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母的发音-CLTAC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想达到以上要求,我们认为首先必须 做到不同层面上的几个区分: 1. 第一个层面: 区分汉语作为二语的教学和 作为外语的教学,也就是区分目标语环境 中和非目标标语环境中的汉语教学; 2. 第二个层面:区分母语为不同语种的学习 者;(国别的区别是第二位的) 3. 第三个层面:区分学习背景和学习目标不 同的学生。
没有一个包打天下的教材或教学法。选用教学法 有一个适用性和适用度的问题。也就是要有很 强的针对性。这种针对性在中山大学草拟的“国 际 汉语教学资源及相关文化产品评价标准”中是这 样界定的: 1. 使用对象明确 2. 教学目标明确 3. 份量与标称对象相适应 4. 难度与标称对象相适应 5. 与学习者的生活关联性强
3. 坚持听说领先,把汉语作为有声语言来教。 对外国学生如此,对华裔学生亦如此;低 年级教学如此,高年级教学亦如此;口语 教学如此,读写教学亦如此。说到底,是 为了培养学生的目标语语感,而语感的培 养始于有赖于口语能力。(语感,母语语感 与外语语感的区别,overall fluency vs. local fluency,语感引导下的造句 vs. 语法 规则引导下的造句)
1. 开学 2. 宿舍 3. 在饭馆 4. 买东西 5. 选课 6. 男朋友女朋友 7. 电脑和网络 8. 打工 9. 教育 10.中国地理
B. 学习者母语与母文化的影响 操不同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受其母语、文化、 教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汉语时面临 不同的问题。我们必须区别对待,为其量身 定做适用的教材,并采取适用的教学方法。 语言的对比研究 contrastive studies 虽然不
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普通学校和精 英学校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上都有很大不 同。它们适用的教材和教法亦各不相同。例 如,纽约公立中学和马里兰London School, 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New Paul 分校。
对于一些学习者来说,中文只是必须完成的 一门必修外语;而对另外一些学习者来说, 中文或是他们日后学术研究的必要准备,或 是日后商务、法律、新闻等职业生涯的工具。 适用于他们的教材与教法也有所不同。
论教学法的适用性
刘乐宁 哥伦比亚大学
加州中文教师 学会工作坊 San Francisco, CA Oct.31.2009
说在前面的话: 1. 方法不是万灵的。教学者首先要对所教内 容有透彻的了解,方能深入浅出,找到最适 合的传授方法。具体到汉语教学来说,教师 必须具有良好的汉语语言学与汉语语文学的 素养(陈皮与抽水马桶),要对学习者的母 语和文化有相当的了解,才能谈得上教得得 法。不知道如何教常常是由说不清所教内容 造成的。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非目标语环境,不充足 的可理解性输入,不真实的汉语使用环境, 应该以“学”为主,所谓“用”应该是课内 与课外以汉语为媒介的对学生自己生活的关 注和讨论,而不是假想的在中国的survival skills。 对中国文化的传输应该尽量隐于语 料之中,必要时也可通过明确的文字来介绍。 使用广泛的《中文听说读写》三版在内容上 的调整充分反映了海外汉语教学界在这一问 题上认识的逐渐加深。
第一、二版话题
第三版话题
1. 开学 16. 健康与保险 2. 宿舍 17. 教育 3. 在饭馆 18. 枪支与犯罪 4. 买东西 19. 动物与人 5. 选专业 20. 环境保护 6. 租房子 7. 男朋友 8. 电视和电影的影响 9. 旅行 10.在邮局 11.一封信 12.中国的节日 13.谈体育 14.家庭 15.男女平等
能准确预测操不同母语的学习者的困难,但 对习得偏误分析却是不可或缺的,而后者是 预测学生习得难点的前提性工作。学习策略 的研究也十分重要。韩日学生与英美学生的 学习策略有相当大的区别。美国学生所发的汉 Nhomakorabea元音声位图
美国学生所发的汉语元音与英语元音格局
c. 同一族群学习者不同背景的区别 这种区别至少得在三个方面实现: 1. 成人学生和非成人学生 2. 普通学校和精英学校 3. 一般需求和专用需求 成人学生(过了习得关键期的学生)和非成人 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有很大不同,为他们编 写的教材和选择的教法也应有不同。
A. 汉语作为二语教学与作为外语教学 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包括对少数民族和对赴 华外国人的教学):目标语环境,学生有足 够的可理解性输入,也有汉语使用的真实环 境,可以“学”与“用”结合(但是忽视课 堂教学是非常有害的,例如《星光大道》上 表演的在华生活了多年的外国少年)。应该 注重培养外国人在华生活的survival skills, 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中国文化活动并 鼓励其亲历亲为。常见的问题是教学中随处 可见的moral lessons和教师的满堂灌。
一. 没有最好的教学法,只有最合适的教学 法 随着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学习者 的构成日益多样化,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 是教学法的适用性。我们认为,虽然人们对 二语习得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教学法的演 进却不是一个新法必定优于旧法,甚而可以 完全取代旧法的过程。只有最合适的教学 法,而不存在所谓“最好的教学法”。
二. 哥伦比亚大学在教材和教法的适用性方面 所作的努力: 1. 首先区分有汉语背景的学生和没有背景 的学生。 2. 在二年级以上分设人文、社会科学、商 务、法律和新闻专业适用的汉语。 3. 区分在美学习和来华学习。
哥大一年级教材:走近中国
1. 2. 3. 4. 5. 6. 7. 8. 新学生 上课第一天 我的家 请人吃饭 中餐馆 语伴儿 感恩节 要考试了 9. 老朋友见面 10. 春节 11. 爱好 12. 失恋了 13. 约会 14. 中国城 15. 快乐的一年级
2. 任何教育都是有规范性的 (prescriptive), 而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描写性的 (descriptive)。那种试图抹杀课堂教学必要 性的企图,或是在课堂内营造所谓完全真实 语境的努力既无必要也无可能。那种试图通 过语料库的话语分析得出一种教学语法的努 力也是徒劳的。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使学习者 获得目标语使用的能力,它必然是有选择的, 有安排的,而不是为学习者提供“地道的” 目标语的完整、细致的语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