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行仓库知识点总结
一、四行仓库基本信息。

1. 地理位置。

-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原闸北区)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

它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2. 名称由来。

- 四行仓库由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设,所以称为“四行仓库”。

它于1931年建成,当时是四家银行的堆栈。

二、四行仓库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意义。

1. 淞沪会战的重要据点。

- 在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面临日军的强大压力开始西撤。

四行仓库成为了中国军队在上海市区的最后一个据点。

1937年10月26日 - 11月1日,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实际人数约420人)坚守四行仓库。

-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会战的一部分。

这场保卫战牵制了日军的进攻,为中国军队的西撤争取了时间。

2. 精神象征。

- 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英勇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他们在孤立无援、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展现出了中国军人不屈的民族气节。

- 四行仓库成为了中国抗战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国人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当时,苏州河南岸的民众为壮士们助威,国内外媒体也纷纷报道,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

三、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战斗过程。

1. 防御工事。

- 四行仓库本身建筑坚固,谢晋元率领部队进驻后,又对其进行了加固防御工事的工作。

他们利用仓库内的物资,构筑了沙袋掩体、射击孔等防御设施。

2. 日军进攻手段。

- 日军动用了飞机、大炮等重型武器对四行仓库进行轰炸和炮击。

但由于四行仓库靠近租界,日军有所顾忌,不敢使用大规模的毁灭性武器,以免误伤到租界。

- 日军还多次组织步兵冲锋,试图攻占四行仓库。

八百壮士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有效的防御战术,一次次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3. 壮士英勇抵抗。

- 谢晋元指挥部队沉着应战。

战士们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如杨惠敏冒死泅渡苏州河,为守军送去国旗。

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楼顶升起国旗,极大地振奋了人心。

- 在坚守的四天四夜中,八百壮士共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击毙日军2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而己方伤亡仅30余人。

四、四行仓库的现状与纪念意义。

1. 现状。

- 如今,四行仓库经过修缮保存完好。

它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仓库的西墙(弹痕墙)保留着当年激战的痕迹,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 四行仓库内设有纪念馆,通过陈列文物、图片、影像等资料,全面展示了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历史背景、战斗过程和伟大意义。

2. 纪念意义。

- 对后人来说,四行仓库是缅怀先烈、传承抗战精神的重要场所。

它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故事也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重要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