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在常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隆平在常熟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稻谷飘香,10月18日,江南鱼米之乡----常熟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他就是中科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
9月19日,袁隆平院士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籼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下了我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记录,举世瞩目。
仅仅相隔一个月,他就出现在苏南的县城常熟,他此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原来,在常熟,有一位从事水稻育种研究40多年的“袁隆平式”的人物,他就是常熟市政府农业特别顾问、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端木银熙。
由端木银熙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30多年的努力和创新,在水稻育种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先后主持承担了江苏省“八五”、“九五”、“十五”农业科技重大攻关项目—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国家高技术研究(863计划)及部、省、市重大科研项目30多项,创多项国内领先研究成果;先后育成了“太湖粳系列”、“常农粳系列”、“常优系列”等水稻新品种(组合)、不育系17个,特别是近十年来育成的“常优1号”、“常优2号”、“常优3号”、“常优4号”、“常优5号”五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系杂粳新组合,其育种速度及育成组合的综合性状水平堪称国内领先,成为江苏乃至太湖稻区首批通过的国家审定的三系单晚杂粳组合。
其中,“常优1号”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五十个主推品种中唯一
的单晚杂粳组合,现已成为太湖稻区杂粳主栽组合;“常优5号”被评为2007年度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评比一等奖。
由端木银熙团队育成的品种在江、浙、沪、皖、鄂等省市累计推广面积达3500万亩左右,增产稻谷10亿多公斤,增收约16.2亿元。
早在2007年,袁隆平院士在“第四届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论坛”的现场会上表示:“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常优系列组合综合性状属国内同类组合领先水平,育种技术已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
袁隆平院士主持研究的杂交籼稻亩产已突破900公斤,正在向亩产1000公斤发起冲刺,然而杂交粳稻的亩产还没有达到900公斤,他把这个重任交给了端木银熙领衔的科研团队。
10月18日这一天,袁隆平院士出席了总投资500万元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熟分中心暨端木银熙水稻育种研究推广中心的揭牌仪式,并亲自为分中心揭牌。
袁隆平院士在揭牌仪式上说,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粳稻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的粳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他希望常熟分中心的成立,能加速中国粳稻种植面积向3000万亩、亩产实现900公斤的科技攻关进程。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常熟分中心成立后,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具有的杂交粳稻研究、种植推广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常熟市也将利用水稻育种的优势,拉长水稻产业链,努力形成种子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