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课三年级下册方帽子店课堂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方帽子店》课堂笔记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柜、脑”等12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店、帽、寻、味”等19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对身边的人进行观察,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
4.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
1. 课文插图的投影片。
2. 生字词卡片。
3. 请家长协助搜集关于帽子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出示不同样式、颜色的帽子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帽子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自由表达,如:有尖尖的帽子,有圆圆的帽子,有扁扁的帽子。
)
2. 老师这儿也有一种帽子,谁来认识一下?(出示帽子图片。
)这种帽子与我们平常见到的有什么不同?(这是一顶方帽子。
)
3.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的题目就是《方帽子店》。
4. 你读了课题后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表达,如:方帽子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叫方帽子店?这家店里卖的都是方帽子吗?)
5. 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不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再有不懂的地方就在词语的下面画上“△”,读完一遍课文后就在有疑难的地方打上“?”。
(学生读书,师巡视)
2. 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集体正音。
用卡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和二类字,请学生认读。
(开火车认读)
(2)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了一家方帽子店从来只做方帽子,一直拒绝改变。
后来,方帽子传成了古董,成了真正新帽子的模特儿的事。
)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思考:各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方帽子店的位置和它的特点:只卖方帽子,从来不给顾
客打折扣。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孩子们对不同帽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第三段(第7~17自然段):孩子们从不同角度质疑方帽子。
第四段(第18~20自然段):方帽子店主人拒绝建议和要求。
第五段(第21~24自然段):时间在变,一切都在变,方帽子过时了。
第六段(第25~27自然段):人们戴上新式帽子走出方帽子店。
第七段(第28自然段):方帽子成了古董。
2.读读课文想想这帽子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墨守成规。
)
五、学习生字,巩固练习。
1. 指名读生字,新词。
2. 指导书写。
(1)观察会写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2)师范写,生观察并书空。
(3)生练写,师巡视并提醒写字姿势。
(4)集体反馈,师点拨指导并强调重点笔画。
3. 互词扩词练习。
(1)小组开展扩词比赛,师巡视。
(2)集体交流,师相机板画鼓励。
六、课堂小结,激发探究。
1. 谈谈本课学习的收获。
2. 质疑:课文讲的是方帽子店,作者为什么要用“方”字做店名呢?方帽子为什么能成为古董呢?
3. 教师小结:这些问题也正是许多同学所想到的,作者在选编这篇课文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下节课我们再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七、预习要求,指导预习。
1. 熟读课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新词。
2. 不理解的词句可以打上“?”号,待提周集体交流。
3.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他们评评你的朗读水平并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