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
【文本一】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莫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
”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
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
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
我熟悉这棵白菜。
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
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
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
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
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
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
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
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
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
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
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
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
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
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
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
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
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
”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
”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
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
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
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杂文选刊》2013.4有删改)
16.文章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请说说“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4分)
17.文章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4分)
18.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4分)
19.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20.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文本二】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
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
”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
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
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
”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
”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
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
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
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
“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
”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
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
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
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
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
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⑾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⑿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注: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
15.(2分)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
16.(3分)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
17.(3分)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
18.(2分)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
19.(3分)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Power b
【文本三】珍珠项链
(1)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
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
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2)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
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
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长裙。
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
(3)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
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
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
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4)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5)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6)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
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
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
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
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7)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8)“姑娘。
”
(9)“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10)“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11)“什么事?”
(12)“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
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
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
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
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
因为今天是我生日。
我今天整六十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
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
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
”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四十多岁。
”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
(13)“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
”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14)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
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条吗?”
(15)母亲接过来:“就是它。
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
(16)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
”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17)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18)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
(19)“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
您应该去叫保安。
”我和姐姐叫道。
(20)“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限在25字以内)(2分)
本文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的故事。
2.这篇叙事散文以____________为线索。
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方框里,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
(2分)
受赠珍珠项链→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感叹珍珠项链
3.本文采用___________的记叙方法,其内容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止。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细心的你已发现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却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
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闪光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