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R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略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R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
略和效果。
方法:以2022年7月为起始,同年12月结束内,接收的进行机械通
气患者总计80例,采用信封随机化分组操作原则,40例实施基础护理患者设定
对照组,40例通过对护士展开培训,提升护理技能而后进行干预的患者,设定为
研究组。
比对两组护理后临床结果。
结果:研究组床头抬高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发生率较比对照组更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
结论:通过提升RICU护士技能,可提升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
的依从性,但是对并发症的改善不明显。
【关键词】RICU护士;呼吸机;床头抬高;依从性;价值分析
对于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说,临床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即为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一旦产生VAP疾病,则导致死
亡率提升,需要更多的医疗费用进行干预。
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内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繁琐,内容复杂,需要对
患者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预防并发症。
在RICU内需要将床头抬高,同时
每日进行唤醒处理来进行脱机测定,并进一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相关
数据佐证,床头抬高角度设定在30-45°[1]的患者确诊VAP占比在5.00%左右,因
此合理对RICU内护士开展培训,来科学达成护理内容,从而起到有效的护理意义。
本文将评定提高R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作用。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基本对象
纳入本院在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内,开展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通
过信封随机化分组操作模式,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研究组:男性人数总计26例,女性人数14例,平均年龄(60.15±12.86)岁,平均
通气时间(3.33±3.89)日;对照组:男性患者数量28例,女性患者数量12例,年龄均值(61.19±15.11)岁,平均通气时间(4.14±8.03)日,两组基本资料
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原则:①开展机械通气,在RICU内展开治疗;②无床头抬高禁忌证
(血压值低、生命体征紊乱、低心排血指数、医疗护理阶段主动要求中断、保持
俯卧位、颅脑系统病症、腰麻手术)。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②意识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
研究组对护理人员首先进行培训指导,对护士组长进行培训指导,而后对护
士集中干预,包括床头抬高的主要意义、体位援助方法、床头角度测定的形式。
每次进行45分钟,操作培训共计2次,2个月1次。
在第1次的授课完成后,集
中对存在的问题在第2个月予以调整。
日常意识清醒的患者,每日进入病房、探
班时对患者进行宣教,包含床头抬高到30-45°的重要意义,保持舒适体位的作用。
1.3观察指标
通过采用美国重症护理协会,即英文表达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nurses[2]的量表进行判定,具体流程为:①确定当前患者是否有
床头抬升的相关禁忌证;②观测床头抬高的角度;③记录数值结果,每日应用此
量表评定床头抬高的角度,总计4次,白日由护理组长,晚上由护理组长观测,
也就是选取早8—9点、下午2—3点、晚上8—9点和凌晨2—3点,床头抬高的
角度在30°以上则判定为依从。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 SPSS21.0软件进行80例数据的核算,应用双人双录形
式进行。
其中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应用卡方检验、T检验,每一项均进行两组比较。
其中床头抬高的依从性占比,主要是呼吸机应用的四个时间段内符合的次数
/应达标的次数,同时排除体位禁忌患者;VAP发病占比为出现VAP的情况/应用
呼吸机的总天数。
2结果
2.1床头抬高依从性
通过评定两组床头抬高30-45°的依从性,研究组总依从率和对照组相比处于更高趋势,组间校正P<0.05,见表1。
表1:两组床头抬高依从率比对(n,%)
组别例
数
依从率
研究
组4
22(55.00%)
对照
组4
8(20.00%)
X
2
5.698
P0.017
2.2并发症发生率
经表2证实:研究组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占比略低于对照组,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VAP发生率比对(n,%)
组别例
数
发生率
研究
组4
6(15.00%)
对照
组4
11(27.50%)
X
2
1.867
P0.172
3讨论
通过本次开展分析,再对RICU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对环境改良等,通过对患者进行指导,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辅助患者床头抬高的依从性。
以往研究认为,通过对护理人员培训指导,采用测定工具等形式可获取更好价值,以往护理人员容易忽略床头角度的测定,角度测定形式的应用以及相关干预指导可提升依从性。
而通过对科室本身的特征对护理人员予以系统性、连续性的教育指导,通过测量工具的应用,可获取满意价值[3]。
本次研究分析,通过对RICU护士培训,可大幅度提升床头抬高依从性,本文结果评定,在完成相应干预后护理人员对床头抬高30-45°的依从性有明显提升,而VAP的比较不具有差异性(P>0.05),说明对护士展开培训,进行护理干预的阶段,床头抬高的依从性较低,对VAP的发生无意义。
综合上述结论,对应用呼吸机患者在干预阶段同时提升RICU护士能力,可有效提升依从性,价值明确。
参考文献
[1] 亓田,杨新华,雷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目标性集束化护理的应用和优化[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5):78-80.
[2] 扶春金.ICU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探析[J].中外医疗,2021,40(17):127-130.
[3] 胡萃,杜娟,李绍飞.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7):53-55.。