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纪检监察工作总结报告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纪检监察工作总
结报告
一、强化责任,形成反腐倡廉合力
一是明确责任,形成反腐合力。
今年年初,我局印发了《xx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细化了工作责任,确保反腐倡廉任务到岗到人。
4月25日,我局召开了20xx年度反腐倡廉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干部职工对防腐倡廉工作的认识,形成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合力。
同时,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中层干部分别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签约书》,进一步明确了反腐倡廉工作责任。
二是完善机制,增强反腐向心力。
一方面,完善反腐倡廉领导机制。
按照反腐倡廉责任制要求,建立完善了局党委统一领导、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科室各负其责、全体干部职工共同支持参与的反腐倡廉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另一方面,落实全员“一岗双责”制度。
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尤其是局班子成员按照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要求,既要抓好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确保“一岗双责”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考核,激发反腐动力。
为了激发局各单位反腐工作动力,进一步形成全系统的反腐合力,我局将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对局属各单位及负责人的年度考核中,与年终绩效考核进行挂钩,实行反腐倡廉建设“一票否决制”,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是立足作风,树立文体部门良好形象
一是拓展领域,推进党务政务全面公开。
在去年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工作。
尝试借助文体系统政工纪检qq群、短信群发平台、《文体工作简报》等创新性载体和平台,进一步扩大公开的受众面,增强公开的即时性。
通过建立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党员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等,进
一步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确保党务政务的公开透明。
走进“阳光热线”栏目,围绕“打造文体品牌,建设文化强市”,与听众及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二是倾听民意,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积极处理群众反映的大堰古戏台亟待保护、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文化生活匮乏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研究对策,实施推进。
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及无证照电子游戏厅、“黑吧”、“十小”行业等方面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规范行政许可及审批行为,完善审批环节中的告知制、承诺制、问责制。
三是克“随”提效,深化效能建设工作。
严格落实“四条禁令”承诺制、违规上行为监控制,落实工作日午餐饮酒备案制。
强化对局党委决定的事项、局领导批示事项的督查督办,按要求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的交办事项,抓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
今年共收到议提案26件,现已全部办结。
三是完善制度,构建源头防腐有效机制
一是修订领导班子内部制度。
为增强局领导班子防腐拒变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梳理修订了党委会议制度、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等一系列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并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方式进行了专题学习研讨。
二是强化承诺践诺制度。
深化党员公开承诺制度。
通过公示栏公示公开党员干部的服务承诺,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
开展优质服务承诺。
积极深化全市机关窗口单位优质服务承诺活动,将承诺覆盖面由窗口创新延伸至全系统。
今年4月,发动系统干部职工签订了《市文体系统严格遵守“优质服务标准化规定”承诺书》。
开展效能建设八项制度践诺。
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引导,建立践诺制度,组织机关和下属单位工作人员签订了《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履诺书》。
三是建立局内审制度。
为加强文体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健全和完善内审工作制度,于6月上旬成立了市文体系统内审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XX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内部审计制度》,明确了机构和人员、机构职责及权限、工作制度
及惩戒办法;11月,组织力量对全系统7个下属单位进行了财务审计,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是认真履职,确保纪检监察廉洁公正
一是强化纪检组织对局班子的监督。
积极介入党委会议、局班子会议,对会议议题发表意见,尤其对干部任免、项目招投标、财务工作等事项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建议。
二是组织开展专项执法监察活动。
为确保各项行政行为的公平公开公正,4月,开展了对体育健身器材采购招投标工作的专项执法监督,邀请市政协对我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视察督导;6月,局纪检组开展了对奉化电影院及商业用房招租工作的监督,介入招租现场会、职工大会等环节,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是抓好自查整改工作。
对接到的意见、建议、问题、投诉及自查通知,及时进行梳理归纳,及时受理、调查,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5月,开展了全市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工作自查,维护了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6月,在接到2019年度民主评议机关情况反馈表后,局党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在局务会议上进行了通报。
6月下旬,开展了党委议事规则落实情况自查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我局党委的议事规程,受到了检查组张建军常委的肯定。
五是加强宣教,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
一方面,强化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
今年以来,我局相继组织学习了十七届中纪委七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等重要会议精神,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廉政建设大讨论,查找了文体项目招投标、财务管理、招聘、中层竞聘、购买文化服务、文化市场专项检查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并形成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另一方面,抓好全局廉政文化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我局廉政文化建设,创新学习宣传载体,联合纪委在市图书馆探索建立“廉政文化建设长廊”。
利用“凤麓讲堂”的宣教平台,邀请中共党史学家石仲泉教授给我系统干部和全市党员
干部主讲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廉政中国-蜕变与忏悔》、《廉政中国-保持党的纯洁迈向伟大复兴》等警示教育v,邀请市府办谢宏辉副主任作了传达落实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的讲座。
组织干部积极参与“廉政短信创作”等活动,全系统共向市纪委报送廉政短信百余条,营造了系统内尊廉、崇廉、爱廉的良好氛围。
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以从政道德为主题的读书思廉征文活动,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10月中旬,组织执法大队大队长参加了市纪委的重点岗位中层干部廉政教育活动。
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我局纪检监察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纪委的工作部署,坚持围绕本局工作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注重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局面。
一、突出一条主线,深化腐败源头治理
以市纪委“2019—2019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的要求为主线,以服务保障文体工作为中心,从源头预防治理腐败行为。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将党风廉政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内容进行分解、量化,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上。
局主要领导和局班子成员、各单位(科室)负责人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推进风险防控机制。
进一步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抓住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加强风险预警、风险控制和动态管理。
完善重要权利节点监督机制,增强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3.实施党务政务公开。
按照党务政务公开的相关规定,对应公开内容、党员干部关注的重大事项、人事任免、财务预决算、招待费用、项目建设等情况,采取会议、通报、通知、公示栏、站公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
二、抓好两个平台,创新廉政教育模式
1.宣传推广“廉政文化长廊”品牌。
利用我局文化优势,在与市纪委在市图书馆探索建立廉政文化建设长廊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图文资料,使之具有奉化
本土特色、文体特色;将其纳入XX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作为XX市机关干部职工与市民接受廉政教育的重要平台;帮助文体干部树立廉洁干事的思想意识,自觉杜绝腐败思想侵蚀。
2.用好廉政短信平台。
利用局原有的短信平台,定期向局机关及局属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审批、执法、财务、人事等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发送形象生动的廉政短信,将廉洁从政、为民服务理念融入干部的日常工作、日常生活。
三、开展三项行动,提高干部群众满意度
1.加强作风建设。
加强对机关工作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上班时间违反“四条禁令”、“八项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理;切实整治“庸、懒、散、乱”四种不良习气,全面治理机关干部中存在的“中梗阻”现象,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群众满意度;建立干部联系群众机制,要求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
2.开展阳光政务。
推进文体项目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实行“一站式”运行模式,创新预约和上门服务机制,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进联合审批试点项目。
加大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力度,通过XX市政府信息公开、XX市文体、局内公开人事任免、项目推进、财务预决算等方面的事项。
3.严肃查办违法违纪案件。
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
对违纪违纪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手软。
主动加强与检察机关的联系合作,定期分析研究文体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重点和措施。
四、深化两项工作,规范干部职工廉洁行为
1.推进内部审计工作。
在2019年试水文体系统内部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对局机关和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坚持年初有计划,实施前有项目计划,年终有总结。
扩大内部审计的覆盖面,争取对每个单位审计1-2次。
2.推广公务卡制度。
在2019年推行公务卡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公务消费透明度,全面铺开公务卡使用范围,扩大公务卡使用对象。
完善公务卡使用制度,加强对公务卡使用中的监督。
五、把握两大要点,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
一是提高干部自身履职能力。
组织纪检监察人员参加内审、执法、办案等各类培训班,强化纪检监察责任意识,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鼓励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文体纪检监察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政策水平、专业水平。
二是善于借力借智。
加强与市纪委的联系,在市纪委各业务科室的指导下开展具体工作;加强与财政、审计、法制等部门的交流,弥补纪检监察人员在财务、审计等专业领域知识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
一、抓“强基工程”,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
结合市、镇(街道)残联换届和全市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我们及早谋划,动员部署,要求全市镇(街道)残联换届工作做到四个结合:与改选村(社区)残协,配强残协成员相结合;与调整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专(兼)职委员,提高人员素质相结合;与调整配强镇(街道)残联理事长,落实相应待遇相结合;与宣传残疾人工作,推进事业发展相结合。
通过公开竞聘上岗和换届选举,镇(街道)残联理事长均按中层干部要求选聘,并落实了中层待遇;镇(街道)残联均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共选聘了名;组建和改选村(社区)残协330个,并及时将具备一定素质、有一定文化层次、有爱心的人员充实到残疾人专(兼)职委员队伍,共选聘专(兼)职委员359名,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残疾人组织络,提高了队伍素质。
我市换届工作经验在全省残联换届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二、抓“教育工程”,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支撑力。
残疾人事业要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人,我们着重抓了残联内部班子建设和残联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以及残疾人的素质教育,精心设计教育活动载体,一是理念为先,打造党员干部学习平台;二是先进激励,学习龚金川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三是能力为要,重培训强素质;四是实践为重,开展“肃风行动”和优质服务承诺践诺活动,奖优罚劣,用制度来约束规范行为。
要求干部职工及时了解新形势新观念,开阔工作视野,精通本职业务,增强为民(残)宗旨,提高服务能力。
加强残疾人素质教育,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教育“三送”活动,送服务的同时,先后向残疾人朋友送上“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致全市残疾人朋友的倡议书”、“号召全
市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向肢残协会主席龚金川同志学习的倡议书”、“将爱心接力传递给他人”新年祝福贺卡等,助残志愿者结对残疾学生送教送温暖同时开展励志教育,结合技能培训增加素质教育内容,通过“残疾人之家”电台节目和“残联之窗”奉化日报专版,多途径教育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自强自立,取得了明显效果,残疾人中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人员明显增多。
三、抓“优服工程”,提高残疾人服务的满意度。
切实转变服务理念,下移服务重心,创新服务载体,组织开展了“康复(指大康复)入户·服务入心”服务下乡活动。
组织有关部门和市残联有关科室深入到镇(街道)、村(社区),面对面为残疾人进行需求调查登记、政策咨询宣传、康复训练指导、辅助适配、家庭无障碍安装、康复转介等服务,并根据登记的残疾人需求情况,开展“八大阳光助残行动”,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跟踪服务。
全年共开展场下乡服务活动,按需服务,深受残疾人的欢迎,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如下乡服务活动时发现江口街道中轻度精神智力残疾人特别多,且大多数家庭生活困难,我们要求江口街道残联寻找适合残疾人就业的爱心企业,共同筹建了第3家以工养残、以工代疗的“工疗车间”——XX市新利和毛条有限公司“工疗车间”,共安置残疾人62名,企业不但提供最低工资和“五金”保障,而且提供接送和免费午餐,残疾人家庭不胜感激。
四、抓“助残工程“,加大残疾人帮扶力度。
为更好地服务残疾人,摸清残疾人基本情况和需求,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市残疾人实名制调查登记工作,并将全市861名持证残疾人的登记数据录入数据库。
充分运用登记工作成果,我们深入实施了“八大阳光行动”。
(一)积极实施“阳光保障行动”。
联合民政局、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开展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规范化建设活动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目前全市有2356余名残疾人享受低保或单独施保,1300余名残疾人享受重残救助,1657余名残疾人享受基本生活保障。
出台了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自缴部分政府给予全额和部分补贴政策,进一步提升了残疾人的生活品质。
(二)积极实施“阳光康复行动”。
出台了XX市残疾人阳光品质康复工程1+4系列文件并抓好落实,组织开展有适应指征和康复需求残疾人的助明、助听、助行、助医等专项康复服务项目,全市共有2019人得到助
明、助听、助行、助医等专项康复服务。
(三)积极实施“阳光扶贫行动”。
认真组织开展元旦、春节和助残日期间对困难残疾人家庭慰问工作,全市共发放慰问金56万元,慰问残疾人1000余户,还给15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900余户低保家庭分别送去了冰箱和电扇;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了《XX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每个镇(街道)落实一个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一名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继续实施农技人员结对帮扶残疾人种养业户活动,并给4户残疾人种养大户落实了项目补助资金;开展新一轮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调整发展一批新的基地,目前有宁波级基地9家,奉化级基地19家,共安置或辐射残疾人557名,下拨宁波和奉化二级基地扶持资金和风险基金105万元。
(四)积极实施“阳光托养行动”。
根据XX市残联、市财政局《关于建立残疾人托(安)养费用补助市级指导线动态调整机制的通知》,出台我市贯彻文件,相应提高了残疾人托(安)养补助、日间照料、机构补助等标准,共有584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托安养政策,其中集中托养115人,实行应托尽托。
(五)积极实施“阳光就业行动”。
积极稳妥做好残保金征收工作,我市从7月份起提高了残保金征收标准,所有单位和部分企业从每人每月元调整为每人每月24元;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联合民政局、人力社保局举办了第二届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岗位230余个,参加招聘会残疾人200余名;积极拓建和规范管理“工疗车间”,三家工疗车间共安置中轻度精神、智力残疾人等148名,得到社会尤其残疾人家庭的一致好评,我市工疗车间的规范化管理经验在XX市残疾人工疗机构建设和管理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认真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3期,培训残疾人 270余名,增强了残疾人就业竞争力。
(六)继续实施“阳光安居行动”。
依照“发现一户、解决一户”的原则,对发现的残疾人危旧房都给予帮扶和解决,今年有68户残疾人家庭完成了危旧房改造,支出27.8万元,对其中的4户火灾户还给予了应急生活补助。
(七)积极实施“阳光助学行动”。
与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度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学生教育和生活补助的若干补充意见》,积极开展教育和生活补助工作,共计支出85万元惠及925人;继续开展对行动不便残疾儿童的上门送教工作和教育资源中心筹建。
(八)积极实施“阳光无障碍行动”。
加强与新闻媒介合作,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积极参与市级公共
建筑规划方案论证会和竣工验收,严格把好新建、改建公共建筑设计、验收关;不断拓展残疾人信息平台服务功能,提高为残疾人服务能力;加强《残保法》的贯彻落实,不断提高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站作用,做好残疾人侵权案件法律援助工作;信访件做到件件有回复,残疾人满意度较高,加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平时的教育和管理,重点掌控老上访户动态,做好维稳工作,确保安全和谐稳定。
五、抓“深化工程“,巩固爱心城市创建成果。
1月6日,省政府考核验收组对我市创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进行了考核验收,3月,我市被省政府命名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并获授牌,大大提升了奉化城市品位和形象。
为配合宁波全大市创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积极推进“XX市扶残助残爱心镇(街道)”创建活动。
市残工委配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于 9月11日—18日,分两组对扶残助残爱心镇(街道)创建工作进行了督查验收,对达标的溪口镇等7个镇(街道)由市政府命名为爱心镇(街道)并给予授牌。
同时,加强对溪口镇、松岙镇工作指导,提出创建XX市扶残助残爱心镇申报,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创建任务落实到位。
2019年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XX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分年度实施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我市第五次残疾人代表大会确定的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为目标,以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以“八大阳光助残行动”和“八大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为载体,积极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环境,努力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开展“先进理念宣传年”活动
结合文化强市建设,注重发挥先进文化理念的引导、激励和鞭策作用,通过先进理念宣传年活动,使学习先进理念成为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的自觉行为,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以贯彻学习十八大精神和弘扬龚金川先进事迹为契机,精心策划贴近农村贴近残疾人、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宣教活动,在残疾人中倡导“热爱生活,共建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