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改善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改善措施
发布时间:2022-06-09T05:13:31.20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4期作者:迟宁
[导读] 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害评价是研究、监测、分析和评价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规模的工作,主要是评价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的破坏潜力。

迟宁
身份证号:37112119951130****
摘要: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害评价是研究、监测、分析和评价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规模的工作,主要是评价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的破坏潜力。

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害表现为各种风险因素,分为历史灾害和潜在灾害风险。

灾害的历史危险性是指已经发生的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包括灾害的强度或规模、灾害的发生频率、灾害的传播密度和灾害的危险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灾害的严重程度是指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害的能力,是与自然灾害有关的活动的中心反映,是一个综合指标,其特点是只根据灾害的程度进行相对测量。

本文重点围绕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性评估改善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矿山水工环;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改善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灾害管理、环境恢复、水利、环地地质等方面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机遇,对支持我国灾害管理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阶段,将灾害管理与环境恢复紧密联系起来,既是灾害管理质量发展的一个持续需要,也是一个迫切需要。

一、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性
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行调查、评估工作,主要评估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的破坏能力。

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通过各种危险性要素体现,分为历史灾害危险性和潜在灾害危险性。

历史灾害危险性是指已经发生的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要素有:灾害活动强度或规模、灾害活动频次、灾害分布密度、灾害危害强度。

其中危害强度指灾害将活动所具有的破坏能力,是灾害活动的集中反映,是一种综合性的特征指标,只能用灾害等级进行相对量度。

二、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特点
(一)频发属性
脆弱性是由特定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控制的地质灾害潜力.如果将地质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比较,新冠肺炎的脆弱性反映了自然环境对病毒的生存能力以及对环境隔离、卫生条件差等病毒的生存或爆发的能力,特别是易受地质灾害影响,即地形陡升、土体结构破坏、性格软弱等条件对应的高度脆弱性。

(二)危害性
这里主要是指在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内,由于受到降雨、地震、工程活动等动态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或可能性,新冠病毒产生的环境并非引发疫症爆发的充分必要条件,亦须视乎疫症影响等因素的影响而定。

换言之,在高度脆弱地区最终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不一定很高。

(三)突发性
易受性是指遇险人处于遇险影响范围内的时间和空间概率。

如果承载者长期处于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内,如果处于静止状态的建筑物处于滑坡潜在反应器区,其受影响程度很高,在发生山泥倾泻时并不一定存在,其影响相对较小。

(四)波及性
指地质灾害可能对责任人造成严重损害的程度,直观的理解反映了不同人群对病毒抵抗力的差异。

换言之,接受者的脆弱性不同,其抵御灾难身体伤害的能力也不同;抵抗力高,脆弱性低。

地质灾害风险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内地质灾害造成人员死亡或损害的可能性。

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很高,可能是由于地质环境脆弱、突发极端降雨、灾害易发地区对人民有危害、抗灾能力弱等因素造成的。

三、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
从实际操作看,主要有三种基本方式:一是在过去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地质灾害今后可能会继续存在。

二是地质灾害也可能发生在地形、地质条件和发生条件与以前地质灾害地区相似的地区。

三是用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要素,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都能在空间数据中得到有效的界定和表达。

从就具体的评估方法而言,如上所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及其承载物,重点是地质灾害构成部分的风险评估建模方法,一般来说,地质灾害构成部分是包括四大类:
(一)经验方法
专家们分析了发生的地质灾害,形成了对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的实证认识,确定了各种因素对降低地质灾害危害的贡献权重,然后通过直接测绘等方法对地质灾害危害进行评价,工程地质类比,层次分析。

(二)数据测算
利用信息量、证据权、频率关系、逻辑回归、确定性因素、歧视性分析、聚类分析或数学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利用地质灾害及其各种影响生成的空间数据,确定地质灾害与不同单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加以量化,从而通过综合多因素分析预测地质灾害的危害。

(三)实地勘查
边坡变形基础上的稳定性损失是地质过程的本质,通过研究、测绘、勘察、土体研究等,得到一系列地质灾害形成的定量参数,如边坡形状、土体结构、机械强度、水力性能、地震雨况、理论分析、物理模拟等,采用土体静力学和动力学方法。

采用定量测定地质灾害变形破坏特征以及灾害参数等技术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危害评估。

(四)智能化分析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理论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地质灾害发展规律的分析,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并进行量化,然后进行数据清理,构建一套样本,最后通过编制样本,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方法、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人工智能算法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识别潜在地质灾害的预测要素。

四、灾害危险性评估改善具体举措
(一)加强管理
以确保正常运作和提高效率;加强地质灾害预防活动专项资金。

遇有突发地质灾害,遇有紧急情况,地质灾害防控人员只能将私家车投入使用,不稳定因素太多,遇有紧急情况难以顺利作业。

(二)强化培训
加强培训、培训、宣传和预警工作。

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以广播、网络、报纸、张贴或标注等形式传播地质灾害防范知识,大家注意,地质灾害防范知识,齐心协力,做好地质灾害预报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点,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地质灾害预报员、救援人员。

(三)完善机制
建立健全的人事和工作机制,履行职责,确保职责得到妥善落实。

特别是地方政府要高瞻远瞩地为村民选择住房,邀请地质灾害专家到原居住地评估他们的脆弱性,遇有地质灾害,要有计划地安置村民;关于新的人类住区,必须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估,以防止其发生。

(四)建立体系
在防灾救灾方面,建立地质灾害评估示范基地和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将作为指导地质灾害研究、加强地质灾害管理能力的典范,为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提供技术支助和信息服务。

同时,在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确定重要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资源状况,建立国家地下水和地表沉积物信息系统,为地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提供支持服务。

在土地用途方面,考虑到土地管理的实际需要,调整调查内容,提高调查的准确性,为土地资源从定量到定性的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支持,为城市发展边界的划定提供准确的资料,永久性基础农田、生态保护线,以及编制国家和省级国土规划;建立监测资源效率的预警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协同联动
加强跨部门联系,明确地质灾害应对、自然资源、农业、住房建设、街道管理、城市政府等职能职责,充分利用机构间协作机制,实现综合协调和综合管理。

防止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玩忽职守的案件发生,检察机关在推进任务落实的同时,加强对防灾防灾各个环节的监督。

结束语:总之矿山水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结合实际,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以改善,通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促进科学化、精准化测量评估,为矿山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桂林全州县因矿山开采引发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 陈思奇.??世界有色金属.?2021(01)
[2] 矿山工程区域附近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浅析[J]. 张瑞,刘庆.??中国金属通报.?2020(09)
[3] 矿山开采场地的选择与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 翟思宇.??世界有色金属.?2021(18)
[4] 某矿山地下巷道爆破开采及采空区影响范围危险性评估[J]. 李日升.??居舍.?202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