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发展 2002年,十六大 :发展民主政治要把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近年,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法制观念;依法打击
各类违法犯罪;各级人大加强执法监督。
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 利用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就: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 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时间: 1966-1976
1、“文革”发生的原因
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严重,毛 泽东认为党内出现“修正主义”和“资产 阶级复辟”
(——毛泽东犯了“左”倾错误) 林彪、江青等人利用、助长毛的错误
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对公民民主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践踏 “刘少奇冤案”(共和国最大冤案)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政
治制度
(4)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 年颁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5).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1、提出 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
法——“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对国家各级党政机关和民主法律制度破坏 “全面夺权” ;“全国人大停会” “砸烂公检法”
二、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时间: 1978年至今 1、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原因
文革的深刻教训
法制建设的任务:
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 深入持久的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2、法制建设的方针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依法治国是运用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将国家事务的决策与公民的行为纳入法律轨道
以德治国是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法律意识, 使人民自觉遵守法律制度)
关系:两者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才能更好 的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1978年确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的方针
全面开展立法工作,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民主建设。
把“依法治国”方略写进了宪法
怎样做到依法治国: 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法制建设的措施: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
1979《刑法》
1982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三十多年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1986——《义务教育法》 《民法通则》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 4、法制建设的成果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 法可依,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 法治国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2)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 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3)坚持和加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近年,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法制观念;依法打击
各类违法犯罪;各级人大加强执法监督。
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 利用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就: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 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时间: 1966-1976
1、“文革”发生的原因
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严重,毛 泽东认为党内出现“修正主义”和“资产 阶级复辟”
(——毛泽东犯了“左”倾错误) 林彪、江青等人利用、助长毛的错误
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对公民民主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践踏 “刘少奇冤案”(共和国最大冤案)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政
治制度
(4)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 年颁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5).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1、提出 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
法——“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对国家各级党政机关和民主法律制度破坏 “全面夺权” ;“全国人大停会” “砸烂公检法”
二、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时间: 1978年至今 1、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原因
文革的深刻教训
法制建设的任务:
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 深入持久的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2、法制建设的方针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依法治国是运用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将国家事务的决策与公民的行为纳入法律轨道
以德治国是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法律意识, 使人民自觉遵守法律制度)
关系:两者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才能更好 的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1978年确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的方针
全面开展立法工作,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民主建设。
把“依法治国”方略写进了宪法
怎样做到依法治国: 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法制建设的措施: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
1979《刑法》
1982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三十多年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1986——《义务教育法》 《民法通则》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 4、法制建设的成果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 法可依,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 法治国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2)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 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3)坚持和加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