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的酶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酶切体系
调制酶切体系如下: (共 20µL) 无菌水 6µL, 质粒 10 µL Buffer K 2µL, EcoR I 1µL, B amHI 1 µL 37℃酶切1.5小时。
琼脂糖凝胶制备
1. 洗净电泳槽、制胶槽、梳子、挡板,晾干。 2. 插好挡板、梳子。 3. 根据实验所需称取0.4克琼脂糖,放入制胶 的容器中(一般用三角瓶),然后加入40ml电 泳缓冲液(1×TAE)。 4. 加热煮沸,使琼脂糖完全 完全溶解。 完全 5. 溶液冷至约60℃时,加入溴化乙锭4 µL (终浓 度为0.1 g/l),轻轻摇匀,倒入制胶槽上,检查 有无气泡。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一) 仪器 1. 水平式凝胶电泳槽 2. 稳压电泳仪 3. 电炉 4. 紫外检测仪 5. 台式离心机
(二) 材料 实验一中提取的质粒DNA和酶切后的质 粒DNA。
(三) 试剂
1.限制性内切酶 EcoRI, 2. TAE电泳缓冲液(50×) (pH8.0) Tris 242g 冰醋酸 57.1ml 0.5mol/L EDTA(pH8.0) 100ml 3. 溴化乙锭溶液 10mg/ml水溶液,室温,棕色瓶或铝 铂纸包装保存。 4. 10×DNA样品上样缓冲液 5. 琼脂糖
实验二 质粒的酶切、琼脂糖凝 胶电泳分离DNA 胶电泳分离DNA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4. 实验步骤 5. 实验结果及讨论
实验目的
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出目的DNA 了解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 掌握琼脂糖凝胶的制作及进行电泳的方 法
实验原理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具有特定的识别及切割位 点,定点切割环状质粒DNA。 。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基因工程操作中常规的实 验方法,它能检测少量的DNA(如用肉眼观 察,可检测到10 ng的DNA),且检测的范围 很广。
10.插上导线,打开电泳仪电源,按照需要调节 电压至120V,电泳开始,观察电流情况或电泳 槽中负极的铂金丝是否有气泡出现。 11. 等溴酚蓝泳动至凝胶前沿后,将电压(或电 流)回零,关闭电源,停止电泳。 12. 取出凝胶,在紫外观测仪上观察电泳结果。 13.. 根据需要切下DNA条带,放入1.5ml Ep管中, 放于4℃保存,以备下周实验用。
实验结果及讨论
质粒DNA在琼脂糖凝胶中一般为三条带,最前面 的条带为超螺旋构型,中间为线型,最后为单链 有缺刻的构型。 如提取过程中有机械损伤,可能在胶上出现弥散。 影响RE活性的主要因素:DNA的纯度;DNA的 甲基化程度;温度;缓冲液成分(DDT,BSA) 等。
使用3 mg的DNA Marker DL 2,000(500 ng/条带)进行1%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各DNA条带自上至下分别为2kb,1Kb, 750bp,500bp,250bp,100bp。
pBC SK map
它的原理是溴化乙锭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射 荧光,当DNA样品在琼脂糖凝胶中从负极向 正极泳动时,溴化乙锭从正极向负极移动, 这样溴化乙锭分子就会嵌入DNA分子中形成 络合物,使DNA在紫外光下发射很强的荧光。 在溴化乙锭足够的情况下,荧光的强度正比 于DNA的含量,这样就可以检测DNA的浓度。
6. 室温下约30-45分钟后,琼脂糖溶液完全凝固,小心 垂直拔出梳子和挡板,清除碎胶,将凝胶放入电泳槽 中。 7. 加入电泳缓冲液(1×TAE)至电泳槽中,使液面 高于胶面约1mm。 8.在DNA样品中加入2 µL (1/10体积)的10× DNA上样 缓冲液(loading buffer),混匀,稍甩一下,使溶液都处 于离心管底。 9.用移液器吸起离心管中溶液,移入凝胶的梳孔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