境条件适应能力强;(4)能满足特殊要求;(5)资源丰富,易于大量繁殖。
11、嫁接方法:芽接、枝接、根接。
枝接一般在早春树液开始流动,芽尚未萌动时为宜。
芽接可在春、夏、秋3季进行,但一般以夏秋芽接为主。
12、嫁接愈合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砧木和接穗之间坏死层形成。
封闭和保护伤口。
2)随后在愈伤激素的刺激下,伤口周围细胞及形成层细胞旺盛分裂,使褐色的薄膜破裂,形成愈伤组织。
3)愈伤组织不断增加,砧木和接穗的愈合组织的薄壁细胞互相联接,将两者的形成层连接起来。
4)输导组织的分化,在砧木和接穗的愈伤组织中分化出维管束,维管束把砧木和接穗连接起来。
5)嫁接共生体形成。
砧穗结合为统一体,形成1个新的植株。
13、嫁接亲和力:砧穗经过嫁接能愈合并正常生长的能力称为嫁接亲和力(性)。
14、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1)嫁接亲和力2)嫁接的时期3)砧穗质量4)温度5)湿度[土壤湿度,大气湿度,嫁接口湿度] 6)嫁接技术[快、平、准、紧、严]
15、嫁接苗的管理1.木本(1)检查成活、解绑及补接(2)剪砧(3)除萌(4)立支柱(5)圃内整形2. 草本(1)温度管理(2)湿度管理(3)光照调控
16、扦插繁殖:是切取其茎、叶、根的一部分,插入基质中使其生根、萌芽长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利用植物营养器官能发生不定芽或不定根的习性。
包括叶插、茎插、根插。
17、影响扦插成活的内部因素:1)不同植物种和品种2)树龄:枝龄和枝条的部位3)枝条的发育状况4)贮藏营养5)激素6)插穗的叶面积。
外界因素:1)湿度2)温度3)光照,光对根系的发生有抑制作用4)氮气,扦插生根需要氧气排除氮气(5)生根基质,理想的生根基质要求通水、透气性良好,pH值适宜,可提供营养元素,既能保持适当的湿度又能在浇水或大雨后不积水,而且不带有害的细菌和真菌。
18、促进生根的方法:(1)机械处理:剥皮、纵伤、环剥(2)黄化处理,对不易生根的枝条在其生长初期用黑纸、黑布或黑色塑料薄膜包扎基部,能使叶绿素消失,组织黄化,皮层增厚,薄壁细胞增多,生长素积累,有利于根原体的分化和生根。
(3)浸水处理,休眠期扦插,插前将插条置于清水中浸泡12h左右,使之充分吸水,插后可促进根原始体形成,提高扦插成活率。
(4)加温催根处理(5)药物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他化学药剂。
19、压条繁殖:是在枝条或茎段不与母体分离的情况下,将部分茎段埋入土中或包裹在生根基质中,生根后再与母体分离的方法。
20、分生繁殖:将丛生的植株分离,或将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与母株分离,另行栽植而形成独立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五、园艺植物的定植
1.定植:是指将育好的秧苗移栽于生产田中的过程。
移植:是将秧苗从一个苗圃移栽于另一个苗圃。
倒钵(盆):从一个苗钵移载于另一个苗钵,称之为倒钵。
2.定植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栽植园艺作物的株数。
影响因素:a 种类、品种及砧木b气候和土壤条件c栽培方式d栽培技术
3.定植时期(1)果树、观赏树木和木本花卉的定植时期。
落叶:分春栽和秋栽;常绿:春夏秋均可。
(2)蔬菜和草本花卉的定植时期:变化性大,但以春秋为主
4、定植方式:正方形定植、长方形定植、三角形定植、带状定植、篱壁式定植、等高栽植
六、园艺植物的土肥水管理
1、施肥时期的确定原则:第一,园艺植物需肥时期:即吸收的旺盛期,一般此时根系较为发达;第二,园艺植物生长发育阶段:一般生长前期氮肥的需要量较大,后期应多施用钾、钙、磷等肥料;第三,掌握肥料的性质:速效肥在需要前追肥,长效肥则要早施,且多作基肥。
2、果树施肥
(1)施肥时期
基肥自采果后到萌芽前施用,以秋施为好,且宜早不宜晚。
(2)施用量
果树的施肥量应根据果树种类与品种、发育状况、土壤条件、肥料特性、目标产量、管理水平和经济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来确定。
幼树期氮、磷、钾的施肥比例一般是2∶2∶1或1∶2∶1,结果期的比例是2∶1∶2。
(3)施肥方法
①土壤施肥施肥部位:根系集中分布区
果树水平吸收根多分布在树冠外围,所以施肥位置应在根系分布区稍深、稍远的地方,利用根的趋肥性,诱导根系向深度、广度方向伸展,扩大吸收面积。
土壤施肥的方法有:环状沟施、辐射状沟施、条施、穴施、撒施、灌溉施肥
②根外追肥方法有:叶面喷肥、枝干涂抹、茎干注射、果实浸泡等。
叶面喷肥是利用叶片、嫩枝及幼果等具有吸收肥料的能力将液体肥料喷施于树体表面的一种追肥方法。
3、灌溉时期①果树灌溉时期萌芽开花期、幼果膨大期、果实生长期、灌冻水。
②蔬菜灌溉时期种子发芽期、幼苗期、养分积累期、开花期。
③花卉灌溉时期通常在春天每隔一两天浇1次水即可。
入夏以后宜在每天早上和中午稍后各浇1次水。
冬季一般视情况三四天浇1次或更长时间浇1次。
花卉浇水还要本着“见干见湿”的原则,即浇时要浇足。
4、无公害食品:指源于良好生态环境,按照专门的生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和加工,无有害物质残留或残留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经专门机构检验符合标准规定的卫生标准,并许可使用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食品)。
特点:安全性、优质性、高附加值。
5、绿色食品: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特征:(1)强调产品来自最佳生态环境(2)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3)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6、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7、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构成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3、绿色食品产品标准4、绿色食品包装标签标准5、绿色食品贮藏、运输标准6、绿色食品其它相关标准
五、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
1.生长控制的目的和意义:调节植株生长,解决通风透光,合理负载,更新复壮等。
①抑制局部生长,促进另外部分或整体的生长。
②抑制强旺的营养生长,使植株的生长活力、营养物质向生殖生长方面转化。
③去除病虫枝、弱细枝,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无效损耗,促进正常枝梢的生长。
④调整植株内(多年生树木的树冠内)枝叶密度,改善植株内光照状况。
⑤使树木有整齐的树势、树姿、树形(型)。
⑥疏除过多的果实,减小负载量,也能促进营养生长。
⑦更新复壮。
2.修剪的时期:休眠期,进行的修剪称为冬剪。
除冬剪的时间外,由春至秋季末的修剪都称夏剪。
有“伤流现象”树木的修剪时期(葡萄在落叶后至2月低之前,核桃在采果后至落叶盛期或萌芽后至开花期)
3.修剪的基本手法及其功能:
(1)短截:即剪去1年生枝的一部分。
其作用是刺激枝条下位侧芽萌发,促进分生新枝,并改变枝条延伸方向。
依据短截的程度可分为轻截、中截、重截、极重截及戴帽截等。
(2)疏剪:将枝条从基部疏除。
疏剪对剪口上部枝梢成枝力和生长势有削弱作用,而对剪口下部芽和枝梢有促进萌芽、成枝和生长的作用。
(3)缩剪:指对多年生枝的短缩修剪。
缩剪的特点是对剪口后部的枝梢生长和潜伏芽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而对母枝起较强的削弱作用。
这种修剪不宜在幼树上应用,常用于大树、老树的更新复壮修剪。
(4)长放:即1年生枝不修剪,长放可以促成更多的结果枝组或结果部位,对幼年树宜多用,做辅养枝的枝一般应长放。
(5)开张枝梢角度①拉枝、撑枝等②拿枝③留外芽剪、留“小辫”剪④“里芽外蹬”的剪法
(6)刻伤、环剥、倒贴皮(7)扭梢(8)抹芽、除萌(9)圈枝、别枝(10)摘心、剪梢
4.树形:有中心干形、无中心干形、多中心干形、开心形、篱壁形和棚架形
5.树形结构:主干、中心干、主枝、辅养枝、枝组、结果枝和营养枝。
辅养枝:着生在树冠内,并在一定时期内起辅养树体和结果作用的非骨干枝。
枝组又称枝群或单位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果枝集于一起的枝(结果单位)。
一、整形修剪的原则1、因树修剪,随枝作形2、整形结果兼顾,轻重修剪结合3、保持三稀三密的树体结构“外稀内密”“上稀下密”,“大枝稀、小枝密”。
4、及时更新,延长结果年限。
二、修剪原理(依据):1、芽、枝的生长发育(芽的特性三性:异质性、早熟性、晚熟性。
三力:萌芽力、成枝力和潜伏力。
枝的特性三性:极性、层性和干性。
三度:角度、硬度和尖削度)2、结果习性(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束状果枝、花簇状果枝。
最佳结果枝年龄2~5年)3、树势(树体总的生长状态,包括发育枝的长度、粗度,各类枝的比例、花芽的数量和质量等。
多留长枝有利于树势复壮,多留短枝有利于缓和树势。
长枝占10%~30%,中短枝占70%~90%)4、修剪反应的敏感性,指树体在修剪后各种器官生长发育的变化情况5、生命周期与年周期。
三、修剪的具体实施技术
(1)定干,果树定干是果树定植后的第1次修剪,按干的高度剪定;剪口芽应饱满、健壮。
剪口下20cm左右的一段干长,称整形带,是最早形成骨干枝的部位。
一般定干高度60~100cm。
(2)主枝的选定和修剪:幼树定干后,剪口芽以下出2~5个枝,第1年可选2个好的枝作主枝。
方向相互错开、角度适中,生长健壮。
对主枝的领导枝短截,剪口芽应向外、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