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仿真拟训练:《明史-张居正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阅仿真拟训练:《明史·张居正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
少颖敏绝伦。
十五为诸生
..。
巡抚顾璘奇其文,曰:
“国器也。
”嘉靖
...。
相徐阶辈皆器重之。
迁右..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
中允,领国子司业事。
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
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
居正与中人冯保善。
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
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
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
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
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
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
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
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
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
盗贼为衰止。
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
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
疏上,留中。
帝复令工部铸钱
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言官请停苏、松织造
..,不听。
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
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
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
”帝首肯之,有所蠲贷。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奷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B.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奷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C.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奷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D.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奷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生是指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但不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
生员在文章中常称为诸生。
B. 嘉靖,是明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这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是古
代常用纪年法之一,此外常见的还有干支纪年法。
C. 庶吉士,亦称庶常,永乐后专属翰林院,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优于文学、书法者担任,为皇帝近臣。
D. 织造,明清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如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是明清两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居正富有才华,深受重用。
张居正年少才华过人,巡抚顾璘赏识他;徐阶等人器重他;张居正建议皇帝并尊两宫太后,后来朝廷的大权全交给他。
B. 张居正为政严苛,重惩盗贼。
各地群盗起事抢劫府库,张居正下令捕获盗贼当即处死;盗贼偷盗沿海边境钱米超过一定数量的,张居正主张马上斩首,并追捕犯人家属。
C. 张居正劝谏皇帝节用,救济受灾地。
皇帝修缮六宫,动用国库银两,张居正劝谏皇帝量入为出,节俭无谓开支,皇帝没答复;他建议宫中应节用,以此救济受灾各地,皇帝没有采纳。
D. 张居正公忠体国,皇帝厚待他。
张居正生病期间,皇帝频发敕令询问其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做药费;他去世后皇帝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
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译文:
(2)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译文:
14. 张居正作为少有治世能臣,是明朝中兴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他为改善国家财政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10. D
11. A
12. C
13.(1)有关部门的官员常常隐瞒这种事,张居正严厉禁止(这种行为)。
(如果)隐瞒不报的,即使是奉公守法的官员也要贬退。
(2)皇上爱民如子,而在外各机构的官员(如果)损公肥私,剥削百姓欺骗皇上,应按法律严加惩治。
14.①劝谏皇帝节省无谓开支,量入为出。
如,节省服御等费用,停止征收苏、松织造的贡品等,使统治者的靡费现象有所收敛。
②派精悍大员严行督责,追收所欠赋税,治理偷税漏税。
③整顿吏治。
按法律严惩损公肥私、剥夺百姓、
欺骗皇上的官员。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国藏”指“国库”,作“充”的主语,“国藏”中间不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亡何”,是时间词,是“不久”的意思,应单独成句,作下一分句的时间状语,据此排除B项。
故选D。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户部……掌全国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错误,屯田由工部掌管。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恒,常常;讳,隐瞒;匿,隐瞒;虽,即使;循吏,奉公守法的官吏;黜,贬退。
(2)营私背公,损公肥私,违法求利;罔,欺骗;钳,刑罚名,这里是“惩治”的意思;宜痛钳以法,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宜以法痛钳”。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A.诸生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皇帝没有采纳”曲解文意,原文“帝首肯之,有所蠲贷”表明皇帝点头答应了,且有所减免。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恒,常常;讳,隐瞒;匿,隐瞒;虽,即使;循吏,奉公守法的官吏;黜,贬退。
(2)营私背公,损公肥私,违法求利;罔,欺骗;钳,刑罚名,这里是“惩治”的意思;宜痛钳以法,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宜以法痛钳”。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文意可知,答题区间主要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如根据“请帝置坐……费止之”“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等可得出①“劝谏皇帝节省无谓的开支,量入为出”;
根据“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日益充”等可得出②“挑选精悍的官吏严行督责,追收欠赋”;
根据“居正严其禁。
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在外诸司……宜痛钳以法”等可得出③“整顿吏治”。
【参考译文】
张居正,字叔大,是江陵人。
少年时即有过人的聪明机敏,十五岁时就中了秀才。
巡抚顾璘对他的文才感到惊奇,说道:“(你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中进士,改任翰林院庶吉士。
徐阶这些人都器重他。
张居正升任右中允,负责国子监司业的职务。
(他)和祭酒高拱关系很好,相互期
望以首辅为目标干一番事业。
徐阶代替严嵩为内阁首辅,满心信托张居正。
张居正劝告皇帝应该尊崇两官太后。
原先,皇后和天子的生母都称为皇太后,但徽号有区别。
宦官冯保想讨好皇帝的生母李贵妃,暗示张居正(让他提出)两宫并尊(的建议)。
张居正不敢违抗,建议尊皇后为仁圣皇太后,皇贵妃(皇帝的生母李贵妃)为慈圣皇太后,两宫地位就没有区别了。
慈圣皇太后迁移到乾清宫,抚养照顾皇帝,官内事情任用冯保,朝廷的大权全委托给张居正。
当时因长时间天下太平,许多盗贼纷纷起事,甚至攻入城市抢劫官库。
有关部门(的官员)常常隐瞒这种事,张居正严厉禁止(这种行为)。
(如果)隐瞒不报的,即使是奉公守法的官员也要贬退。
捕获盗贼,当即处死,有关部门都不敢掩饰真实情况。
盗窃供应边备和海防用的钱粮超过一定数额(的人),按例都要斩首,但往往是长年关押他们,有的人病死狱中。
只有张居正主张马上斩首,并且追捕犯人的家属。
(这样)盗贼气焰(才)逐渐衰落停止。
当时皇帝六官嫔妃逐渐增多,国库的银两多被调进官中花销。
张居正乘户部进呈皇帝审阅国库出入账目之机陈述自己的意见,说每年的收入少于支出,请皇帝把账册放在御座旁边时时翻看(以提醒自己),做到量入为出,节俭无谓的开支。
(他的)奏疏呈上去,被皇帝留下来作参考。
皇帝又令工部铸钱供给宫中开销,张居正认为这样收益抵不上耗费便制止了。
言官请求停止(征收)苏州、松江织造贡品,皇帝也不听从。
张居正为此当面请求皇帝,得以减去一大半。
皇帝坐在文华殿,张居正为皇帝讲读经书完毕,把给事中所上关于灾害情况的奏章给皇帝看,乘此请求加以救济。
又说:“皇上爱民如子,而在外各机构的官员(如果)损公肥私,剥削百姓欺骗皇上,应按法律严加惩治。
而皇上也要注重节俭,对于官中的一切开支、服饰器用、赏赐、布施,有的要减省而有的要禁止。
”皇帝点头答应,有所蠲除宽免。
张居正鉴于江南贵家豪族仗势(不交纳赋税)以及各种奸民猾吏巧于逃漏赋税的情况,派精悍大员煎去严行督责。
这样赋税因而能按时运送,国库日益充实,但那些豪民猾吏大都怨恨张居正。
没过多久,张居正生病。
皇帝频频发敕文询问病情,并拨出大量财物作为医药费。
等到(他)去世(以后),皇帝为此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按照国公兼师傅的规格治理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